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星期二
首页/周易/易经《巽卦——谦虚顺从,有节有度》

易经《巽卦——谦虚顺从,有节有度》

五十七 巽卦——谦虚顺从,有节有度巽卦是《易经》的第五十七卦,是一个纯卦,上面是巽卦,下面还是巽卦。巽代表风,风会从外面吹进来,所以它有进入的意思;风一吹,树木就顺从地动,所以巽卦还代表树木;树木在动,是怎么动呢?顺着动,所以巽卦还有顺从的意思,也有谦虚、谦让的意思。...

五十七 巽卦——谦虚顺从,有节有度

巽卦是《易经》的第五十七卦,是一个纯卦,上面是巽卦,下面还是巽卦。巽代表风,风会从外面吹进来,所以它有进入的意思;风一吹,树木就顺从地动,所以巽卦还代表树木;树木在动,是怎么动呢?顺着动,所以巽卦还有顺从的意思,也有谦虚、谦让的意思。

风的流动性、适应性都很强,无孔不入,这种适应性也可以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所以巽卦讲的是顺从、顺应,包括怎么顺应世界、人际关系,谁能顺应谁就能成功。人际关系非常多,如上下级关系、长辈后辈关系、平辈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大学问。当然顺应既是讲下面要顺应上面的旨意,也是讲上面要顺应下面的意志。各种关系都顺应了,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人自己的身心也就和谐了,所以巽卦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巽卦谦虚、柔顺、小心了,就会亨通,有利于有所行动,有利于出现大人。

“小亨”,“小”有小心、谦虚、柔顺的意思,这里主要是指巽卦最下面的阴爻。阴爻本来就是弱小的,所以它做事情要小心,而且要谦虚。巽卦是阴顺着阳,小顺着大;反过来,如果太刚强、太厉害,就难以亨通。“利见大人”,“大人”指初六爻上面的两根阳爻,这句话不仅是说有利于出现大人——九二爻和九五爻,而且是说要做一个大人,尤其是九五爻,不要一味顺从,而是自己也要保持刚健的中正之道,这样才会亨通。

《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像两个巽卦重叠在一起来发布命令。阳刚的君子有中正的美德,所以他的意志被执行,阴柔者都顺从阳刚者,这样才是亨通的,有利于行动,有利于出现大人。

“重巽以申命”,为什么要说巽卦重叠了,可以发布命令呢?这是下面的人都顺应上面阳刚之人的环境,阳刚之人(君主)就可以发布命令,指环境非常顺利。这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一是君主本身中正,符合天道;二是下面的老百姓也非常听话、顺应,这种环境是最有利于发布政令的。

为什么“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呢?这里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解释。一是“刚巽乎中正而志行”,刚爻指有德的君子、尊者、领导,具有阳刚之德,这个时候就可以推行他的意志。既是阳刚之人又居中正之道的是谁呢?是九五爻。二是“柔皆顺乎刚”,柔爻就是阴爻,是居下面的,也就是下级,能够顺应阳刚者、上级,群众能够顺从领导,这是非常有利的。阴柔的是谁呢?是巽卦的初六爻和六四爻。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风连着风,是巽卦之象。君子要效法这个卦象来发布命令、施行政事。风连着风是什么景象?是一种雷厉风行的景象。大风吹动了万事万物,无所不至,万事万物也无所不动、无所不顺,所以我们施行命令的时候,也要像风行天下那样无所不至,使听者都顺应。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巽卦的六条爻辞是讲在不同的时位应该怎样顺应,如果不顺应又会造成什么情况。

一开始,又前进又后退,有点迟疑不定,这个时候有利于勇武之人来坚守中正之道。

巽卦之人有个特点:进进退退的,随风倒,也就是做事犹豫不决。“初六,进退”,初六爻是刚开始,又是阴爻,所以顺从太过,没有主见,有点迟疑不定。这时候该怎么做呢?“利武人之贞”,要勇武、果断、坚定,改变迟疑、恐惧和懦弱的特性,像勇武之人那样果断,使意志变坚定,这样才有利。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

顺从地趴在床底下,效法史和巫那样谦卑,这样就吉祥,没有灾祸。

史和巫是古代的官职,在古代地位很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沟通天地,所以这些官职实际上是做天地沟通的中介。他们非常谦逊,而且非常虔诚地对待这个工作。“巫”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是把天地沟通了,然后是人。在古代,女的叫“巫”,男的叫“觋”。九二爻是阳爻居阴位,本身就是一种谦卑、谦虚,并且它守在中位,不偏,就像躲在床下一样,像巫官和史官那样侍奉着神明,这样就能吉利。同时九二爻跟上卦的九五爻是相应的,九五爻发布了命令,九二爻非常谦卑地顺应九五爻发布的命令。

九三,频巽,吝。

《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勉强地顺从就会有遗憾。“频”通“颦”,意思是皱着眉头,表示不太情愿、忧虑。为什么九三爻不情愿顺从呢?因为它是下卦的最高一爻。

九三爻的心志困穷了,还没有振作起来。也就是说它的谦虚和顺从的品德已经丧失了,这时只能勉强装出来,所以会有遗憾。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

这根爻辞里没有讲到“巽”,但实际上蕴含“巽”的意思。这时悔恨消除了,打猎的时候可以获得三类物品。

这里说了一种现象,古代贵族打猎的时候,获得的物品要分为三类:第一类物品是用来祭祀的,第二类物品是用来献给宾客吃的,第三类物品是供君主食用的。这里说打猎的时候这三类物品都获得了,是大的收获。为什么这个时候没有悔恨呢?因为六四爻上面是九五爻,六四爻谦虚和顺地顺应九五爻,把打猎获得的食品都奉献给了君主,这种谦虚顺应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美德。六四爻是上卦的最下一爻,是阴爻,顺应着九五爻,这样当然没有悔恨,能取得大的成就和功勋。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只有守持了正道才能获得吉祥,悔恨才能消除,没有什么不吉利的。起初可能不太顺利,但是最终会有好的结果,如果在庚日前三天发布命令,在庚日后三天实施命令,就会获得吉祥。

九五爻是巽卦里起到关键作用的一爻。九五爻是九五至尊,代表了一个有德的君主,守的是中正之道。“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庚”是十天干的第七位,庚日的前面三天是丁日,庚日的后面三天是癸日,这里不说丁日和癸日,而是以“庚”作为出发点,是很有意思的。实际上“庚”有“变更”的意思,因为庚已经到了第七位,已经过了中间数,所以要求变更。我们联想到蛊卦的卦辞:“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以“甲”作为出发点,作为计数的依据,甲是十天干的第一位,所以表示事物的开端。为什么“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都有“三日”呢?前面三天加后面三天是六天,再加上它自己,一共七日。七日在古代表示一个周期,正如复卦里所说的“七日来复”,“庚”又是第七位,所以它含有周而复始的意思。

九五爻又中又正,而且这个时候上下都顺从,所以发布政令,肯定能畅通无阻,所以大吉。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这时顺从地匍匐在床下,就会丢失锋利的斧子,它又丧失了刚强的本性,所以是凶险的。

“巽在床下”,在九二爻里已经说了一次,表示很谦卑,是好事情。“无咎”,而这里躲到床下反而是凶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时位不同,上九爻是阳刚之人居最高位,但这是一个阴位,所以“上穷也”,屈卑到了极点,丧失了刚强的本性。“丧其资斧,正乎凶也”,就好比丧失了锋利的斧头,一把斧头失去了锋利的本性,就没用了,这时谦卑到头了,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就会被人看不起,结果自然是凶险的。这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能过分,一过分就会走到反面去。

巽卦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一种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智慧——顺。无论是下顺上,还是上顺下,都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保持自己刚正不阿的本性,该顺的时候顺,不该顺的时候绝对不能顺;第二,顺应别人一定要发自内心、诚心诚意,不能矫揉造作,也不能勉强犹豫;第三,顺应要注意时位和火候,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第四,顺应时要有一番作为,不是一味顺从别人,而要发挥自己的中正之德来发布命令,施行政令,让别人来顺应自己,这样才能有一番大作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