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红楼梦/红楼梦《人力资源总量与特征》

红楼梦《人力资源总量与特征》

人力资源总量与特征人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源指智力及体力正常的人。人口资源是人力资源加上不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要分析贾府的人力资源总量,先要分析贾府的人口总量。贾府的人口总量,在小说中尽管多次提到,但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索了”,贾雨村不解地问:“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索了?”这是说,贾府原来的人口是“...

人力资源总量与特征

人力资源总量

人力资源指智力及体力正常的人。人口资源是人力资源加上不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要分析贾府的人力资源总量,先要分析贾府的人口总量。贾府的人口总量,在小说中尽管多次提到,但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

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索了”,贾雨村不解地问:“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索了?”这是说,贾府原来的人口是“极多”的。现在虽然萧索了,但也还会有一个相当的数量。第5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薄命司里的《金陵十二钗》簿册,奇怪地问:“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们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儿呢。”光女孩儿就有几百个,整个贾府人口的数量可想而知。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说到“按荣府中一宅中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这“三四百丁”只是荣国府的人口,还没有包括宁国府的人口,两府合起来,要比这多得多。第15回,秦可卿停灵铁槛寺,说这座家庙原是宁荣二公修造,如今后辈人口繁盛,其中贫富不一,或性情参商,送灵时有在这里住的,也有不在这里住的。“后辈人口繁盛”,当然不仅是现在的宁荣二府,也包括一些其他的支派,但主要是宁荣二府。因此说贾府有上千的人,大概差不多。这里包括主子,包括奴仆,也包括一些长住的客人。奴仆有在府内的,也有在府外的。贾府在南京的旧宅,铁槛寺等几个家庙,还有多处田庄,都要有人经管,人员不会很少。贾府这么多人,谁能认得全?麝月说的“我们认人问姓还认不清呢”,也是大实话。

贾府被查抄以后,就彻底地萧索了。宁国府除了贾珍、贾蓉,只剩下尤氏婆媳和贾珍的两个侍妾,一个下人都没有了。荣国府曾经对下人作过两次清点。第一次是刚刚抄家,贾政命赖大对管事家人所作的清点,结果是:除去贾赦入官的人尚有30余家,共男女220名。这里不包括贾赦入官的人,也不包括其他奴仆,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应当说,这时候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到了第二次,抄家之后一两个月,贾母病逝的时候,再加清点,人口就骤减了。王熙凤因要照管里头的事,便命周瑞家的拿出花名册。凤姐一一瞧了,统共只有男仆21人,女仆19人,余者俱是些丫头,连各房算上也不过30多人。人为什么少了?一个是一些有钱的家人见贾府势败,装穷躲事,甚至告假不来,各自另寻门路去了;一个是贾政理家,为节省开支,奉贾母之命将人口减少了。这就是“树倒猢狲散”吧。

总的来说,红楼梦中提到贾府的人,大体有6类,其中有名有姓的分别为:主人39人,主要亲属41人,贾府族人33人,丫头侍者95人,仆人73人,女优伶12人。

人力资源特征

人力资源众多,人才资源后继乏人

在红楼梦的故事初开始之时,贾府就已经开始走上了衰落之路。究其衰落的原因,用冷子兴的话说:一是人口众多,费用沉重,几近入不敷出;二是后代无能,无法振兴家业。

这一真相,是通过一个局内人、旁观者冷子兴的角度点出的。冷子兴是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女婿,对贾府的情况了熟于胸,曹雪芹又是借他来带出贾府的整个背景,所以他的话不但可信,而且颇有深意。在第2回里,贾雨村和冷子兴相见,冷子兴对贾府做了一番评论,他说:

“如今的这宁荣两门,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从他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贾府的人力资源特点之一是:人口众多但人才缺乏。

宁国府到贾敬尚算不错,进士出身,不虚贾府“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之号。可惜的是贾敬一味迷恋黄老之术,让贾珍承袭了官爵,自己“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这位贾珍可谓是贾府第一败类,荒淫无度,连自己的儿媳妇、小姨子都不放过,和自己的侄子贾蔷关系也暧昧不明,乱伦苟且之事可谓无所不为。而贾珍的儿子贾蓉,和自己的父亲不遑多让。有这样的后代,贾府焉有不衰之理?所以十二钗秦可卿的判词里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明指贾府的衰败是由宁国府开始。荣国府倒是出了一位出色的后代,那就是贾政。林如海说他“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贾政自幼喜爱读书,深受荣国公的宠爱,“欲以科甲出身”,可想贾政之才。虽然最后没有和贾敬一样有清贵的进士出身,但他得到皇上的眷顾额外赐官,一直做到工部员外郎,相当于建设部助理部长,证明了他的才干。贾政在朝中颇有势力,能够轻轻松松给贾雨村谋一个应天府的官职。

贾政虽然是次子,却居住在荣府正房,侍奉贾母。相比之下贾赦就备受冷落了:作为长子,他虽然袭了爵,但与荣府分房而居,被贾母所厌恶。被贾母厌恶也有原因,贾母说他年纪一大把,放着好好的官不做,身子不保养,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他为了一个丫鬟不惜与贾母反目,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扇子把无辜的石呆子送入冤狱。这样人品低劣的儿子既得不到一个明智的母亲的宠爱,更不用说给整个家族带来益处。贾赦贾政的儿子们,贾琏不算奸恶之徒,但也不过是一个风流好色的纨绔子弟;贾环资质平庸、人物猥琐;贾宝玉虽然才德兼备,但个性乖张,和当时的社会价值背道而驰。唯一一位家长眼中合格的儿子贾珠又过早逝世。所以王夫人曾痛哭贾珠,“要是有你在,死一百个宝玉我也不管了!”

荣宁二府在红楼梦开篇时,就已经有凋零之态。尤其是宁国府已经颓废。不但掌权者污秽不堪,人丁也单薄,从贾代化起已经三代单传。这对宁府一支的发展传承来说是致命的。相比之下荣国府尚算人丁富庶,又有贾政在,一房独撑贾氏家族大局。

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阴盛阳衰现象严重

曹雪芹《红楼梦》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书中的女人比男人出色。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以其文学家的慧眼,清醒地认识到那以男性为中心的贵族社会内里蛀空,一切靡烂、卑劣和腐朽,都是无可挽救的,特别是贾府爷儿们,这些坐吃山空、尸位素餐以至荒淫无耻的男性贵族,在他的笔下,确实是“昏渗惨似灯将尽”,而“不配有更好的命运”。他把全部同情和爱,给予了清净洁白的女儿们,明确宣布要“为闺阁昭传”,热烈地赞颂了那些行止见识“高于堂堂须眉”的裙钗。因此在小说里贾府的阴盛阳衰现象是非常严重。

对于“所记何人何事”,曹雪芹是作了这样反覆的强调:

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钦哉?”…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我虽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

贾府的女性可谓是“春色满园关不住”,林黛玉的诗情、薛宝钗的练达、史湘云的豁达,即便是不怎么起眼的小丫鬟,都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特色。除了袭人的擅变、晴雯的正直、紫鹃的忠诚等等,连麝月的藏拙、小红的狡黠都十分鲜明生动。更有探春志高远大,聪明过人,小小年纪挑起治家重任,令读者不禁为之眼睛一亮!王熙凤的才干也令许多管理者欣赏,平儿的明辨是非更具有非凡的魅力。红楼中女子不仅貌美,而且出色,她们有的纯情,有的刚烈,有的至善,有的内秀,当然也有的阴狠毒辣、表里不一。

相对于女子的出色,贾府中的男丁却令人大失所望。作为贾家唯一走正道的官员,贾政是一位老学儒,他虽然文采诗章不显得多么耀目,但却对子女的教育颇有研究,这也是男丁中的一位杰出长者,可是这位长者一生郁郁不得志。考功名却名落孙山,做了官却又政绩平平。论贪污他也不过只是犯过一些小错误,大错误他也犯不来,也没那样的胆量。他结朋交友不少,却都是一些迂腐无能的平庸之辈。即使女儿做了皇妃,却也只是加封了一个不怎么大的官衔。世袭的职位没有他,因为他是次子。从在家族中,他当家的资格又不怎么牢靠,毕竟是“家有长子,国有大臣。”贾政不管能耐有多大,最终只能管教的也就是贾宝玉、贾环和贾兰,以及元春、探春——自己的儿子、女儿和孙子了。

作为红楼梦中唯一一个德才貌兼备的男性,贾宝玉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论文采他比不上黛玉和宝钗,更比不上他的姐姐元春;论处世,贾宝玉这个混世魔王除了躲在富贵温柔乡里,只知道关心几个女孩子以外,对国事、家事一概都不留意,远远比不上他的妹妹探春。贾宝玉生来受祖母宠爱,尽管父母寄期望于他,但是寄生在锦衣玉食的大家氏族里的他,根本不知道生存的艰难,又由于贾政过分地拔苗助长,处处对贾宝玉严厉训戒,结果却适得其反。

再比照贾琏的轻浮浪荡纨绔,贾珍父子的禽兽丑行恶行,贾赦的贪婪狠毒好色,贾府的男性真是令人不齿。贾赦连母亲身边最亲近的婢女鸳鸯他都逼婚,强抢石呆子的古扇,花天酒地之后拿女儿迎春抵债,可见他的个人生活腐烂堕落到了什么程度!可见贾府的世界真是冰火两重天。男人被赋予责任,却偏偏好吃懒做,腐化堕落。女人勤勉持家、勤学攻读,却无前程可言,这正是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

作者开篇就说:“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在一个封建男权社会里,作者以铺彩流华的笔墨,重写女子的才貌,揭示贾府阴盛阳衰的严重现象,这在当时还算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曹雪芹公然向封建习俗挑战,由衷地发出自己的肺腑之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