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星期日
首页/杨宽文集/三保太监七次下西洋

三保太监七次下西洋

三保太监七次下西洋明成祖因要发扬国威,遣使远征西洋,又因重用宦官,所派的都是太监,更因西洋各国所信奉的宗教无非是回教和佛教,所以遣派的又无非是回教徒、佛教徒,何况这些回教徒又是懂得番语的,例如马欢(宗道)、郭崇礼是回教徒,“善通译番语”(《纪录汇编》本《瀛涯胜览后序》),哈三也是回教徒,“通译国语”(西安羊市大清真寺二年《重修清静寺记》)。郑和既是有材志的太...

三保太监七次下西洋

明成祖因要发扬国威,遣使远征西洋,又因重用宦官,所派的都是太监,更因西洋各国所信奉的宗教无非是回教和佛教,所以遣派的又无非是回教徒、佛教徒,何况这些回教徒又是懂得番语的,例如马欢(宗道)、郭崇礼是回教徒,“善通译番语”(《纪录汇编》本《瀛涯胜览后序》),哈三也是回教徒,“通译国语”(西安羊市大清真寺二年《重修清静寺记》)。郑和既是有材志的太监,又是回教徒,兼受菩萨戒,因此郑和便成为七次下西洋的领袖了。

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宝船”,大概是南京龙江船厂所制造(《武备志·南海航海图》之首,谓近皇城处有宝船厂之名,当即龙江船厂,为郑和造宝船之处)。李昭祥著《龙江船厂志》第二卷《舟楫志》分析当时国家所用船,凡十八种,第一种大黄船,为工部及内宫御用各监器贡之用,郑和下西洋所用船舶,或即此类,乃系三桅之帆船,据《前闻记下西洋》条。关于第七次出使时所用船舶,船名有叫清和、惠康、长宁、安济、清远的,也有编号为一二三四的,船式有大八橹、二八橹之类,当系用八橹之船。此等宝船容量都很大,平均每船约载四五百人。

郑和第一次在永乐三年(1405)六月十五日(乙卯)奉使(《明史·本纪》),带领了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十五丈”,“官校、旗军、勇士、通事、民稍、买办、书手、通计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员,官八百六十八员,军二万六千八百名,指挥九十三员,都指挥二员,千户一百四十员,百户四百三员,户部郎中一员,阴阳官一员,教谕一员,舍人二名,医官医士一百八十员名,余丁二名,正使太监七员,监丞五员,少监十员,内官内使五十三员。”(见明钞《说集》本《瀛涯胜览》卷首所载宝船官兵总数。案《明史·郑和传》则云:“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从刘家港(浏河)出口,一度泊入福建之五虎门(闽江口五虎岛海门),再从五虎门出发到达占城(《郑和传》)。再从占城,沿印度支那海岸南下,出大洋而赴爪哇。永乐五年,爪哇的西王都马板与东王孛令达哈正在战争,东王战败,国被灭,恰巧朝使经东王地,步卒入市,给西国王人杀了一百七十人,西王恐惧,遣使谢罪,明成祖因此赐敕切责,命赏黄金六万两了事。郑和又从爪哇西进,通过班卡(Banka)海峡而到达旧港(即三佛齐Palembang)。旧港在洪武年间,胡惟庸作乱以后,曾欺绐中国使者,肆行巧诈,倔强不服。洪武三十年礼部曾移牒前往斥责,旧港本有华侨广东人梁道明、陈祖义做头目。永乐三年正月二十一日(戊午见《实录》),成祖曾遣行人谭胜受千户杨信等往旧港招谕梁道明。四年七月二十九日(丙辰)陈祖义遣子士良,梁道明遣侄欢政及西千达娌那、回回哈直马默等来朝(见《明实录》,据《东西洋考》谭胜受前去诏谕,道明随胜受来归,留副酋施进卿代领其众。《广东通志》更说道明入朝后,曾赏赐很厚,恐不可靠),五年这次郑和前去,梁道明的副属施进卿,备言陈祖义凶恶等情,郑和把祖义生擒(《瀛海胜览》)。祖义曾经诈降,阴谋要劫郑和,为郑和杀得大败,杀了五千余人,烧掉船只十艘,捕得船七艘,搜得铜印二颗,生擒祖义等三人(《实录》)。郑和便把祖义等押在船上。又经满剌加(Malacoa)、阿鲁(Aru)、苏门答剌(Sumatra)而到达锡兰(Ceylon)。锡兰国王阿烈苦奈儿(Alagakkonnara?)因不信佛教,肆行暴虐,并对王宫旁边的佛教徒信仰的佛牙,加以亵渎,郑和劝解不听,反而发怒,要加害郑和,郑和便逃走了(《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条下明人加《注》)。又经小葛兰(Quilon)而到达古里(Caliout),赏赐国王诰命银印并赏赐头目品级冠带,起建碑亭立石。五年九月初二(壬子,见《实录》)郑和从西洋回国,起建龙江天妃庙(《明史·本纪》)。苏门答剌、古里、满剌加、小葛兰、阿鲁等国王遣使比者牙、满黑的等也随和前来进贡方物(《实录》),郑和把所俘旧港头目陈祖义献给成祖,成祖很是欢喜,分别加以爵赏,后来把陈祖义斩了。那么施进卿也遣婿朝贡,诏命进卿为旧港宣慰使,赐印诰冠服及文绮。

第二次

郑和在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刚回国,不上三天,初五(乙卯),成祖便命都指挥汪浩改造海运船二百四十九艘,以备下西洋之用(《实录》)。九月十三日(癸亥)郑和再奉使西洋(《明史·本纪》),还有王景弘、侯显同行(郎瑛《七修类稿》:“永乐丁亥,命太监郑和、王景弘、侯显三人,往东南诸国”)。统领了舟师,开往爪哇、古里、柯枝、暹罗等国,各国国王也各以宝珍异兽贡献,到永乐七年才回国(《天妃灵应记》)。

第三次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在永乐七年(《天妃灵应记》),七年正月成祖命郑和统领官兵,驾驶海船四十八艘,率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下西洋(据《星槎胜览》,《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三十《费信》条:“永乐间诏中官郑和使西洋,抚谕诸番夷,发锐卒二万三千,四十有八”)。在未出发前,封海神宋灵慧夫人林氏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建祠在京师仪凤门,以便奉祀(《明实录》《皇明从信录》《殊域周咨录》)。二月又封南海神为海伯(见《实录》),在这年九月,从太仓刘家港开船,十月到福建长乐太平港泊下,十二月从福建五虎门出洋,张着十二道的帆,顺风十昼夜,依着老路,到了占城。那酋长头戴三山金华冠,身披锦花手布,臂腿四腕,都戴金镯,脚穿玳瑁履,腰束八宝方带,好似妆塑的金刚一般,乘着象,前后拥随着番兵五百余,有的拿着锋刃短枪,有的舞着皮牌,击着鼓,吹着椰笛谷筒,部领都乘马出郊迎接诏赏,下象膝行而前,奏贡方物(《星槎胜览》)。从占城南下而赴爪哇,然后再经旧港,顺风八昼夜而到满剌加(《星槎胜览》满剌加条:“自旧港起程,顺风八昼夜至之。”而《殊域周咨录》:“西南行,抵占城,正南行八昼夜,抵满剌加,”恐有误),满剌加本受降于暹罗,每岁输金四十两,以为纳税(《星槎胜览》),郑和此次前去,持诏封满剌加国王西利八儿速剌赐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又封其国之西山,为镇国山,定疆划界,赐以御制碑文,勒石其上,使暹罗不得侵扰(《周咨录》)。和满剌加接境有九州山,这里出产沉香,郑和这次曾派官兵入山采香。得径有八九尺长的六株,香清味远,黑花细纹。番人都张目吐舌,悉皆称赞中国兵力的强盛(《星槎胜览》)。从满剌加出发,经苏门答剌而到达锡兰山,郑和带来的除诏敕外,还有金银供器、采妆织金宝幡,布施于佛寺,并建石碑以崇皇图之治(《星槎胜览》)。这石碑,碑面右部是中文,左上方是这里的方言Tamil语,左下方是当时国际通用的波斯语。中文是:

大明

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

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圆明广大。道臻玄妙,法济群伦。历劫沙河,悉归弘化,能仁慧力,妙应无方。惟锡兰山介乎海南,言言梵刹,灵感翕遵彰。比者遗使诏谕诸番,海道之开,深赖慈佑,人舟安利,来往无虞,永惟大德,礼用报施。谨以金银、织金丝宝鏣、香炉、花瓶、丝、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

世尊鉴之。

总计布施锡兰山立佛等寺供养。

金壹仟钱 银伍仟钱 各色丝伍拾匹 各色绢伍拾匹 织金丝宝鏣肆对 内红贰对 黄壹对 青壹对 古铜香炉伍对 戗金座全古铜花瓶伍对 戗金座全黄铜烛台伍对 戗金座全黄铜灯盏伍个 戗金座全朱红漆戗金香盒伍个 金莲花陆对 香油贰仟伍佰癬 腊烛壹拾对 檀香壹拾炷

时永乐柒年,岁次乙丑,二月甲戌朔日谨施。

(永乐七年二月当是郑和未出发前成祖颁诏敕赐之年月,据山木达郎所释梅原末治拓本,见《东洋学报》二十一卷山木达郎《郑和西征考》,向达从伦敦钞寄冯承钧之碑文,“王贵通”作“王清濂”,见冯承钧《星槎胜览校注》。)郑和在锡兰诏谕国王没有成就,便开往印度西海岸的小咀喃、柯枝而到达古里。到古里后,便启程回国,又途经锡兰,与国王亚烈苦奈儿发生了冲突。郑和曾被诱至国中,王子纳颜强索金银宝物,没有应允,便暗中发番兵五万劫夺和船,伐木拒险,绝和归路,使不得相救,等到郑和发觉,想拥众回船,路已阻绝。和对他部下说道:“贼大众既出国,国中必虚,且谓我官军孤怯,不能有为。出其不意攻之,可以得志。”于是暗中命一部分由他道回船,和番兵死力拒战(《实录》),郑和率兵丁三千,夜里间道攻入王城,把亚烈苦奈儿擒住,那时劫海船的番兵四面来攻,合围数重。攻战了六日,郑和在早晨开了门,伐木取道,且战且行,凡二十余里,到晚上方才回到船上,九年六月十六日才回到中国。郑和在这次行程中,又曾经过柯枝、苏门答剌、阿鲁、彭亨(Pahang)、急兰丹(Kelantan)南巫里、加异勒等国,这许多国家也都遣使随来朝贡。郑和一行回国之后,在六月二十一日(庚戌)、八月一日(甲寅)、十月四日(壬辰)这几天慰劳西征归来的将士,对锡兰的战役论功行赏。十年七月十三日(丙申)成祖为表示中国宽大起见,把俘虏锡兰王亚烈苦奈儿,敕令归国,并对其族之贤者耶巴乃那为国王。[《西洋朝贡典录》称:“(永乐)十年诏谕其国王不剌葛麻巴思剌查”(Parnkkama Bahu VI)或即耶巴乃那,郑晓星《皇明四夷考》:“耶巴乃那,故王族人也,一名不剌葛麻巴思剌查。”]

第四次

郑和三次下西洋遍历印度沿岸及其以东之地,永乐十年,成祖“以西洋近国,已航海贡琛,稽颡阙下,而远者犹未宾服。”(《明史·胡鲁谟斯传》)于是十年十一月五日(丙申)又命“郑和等赍敕,往赐满剌加、爪哇、苏门答剌、阿鲁、柯枝、古里、喃勃利(Lanmbri)、彭亨(Pahang)、急兰丹(Kelantan)、加异勒、忽鲁谟斯(Ormuz)、比剌(Brawa?)、溜山(Maldiveg)、孙剌(Sunda)诸国王,锦绮纱罗、彩绢等物有差。”(《实录》)十一年正式出发(《天妃灵应记》),从行的有马欢、哈三(《瀛涯胜览》永乐十四年序云:永乐十一年,“命正使郑和统领宝船,往西洋诸番,开读赏赐。余以通译番书,亦被使末。”)可证马欢从行。西安羊市大清真寺嘉靖二年重修清净寺记云:“永乐十一年四月,太监郑和奉敕差往西域、天方国,道出陕西,求所以通译国语、可佐信使者,乃得本寺掌教哈三焉。”一路从占城经婆阇(爪哇)、三佛齐(即旧港)、而到五屿(即满剌加)、苏门答剌,当时马欢有诗为证:

皇华使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占城港口暂停憩,扬帆迅速来阇婆,阇婆远隔中华地,天气蒸人人物异。……阇婆又往西洋去,三佛齐过临五屿。苏门答剌峙中流,海舶番商经此聚。

郑和一行宝船在苏门答剌舶下,和海舶番通商了一番,还发生了一次大战。原来苏门答剌原有的国王,先被那孤儿(Batak)花面王打得身中药战死了,剩下来的一个小儿子,不能替父报仇,王妻因此与部下作誓道:“有能报夫死之仇,复全其地者,吾愿妻之,共主国事”,言罢,本地有一个渔翁,愤慨地说道:“我能报之”,便率领兵众当先杀败花面王,复雪其仇,花面王被杀,其众遂退,不敢侵扰。王妻于是不负前盟,即与渔翁配合,家室地赋之类,悉听老王制裁。那时王子已经长大,名为宰奴里阿必丁,暗中和部领合谋把义父渔翁杀了,把国家恢复了,自立为王。渔翁的嫡子(《实录》及《明史·苏门答剌传》误诈弟)苏干剌,率领家人和兵众逃到邻山,自立一寨,不时率众出来侵略谋报父仇。永乐十三年正使太监郑和等率领大船到此,便和苏干剌发生了战争(以上据《瀛涯胜览》)。为什么郑和要讨伐苏干剌呢?有的说是国王宰奴里阿必丁“赴阙陈诉请救”的:

其王宰奴里阿必丁遣使赴阙陈诉,就率官兵剿捕。(《天妃灵应记》)

王遣使赴阙陈诉请救,上命正使太监郑和等统率官兵剿捕。(《星槎胜览》)

有的说是因苏干剌赏赐不及而邀杀官军:

苏干剌……且怒使臣赐不及已,领兵数万,邀杀官军。(《实录》)

其前伪王子苏干剌,方谋杀自立,怒和赐不及已,率兵邀击官军。(《明史·郑和传》)

这里自然以前一说为可靠,因为这是出于当事人的,但恐怕也是已粉饰的。郑和在南洋完全利用他们自己的内讧而加以讨伐的。第一次擒陈祖义是如此,这一次也无非如此而已。

郑和率领部众协助国王把苏干剌杀败,追到喃勃利,把苏干剌并其妻子都生擒了,国王宰奴里阿必丁感服之下,派遣王子剌查加那因随同前来进贡方物。

郑和一行在苏门答剌留居了好久,或再就押解苏干剌回国了,而分队又往锡兰、柯枝、古里等国,马欢有诗说道:

自此分船往锡兰,柯枝古里连诸番。弱水南滨溜山国,去路茫茫更险艰。欲投西域遥凝目,但见波光接天绿。舟人矫首混西东,惟指星辰定南北。忽鲁谟斯近海傍,大宛安息通行商。[大宛非海行所经之地,冯承钧校注是大食,米息即《明史》卷三三二之米昔儿(Misk)今埃及也。]

这一队似乎又曾赴非洲的木骨都束(Magaotoxo)、不剌哇(Brawa)、麻林(Malind)等北上经由阿剌伯之阿丹、剌撒(Lasa)、法祖儿而到忽鲁谟斯,历访诸国而回。比郑和要迟回一年,郑和在十三年七月癸卯回来(《明史·本纪》),而这一队当是十四年回来的,所以“十四年十一月戊子,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苏门答剌、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勃利(与南巫里重复)、不剌哇、阿丹、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诸国及旧港宣慰使贡马及犀象方物”(《实录》)。

郑和押了苏干剌回国,“兵部尚书方宾言:苏干剌大逆不道,宜付法司,以正其罪。遂命刑部按法诛之。”

第五次

郑和在十四年十二月十日(乙卯)第五次奉使下西洋,在十五年正式出发。(《天妃灵应记》)因为那时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勃利、不剌哇、阿丹、苏门答、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等国及旧港宣慰使臣,向成祖辞还,除赏赐文绮袭衣外,又派郑和等赍敕及锦绮纱罗彩绢等物,偕往赐国王,仍赐柯枝王可亦里印诰,并封其国中之山为镇国山,由皇上亲自制碑文赐之(《实录》)。这次的行程不能详考,十五年五月十六日还在泉州行香(泉州城外回教先贤墓有郑和下番路经泉州行香碑记:“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从行的还有僧人胜惠(见永乐十八年刊本《上说天妃救苦灵验经后题记》)。郑和等在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日(庚甲)回国,成祖谕礼部道:“将士涉历海洋,逾十数万里,经数十国,盖亦劳矣。宜赏劳之!”(《实录》)九月四日(丙午)便有满剌加等十七国使臣及阿鲁喃勃利王子使者来朝,这些便是郑和所诏谕的,他们所进贡的珍奇着实不少:“其忽鲁谟斯国进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国进麒麟,番名‘祖剌法’,并长角马哈兽。木骨都束国进花福禄并狮子。卜剌哇国进千里骆驼并驼鸡,爪哇、古里进麋里羔兽。若乃藏山隐海之灵物,沉沙栖陆之伟宝,莫不争先呈献,或遣王男,或遣王叔王弟,赍捧金叶表文朝贡。”(《天妃灵应记》)这样说来,这次的行程也会横断印度洋而远达非洲东岸。

第六次

在永乐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戊子)那天,因为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剌撒、不剌哇、木骨都束、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喃勃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甘巴里十六国遣使贡名马方物,命礼部设宴慰劳(《实录》),这是临行的饯行了。隔了五天,正月三十日(癸巳),忽鲁谟斯等十六国使臣回国,赏赐了钱币等物,又遣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赍敕及锦绮、纱罗、绫绢等物,赏赐给国王,就与使臣偕行。当时从行的还有杨敏、李恺等。(向达藏有清初人抄本残卷:“永乐十九年奉圣旨,三宝信官杨敏,字佛鼎,洎郑和、李恺等三人,往榜葛剌等番邦,周游三十六国公干。至永乐二十三年经乌龟洋中,忽暴风浪。”)

郑和这次下西洋,郑和自己所航行的路怕没有多远,永乐十九年,钦命正使太监李□等,齐诏勒衣冠,赏赐阿丹国王酋(《瀛涯胜览》阿丹条,“正使太监李□。”据《天妃灵应记》当是“副使太监李兴”之误),郑和一行到苏门答剌国分,内官周□(当即周满)曾领驾宝船数只到达阿丹,国王闻得之后,便率领大小头目,亲自到达海滨来迎接(《瀛涯胜览》),另外还有内官叫洪保的,也曾分送各番国使臣回还(《读书敏求记》引《西洋番国志》:“十九年十月十六日敕内官郑和孔和卜花唐观保,今遣内官洪保等送各番国使臣回还,合用赏赐,即照依坐去数目,关给与之”),郑和在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壬寅)回国,暹罗、苏门答剌等都遣使随和贡方物(《实录》)。周满、洪保等当是二十一年九月回来的,九月二十日(戊戌)西洋古里、忽鲁谟斯、锡兰山、阿丹、祖法儿、剌撒、不剌哇、木骨都束、柯枝、加异勒、溜山、喃勃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等国使者有一千二百人来朝(《实录》),真是洋洋大观了。

第七次﹝附注:这次下西洋,马欢、费信、巩珍都参加,所谓通事七人,这三人或者都在其内,此外还有郭崇礼或也在其中。《纪录汇编》本《瀛涯胜览》无名氏后序说:“崇礼乃杭之仁和人,宗道乃越之会稽人,皆西域天方教,实奇迈之士也。昔太宗皇帝敕令太监郑和统率宝船,往西洋诸番开读赏劳,而二君善通译番语,遂膺斯选,三随轺。……而远造夫阿丹、天方,凡二十余国。”﹞

永乐帝死后,洪熙帝即位,停罢先帝的弊政,西洋宝船也在停罢之列,但不久洪熙帝死了,宣德帝即位,“宣德五年五月初四日,敕南京守备太监杨庆、罗智、唐观保、大使袁诚,今命太监郑和往西洋公干,大小海船,该关领原交南京入库各衙门一应正钱粮并赏赐,并原下西洋官员买到物件,及随船合用等物,敕至,即照数放支与太监郑和、王景弘、李兴、朱良、将杨真、右少监洪保等,关领前去应用。”(《读书敏求记》引《西洋番国志》)宣德五年六月九日(戊寅)遣郑和等齐诏往谕诸番国,诏文如下:

朕恭膺天命,只嗣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仁宗昭皇帝大统,君临万邦。体祖宗之至仁,善辑宁于庶类,已大敕天下,纪元宣德,咸与维新。尔诸番国,远处海外,未有闻知。兹特遣太监郑和。王景弘等赉诏往谕,其各敬顺天道,抚辑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凡所历忽鲁谟斯、锡兰山、古里、满剌加、柯枝、卜剌哇、木骨都束、喃勃利、苏门答剌、剌撒、溜山、阿鲁、阿丹、佐法儿、竹步、加异勒等二十国及旧港宣慰司,其君长皆赐彩币有差。

这次出使的主要人物有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副使太监李兴、朱良、周满、洪保、杨真、张达、吴忠,都指挥朱真、王衡等(《天妃灵应记》),此外还有巩珍、费信、马欢,共计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算手、医士、铁锚、木、搭枋等匠,水手、民稍(艄)人等,共二万七千五百五十员名。船有大八橹、小八橹之类,船有名清河、惠康、长宁、安济、清远的,也有编号为一二三四的(祝允明《前闻记》),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六日在龙湾开船(当是龙江船厂所在地),十日到徐山,二十日出附子门,二十一日到刘家港,六月二十日到长乐港,十一月十二日到福斗山,这年仲冬在长乐南山塔寺建立《天妃之神灵应记石》刻: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固远矣而程途可计。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赍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南逾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护佑之德也。神之灵,固尝著于昔时,而盛显于当代;溟渤之间,或遇风涛,即有神灯烛于帆樯,灵光一临,则变险为夷,虽在颠连,亦保无虞。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神之感应,未易殚举,昔尝奏请于朝,纪德太常,建宫于南京龙江之上,永传祀典。钦蒙御制纪文,以彰灵贶,褒美至矣。然神之灵无往不在,若长乐南山之行宫,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乃于永乐十年奏建,以为官军祈报之所。既严且整,右有南山塔寺,历岁久深,荒凉颓圮,每就修葺,数载之间,殿堂禅室,弘胜旧规。今年春,仍往诸番,蚁舟兹港,复修佛宇神宫,益加华美;而又发心施财,鼎建三清宝殿一所于宫之左,雕妆圣像,粲然一新,钟鼓供仪,靡不具备。佥谓如是庶足以尽恭事天地神明之心,众愿如斯,咸乐趋事,殿庑宏丽,不日成之,画栋连云,如翚如翼。且有青松翠竹掩映左右,神安人悦,诚胜境也。斯土斯民,岂不咸臻福利哉?人能竭忠以事君,则事无不立;尽诚以事神,则祷无不应。和等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惟恐弗逮,敢不竭忠于国事,尽诚于神明乎?师旅之安宁,往回之康济者,乌可不知所自乎?是用著神之德于石,并记诸番往回之岁月,以贻永久焉。

一永乐三年,统领舟师,至古里等国,时海寇陈祖义聚众三佛齐国,劫掠番商,亦来犯我舟师,即有神兵阴助,一鼓而殄灭之,至五年回。

一永乐五年,统领舟师,往爪哇、古里、柯枝、暹罗等国,王各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至七年回还。

一永乐七年,统领舟师,往前各国,道经锡兰山国,其主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赖神显应知觉,遂生擒其王,至九年归献,寻蒙恩宥,俾归本国。

一永乐十一年,统领舟师,往忽鲁谟斯等国,其苏门答腊国有伪王苏斡剌寇侵本国,其王宰奴里阿比丁遣使赴阙陈诉,就率官兵剿捕,赖神默助,生擒伪王,至十三年归献。是年,满剌加国王亲率妻子朝贡。

一永乐十五年,统领舟师往西域,其忽鲁谟斯国进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国进麒麟,番名祖剌法,并长角马哈兽;木骨都束国进花福鹿并狮子;卜剌哇国进千里骆驼并驼鸡;爪哇、古里国进麋里羔兽;若乃藏山隐海之灵物,沉沙栖陆之伟宝,莫不争先呈献;或遣王男,或遣王叔王弟,赍捧金叶表文朝贡。

一永乐十九年,统领舟师,遣忽鲁谟斯等国,使臣久侍京都者,悉还本国,其各国王益修职贡,视前有加。

一宣德六年,仍统舟师往诸番国,开读赏赐,驻泊兹港,等候朔风开洋。思昔数次皆仗神明助佑之功,如是勒记于石。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冬吉日,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副使太监李兴、朱良、周满、洪保、杨真、张达、吴忠,都指挥朱真、王衡等立,正一住持杨一初稽首请立石。

郑和等此行在六年十二月九日出五虎门,二十四日到占城。七年正月十一日开船,二月六日到爪哇斯鲁马益(Surabaya)。六月十六日开船,二十七日到旧港。七月一日开船,八日到满剌加。八月八日开船,十八日到苏门答剌。十月十日开船,因风水不便,行了三十六天,十一月六日才到锡兰山别罗里(Pervwala)。十日开船,十八日到古里国。二十二日开船(以上都据《前闻记》,“风水不便”据《星槎胜览》),二十三日下雨,风水不顺,在翠蓝屿(Andanma,Nioban诸岛)停泊了三日夜(据《星槎胜览》),十二月二十六日方到忽鲁谟斯。八年二月十八日开船回洋,三月十一日到古里(据《前闻记》)。到古里后,分由内官洪保统领,选差通事等七人,齐带射香瓷器等物,从古里开船,向西南行,船行三个月,方到天方国(即默伽)码头,番名叫秩达(Jiddah?)的,这里有大头目主守。从秩达登录往西行一日,到了默伽国王居之城。这次来回总共费了一年,买到各色奇货异宝麒麟、狮子、鸵鸡等物,并画《天堂图》珍本回京,默伽国王也差使臣将方物跟同原去通事七人,献于朝廷(《瀛涯胜览》天方条)。

郑和本人所率领的大在八年三月二十日就从古里开船回国,四月六日到苏门答剌,十二日开船,二十日到满剌加,五月十日回到昆仑洋,二十三日到赤坎(Kega Point),二十六日到占城,六月一日开船,三日到外罗山(Kulao Ray),九日见南澳山,十日晚望见望郎回山,六月十四日到头洋,十五日到碗碟屿,二十日过大小赤,二十一日进太仓,七月六日到京。十一日开赐奖衣宝钞(据《前闻记》)。

在这次下西洋之后,苏门答剌、古里、柯枝、锡兰山、佐法儿、阿丹、甘巴里、忽鲁谟斯、加异勒、天方等国都遣使入贡,宣德帝曾御奉天门受之(《实录》)。

(原刊《知识与趣味》1940年第1卷第2期)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