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红楼梦/红楼梦:贾政因何“其言也善”

红楼梦:贾政因何“其言也善”

第五〇六问贾政因何“其言也善”曾子说过:“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记得赵纪彬先生在其《论语新探》中曾引此语,以证实中国人之独特思维方式——类比逻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惜一直没有引起广泛讨论。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的思维截然不同,西方人运用的思维方式是形式逻辑,中国人究竟运用的是一种什么逻辑方式,迄今没有定论。我觉其间之最为根本的区别在于...
第五〇六问

贾政因何“其言也善”

曾子说过:“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记得赵纪彬先生在其《论语新探》中曾引此语,以证实中国人之独特思维方式——类比逻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惜一直没有引起广泛讨论。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的思维截然不同,西方人运用的思维方式是形式逻辑,中国人究竟运用的是一种什么逻辑方式,迄今没有定论。我觉其间之最为根本的区别在于形式逻辑与类比逻辑之分别。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这里我不想讨论这个问题,只想就《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对于贾政的描写,谈一谈这个“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问题。

贾政在打了贾宝玉之后,父子之间的矛盾已达顶点,再往下发展,已经没有可能。于是曹雪芹很聪明地让贾政离开贾府,到外地去任职。贾政这一出去,思想有很大改观,最突出的就是认识到了骨肉亲情的重要,这个改变在他一回到家里书中就做了介绍。第七十一回写:

话说贾政回京之后,诸事完毕,赐假一月,在家歇息,因年景渐老,事重身衰,又近因在外几年,骨肉离异,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幸不尽,一应大小事务一概付之度外,只是看书,闷了便与清客们下棋吃酒,或日间在里面母子夫妻共叙天伦之乐。

第七十二回,贾琏也说:

只是老爷才回家来,多少大事未回,那里议到这个上头。前儿官媒拿了个庚帖来求亲,太太还说老爷才来家,每日欢天喜地的说骨肉完聚,忽然就提起这事,恐老爷又伤心。

第七十七回贾政很意外地要带了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去赴宴,而且提前对他们说:

“宝玉读书不如你两个,论题联和诗这种聪明你们皆不及他。今日此去,未免强你们作诗,宝玉须听便助他们两个。”王夫人等自来不曾听见这等考语,真是意外之喜。

贾政此时对贾宝玉的态度已经大大改观,显示出了某种父子亲情。到了第七十八回在写《将军词》之前,书中特意做了如下介绍:

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近见宝玉虽不读书,竟颇能解此,细评起来,也还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就思及祖宗们的各各亦皆如此,亦贾门之数,虽皆深精学业的,也不曾发迹过一个,看来宝玉亦不过如此,况母亲溺爱,遂也不强以举业逼他了,所以近日是这等待他。又要环、兰二人举业之余,怎得亦同宝玉才好,所以每欲作诗,必将三人一齐唤来对作。

这里所说贾政发生的变化是因为年老体衰,“名利大灰”,他有些“认命”了。而且这里透露,贾政年轻时也和贾宝玉差不许多,也是“诗酒放诞”之人。不仅他如此,贾家世代都没有人在举业上发达过,都是于诗酒一途别有异秉。在这里我想向读者朋友们重申一下,古代人读书的概念和现在差不多,你看些小说、诗歌、散文等等是不算作读书的,必须看那些“高头讲章”,也即是看那些讲究八股文章的书籍,才算读书,就和现在人们要求高中生整日看那些课本以及课外辅导书籍才算读书,别的一概不算数是一样的。看八股文章可以应付考试,考中了可以做官,做官才算人生正途,除此之外,一概是旁门左道。而且古代不如今天的地方,是这个正途与旁门左道的区分极其严格,不但在观念上,同时在政治经济待遇上都不一样。现在的人,写一点小说、诗歌、散文或者报告文学,就可以成为作家、诗人,有工作,有职称,有工资,社会待遇虽然算不上很高,也还说得过去。过去可不行,过去这些人一概没有任何待遇,任你自生自灭,官府绝不会管你。北宋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柳永,当时名气极大,“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可是当他考试时,皇帝就非常鄙夷,在他的卷子上批示说你还是填词去吧。于是这位柳永就失去了就业机会,一生流连于歌楼舞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潦倒一生,死后还是一群妓女凑钱埋葬了他,他是被一群妓女的眼泪送走的。曹雪芹创造出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肯定有柳永的因素在里面。因此,书中屡次说贾宝玉不喜读书,不是说他不喜读诗歌小说之类,而是说他不喜读八股文章,这就如现在如果哪一个高中生不去上课,不读高考辅导教材,却只读小说诗歌之类,那必定会被视为另类,会把爹妈、老师愁死。贾宝玉就是这样一个人,过去贾政训他,打他,完全是因为他这个“不思上进”。如今贾政改变了态度,认了命,于是乎对贾宝玉好了起来,在王夫人等人看来,自然是意外之喜。可是她们却没有想到,这却是极大的不祥之兆。为什么说是不祥之兆?这就要回到我开头所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我不了解外国人,但我们中国人有一种很突出的人生现象,却始终没有引起作家、诗人、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诸等人士的注意,就是每一个人都有特定的人生轨迹,或称人生态度,这种轨迹或态度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一旦改变,离死就不远了。我有一位姨父,是矿工,很是粗暴,对我的姨母可说开口即骂,扬手即打,我那位姨母受尽了他的欺凌。可是到了晚年,这位姨父忽然大变,对我的姨母关爱有加,他的子女们高兴得奔走相告。我当时就说,老爷子可能快死了。果不其然,没过半年,这位姨父就驾鹤西去了。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在心理学上还没有一定的解释,可是古人已经发现了它,曹雪芹也发现了它,他在小说中如实地写了出来。贾政的转变,正预示着他的最终结局的不理想,他很可能也是死了,故而曹雪芹才会写出他的这种转变。

古人不能解释这种现象,但是他们用“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来比喻这种现象。这种比喻中国人一听就懂,可是外国人就不一定能懂,鸟的鸣叫与人的语言有什么关系?他们搞不清楚。我在这里特意拈出这种现象,意在提起各路专家的注意,关注一下,解释一下,这对于更好理解《红楼梦》肯定大有助益。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佩服曹雪芹那极其敏锐的观察力,他为我们写出了这种现象,更重要的是不是单摆浮搁,重拿重放地写,而是不动声色地融入了情节进程之中,因而让人们容易滑过。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