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星期日
首页/杨宽文集/在先秦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先秦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先秦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陕西是个考古的重点地区,西周、秦汉和隋唐,都建都在这里,这里发掘出土的许多重要资料,将有助许多重大历史问题的解决。古代史分期问题,学术界还在讨论中,大体上有三种不同说法:一种认为西周是奴隶制;另一说法认为西周是奴隶制,但属于古代东方型的;第三种说法认为西周是封建制。至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不同的说法也很多。有的同志认为...

在先秦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陕西是个考古的重点地区,西周、秦汉和隋唐,都建都在这里,这里发掘出土的许多重要资料,将有助许多重大历史问题的解决。古代史分期问题,学术界还在讨论中,大体上有三种不同说法:一种认为西周是奴隶制;另一说法认为西周是奴隶制,但属于古代东方型的;第三种说法认为西周是封建制。至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不同的说法也很多。有的同志认为这时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有的同志认为这时由领主制转变到地主制。关键问题在于对文献有不同的解释,看法有很大的不同,还由于考古资料的不足。所以许多研究历史的人,对陕西的考古工作期望殷切,希望能提供更多的考古资料,以帮助解决那些关键性的问题。

有关古史分期的关键性的问题很多,其中有关考古资料的问题也不少,现在我们分两方面来谈谈。

一、如何解决各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相关的问题。

从西周、春秋到战国时代生产力水平究竟有怎样的发展?这是目前史学界尚未解决的问题。各方面的估计,距离很大,有的估计很高,有的估计较低。西周初期的生产工具与商代比较起来有何发展和变化?这是个重要问题。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是人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工具的改进,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从考古方面可以提供资料,作出正确论断的。

从已有的考古资料来看,丰镐出土的生产工具与商代的差别不太大,但是史学界对西周生产工具的估计也还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西周已有青铜工具,《诗经》中的“庤乃钱”应该是金属工具。有关这方面出土的资料不多,同时它们的质地如何呢?须要考古工作者进一步加以解决。

西周的耕具主要是耒耜,形状可能同铲差不多,据《说文》解释“耒,絃也。”絃,就是铲。西周的主要耕种工具就是铲一类的东西。耕作方法是一面掘土,一面倒退。这种耕作法到汉代还有。《淮南子》中就有织布向前,耕地后退的记载。现在的深耕翻地还是用倒退的耕法。

实际上是铲,所以河南发现的商代青铜耕种工具主要是铲。《考工记》中说到的“耦”,可能就是有金属锋刃的耒。就是两人用两把耒同时掘土,互相协作。《国语·周语》“宣王不籍千亩”中的籍礼,实际上是皇帝亲耕之礼(也就是举行耕作仪式)。行礼时,天子“一土”用的也是掘土的工具。我国在犁铧没有发明以前,耕地的方法是掘土,丰镐出土的骨、石、蚌铲,应该就是当时耕作的主要工具。看来西周的农业耕作技术的水平就是如此,不会很高的。这时青铜农具可能有,但使用的数量恐不多。

我国铁器在何时发明和普遍运用的问题,目前史学界也有不同意见。根据考古出土的资料,到春秋末年和战国时代才有铁器。但究竟春秋以前有没有铁器呢?郭老认为铁器的发现应该在春秋以前。日本梅原末治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创立二十五周年纪念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中,列举12件青铜器(已被美国盗去),有一件有“大保”二字的铭文,其花纹是饕餮纹,他认为是西周初年的,其中有两件有铁的部分。因此,他断定铁的发明应在西周初期。如果这种判断正确,则铁在西周初期已发明,但为当时的贵金属。在古代埃及、巴比伦,最早的铁都是贵金属,是靠天然的陨石来炼的,只有认为宝贵或重要的东西方用铁来做。这个问题究竟如何?还是要靠我们考古工作者来解决的。

我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值得很好研究。据今天考古出土的铁器来看,较早的铁器是春秋末年和战国时代的,都是铸铁(生铁),是用模翻出来的,经他验也证明是铸铁。按照世界各国冶铁技术的发展的历史来看,一般是先有炼铁,后有铸铁。欧洲在12世纪以前冶铁生产的都是铸铁,因为炉子小,鼓风设备差,温度不高,只能使铁矿石起还原作用。最初炼出的是像棉花一样的铁块,到12世纪由于炼炉和鼓风设备的改进,才发明炼冶铁的铸铁,到14世纪才普遍使用炼铸铁的方法。中国在公元前四至五世纪已经有铸铁,铸铁技术的发明和普遍使用,比欧洲至少要早1 500年,究竟在铸铁之前有无炼铁阶段?也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我们无炼铁阶段:理由是殷周冶炼青铜的技术已很高,所以一下子就发明了铸铁冶炼技术。这样的解释是可以的,但是冶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在我们中国也有一定的过程,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因为这对历史的研究关系很大。

牛耕(或犁耕)的发明在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在黄河流域普遍推行?这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个问题今天史学界也有不同意见,一种是根据甲骨文中某些字的象形,认为在商代就有。另一种说法根据《国语》,认为春秋末才开始。看来在我国古代,牛耕是在各个地区逐渐推行的,直到汉代南方有些地区还在“耦耕”,牛耕首先开始于那些地区,后来流行于那些地区,都值得研究。《吕氏春秋》上农、住地、耕土、审时等篇,是讲农业生产的,其中谈及农具仍是耒耜,无犁,但是有人认为《吕氏春秋》所谈的耒耜已是犁。《吕氏春秋》谈到籍礼,已不是“一土”而是“天子三推”,可能就是犁。这些说法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希望能从考古上得到证据。

粮食作物的品种问题,我们也应重视。从商代、西周、春秋到战国在粮食品种方面有些什么发展?商代的粮食有多少品种?这个问题还从甲骨文看,“黍”顶多,“齐”次之,可能是稷,在《说文》上二者互训(从于省吾说)。来(小麦)也是常见的。另外还有一些有关粮食的字,各家在考释上有分歧。如果释“稷”的说法可靠,则西周和商代也有不同,就是商代以来黍为最多而西周最多的是稷。《诗经》大、小《雅》里涉及到稷的地方很多。稷即小米,清代汉学家有释为高粱的,那是不可靠的。稷原是周族栽培得很出色的粮食作物,他们的始祖就叫做后稷。西周以后,可能由于周族的活动关系,把稷的播种面积推广了。西周以后,粮食有五谷、六谷之称,如黍、稷、麦、麻、菽(豆和大豆)和粱。豆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策》,古时叫菽。大豆作为粮食作物是否开始于西周?(甲骨文中无此字)如果说是,那么在农业方面还是□□□□有所发展的,同时稷的种植面积推广,而稷比黍的产量高。

小麦有两种,一种为冬小麦(一般种的),另一种是春小麦,它是春种秋收。今天春小麦的播种地区在长城以北,长城南是冬小麦播种区。冬小麦在夏收后可以种其它粮食作物,种冬小麦后,一块田一年就可以收获两次。冬小麦的种植地区在古代是否如今天一样呢?据《诗经·豳风·七月》来看,当时种的还是春小麦而不是冬小麦,看来当时长城以南有不少地区还是种春小麦的,大概到春秋时,河南地区的周、郑一带已种小麦,而山东地区的鲁国还是在种春小麦,这在《左传》上有明证。从《吕氏春秋·十二纪》来看,种的已是冬小麦,是四月收的,可是战国时冬小麦的种植已经普遍。究竟那些地区在种,什么时候普遍的,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在考古发掘中,常有粮食的发现,我们希望加以注意,以求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粱从西周起,是一种贵重的粮食,古书上往往以稻粱并称,它是稷中间的一种优良品种。粱可能就是从西周时劳动人民培养起来的一种优良品种。西周中期的铜器铭文中有粱字,也有待考古发掘加以证实。

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是看农业,可以从工具、技术、品种等方面来加以估计。要解决古史分期问题,当然要看重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但是其动力是生产力;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变化,才能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二者是互为辨证的影响关系。但一般的讲,生产力总是走在前面。在考古上,解决这些问题是大有可为的,仅仅根据文献是不够的。

除农业外,其它方面的社会经济情况,考古工作者也可以提供资料。如货币的问题,在西周金文中以贝当货币,也有尝金的,也有把金当罚金的。交易也用金,计算单位是,可能重半两。金究竟是什么?布是从何时开始的?睘卣铭文有“贝布”连用,是否布即刀布?布是从铲形变化来的。战国时的布都有地名,但春秋以前如何?布是否在西周末年已经开始有了?空首布与农具相近,有人认为时代较早,这些问题在考古上尚未得到解决。秦国用圜钱在何时?《史记》有记载,以两铢为单位,但在考古发掘上还无证据,也有待解决。

二、政治制度及其有关问题。

随着春秋战国之间社会发生变革,政治制度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也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这个转变关系很大,清代学者即已看到。顾炎武的《日知录》十三卷“周末风俗”,他认为这个时期是个大变化。春秋时贵族讲姓氏、宗族关系、礼乐都很讲究,各国之间有聘礼。战国时代这些都不讲究了,这是一个大变化。王夫之《读通鉴论》也说春秋战国之际是一“大变革之会”。春秋时贵者即富者,到战国时有些不是贵族的也可以是富者,富者大贾很多。但他们都只看到现象,未从本质上来进行分析。

这时变化中显著一点,是宗法制度的变化。宗法制度大体上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度发展变化形成的。在这种制度下,大权在父系家长手中,采取嫡长子继承制,还有姓氏制度和分封制度。同一血统为“姓”,分封出去的分支为“氏”,在春秋以前,统治阶级的内部组织以族(宗族)为单位,每族以家长为代表,族中成员是“同居共财”的。如占有土地,一个宗族就占有一大块,一般是不能买卖的。到战国时代,贵族中宗族组织开始瓦解,小家庭出现,土地以为小家庭所有,并开始买卖,这是经济上的重大变化。

春秋战国间,政治上的变化也很大。最主要的是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春秋以前,政治上是由天子、诸侯、卿大夫层层统治的。诸侯是一个国家,卿大夫也是一个小国家,可以自设军队和官吏。战国时大权已集中到国王手中。春秋时期各国官职是由贵族世袭的,战国时各国的官僚是由国王委任的,做官的不一定是贵族。官僚制度是战国时形成的,如中原各国有将相制度、官吏的俸禄制度。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也产生了一些相应的文物制度。如官印和虎符的使用等。据文献记载,官印起于春秋末年,最早出土的印章是战国时的。调用军队用虎符(兵符),出土最早的也是战国时的,所有这些文物制度,希望能进一步的注意和研究,因为这和政治制度变化有密切关系。这都是由官僚制度产生的。

与政治制度变化的同时,军事制度也有很大的变化。大体上说,春秋时各国的军队是由贵族组织起来的,主要以贵族为骨干,还有国人(住在国都的人,身份比一般庶人要高)参加。打仗的方式是车战,是把马车排在阵势后作战的。庶人是被强迫征发来的,跟在车后面出战或出劳役。春秋时打仗要摆阵势,双方会战只能在边疆的平原地区,即所谓疆场,往往在很短时间(一二天)内即解决胜负,参加人数不多,至多是几万人。当时贵族子弟所受的教育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御主要为打仗。

到战国时代,军队的组成就不以贵族为主。当时推行郡县制,以郡县为单位,征发农民参加军队打仗。作战方式也从车站改变为步骑战。因而人数也大为增加,有名的长平之战即坑赵之降卒四十余万。战场不一定在平原,往往在山区或险要之处作战。这时战争规模大,变化多,有持久性,就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指挥的。春秋时作战是由国君、卿大夫亲临指挥的。战国时国君不出马,指挥作战的是将军,因为需要有指挥本领和懂得兵法的人才能指挥,于是军事家也产生了,《孙子兵法》也出现了。这时战争发生重大变化,原因不外乎人和武器。据恩格斯的指示,战争方式的变化不是某些人的自由意志可以支配的,而是随着军队人员的成分和武器的变化而变化的。因为这时社会经济制度变化了,军队主要由征发农民组成,于是战斗方式也起了变化。

其次,是由于新武器的出现,这时出现了新武器,就是弩。它开张时要用脚踏,力量大,射程远。又有铁武器的发明。因为万弩齐发,杀伤力增大,使密集的马车无法坚持战斗,于是不得不改用步、骑兵进行散兵战和包围战。

弩机在何时出现?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很值得考古工作者研究。据文献,齐、魏两国马陵之战(孙膑与庞涓),万弩齐发,魏败,全军覆没。此战役即使用弩。据出土的文物来看,最早的弩机也是战国时代的。战国弩机无郭,牙装在木柄上,湖南、四川都有出土。有些著□的弩机,有刻着战国文字的。《孙子兵法》里有弩,其成书年代应在战国初年,可能是春秋末年孙武所著,经战国初年的孙膑修改而成。弩机的出现是兵器上的重大发明,是兵器史上的一件大事。

战国时代同战争有关的建筑便是长城的建筑,它是适应这种新的战斗方式而产生的,当时各国都筑过长城。过去有人作过许多研究,但研究得还不透彻。我认为长城是由农业上防御自然灾害的河堤扩展而成的。如魏的长城即靠北洛水。赵的长城靠漳水、滏水。燕的长城靠易水。很明显,它是由河的堤防扩大而成的。因为军事上的建设是依靠当时生产技术上所达到的程度的。当时长城的建筑结构,我们考古工作者也可以作些调查,如果调查清楚,不仅有助于当时军事的研究,也有助于建筑史的研究。

上面只是就先秦遗址考古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提出来谈谈,希望我们考古工作者多加注意。因为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门。它必须与历史科学研究工作密切配合起来。

(据编者所藏油印本)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