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星期日
首页/杨宽文集/詹天佑工程师小传

詹天佑工程师小传

詹天佑工程师小传凡是坐过火车的人,一定看到过一节车厢和另一节车厢是怎样连接的。其中有一个很巧妙的连锁,只要一碰就连接了。看来容易,却也费过一番心血把它研究出来的,东西虽小在科学发明史上自有它的地位。原来这连锁就是詹天佑所发明,詹天佑是过去中国仅有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别号眷诚,本是广东南海人氏。当清朝同治十一年,那时曾国藩、李鸿章是比较懂得“洋务”的人,眼见中...

詹天佑工程师小传

凡是坐过火车的人,一定看到过一节车厢和另一节车厢是怎样连接的。其中有一个很巧妙的连锁,只要一碰就连接了。看来容易,却也费过一番心血把它研究出来的,东西虽小在科学发明史上自有它的地位。原来这连锁就是詹天佑所发明,詹天佑是过去中国仅有铁路工程专家。

詹天佑别号眷诚,本是广东南海人氏。当清朝同治十一年,那时曾国藩、李鸿章是比较懂得“洋务”的人,眼见中国万事不如人,外交又节节失败,因此奏请在沿海对外通商各省挑选出些聪明的子弟,送到美国留学。詹天佑这次就中选了。这个聪明的孩子,刚刚十二岁,真是一副天真的样儿,跟着总办陈兰彬跑到了美国,就在威士哈芬的小学里念书。这个童年的小留学生,生来聪明,又肯用功,读了五年的小学,就考上耶鲁大学,专门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科,到光绪七年就毕业回到祖国,这时才二十二岁呢。

这位青年的留学生,在美国学会铁路工程回来,内心抱着万分的热望,想为祖国服务,把祖国建设起来。哪知这时的中国社会流行着一种恐新病(Neophobia),还把火车、电车、电灯这种东西看作怪物的,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在同治五年由英商开始建筑的,到光绪二年竣工通车,那两旁的乡绅却以为这怪物终是祸根,竟激成了民变,结果由中国政府化银二十八万五千两购回,把他全部拆毁了。到光绪二十三年才又重新建筑的。光绪年间,上海刚由西人经营电车,中国人怕触电,都望而却步。电灯也在光绪中叶传入中国,一时谣言纷起,说讲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遏制。我国当局也很怕,函请西人禁止,后来因试办无害才开禁的。试问在这种情况之下,詹天佑虽是学得一身本领也无所用其技,真是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学铁路的詹天佑,回国后就由政府派遣到福州船政学堂去学习驾驶,不久改任扬威兵轮操练及船政局教员,恰巧那时张之洞做两广总督,搜罗人才,聘任为广东博学馆及水陆师学堂教习,兼测绘海图,这样也消磨了他的七年光阴。

到光绪十四年,伍廷芳总办津渝铁路,才请他做工程师,于是他的天才才得展开了。在这里任事很勤,差不多三十年如一日,很多铁路都由他经营成功。光绪三十一年,中国开始兴筑京张铁路,这是他伟大事业的开始。

那时京奉铁路有盈余,中国政府想拨款来兴筑京张铁路。英国人却以京奉铁路是借英国款子来筑成的,若然要用京奉铁路的盈余来筑路的话,必须要由英国工程师主持。可是中国政府早已与俄国有约在先,凡是长城以北的铁路不能由他国承办,俄国公使听得这个消息,就出来反对。这样英俄两国在相持之下,中国弄得左右为难,不得已才由中国改为自办,而且声明全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筑,不请任何国的工程师,总算一场风波,如此了结。过去我国建筑铁路,大部是借助外国工程师的。在外国人的心目中,我国科学落后,自己决计筑不成铁路,尤其是这条京张铁路要穿过崇山峻岭的。外国的报纸上因此说:“中国筑京张铁路的人才还没有诞生”。却不知这位詹天佑先生,这时已诞生了四十六年了。

京张铁路在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就设局开办,由陈昭常做总办,由他做会办兼总工程师,从九月四日起兴工,次年总办陈昭常升任吉林巡抚,他就被认为总办,从此工程和管理的重任都集于一身了。这条铁路经八达岭、居庸关一带,那里崇山峻岭,古有天险之称。八达岭的山洞,约三千五百八十余尺长,是这路工程最艰巨之处。原定全部七年完成,每年经费一百三十余万两,开工两年后,曾春煊出任邮传部尚书,改限为四年竣工,因此在后二年竭力的赶造,竟能如期造成,而经费仍然无丝毫的增加,这是我国铁路中最艰巨而价廉的一条了。路完成后,中外人士凡是看到这路的,没有一个不惊叹不止,谁再说我国筑京张铁路的人才还没有诞生呢?

那时清朝政府考察留学生回国成绩,学部就推荐他为第一人,特授为“工科进士”。宣统二年七月,政府举行留学毕业生考试,也由他出任主试官,一时“新学进士”都出在他的门下,在我国就成了科学界的领袖了。

此后他又曾出任汉粤川铁路督办,民国八年一月,协约国因俄国内乱未平,有共同管理俄国铁路之议,在海参崴哈尔滨开会。我国也派他做中国技术代表,在中东铁路上争到了华工程师的地位,可是回来即一病不起,四月二十日到汉口,进仁济医院,竟于二十四日逝世,享年仅五十九岁。

詹先生这个人,对人谈笑很自然,绝没有骄矜的风气,却不善于说话,往讷讷不能出口,曾说当众演说之难,甚于建筑山洞大桥的工程。詹先生不仅学术好,办事十二分的认真,能以身作则,这便是他成功的所在。

(原刊《知识与趣味》1940年第2卷第7期,署名朱新华)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