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经典文章/《新论·求辅(节选)》经典散文与赏析

《新论·求辅(节选)》经典散文与赏析

新论·求辅(节选)新论·求辅(节选)昔秦王见周室之失统,丧权于诸侯,自以当保有九州​‍‌‍​‍‌‍‌‍​‍​‍‌‍​‍‌‍​‍​‍‌‍​‍‌​‍​‍​‍‌‍​‍​‍​‍‌‍‌‍‌‍‌‍​‍‌‍​‍​​‍​‍​‍​‍​‍​‍​‍‌‍​‍‌‍​‍‌‍‌‍‌‍​。见万民碌碌,犹群羊聚猪,皆可以竿而驱之​‍‌‍​‍‌‍‌‍​‍​‍‌‍​‍‌‍​‍​‍‌‍​‍‌...

新论·求辅(节选)

新论·求辅(节选)

昔秦王见周室之失统,丧权于诸侯,自以当保有九州​‍‌‍​‍‌‍‌‍​‍​‍‌‍​‍‌‍​‍​‍‌‍​‍‌​‍​‍​‍‌‍​‍​‍​‍‌‍‌‍‌‍‌‍​‍‌‍​‍​​‍​‍​‍​‍​‍​‍​‍‌‍​‍‌‍​‍‌‍‌‍‌‍​。见万民碌碌,犹群羊聚猪,皆可以竿而驱之​‍‌‍​‍‌‍‌‍​‍​‍‌‍​‍‌‍​‍​‍‌‍​‍‌​‍​‍​‍‌‍​‍​‍​‍‌‍‌‍‌‍‌‍​‍‌‍​‍​​‍​‍​‍​‍​‍​‍​‍‌‍​‍‌‍​‍‌‍‌‍‌‍​。故遂自恃,不任人封立诸侯​‍‌‍​‍‌‍‌‍​‍​‍‌‍​‍‌‍​‍​‍‌‍​‍‌​‍​‍​‍‌‍​‍​‍​‍‌‍‌‍‌‍‌‍​‍‌‍​‍​​‍​‍​‍​‍​‍​‍​‍‌‍​‍‌‍​‍‌‍‌‍‌‍​。及陈胜、楚、汉,咸由布衣,非封君有土,而并共灭秦,遂以败也。

高帝既定天下,念项王从函谷入,而己由武关到,推却关,修强守御,内充实三军,外多发屯戍,设穷治党与之法,重悬告反之赏。及王翁之夺取,乃不犯关梁阸塞,而坐得其处。

王翁自见以专国秉政得之,即抑重臣,收下权,使事无大小深浅,皆断决于己身。及其失之,又不从大臣生焉。

更始帝见王翁以失百姓心亡天下,既西到京师,恃民悦喜,则自安乐,不听纳谏臣谋士。赤眉围其外,而近臣反,城遂以破败。

由是观之,夫患害奇邪不一,何可胜为设防量备哉!防备之善者,则唯量贤智大材,然后先见豫图,遏将救之耳。

说明

明代方孝孺有一篇有名的《深虑论》,认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论点与此篇十分相似,不知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受到桓谭此文的启发而然。所举的例子中也有秦及西汉之事,而增添了东汉、唐、宋三个例证,这当然是桓谭所不及见者,例证虽更富,但证明的仍是桓谭所已揭示的现象。然而二文的结论却大不相同:桓谭的解决办法是,“防备之善者,则唯量贤智大材,然后先见豫图”,强调的还是智力的作用,而方孝孺则提倡修德:“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这当然是从“家天下”的观点来看问题的,但实际上二人所论至今尚未失去其现实意义。因为,在当今之世,不管一党专政还是多党竞选,对执政党来说,都有长久在朝之想。如何做到这一点,正是许多政治家都日夜深虑的。桓谭看不起前世帝王的智力,寄希望于“贤智大材”的“先见豫图”。这点似乎颇合崇尚智力、讲究探讨规律的现代人的胃口。而方孝孺则认为这些帝王已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但“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人有千算,天教一算”,人类的智慧毕竟还是有限的。修德以“自结于天”,看似迂阔,实际上是唯一可行之法。因为“自结于天”,即自结于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人民是否拥护才是一个政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唯一条件。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