《玉堂闲话》(小说概况_主要内容_简介)
《玉堂闲话》三卷,五代·王仁裕作,《宋史·艺文志》入“子类小说类”, 《郡斋读书志》入“史部地理类”,云: “王仁裕撰。晋天福三年(938),仁裕被命使高季兴,记自汴至荆南道途赋咏及饮宴酬唱,殆百余篇。”《崇文总目》则着录为十卷,入“传记类”。又,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四“类对”引作国初范质《玉堂闲话》,未详所据。原书今已散佚,《太平广记》、《资治通鉴考异》等书中有引录的佚文,本书记杂史琐闻,属于随录式的笔记性质,不像唐人那样刻意制作小说,所以情节较为粗略,文字简朴,一般说来故事性较差。但它题材多样,广泛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且有不少唐五代野史轶事,可以作为正史的补证。而本书对后世颇有影响,许多篇章给拟话本小说提供了创作素材,或者启发情节构思。特别是下面选录的两篇断狱故事,类似题材为唐人小说不多见,可以视作开创宋以后公案小说的先河,是由唐至宋小说表现范围进一步扩大的迹象。按,王仁裕(880—956),字德辇,天水(今甘肃天水)人。为人俊秀,以文辞知名。唐末为秦川节度判官,后仕蜀为翰林学士;后唐庄宗平蜀,仍命为秦川节度判官,废帝时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学士;历后晋为谏议大夫,后汉为翰林学士承旨而入后周,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仁裕曾梦剖其肠胃,以西江水洗涤,由是文思大进,于是集平生所作诗万余首,名《西江集》,凡百卷,惜已佚亡。另着有《乘辂集》五卷、《紫阁集》五卷、《紫泥集》十二卷、《紫泥后集》四十卷、诗集十卷、《开元天宝遗事》四卷。又,范质(911—964),字文素,大名宗城人。后唐长兴四年(933)举进士,为忠武军节度推官,累迁至比部郎中,知制诰;历仕后汉、后周,入宋,加侍中,进封鲁国公。质性卞急,好面折人,以廉洁耿介自持,所得禄赐,多给孤遗。临终,戒其子勿请谥,勿刻墓碑。着有文集三十卷、《通录》六十五卷、《邕管记》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