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0日星期一
首页/周易/易经《睽卦——解除背离,化分为合》

易经《睽卦——解除背离,化分为合》

三十八 睽卦——解除背离,化分为合睽卦是《易经》的第三十八卦,在家人卦之后。“睽”是离心离德、分离的意思,它左边是“目”,右边是“癸”,《说文解字》解释:“睽,目不相听也。”意思是两只眼睛分离了,看不见,所以睽卦表示一种分离、背离。《序卦传》解释:“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家道穷困了、不守正位了,一定会离心离德。...

三十八 睽卦——解除背离,化分为合

睽卦是《易经》的第三十八卦,在家人卦之后。“睽”是离心离德、分离的意思,它左边是“目”,右边是“癸”,《说文解字》解释:“睽,目不相听也。”意思是两只眼睛分离了,看不见,所以睽卦表示一种分离、背离。《序卦传》解释:“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家道穷困了、不守正位了,一定会离心离德。

睽卦恰好与家人卦相反,家人卦讲的是一种相合的状态,而睽卦讲的是一种相分的状态。睽卦是家人卦的反卦,也叫复卦,上面为火,下面为泽,叫火泽睽。火燃烧的时候是往上的,而沼泽是往下的,一上一下就分离了。睽卦很有意思,从卦辞到六条爻辞都是“吉”或“无咎”,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睽卦讲的是要化分为合,把分离相悖的局面转变为相合的局面,这样就吉了。

睽,小事吉。

“小事吉”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小的事情是吉利的,二是指小心做事是吉利的。我认为第二种解释较好。也就是说在背离的情境下,我们怎么将它转变为相合呢?就要从小事、小处入手,用细微、细致、柔和的方法来因势利导,消除背离的局面,转化成融合、合作的结果。所以睽卦就是讲如何化分离为融合、合作的人生智慧。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睽卦的上卦为火,火的运动方式是往上的,下卦为泽,沼泽的运动方式是往下的。“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二女是指少女和中女,下卦兑卦为少女,上卦离卦为中女,少女与中女共事,可她们的志向却不相同,行为也就有所背离。为什么两个女人志向不同呢?因为她们的性格不同,少女是兑卦,兑卦主喜悦、温柔、谦逊、居下,她的性格偏于内向、柔顺;而中女是离卦,离卦为火,她的性格是外向、热烈、好动、喜欢表现自己的,因为这两人志向是不同的,所以行为肯定有所背离。

为什么从小事做起就能吉利呢?因为“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在背离的状态下,内心保持喜悦,然后依附于光明之心。柔顺地前进、往上行。遵守中道,做事情要适中,并且跟阳刚相呼应,这样小心做事就能吉祥。这就是讲怎样在背离的情况下做事,化背离为和谐的道理:一开始要心情愉悦,而且这个愉悦首先要心地光明,然后柔顺地前行。柔顺就是从温顺的、细致的、细微的小事做起,化背离为和谐。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看到这个排比句,我就想到了泰卦的“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卦强调交通,睽卦强调在背离的情况下也要沟通、感应。天地背离的时候,化育万物的事情要相同;男人和女人相背离的时候,要相互沟通彼此的志向;万事万物背离了,做的事情要相合、相互沟通。这三个句子说明的意思其实一样,“天地”“男女”都是一对阴阳,“万物”分阴阳,它们的本质也是阴和阳。在阴阳相背离的时候,要化和,只有想办法让它们交合、感应,才能消除背离的局面。所以“睽之时用大矣哉”,睽卦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是讲在背离时怎么从异中求同、从分中求合的大智慧。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象传》从形象上来分析睽卦:火向上燃,叫“上火”;泽往下流,叫“下泽”,它们构成了相背离的睽卦之象。君子要按照这个卦象“以同而异”,也就是求大同而存小异。其实《象传》与《彖传》讲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从不同角度提到了同与异的关系。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意思是君子能在不同中和谐相处,而小人虽然相同却不能和谐相处,这和《象传》的“以同而异”的意思其实一样。

“同”分大同、小同:“大同”指志同道合,也就是说价值观、终极目标等是一致的;“小同”指表现形式、情状、个性等小的方面相同,但大的方面不同。“异”也分大异、小异:“大异”指价值观、终极目标等不相同;“小异”指表现形式、情状、个性等不同。睽卦这里是求大同存小异,就是价值观、终极目标等相同即可,表现形式、情状、个性等不同没有关系。所以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做法、表现形式等不同,绝不是志向、价值观的不同。“小异”是事物多样性的正常反应,我们要允许并尊重它的存在,让它们和谐相处,这是做君子的志向。所以和合之道是君子之大道,“和合”指志同道合、同心同德。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丧马勿逐,自复”,初九爻一开始就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了一种场景,马走失了但不要去追逐它,它自己会回来。说明在背离的初始阶段,在与背离自己的人接触时,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不要去追他。卦辞讲“小事吉”,要采用小的态度、行为,而不是与之对立、互不交往的过激态度。

“见恶人,无咎”,与恶人相处,结果却没有灾祸。“恶人”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邪恶的人,一种是指自己讨厌的人。要跟邪恶的人、自己讨厌的人相处,不能与他老死不相往来,而且要从心里与他们和颜悦色地相处,因为下卦是兑卦,为喜悦,要让他们从内心接受你,从而有所改正、醒悟,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回来与你友好相处。

“见恶人”是为了避开灾祸,为什么呢?初九爻的爻辞说好像一匹马走丢了,如果去追赶它,那追得越快,马就跑得越快。如同对待恶人,越是激怒他,他就越反对你,所以不要强求他,要慢慢感化他,让他主动回归,这样才能避开灾祸。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在巷道中与主人相遇了,是没有灾祸的。九二爻的主人是谁呢?第二爻是跟第五爻相对应的,所以主人是六五爻,两者不期而遇了,在互相背离的状态下,这种相遇不是强求的,是自然而然地与相背离的人相处、相遇,这样才无咎。

“遇主于巷”是因为没有失去中道,因为九二爻处于中位。九二爻是刚爻,它的主人六五爻是阴爻,刚好阴阳相合;而且九二爻是阳爻居阴位,要采用柔顺的心态来对待六五爻,让主人自然而然地与自己相合,而不是强求,这是一种很好的处世智慧,说明要非常小心地处理背离局面,自己要守柔。比如和上司发生矛盾了,处于背离的状态,这时尽量不要意气用事、激化矛盾,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再想办法跟上司化解矛盾,这是一种策略。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

六三爻说了三种情景,说明背离到了极点:一是看见一辆大车缓缓前进,比喻很艰难;二是驾车的牛被牵制住了,比喻更为艰难;三是赶车人受了两种刑法,比喻背离到了极点。“天”为头之意,这里指额头。“天”字下面的“大”代表人,上面的“一”代表头,所以“天者颠也”。“颠”是头,自然界最高的是天,人最高的是头。“劓”就是削鼻的刑罚。“天且劓”就是额头上被刻了字,还被削了鼻子,这是古代两种非常重的刑罚。

“无初有终”,一开始是背离的,相互猜疑。一方面,六三爻受到上九爻的猜疑,所以六三爻很紧张,像受了刑一样,这样就背离到了极点;另一方面,六三爻在背离的情境下,做任何事情都会被牵制,拖拖拉拉,严重时还会受到更大的伤害,这也进一步说明要结束背离的局面,否则危害极大,所以最终是要相合的。

看见车子拖拖拉拉地走不动,说明位置不当。六三爻是阴爻居阳位,不正,所以做事容易拖拉,而且易善猜忌。为什么开始时背离,最后会相合呢?因为“遇刚也”,遇到了刚爻——上九爻。六三爻是阴爻,上九爻是阳爻,阴阳相合,所以最终是可以相合的。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睽孤”,在背离的时候,它十分孤独,为什么这时会孤独呢?因为九四爻是阳爻,处于六三爻和六五爻这两根阴爻的中间,所以它很孤独。但是它“遇元夫”,遇到了阳刚的丈夫。“元”是开始,“夫”是阳刚的丈夫,一开始的大丈夫指初九爻,九四爻和初九爻相应了,它们都是刚爻,属于同志,有同等的志向。所以“交孚,厉,无咎”,能以诚相见,最终没有灾祸。

“交孚无咎”是因为志向相同、互相感应、志同道合,所以没有灾祸。这就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悔亡”,悔恨消亡了。“噬”是“咬”,“肤”是“皮肤”,“噬肤”就是咬皮肤,可以理解为仇恨地互相撕咬,这是一种斗争、伤害。六五爻不是说同宗族的伤害,虽然此时是背离的,但是悔恨消除了,所以这里的“噬肤”是指亲吻皮肤,也就是相合了、有肌肤之亲,比喻亲和。“往何咎”,这样继续前往还有什么灾祸呢?没有灾祸。

“往有庆也”,再继续前往就有喜庆了。因为六五爻是阴爻处在最尊贵的位置,要跟九二爻及整个卦相合,所以虽然处于背离的状态,但它采用的是柔顺、和美的态度,而且六五爻居中,走中道,这样宗族内部的人就不会背离,会冰释前嫌,像家人卦那样重新团聚起来,互相亲和。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上九,睽孤”,上九爻也是在背离的时候十分孤独,所以出现了三种情景,这三种情景其实都是在猜疑的、背离的状态下带有恐惧心态的表现。第一个场景是“见豕负涂”,看到猪背负着泥土;第二个场景是“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车上载满鬼怪,于是先张弓准备射这一车的鬼怪,后来一看不是鬼怪,而是像鬼怪的人,于是又放下了弓箭;第三个场景是“匪寇婚媾”,好像有人来抢东西,结果一看不是抢东西,而是在求婚,也就是说他不是敌人而是朋友,表明不是来分离的,而是来求和的。“匪寇婚媾”是第三次出现了,第一次在屯卦中,第二次在贲卦中。“往遇雨则吉”,这时往前走,突然遇到下雨,非常吉祥,表示阴阳和合了。

“遇雨之吉”说明各种猜疑都消亡了,所以上九爻前面的三种场景都是人在背离的状态下,由于缺乏沟通、猜疑而出现的幻觉。上九爻在最高位,表明背离状况已经到顶点了,物极必反,经过一番挣扎、猜疑后,最终会消除,所以上九爻要跟六三爻相呼应。这里的“雨”是怎么产生的呢?阴阳和合了才能下雨,天上的云越积越密、越积越浓,然后就下雨了,所以下雨的意象代表背离状态消失后,心平气和的状态以及回归和谐的场景。

睽卦是在说背离,这种背离是怎么造成的呢?天地万物都是相交通的,没有背离,所以人的背离都是人为造成的,由于不沟通,所以去猜疑。世界上因猜疑发生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大家肯定都有过被误会的经历,如果误会得不到尽快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解除,就可能会导致背离。

睽卦从卦辞到爻辞,最后基本都是“吉”或“无咎”的,那怎么解除背离的局面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存大同求小异,要和合,不要分离。睽卦在六个不同的时空点上有六种不同的做法,总之都要谨慎小心,要柔顺、委婉地解除背离的局面,最后又重点讲了要破除猜疑、掌握真相,这样才能解除背离的局面。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