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星期日
首页/杨宽文集/中国固有艺术之特色——上海市博物馆考古艺术演讲

中国固有艺术之特色——上海市博物馆考古艺术演讲

中国固有艺术之特色——上海市博物馆考古艺术演讲许多人说艺术是文化最好的代表,这话是很对的,艺术是文化里面最显著的东西,文化是民族思想结晶,各民族因环境的不同,所以产生的文化,各有各的特点,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更各有各的特色。人是最富情感的动物,一个人有一个人特殊的性情,一个民族也有一个民族特殊的民情,从各个不同的民情发生的艺术,当然也会有特殊的差异,人类在感...

中国固有艺术之特色——上海市博物馆考古艺术演讲

许多人说艺术是文化最好的代表,这话是很对的,艺术是文化里面最显著的东西,文化是民族思想结晶,各民族因环境的不同,所以产生的文化,各有各的特点,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更各有各的特色。人是最富情感的动物,一个人有一个人特殊的性情,一个民族也有一个民族特殊的民情,从各个不同的民情发生的艺术,当然也会有特殊的差异,人类在感情冲动的时候,便有自寻快活的举动,艺术也就从此发生。艺术作品可以包含个人的个性,可以表现一个民族的特性。我们从艺术作品上,可以看出个人的个性,从各民族艺术的特色上,更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精神。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绝然的差别,据一般的批评,西方文化的特色是偏于“物质”的,东方的文化特色是偏于“精神”的,西方文化是“构成的”,是“方法”的,而东方文化是“融合的”,是“无方法”的,其实东方文化何尝没有方法,只不过方法不容易使人看得清楚罢了。

东西文化既然有这样差异,东西艺术也各有各的特色。据一般人的批评,西方艺术的特色是“实证主义”的,而东方的艺术特色是“理想主义”的,西方的艺术是“服从自然”的,而东方艺术是“征服自然”的,西方的艺术是“客观描写”,而东方艺术是“主观表现”。从艺术的根本价值来论,东方艺术确实要比西方艺术胜一筹,理想主义的艺术,主观表现的艺术,自然要比“实证主义的艺术”“服从自然的艺术”“客观描写的艺术”来得有意思。

我们中国的艺术是东方艺术最好的代表,我国历史最久,文化的材料也最多,伟大的艺术品至今还多留存,东方各国的艺术无非我国艺术的化身。日本的文化在中古时代以前实在全是从中国输入的,它的艺术全可说全然受中国的影响。讲到印度虽然也是文明古国,在中古时候中国的艺术确受他佛教艺术的影响,但是唐代以后印度国势一天不如一天,艺术的作品也一天衰落一天,他的艺术也全然靠了我们中国来发扬光大,我说我们中国艺术可以代表东方艺术实在不是夸口的话。

东西艺术的不同,书画是最好的例子,书法的成为艺术是东方人特有的,字是各种横的竖的线条组织而成,除了古代象形文字,想象物品的形状以外,其余的字,在形状上都不能表示出什么特殊的意义,但是从纵横、粗细、一笔一笔线条的组织,从他的布局、笔势、浓淡、曲直都有生动的艺术的意味。在一副字的行列的里面,字的长短、大小,各行各字各笔人一个参差不同,然而是融合和谐的,就是绘画上谓多样统一,也就是我们所谓“气韵生动”的现象。这种艺术的技能,是东方人特有的,也是东方人特享的。尤其我们中国书法的艺术,正和画图的艺术一样,所以中国人画画好的人,写字也往往是极好的。

假使拿中国画和西洋画一比较更能显示出东西艺术相异的特色,我们只要看大家画的仙人,中国画所画的仙人,都驾了一朵云,远空无边无际的腾在空中;而西洋画所画的安琪儿,便要生了一对翅膀在空中的了。从这里便可以看出中国艺术是重于精神的,而西洋艺术是偏于物质的。有人说西洋画表现的是真实的世界,而中国画所描写的那是如梦一般,西洋画有透视、有明暗,好像照相,而中国画没有透视比例,往往凭空横飞着五六重的山水,都是想象的境界,可以使人发出深远的思虑,可以使人感觉到清新轻快,这种特色却是西洋画所不及的。中国画自从唐宋以来,都以自然界山水之类为主题,人物只是点景,西洋画始终注重在人物描写,往往忽略自然界,所以中国画家必须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西洋画家的画,尽可以静居于斗室之中。中国人的书画,不是写实的,是很精深的去观察自然,提取他精深的所在,删掉它不重要的部分,再用想象来加以补充和扩大而成的。中国画所画的老寿星,头长一尺,身长只是二尺,兰花、梅花横飞在空中,山水一望多至四五重,种种都不实际,在外国人看来,简直是另一个奇怪的世界。其实,真是中国艺术的特色,中国画可描写胸襟里面含蓄的情感和意想,这是西洋画所不及的。中国画虽然有许多淡淡几笔,在西洋人看好像不着边际。其实清清朗朗真是入神出化的地方。至于复杂的画虽然千变万化,却是气脉一贯的,看上去好像任意铺陈,却能很有生趣。中国画在技巧的特色是山水画、静物画的优秀可爱,在内容上、思想上的特色是生动有神气的,近来西洋人也渐了解这一点,印象派的兴起,便是受到东方画的影响。

中国的画,大都是很尖锐的线条,我们推究它的来源,和三代铜器上的线条,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古铜器的线条细而尖,看上去很沉痛明快,古代的钱币,刀布上文字的线条,也有尖锐的意味。中国画的神气,是在线而不在色,线条活跃的神气,在古铜器鬼怪的花纹里也很显著。中国古代铜器制造的精致,是世界各国所不及的。它的花纹,早已远离实物而进入想象的境界,在商周二代铜器最常见的是饕餮纹,饕餮两眼突出,硕鳃长牙,狰狞可怕,这样凶狠怪兽的图案花纹,有人说是人面兽,有人说是蚩尤,到现在许多考古学家还是在那里猜谜一样的猜看。我以为这样的花纹早已远离实物,只是想象中的凶狠的怪兽罢了。战国时代的铜器,很多蟠璃纹,蟠凤纹,花纹都从简单变为复杂,愈复杂离实物愈远,愈是走入想象的境界,想象是中国艺术自古以来的唯一特色。中国人不欢喜把常见的生物来写实,欢喜奇思幻想去画出种种神怪的东西,在铜器上只见龙凤□虎的神物,东方的理想的天才确乎要高出西方之上。所以东方人,会东方特殊的作风,尤其我们中国。

我们中国自从铜器发生之后,就替代陶器和竹木器的地位,陶器一方又演进而为瓷器,自从瓷器发生之后,更反过来代替铜器的地位。我们中国,英人称China,是瓷器的意思,瓷器制造的精致确可以独步世界。就是波斯,因羡慕中国瓷器而仿制也是几百年。瓷确是中国特有的制造,瓷最重要的是两种原料,一种是白土,也叫做高陵土,高陵是江西景德镇附近的一地名,在这里产精美的瓷土。一种是长石,我们中国确为环境的优良,加以人民富于艺术的天才,瓷器便很早就发明了。有人说中国瓷器在汉代已发明,但是我们汉代的瓷器还没有见过,我们审慎一点说,至少在魏晋六朝的时候已发明了。外国人首先知道中国瓷器,大概是阿拉伯人,在八、九世纪的时候,阿拉伯人和中国人的交易很是兴盛,那时回教徒住在广州一带的也很多,当时有一个阿拉伯人叫梭来门(Sleyman)的,做了一部旅行日记,里面有一段记载中国的瓷器,他不明了中国瓷器的特色,他说:“中国人有一种极精细的粘土,制成花瓶,透明得同玻璃一样”。欧洲人后来也对中国的瓷器,很惊奇而很赞美。

中国唐代的瓷器,据最近的大发现,已很精美。此后中国精美的古瓷,向来称为“柴汝官哥定”。柴窑是后周柴世宗时候的窑,相传当时烧窑的人问柴世宗瓷的釉色要什么釉色,柴世宗回答说要像“雨过天青”的样子,柴窑传世很少很名贵,相传一片值千金。

宋代的汝窑在汝州地方,它的瓷色也是青的,有没有花纹同鱼子纹两种。官窑也是青色,也间或有粉红色、白色、粉青的,粉色像蟹爪,人家都称为蟹爪纹。龙泉章氏兄弟所造的窑,兄的人家称为哥窑,弟的人家为弟窑或龙泉窑,哥窑都是鱼子纹,人都称为百圾碎。瓷质都像玉像牙,这类花纹都是因为烧胎时温度骤变的缘故,既成碎纹再涂釉质,除了鱼子纹、蟹爪纹外,还有牛毛纹、柳叶纹,都很是自然清雅,也足以看出中国民族性的特质。定窑在定州,白色釉色像竹丝划纹,有凸花、划花、印花等种类花样,大概是牡丹、凤凰之类。中国的古瓷有种种精致的装饰,最初花样是雕刻成功的,阳文的叫凸花,阴文的凹雕叫做划花,还有平雕的暗花,是雕成阴文后再填补而成的,青色便叫影青,这种技巧,也是中国瓷器的特色。又用针刺成的叫绣花,又有在瓷胎□时用版印上的□印花,最马虎的是用笔堆涂上去的花纹,叫做堆花。中国瓷器的色彩,也有独特之处。许多色彩,都因火候的关系,譬如淡青色的釉,火候适中便成天青色,也叫粉青,火候稍过便成油灰色。明代的色彩很精,据说康熙、雍正瓷器色彩这样的好,都是用明代存库遗留的彩料。中国彩料,大都用矿物质,可是中国人向来不能做公开的研究,所以往往很精美的艺术技能一会儿就失传,这是中国人很大的毛病。宋代均州的均窑,有一种叫窑变,均窑本是青色,因为瓷质里面夹有铜质,因火候的关系,便发生深紫、淡蓝等许多光怪陆离的色彩也很自然。

自从有了铜器,陶器、竹木器的应用就减少了许多,有了瓷器之后,陶器、竹木器的应用更少了。竹木器后世用的只是家具,古代的竹木器,因为不容易保存,我们没有方法去研究它,木器的进步便成了漆器,漆器也是东方艺术的一大特色。漆树在中国中部和南部出产很多,漆器的应用在汉代已极盛,朝鲜日本的漆器,也都从我们中国输入的。朝鲜乐浪出土的漆器,黑漆的上面,描有朱漆,朱漆的上面还加有黑漆的线条,这些线条都很自由奔放,已经达到线条描写的最高境界,技巧的精敏,都是我们所想不到的。

玉器更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艺术,中国的玉器不但是艺术,而且是文物制度唯一的代表,古人把玉器用在一切礼仪上,古人因为要用之于礼仪,制作也特别精致。

我们固有的艺术,自有他的特色,的确值得夸耀的。可是近来就不同了。漆器到明代,已很不像样,已远不如日本,于是所谓倭漆反而名重一时。后来福建一带的漆器,他的技巧,差不多反从日本学回来的。瓷器到了现在,前途也很黑暗,现在我们中国的瓷器,放弃我们自己的特色,只知道摹仿西洋,画几朵西洋式玫瑰花罢了,我们愈夸耀自己的祖宗,我们愈感到自己的不肖,我们应该怎样复兴我们固有艺术的特色才是。

(原刊《大美晚报·历史周刊》1937年1月18日第3版)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