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主要事迹简介
齐如山
齐如山(1875—1962年),河北高阳人。名宗廉,字如山。九世祖林玉与颜元、李恕谷为莫逆交,以是后代受颜李学派革命精神和徵实之风影响甚钜。父契亭,光绪甲午进士,翁同和门生,爱好昆曲。母在庚子事变中遇害于易州。兄齐竺山,经商;弟齐寿山,赋闲。
家藏书籍中,杂剧传奇颇多,自幼即嗜读不倦。5岁至17岁,从父辈读四书、五经、左传等书。19岁入北平同文馆习德文、法文。在馆5年,因庚子事变同文馆停办,遂经营商业,长达8年。武昌起义后,所办义兴局商号,成为秘密活动中心,曾与革命党人一起策划和执行炸死清廷大臣良弼。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兄竺山在巴黎佐同盟会元老李煜瀛(石曾)经营豆腐公司,国内所募工人,即由如山护送至法,逗留约半年。宣统三年(1911年),第二次护送工人至法,留欧8个月。1913年,护送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留法10个月。三次赴欧中,在法、英先后结识同盟会会员张静江、张继、吴稚晖等人,在伦敦更拜晤孙中山先生,受到革命思想启迪。此外,并曾在法英奥比德等国游历,得以广泛考察欧洲的舞台剧和歌剧。归国后,任京师大学堂、北平女子文理学院教授,并在课余研究中国戏曲艺术。
1912年北京戏界总会精忠庙,改组为正乐育化会,谭鑫培为会长。曾应邀参加其会员大会,并作关于西方戏剧的长篇演讲,在北京戏曲界始立名声。
1913年秋,第一次看梅兰芳(1894—1961年)演出。冬,看梅扮演《汾河湾》的柳遇春后,就其身段、表情、唱词的不足,写信给梅,提出意见。十几天后,梅再演《汾河湾》,即按信中所说,一一照改。此后,每看梅剧,就写信指导,两年之内竟达百余封之多,后来梅曾将全部信件在国剧学会展览。1914年春,首次到梅家拜访,齐梅开始合作。1916年夏,第一次为梅编剧,剧名《牢狱鸳鸯》。秋,又为梅编排《嫦娥奔月》,参酌古装、古舞,设计新戏装、新舞姿,在编词之外又据老本研创身段,寓新于古,一洗观众耳目,而梅之表演又极袅娜优美,遂博得梨园界普遍赞扬。不久,欧美同学会招待美国公使芮恩施,特意演出该剧,成为西方人士观赏中国京剧的首次纪录。此后,印度文豪泰戈尔、瑞典皇太子等外国贵宾争相在京观赏梅剧。自1913年至1929年,齐梅密切合作,齐如山精心为梅编排新戏,改革旧戏,又为昆腔增加身段、舞姿,一时梅剧蔚为大观,步入最辉煌的时期。在神话剧方面,以神话故事与舞蹈为重心,创编羽舞、拂舞、绶舞、杯盘舞、垂手舞、掉袖儿舞等,为表演增色。成功的剧目有:《洛神》、《天女散花》等。昆腔戏《思凡》,经齐如山安排身段,更形精彩,以致总理张謇曾率全体阁员往观,“轰动九城,议论多日”。他如《游园》、《惊梦》、《琴挑》、《出塞》等昆腔戏经过加工,都成为梅剧的精华。新编言情戏有:《黛玉葬花》、《晴雯撕扇》,情节戏有:《一缕麻》、《生死恨》等。旧戏《宇宙锋》、《霸王别姬》等,经齐如山整理改编,更趋完美,成为梅剧保留剧目,久演不衰。齐如山对梅兰芳京剧艺术的发展和成熟,有着难以磨灭的历史性贡献。1928年4月,罗瘿公(1880—1924年)在北平《晨报·星期画刊》发表《俳歌·调齐如山》:“齐郎四十未为老,歌曲并能穷奥妙;结想常为古美人,赋容恨不工颦笑。可怜齐郎好身段,垂手回身斗轻软。自惜临风杨柳腰,终惭映日芙蓉面。颏下蒹蒹颇有须,难为天女与麻姑。恰借梅郎好颜色,尽将舞态上氍毹;梅郎妙舞人争羡,苦心指授无人见。他年法乳看传衣,弟子程郎天下艳。北方已再得倾城,晚有芬芳播玉京;舞衣又藉齐郎授,共道前贤畏后生。双秀门前好桃李,曹穆善才那有此?奇福真堪傲世人,封万户侯宁足比;潜光必发待我诗,送尔声名日千里。”《俳歌》被认为是这种历史性贡献的“实录”。与齐如山一起指导梅兰芳的名家,尚有戏剧家李释戡、胡琴圣手徐兰沅、皮簧教师吴菱仙、昆曲教师乔蕙兰等人。
齐如山对中国戏曲的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除继承古典戏曲传统、借鉴西洋舞台艺术外,更为重要的是向社会学习、向梨园界老伶工和众多的艺人学习。他在《回忆录》中说:“我逢人便问,好在我认识戏界的人很多,几十年工夫,大约认识有4000人左右。我是逢人便问,逢戏就看。”京剧大师谭鑫培、王瑶卿、余叔岩,老伶工黄润甫、贾洪林、钱金福、程继先等,以及国画家齐白石、鉴赏家张伯驹,无不给予他很大教益。他口问手记,笔记簿多达200余本。又遍读二十四史“乐志”、历代诗文、乐舞专着、各种笔记、风土志、考古学着作,以及德、法等国戏剧专着。他总结出京剧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发前人之所未发,对发展京剧艺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929年12月至1930年4月,梅兰芳率梅剧团21人,以“发扬国剧”、“沟通中美两国文化”为宗旨,在美国进行巡回演出。这次演出,是由芮恩施公使向北洋政府徐世昌总统建议的,并得到中美两国政府的支持,美国友人、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等人的协助,李石曾和京沪两地金融家周作民、钱新之等人的资助。齐如山则积极鼓动和担当全盘筹办。为在美宣传,特地撰写《中国剧之组织》一书,对京剧的唱白、动作、衣服、盔帽、胡须、脸谱、切末、音乐等分别给予科学说明,并主持编写、编绘《梅兰芳》、《梅兰芳歌曲谱》两书和戏剧图案217幅等资料。与李涛痕以剧评家身份随团赴美,是演出的组织者和事实上的导演,功不可没。梅兰芳在美国演出《刺虎》、《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葬花》、《洛神》等名剧70余场,并与美国观众和电影艺术家卓别林、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等文化名流广泛接触,成为宣扬中国文化的民间大使。齐如山归国后作《梅兰芳游美记》。
齐如山的社会史、民俗史、社会语言学研究注重生活实际,他说:“我作了十来年买卖,与各界的人都接触的很多,真可以说是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农工商贾,各种技艺人员,都认识了不少。”他以“不由恒蹊”为座右铭,深入社会底层,多方挖掘活资料,在书本以外进行各项专题研究,着有《故都琐述》、《北平三百六十行》、《北平土语》、《谚语录》等,不少着作具有学科的开拓性和丰富的史料价值,作者也被称誉为“近代掌故的活辞典”。
1931年,与梅兰芳、余叔岩、清逸居士、傅芸子、张伯驹等,发起“北平国剧学会”,以研究国剧理论、搜集国剧资料、编纂国剧辞典为主要工作。学会创建新式“国剧传习所”,由梅兰芳、余叔岩等担任教师,齐如山则讲授戏剧理论。并开办“国剧陈列馆”,陈列戏剧文物10万余件。还曾出版《戏剧丛刊》、《国剧画报》等杂志。
1937年抗战军兴,日寇占据北平,齐如山义不事敌,闭门谢客,足不出户长达8年,保持了高尚的民族气节。他说:“我在那8年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等于一位旧式家庭不出阁的大姑娘,在炕头上坐了8年。幸尔脑子里有两句书,就是‘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这两句,把紧张的心情缓和了许多。但也因为深信必胜,绝对不会亡国,所以更特别沉的住气,安的住心。”
1946年春,在作家陈纪滢、梁实秋和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等人的协助下,“国剧陈列馆”得到部分恢复。1946年11月,“国剧学会”恢复。
1949年去台湾后,历任“国立”编译馆编纂、戏曲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评审委员、“中国文艺协会”戏曲委员会主任委员、大鹏京剧团顾问、复兴剧校董事长等职。为大鹏京剧团、顾正秋京剧团编写《新打城隍》、《新小放牛》等剧本多种。
1962年3月18日上午10时许,在观看大鹏京剧团小学员试演自己编剧的《新小放牛》时,以心脏病骤发,猝亡于剧场坐椅上。
遗有2子5女:长子齐子熙,曾任基隆台湾造船公司总工程师;次子齐子瑛,曾任职于资源委员会、台湾省樟脑局;女儿中有齐香,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为着名翻译家罗大纲教授夫人。
齐如山着作近千万字(赴台后着作约200万字),共90种,其中戏剧理论专着35种、剧本创作32种、随笔杂着23种。
《齐如山全集》,1964年由台湾“齐如山遗着编印委员会”出版。
戏剧专着有:《说戏》(1913年)、《观剧建言》(1915年)、《中国剧之组织》(1929年)、《国剧脚色名词考》(1935年)、《京剧之变迁》(1935年)、《国剧身段谱》(1935年)、《行头盔头》(1935年)、《国剧艺术一斑》(1935年)、《戏班》(1935年)、《国剧简要图案》(1935年)、《国剧浅释》(1935年)、《脸谱说明》(1932年)、《脸谱图解》( 1932年)、《故都市乐图考》(1935年)、《国剧出国记》(1932年)、《国剧概论》(1953年)、《国剧漫谈》(1954年)、《谈平剧》(1954年)、《国剧艺术汇考》(1962年)等。
《谚语录》、《北平土语》、《故都琐述》、《北京三百六十行》、《故都百戏图考》、《北平零食》等已发表,未及刊行。《北平怀旧》出版于1952年。
晚年着有《齐如山回忆录》。
传记有陈纪滢着《齐如老与梅兰芳》(台湾版,1980年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