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人物传记/《马琳传》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马琳传》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假如你是一个热爱豫剧现代戏的观众,在解放后的豫剧舞台上,大概会知道这些人物吧: 《新条件》中的春生,《罗汉钱》里的燕燕,《小二黑结婚》中的媒婆,《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中的赵淑华,《刘胡兰》里的老奶奶,《朝阳沟》里的二大娘和银环,《李双双》里的李双双,《祝福》里鲁四奶奶和祥林嫂,《冬去春来》中的奶奶,《革命家庭》里的母亲,《红色的种子》里的张寡妇,《柯山红日》...

假如你是一个热爱豫剧现代戏的观众,在解放后的豫剧舞台上,大概会知道这些人物吧: 《新条件》中的春生,《罗汉钱》里的燕燕,《小二黑结婚》中的媒婆,《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中的赵淑华,《刘胡兰》里的老奶奶,《朝阳沟》里的二大娘和银环,《李双双》里的李双双,《祝福》里鲁四奶奶和祥林嫂,《冬去春来》中的奶奶,《革命家庭》里的母亲,《红色的种子》里的张寡妇,《柯山红日》里的女土司,《红珊瑚》里的七奶奶,《杏花营》里的郑大荣,《五姑娘》里的五姑娘,《丹河曲》里的张桂卿,古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梁山伯,《十五贯》里的熊友兰,《三哭殿》里的詹贵妃,电影《甜蜜的事业》里的唐二婶。
在这琳琅满目的人物画廊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正面形象,也有反面人物,有现代英雄,也有古代的才子佳人。可是当他(她)们擦去脸上的油彩,卸下戏装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他(她)们原来都是一个人——着名豫剧演员马琳。

家里出了“小戏迷”


马琳原名马惠琳,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出生在河南荥阳县一个回民家庭里。现在是河南豫剧三团的演员。一九五九年入党,一九六○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曾被选为第三、四届戏剧家协会理事,一九六一年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南政协第三、四届委员,河南四届政协妇女组副组长。
她的童年是在甘肃平凉度过的。从小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热爱文艺,喜欢唱歌。音乐、体育的成绩总是优异。小小年纪就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戏院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扒在舞台的前沿上,睁着好奇羡慕的大眼睛,聚精会神地观看舞台上的表演。戏散了,回家的路上,在她的脑海里,舞台角色不断地“拉洋片”。一进家门,腰里缠一条围巾,头上扎一条毛巾,找一个僻静的角落,就学着舞台上的角色,咿咿呀呀地自演自唱起来。戏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在这小小心灵里已种下了爱和憎的种子,当演到角色的悲惨命运时,“小演员”的眼睛里不知不觉噙满了晶莹的泪花。事隔三十多个春秋,马琳如今已到了中年,可是当她从影剧院走出来的时候,同志们往往发现她的眼睛是湿润的。大家对她开玩笑说: “亏你还是个演员呢,什么事都爱带样(动感情)。”马琳却认为: 对客观事物的敏感,能爱能恨的感情,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正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品质。如果平时对什么事都无动于衷,昏昏噩噩,那么到舞台上又怎么能感动观众呢?
正因为她爱看戏,爱学戏,于是在家里就有了“小戏迷”的绰号。长大当一个演员,就是“小戏迷”幼小心灵里憧憬的第一个理想。当她在街上遇到一个女演员的时候,总是以敬慕的眼光,从头到脚打量她的衣着举止,欣赏她的神采风度,甚至尾随着人家走很远很远。是的,马琳正是跟随着这些老一代的艺术家一步步登上豫剧舞台的。

初登戏台“串”小生


一九四九年马琳在平凉初中肄业,回到了河南故乡,考进了郑州短师班。进校不久,她的爱好和才能就被发现了,很快就参加了学校宣传队。于是马琳成了业余舞台上的活跃分子。
一九五○年,学习生活结束。她没去作一名人民教师,而是根据志愿,一九五一年分配到郑州市文工团。当她刚刚报到的时候,曾经决定过不少艺术家一生道路的偶然机运来临了,当时有一个专业豫剧团,正在演出《克敌荣归》,戏牌已经挂出,而演小生的演员却不在,急坏了剧团领导。后来,打听到马琳曾在学校里演过这个戏,于是就到文工团借人。在领导和同志们的鼓励下,经过短时间的突击排练,马琳就正式登台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迈开了她一生职业的第一步。在豫剧的花坛里又增加了一枝初绽笑靥的花朵。

从此结下不解缘


自从客串小生以后,专业剧团的那位与马琳配戏的女主角看中了她是一棵演戏的好苗子,愿意以当时着名小生的身价邀请她与自己长期配戏。然而学生出身的马琳,当时她刚刚被文工团选中,这是一个革命文艺团体,唱歌、跳舞、演话剧,生活丰富多彩,干的都是新的文艺宣传工作,马琳对未来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幻想。而认为剧团是戏班子,登台唱戏是人瞧不起的职业,于是她毅然谢绝了女主角优厚的“招聘”。
在文工团这块艺术园地里,马琳这棵新秀的志趣得到了满足,她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的机会。一九五二年省里十几个文工团整编后,建立了河南省歌剧团。主要任务是在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发展新歌剧,以河南豫剧反映现代生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又与大众剧团合并,这样既能演传统古装戏,又能演现代戏。马琳和其他从文工团来的青年演员就成了演现代戏的主力。她终于跨越了思想的障碍,真正开始了她一生的豫剧舞台生涯。
她第一次排演的现代戏是《新条件》和《罗汉钱》,因为她在文工团的时候曾演过《新条件》里的男主角春生,这次仍让她扮演这一角色。这两个现代戏的演出,一下子轰动了文化古城开封。开封,这是豫剧荟萃之地,多少名演员曾在这里献艺成名,这里的观众欣赏水平高,要求演员严。而对这些不出名的青年演员却报以热烈的掌声,收到了誉满古城的强烈效果,成功的秘诀在那里呢?剧团通过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一个字: 新。以群众喜见乐闻的形式,表现新的生活内容,使豫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获得了新的生命,开辟了新的蹊径。马琳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劳动,艺术创造受到观众尊重的满足,对豫剧表现现代生活树立了信心。有事业心,有抱负的马琳立志勤学苦练,争当一个优秀的演现代戏的演员。从此她和豫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一颗豫剧的新星冉冉升起。

由“喊”到“唱”谈何易


马琳曾在学校里演过豫剧,学过点乐理,掌握豫剧的各种曲调比较快,于是在同伴们互相竞赛,钻研业务,砌磋技艺的浓厚气氛中,她有点优越感。可是老师傅对她唱腔的评价,却是: 吐字不清,声音放不出来,用不上气,不圆韵,豫剧味道不浓,象是“梆子歌”。当时马琳对这一连串的“不”字,还有点不服气: 我全是按曲谱的科学方法演唱的,有什么错! 不久,事实就来教训她了。在《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里,马琳饰演女主角赵淑华,她的唱段很多,戏到一半,嗓子就哑了。最后,只好由两个人各演半场。碰壁之后她才悟出了一个道理: 戏是唱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
后来,团里派她到豫剧着名演员崔兰田那里学艺。经过名师的指点,问题全暴露出来了。问题多,时间短,马琳认识到关键不在于学会师傅的几个唱段,而在于掌握她的演唱技巧和训练方法。这时她的腰部突然生了一个脓疮,坐卧不宁,疼痛难忍。但她想到观众的期待,领导的希望,梅兰芳、盖叫天等前辈艺术家勤奋刻苦学艺的事迹,终于坚持下来。每天细致地观察崔兰田演唱时,如何张口,如何压舌头,细心听她发声时的共鸣位置,又通过几句唱腔,重点练习了几个音和换气的方法。回到团里以后,继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又学习了一些声乐理论,结合自己的特点坚持训练,经过长期的琢磨,终于完成了只凭嗓子喊戏,到学着用科学发声方法和技巧唱戏的过渡。
一九五六年又演出《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有时日夜两场,也不感到嗓子吃力。一九五八年《朝阳沟》、《五姑娘》轮流上演,马琳饰银环和五姑娘,任务重,场次多,嗓子却基本上没出什么问题。观众赞扬她声音浑厚、圆润,吐字清晰。过去因为只用嘴皮子唱戏,用不上丹田气,声音轻飘飘的,观众反映:听不清唱的啥。这种评论,如今再也听不到了。不论是短小欢快的唱段,或是抒情的大段唱腔,都比较亲切动人,逐渐有了个人的风格特点。

严教之下练作风


一块璞玉没有艺术家的雕琢,就成不了艺术品,同样,没有严师教诲也造就不出高徒。在马琳成长的道路上,不能不提到豫剧三团的领导兼导演、编剧杨兰春。他是青年演员的好老师。有一次排演《刘胡兰》,马琳扮演胡兰子,当胡兰子目送亲人八路军离开云周西村时,刚开始起唱: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导演杨兰春马上让她停下来,要求她要用眼神表现出部队逐渐远去,道路曲曲弯弯,山回路转人不见的情景,然后唱出盼望部队打胜仗的心情。一时马琳对他的启发理解不深,每个动作的潜台词设想得也不具体。结果第二次又让她停了下来,精明的导演发现她的脑子仍然缺乏潜台词。第三次同样失败了。杨兰春非常激动,立即让马琳退出排演场,三天不要进来。正当马琳在自己的房间里自责自疚的时候,导演又来了,他耐心地给她讲表演理论和技巧,设想了每个动作的潜台词,一席话,使马琳理解了: 没有艰苦的艺术创造,舞台人物就站立不起来的道理。于是悔恨、感激的泪水夺眶而出。
《刘胡兰》上演了,当演到胡兰子英勇就义时,脚下却踩到了一根木棍子,险些把马琳摔倒,当时情绪一下全瓦解了,最后也忘了喊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戏散后,杨兰春又集合全体演员,把马琳在舞台上的“漏子”编了快板,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责令她写出书面检查。
吃一堑长一智,这根“棍子”教育了马琳。使她认识到: 一个演员要对角色有深刻的理解。既能进得去,又能出得来。在舞台上既能“忘我” ,又能控制驾驭自己的感情。这样才能处变不惊,遇事不慌。从此以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奥赛罗导演计划》,金山的《一个角色的创造》及其他艺术理论着作,就成了马琳经常翻阅的案头书。平时常常进行小品练习。排戏时首先写好角色自传,为了培养演员的自我感觉,往往以第一人称象讲故事一样,向大家叙述“自己”的经历。演出前,挖掘角色行动的潜台词,消除思想上的空白。这些对马琳来说,培养她对待艺术创造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创造角色的自觉性是有一定作用的。

扬帆借助八面风


但是排演场对一个有抱负的演员来说,天地太狭窄了,限制了飞翔的翅膀。排演场也不过是一个艺术加工厂。而真正的原料在哪里呢?在生活里。马琳多年来和三团其他同志一起,一直坚持上山下乡,深入生活。
《冬去春来》、《李双双》就是在农村边体验生活边排练出来的。白天和社员一起劳动,晚上促膝拉家常。马琳在农村的时候,总是要选择几个重点对象,多接触,多了解。在河南密县劳动的时候,她熟悉了几个中年妇女。这里有泼辣能干,爱说爱唱,性格爽直的; 有和蔼可亲,心底善良,腼腆羞涩的,经过马琳的再创造,逐渐显现出了双双的影子,捕捉到了双双的性格特征。可是当排演到《李双双》选记工员一场戏时,李双双当众夸奖喜旺如何能干,马琳觉得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总有些别扭,表演起来勉强。可是生活又给她上了一课。一次她和一个青年妇女聊天,青年妇女对她说:“俺那一口子是团支书,可能干啦! 就是有点傲气。可青年人要是没有点骨气还行?他不这样,我还不嫁给他呢! ”她夸起自己的丈夫来,坦然、大方、自豪,性格是那样单纯质朴。马琳又联想到作家李准曾对她讲过: “双双这个人很单纯、直爽,还带点稚气。她的心象露水珠一样,有啥说啥,不掺一点假。”这时,生活中的原型与作家笔下的典型,在马琳的头脑中溶为一体了,再选记工员时,“李双双”就很自然地把喜旺褒奖了一番。马琳扮演的李双双,有柔又有刚。对喜旺温柔体贴,对他的私心又寸步不让。马琳使这两方面的性格,在双双的一心为公的红线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一个艺术家不但要深入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留心生活,摄取生活的营养,滋补艺术的生命。这就要求艺术家有敏锐的感受力。马琳在演《刘胡兰》时,虽然也扮演过胡兰子,主要是扮演祖母。当时马琳才二十岁,一个年轻姑娘要演一个老祖母,演员和角色的距离太大了。怎样去感受生活,增强自我感觉,创造好角色呢?马琳在城市里长大,学生出身,对解放前的农村缺乏了解。于是她在读《刘胡兰小传》,看电影的时候,特别注意解放前农村生活的镜头。在准备过程中,每天在开封街头,都会看到马琳在散步,但她却不是散心,她的眼睛捕捉着马路上每个老太太的神态举止,寻找着生活中的模特儿。有一次在龙亭附近遇到了一位从农村来的老大娘。她一手挎着篮子,一手拄着拐杖,马琳突然发现这就是刘胡兰的“祖母”,于是就跟着她走了很远,细致地观察她的每个动作神情,牢牢地刻在脑子里。回到团里,她就经常穿起一件大布衫,手扶拐杖,琢磨着“祖母”几次出场的情绪,参考龙亭老奶奶的形体动作,过起角色生活来。没有多久,亲友都不敢相信,二十岁的姑娘马琳却成了舞台上老态龙钟、步履艰难的“祖母”了。在“祖母”角色的创造过程中,她再一次深刻体会到: 演员不能以个人条件挑选角色,而应当能动地、刻苦地去创造条件适应角色的需要。运用这一实践经验,后来又塑造了李双双、《朝阳沟》里的二大娘等形象。
一个演员要有广泛爱好,广博的知识。在业余时间里,马琳非常喜爱读小说,古今中外的小说、戏剧、电影无不涉猎。优秀的作品她要一读再读,一看再看。然后还要讲给别人听,以便加深对人物、内容的理解。这些,都成了她创造人物的借鉴。平时还养成了一种观察、研究、分析和模仿人物的习惯。她认为: 模仿常常是启发创造的初步阶段。她遇到了外地人,就爱学几句典型的方言,这一点一滴的日常积累,都贮进了她艺术创造的仓库,一旦需要时,就可以随时提取。
深入火热的斗争生活,留心观察各种事物,敞开灵感的雷达搜寻艺术创作的素材,她扬帆借助八面风,使她成了戏路宽广,在近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曾扮演过男女老少各色人等的多才多艺的演员。

表演不拘一行当


剧团里的同志评论马琳戏路宽,观众评论她演啥象啥。这些评论都是确当的。五八、五九年曾先后在北京、武汉演出,马琳在《朝阳沟》中演青年学生银环,在《刘胡兰》中又演老祖母,两天之内演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赢得了观众、文艺界和报刊的赞扬。
对一个演员来说,总希望演主角,对一个青年演员来说更是如此。可是主角是少数,红花还要绿叶扶,马琳走上舞台就是从充当“绿叶”开始的。演《罗汉钱》时,她刚登上舞台不久,在戏里充当一个男角色的群众。当时她曾经想过,演现代戏老是女扮男装,不是方向。于是在演出之余,她就认真学习燕燕这个角色的戏。后来,导演发现了她,从此就扮演起燕燕来。演《祥林嫂》时,马琳饰鲁四奶奶,业余她又学祥林嫂的戏。有一次扮演祥林嫂的演员生病了。可是戏票已经卖出。事出无奈,领导仅给了她一天的准备时间,就把马琳这个“祥林嫂”推上了台。结果领导比较满意,观众也来信鼓励,以后马琳就由鲁四奶奶变而为祥林嫂与观众见面了。导演给别人排戏,她认真地看,别人演出她留心学,艺多不压身,她广采博收,兼收并蓄,团里的人都风趣地称她是“戏补钉”。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她有了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为她后来扮演多种角色奠定了基础。
当然,对一个青年演员来说,扮演五花八门的角色,也不是没有思想斗争的。在《新条件》里她扮演男主角春生,虽然都夸奖她是一个俊俏的小生,可是她心里还是向往着能扮演少女。万万没想到,在排演《小二黑结婚》的时候,却派了她一个媒婆的角色。一个十八岁的姑娘,论模样,论演技都不比别人差,为什么非要自己出怪露丑?掩饰起自己的美,而给观众留下一个丑陋的印象? 自己与角色的距离太大,又怕演不好,马琳就偷偷地大哭了一场。后来在导演耐心地帮助启发下,她开始觉悟了,她意识到: 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一个演员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去挑选角色。要爱角色的“美”,而不能陶醉于自己的“美”。在创造条件适应角色的过程中,她逐渐获得了角色的“美”,最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媒婆的形象。“媒婆”使马琳跳过了一道思想的高栏,后来就扮演了多种行当的人物。这些人物个性鲜明,精神面貌丰满充实,形体动作准确得当,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又何止多种行当呢?她又从戏曲这种艺术形式跨入了另一种艺术形式——电影,从舞台进入了银幕。马琳又把《朝阳沟》中的二大娘、《李双双》中的双双泼辣爽朗的性格带给了《甜蜜的事业》里的唐二婶。

马琳忠于艺术,热爱自己的事业。她刻苦学习,有强烈的事业心。她总感到应当学习的东西太多,而时间又太少。因此除了排戏、演出、深入生活外,日常业余时间,考虑的就是如何练功、练唱,学习业务理论,节假日也很少间断。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精力,到了结婚年龄,婚期一推再推,新婚那天晚上,在舞台上观众仍然看到了新娘。生活中的马琳可不同于银幕上的唐二婶。婚后为了摆脱生儿育女的拖累,专心于自己的事业,她尽量晚生少生孩子。为了自己心爱的艺术,而有献身精神的人,观众相信她在今后的舞台上一定会大放异彩。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