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儿形象》(原文全文)
“小官儿”是个相对概念,本文《小官儿形象》也是相对少数的概念。
从地域看,在外省人眼中,处长是个好生了得的大官儿,县处级、县太爷嘛! 可是到了首善之区,处长的境遇就惨了。北京人说话刻薄,称上趟厕所就能遇到俩处长,遇到人的那位,没准儿还是副处长。还有更损的,说如今的北京,处长比处女还多。从时间上说,在计划经济年代,“官本位”是唯一的一“位”,没有“钱本位”、没有“人本位”,更没有“多元化”。那时叫个官儿就够大的,足以压死老百姓。如今情形略有好转,没官位有钱也行,没钱有本事也成。相对说来,所有的官儿似乎都变小了。从官与官的比较而言,科长在处长面前是“小官儿”,处长在局长面前也“大”不起来,而局长见了部长,简直变得比科长还小! 所以,每个在官场混的爷们儿,无不同时找到作为大官儿和小官儿的两种感觉。尽管升迁路上鱼有鱼道儿,虾有虾道儿,但有一点他们惊人地相似,就是都想尽量缩小作为“小官儿”的感觉,尽量扩大作为“大官儿”的感觉。
如此说来,谁都是大官儿,谁又都是小官儿;谁也别羡慕谁,谁也别瞧不起谁;都够可敬的,也都够可怜的。从仕途经济和中国人“夹尾巴哲学”的观点出发,还是压下想当大官儿的欲望,尽量把自己当小官比较明智。在形象、姿态、着装等诸多方面,还是要尽量符合作为小官儿的身份和标准才好。
“小官儿形象”是啥形象? 有什么特征? 什么标准? 这个嘛,有点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过,既然人人心中有、个个手下无,总可以琢磨出点儿眉目。朱某以为,凡是小官儿,都有高矮相济、俯仰相宜、曲伸有度、进退自如的特点。见着部下,多半抑制不住地要“高”起来、“仰”起来、“伸”起来、“进”起来;见着上司,不由自主地“矮”下来、“俯”下来、“曲”下来、“退”下来。通常的情形是,在低于自己的人面前说话,个儿也高了,声音也大了,谱儿也足了,派儿也够了。不管人家年龄大小,一概喜欢称“小什么”,比如小张、小李、小欧阳什么的。明明那被称为“小欧阳”的已胡子一把五十来岁了,还是要“小欧阳”、“小欧阳”地叫着,既显得亲切,也透着威严。这当口,那“小欧阳”当然也要尽量显出“小”来。领导要说他“怎么样? 又是一夜加班没睡吧?”他得尽量故作轻松地回答“没啥,不到早晨四点就睡了!”同样一位领导到了更大的领导面前,恐怕就得换一种面孔。挺得倍儿直的腰杆忽然一下向前弯了下去;扬得特高的下巴陡然挨近了前胸。刚才还四仰八叉地堆在沙发里,一见大官,立马溜到沙发的最前沿,身体尽量前倾,双手交合,放在两腿之间。原本利利索索的普通话,突然之间变得结巴起来。一会儿扶一扶眼镜,一会儿又扯一扯衣服。细看之下,脑门儿上已渗出一层细密的汗花儿来。大领导看了,不仅不觉着窝囊,反觉着这人忠厚。下次提拔的时候,就自然想到了这种“叫人放心的好同志”。
小官儿肚子里有两个心眼儿,外边就有两个脸盘儿,身上就有两套衣衫。一套前长后短,那是见群众时穿的;一套前短后长,不用说,那是见领导时穿的。一套西服革履,那是剪彩时的行头;一套粗布便装,那是下放视察表演给老乡看的。在两副嘴脸、两身包装之间闪转腾挪,“小官儿”不仅不觉着累,反而乐此不疲、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