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人物传记/元代大儒金履祥在严州的足迹

元代大儒金履祥在严州的足迹

金履祥 (1232—1303),字吉文,号次农。浙江兰溪纯孝乡(今兰溪黄店镇一带) 桐山后金村人。晚年筑室仁山,创仁山书院讲学,故学者称仁山先生。金履祥是宋末元初的著名学者,是金华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与何基、王柏、许谦并称“北山四先生”。他务实重农的哲学思想对浙中、浙西金衢严一带有深远的影响,新叶村叶氏宗族的文化传统即是典型的例子。金氏祖先本姓刘氏,后避吴越...

金履祥 (1232—1303),字吉文,号次农。浙江兰溪纯孝乡(今兰溪黄店镇一带) 桐山后金村人。晚年筑室仁山,创仁山书院讲学,故学者称仁山先生。金履祥是宋末元初的著名学者,是金华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与何基、王柏、许谦并称“北山四先生”。他务实重农的哲学思想对浙中、浙西金衢严一带有深远的影响,新叶村叶氏宗族的文化传统即是典型的例子。金氏祖先本姓刘氏,后避吴越武肃王钱鏐名讳,改姓金氏。从曾祖金景文尝以孝行闻于朝,朝廷旌表其乡曰 “纯孝”。金履祥少从父兄读书,及长,师事同郡王柏,又从何基游。王柏与何基都是金华学派的重要人物,王柏之父王翰尝问学于朱熹,何基则师事朱熹门婿黄榦,皆传朱子之学。王柏精于经史,颇多 “卓识独见”,著述宏富。受吕祖谦的影响,尤重视史学,注意从历史发展规律中取得借鉴; 主张“学者当为有用之学”,在“日用间实下工夫”。金履祥深受王柏影响,博学多识,尤精经学和史学。曾费时30年编著 《资治通鉴前编》 一书,以义理论史,为学兼受朱、吕之影响,既强调内心修养,提出 “居敬以持其志,立志以定其本。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但更强调“敬行”,强调实用。
金履祥生当宋末,其时南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事已不可为。他绝意仕途,以学问为任。但忠诚爱国之心难以泯灭,促使他时时关心国事,担当起民族兴亡的重任。咸淳四年 (1268),元兵围攻襄樊数年,贾似道隐匿而不报,已危在旦夕,一旦失守,将牵动全局。咸淳六年 (1270),金履祥向朝廷进“牵制捣虚”之策,提出从海路出兵北京、河北,直捣元兵老巢,元兵必回师救国,则襄樊之围可解。策中详细备列海上沿途所经之州县郡邑,大洋港湾,远近道里,难易险阻及实施办法,然而,这一大胆的建议竟被搁置一旁,未予采纳,导致襄樊被围五年后最终失陷。后人开海路,曾以此路线图复核,竟无丝毫差错,无不佩服,足见金履祥重实际、务实践的为学之风。
南宋末年,金履祥受聘讲学于建德路 (严州府) 钓台书院,后又应邀往金华丽泽书院、兰溪齐芳书院和重乐书院讲学,晚年在兰溪城内小天福山开设仁山书院,主持讲席。由于他学识渊博,造诣深邃,思维严密,加之启迪后学,诲人不倦,四方从学者纷纷慕名而来,被学者尊称为 “仁山先生”。他的学生中有浦江柳贯、金华许谦,皆为理学名家,与金履祥同入 《元史》,堪称佳话。许谦还和其师金履祥一道从祀孔庙。


◇兰溪长乐村金氏祠堂


金履祥幼而聪慧,读书过目不忘,稍授之书,即能记诵。及长,更自策励,凡天文、地理、礼乐、田乘、兵谋、阴阳、律历之书,无不探究,堪称一代通儒。一生治学严谨,受吕学影响,喜读史书,认为司马光的 《资治通鉴》 一书用 “百家之说”,未有创见,“不足以传信”。于是 “一以 《尚书》 为主,下及 《诗》《礼》、《春秋》,旁采旧史诸子,系事年表,断自唐尧以下,接于《通鉴》 之前,勒为一书,凡二十卷,名曰《通鉴前编》”,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其正义,并以之为书院讲义以教授门人。是书积30年之功始成,惜已散佚。其余著作还有 《大学疏义》、《论语·孟子集注考证》、《尚书注》、《尚书表注》 等。清人陆心源称“其学以由博返约为主,不为性理之空谈,经史皆有撰述,《尚书》 则用功尤深” (《重刊金仁山先生〈尚书注〉序》),其有关 《尚书》 之作,颇多创解。今存 《仁山集》 四卷、附录一卷。


◇金履祥 《尚书表注》


金履祥病逝于元大德七年 (1303),至正 (1340—1368) 时赐谥文安。其墓在其故乡桐山后金村。兰溪市区云山街道天福山建有金文安公祠,即仁山书院旧址,创建于明正德十年 (1515),由金华知府赵豫主持修建。书院建成之日,《仁山文集》 同时刻印行世。
金履祥的故乡后金村与严州寿昌县比邻相望,严州城是他乘船外出必经之地,常登临严州山水,并见于吟咏,他在严州 (建德) 的游踪甚多,主要有钓台书院执教、登临严州北高峰及应邀勘察新叶村事迹等。
宋末咸淳后期,建德府知府派人 “致书奉帛,厚礼来聘”,请金履祥主讲钓台书院。史料中未点明年份,但据 《行状》 中将此事系于献策之后来看,应在咸淳六年 (1270) 之后,派人礼聘的郡守应是著名的文人方回。方回咸淳八年 (1272) 出任建德知府,颇重视文教事业。《行状》 中有聘书的主要内容,其文不长,因难得看到,故移录如下:
此邦之士,尚知儒术久矣,而义理之作兴,不能贷夫利欲之汩没。钓台之有书院,正所以崇名节而张雅道,况其地靓深幽夐,士习于此,果能专一其志向,祷以读书修业为事,其于观感兴起之诚,有不能已。先生倘能嘉念后进,幡然而来,扶世善俗,功岂少哉?
金履祥收书后,“感其言,为之一起”,以严子陵的高言洁行启发学生,发挥子陵先生 “怀仁辅义之说”,阐发儒家仁义之奥义,使学者深知义理之学。时近宋末,元兵逼近长江,天下骚动,社会治安岌岌可危。金履祥不得不辞去教职,携家眷深入金华山中,以避兵乱。估计钓台书院的讲学活动不会很久。
金履祥对严光素怀崇敬之情,咸淳元年 (1265),东下临安,春夏两度经过钓台,皆有诗纪其行。登两台之巅,念严光之高洁,思及王柏、何基两位先生对严光言行的理解和推崇,备称其“深得圣贤之旨”,而深叹世上能理解者“殊浅也”,其春游诗云:

西望先生旧钓台,无穷山色锁崔嵬。
闲归故国耕春雨,遂起颓风生暮雷。
万事尽随江水去,千年宁几客星来。
北山今有何夫子,不入经筵亦草莱。


金履祥又有 《龙井》、《题城南塔院》、《登严州北高峰用韵》、《客严陵赠星史》、《东津招二族兄同游高峰》 和 《东津旅中同徐改之馆清溪源招之同游》 等诗,从诗题和诗的内容来看,他曾经在州城尤其是城东关 (东津) 待过一段不短的时间。“七里滩头眼独青,秋风许我快南冥” (《客严陵赠星史》),这次逗留应该与受聘主讲钓台书院有关。
这几首有关严陵山水的诗,由于其纪实的风格,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两件历史公案的直接依据。
一是关于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开山驻锡的地点问题。
据 《宋高僧传·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少康传》,少康由江陵抵睦州后,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严州图经》 卷二 《寺观门》 记载,唐善导和尚 (即少康,其逝后人尊其为后善导) 之道场院,在东津 (即严东关,古称东津。津,渡口也) 山上,距城五里。金履祥所作 《龙井》 一诗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其诗前小序说得十分清楚——
严陵北高峰之上,临崖有井,其实因崖下有泉,垒石而止之,甃以为井耳。今山僧谓其开山祖师善导和尚讲经致龙,抉石为井,盖附会以神其法也。
其诗有“山僧语似奇,老龙事无迹” 之句,联系到早在北宋哲宗年间,严州知州吕希纯 《高峰庵》 诗 “善导有遗踪,十佛从口吐。岁久缺其三,尘埃谁复数。佛寿倘能续,佛像谅可补”之说,可见善导遗迹的确在北高峰。
二是关于严陵双塔的问题。
南峰塔与北峰塔是严州著名的景观,被称为 “双塔凌云”,是严陵八景之一,现在的双塔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 (1547) 前后,系重建,至于初建和倒坍的年代因为缺乏相关的记载,一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但至迟在南宋初年已有双塔。编绘于南宋后期的《严州图经》 中的建德县境图和建德府内外城图上已标有双塔的图形,但与目前塔分南北、隔江对峙不同的是,此双塔为上下相望,皆在城东北高峰,称上塔和下塔,陆游 《自东津泛舟至桐溪》 诗中有“潮生东西津,雨暗上下塔”之句,而金履祥关于双塔的两首诗 《题城南塔院》 和 《登严州北高峰用韵》 中,则已非上下而分南北矣,可知至少在宋末时双塔已经改建过了,此时上距陆游作诗之年仅80多年。
金履祥还有一件与建德有关的事,就是他对新叶村的关系。新叶原名白下叶,位于玉华山下,因玉华山又名白崖山,故名。原属兰溪,与金履祥的家乡桐山后金村很近,不过数里之遥,其时,叶氏迁徙此地不久,其村民叶克诚十分敬重金履祥,是他的老朋友。叶克诚自幼读书,因应试不第,遂绝意进取,筑室于道峰山之北,闭门读书,并延请金履祥讲学其中,金履祥为之命名曰 “重乐精舍” (即重乐书院,精舍即学舍)。金履祥的两位高足许谦和柳贯也曾来此游览讲学,好学之风闻名遐迩,后来此地竟被人称之为儒源村——儒学之源的村。
相传金履祥曾应叶克诚之请为新叶村进行过堪舆设计,留下了今日九宫八卦的村落布局。此说虽无实证,但金履祥精通天文地理,于风水堪舆之学深有造诣却是事实。除了讲学外,他还为《叶氏宗谱》 作过序,详述叶氏源流及迁徙经过,其对新叶村地势地貌环境的描写,非精于史地者莫能为,如阐释玉华山发脉之文就十分精彩——
其脉从闽中发来,过仙霞,历三衢以北诸山,起真武,经紫云、金台,及过排塘,突为慈岩,蓄为衙峰,特拥为玉华,则巍然瀔。西巨镇矣。道峰面其前,秀削云表; 歌山环其右,翕众流而聚之。所据之胜,虽未可拟古之奥区,其在吾乡,亦可以称不凡矣。
这样的文字,岂是只会章句之学的俗儒所能为!
《仁山集》 载有 《重乐精舍》 一则,叙叶克诚筑室延请仁山先生讲学事,并录有柳贯 《访重乐书院诗》 一首,诗云:

山高残雪冻云根,笋轿咿哑村复村。
莫道山中无乐事,梅花涧水日黄昏。


其诗书于五星庙壁,字如碗大,笔法遒劲,直到雍正年间东阳王崇炳刻印 《仁山集》 时犹在,“似有神灵护之者”。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