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红楼梦/红楼梦:薛宝钗因何“胶柱鼓瑟”

红楼梦:薛宝钗因何“胶柱鼓瑟”

第三二三问薛宝钗因何“胶柱鼓瑟”薛宝琴作了十首怀古诗,内隐十物,既是诗,也是谜语。其中第九首是《蒲东寺怀古》,第十首是《梅花观怀古》,一咏《西厢记》,一咏《牡丹亭》。对此薛宝钗不以为然,她说:“前八首都是史鉴上的,后二首都无考据,我们也不懂,不如另作两首为是。”林黛玉表示反对,她说:“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无考据,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
第三二三问

薛宝钗因何“胶柱鼓瑟”

薛宝琴作了十首怀古诗,内隐十物,既是诗,也是谜语。其中第九首是《蒲东寺怀古》,第十首是《梅花观怀古》,一咏《西厢记》,一咏《牡丹亭》。对此薛宝钗不以为然,她说:“前八首都是史鉴上的,后二首都无考据,我们也不懂,不如另作两首为是。”林黛玉表示反对,她说:“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无考据,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这两本戏也没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林黛玉的话得到探春的支持,说:“这话正是。”最为奇怪的是李纨,这位心如止水的标准节女,竟也替林黛玉说话:“况且他原走到这个地方的,这两件虽无考据,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弄出这个古迹来,以愚人的。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单是关夫子的坟到见了三四处。关夫子一生事业都是有据的,如何又有许多坟?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只怕从那爱敬上穿凿出来,也是有的。及至看《广舆记》上,不止关夫子的坟多,自古以来,有些名望的人坟就不少,无考的古迹更多。如这两首虽无考,凡说书唱戏,求的签上皆有注批。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识的,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记》《牡丹亭》的词曲,怕看了邪书,这竟无妨,只管留着。”

由众人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像《西厢记》《牡丹亭》这类戏剧,看戏是可以的,看剧本却不行,看剧本就是看邪书。薛宝钗的全部担忧害怕,都在于这个“邪书”。而曹雪芹也极其重视这个“邪书”,不惜用了大量篇幅来反复皴染这个“邪书”事件。

这些邪书是由贾宝玉带进大观园的,第二十三回林黛玉正是由贾宝玉的手里读了《西厢记》,又听了小戏子们演唱《牡丹亭》,方才启动芳心,正式走进了少女时期。

第四十回林黛玉酒席宴上无意间说出了两句《西厢记》和《牡丹亭》里的句子,引起薛宝钗的注意。

第四十二回薛宝钗审问林黛玉,告诉她“最怕是见了这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林黛玉“心下暗伏”。紧接着就是众人商议画画的事情,林黛玉说薛宝钗把她的嫁妆单子写了出来,薛宝钗要拧她的嘴,林黛玉说:“好姐姐,饶了我罢!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轻重,作姐姐的教道我,姐姐不饶我,我还求谁去。”薛宝钗“忽听他又拉上前番说他胡看杂书的话,便不好再和他厮闹,放起他来。”

第四十五回林黛玉对薛宝钗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我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第四十九回林黛玉对贾宝玉“因把说错了酒令起,连送燕窝病中所谈之事,细细告诉宝玉,宝玉方知原故。因笑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家口没遮拦上就接了案了。’”

还有就是这个第五十一回,再提此事。

简简单单的一个“邪书”事件,曹雪芹竟然用了六回书来反复渲染皴擦,岂是等闲之笔?它必然与书的后半部情节有着紧密联系,甚至与林黛玉之死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因为确确实实,林黛玉是受了这两部戏的影响而启动了芳心,薛宝钗的多虑并非多余。林黛玉之死,绝非如现在续书所写,是闻知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婚之后绝情而死,也不是如一些红学家所推测的那样,是因贾宝玉出事之后,因系念忧虑而死。她是因毁、因谤、因谗、因谮而死,这一毁谤谗谮的核心内容就是她与贾宝玉的关系,是说他们有了“不才之事”。而所谓“邪书”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在书的后半部,还会有一个类似抄检大观园的举动,这一次查抄的重点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的那些邪书是放在他的怡红院里,放在他的枕边的,那么林黛玉会不会也把这书拿到潇湘馆里来?或者,会不会有人把这类书偷放在潇湘馆里栽赃陷害?做这个事情的人,最大的嫌犯就是赵姨娘母子。对这二人在后半部书中的作用,目前多数红学家估计不足,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而薛宝钗是最早看到这种危险的,她似乎已经预感到这一种危险正在不动声色地越走越近,所以她才会如此反复地遮掩与这些书的关系,不但遮掩她自己,也替林黛玉遮掩。因此她的这一番话就不是“胶柱鼓瑟”,更不是“矫揉造作”,而是远见卓识之举。林黛玉不明此中厉害,所以最后吃亏在这个上面。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