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星期日
首页/杨宽文集/官官相护论——清代吏治杂论之一

官官相护论——清代吏治杂论之一

官官相护论——清代吏治杂论之一在中国官僚史里,最要不得的便是官官相护,互相包庇。官官何以会相互包庇呢?莫非是因为下司供应了上司,上司得了下司的好处。这在清朝一代不乏其例,乾隆三十九年查出了保山县知县王锡银子亏空兵粮米谷数万石,审究的结果,王锡拿出账目,据说从上一个年八月起到本年五月止,供应总督彰宝行署中一切费用,约共□对四万余两,证明这些亏空并非中饱私囊,实...

官官相护论——清代吏治杂论之一

在中国官僚史里,最要不得的便是官官相护,互相包庇。官官何以会相互包庇呢?莫非是因为下司供应了上司,上司得了下司的好处。这在清朝一代不乏其例,乾隆三十九年查出了保山县知县王锡银子亏空兵粮米谷数万石,审究的结果,王锡拿出账目,据说从上一个年八月起到本年五月止,供应总督彰宝行署中一切费用,约共□对四万余两,证明这些亏空并非中饱私囊,实由供应上司而来,小小的知县竟要供应总督这么多的款项不是够惊人吗?知总督供应,那些巡抚、藩臬、道府当然也得要供应官吏一层层的去,一旦有事,自然会一层层的包庇下来。

那时,地方官吏是如此,中央官吏也是如此。京官和外官比较起来,外官的收入虽肥,却难上升,京官虽穷,前途却大。京官有路的,自然不免要找个事儿当个钦差,到各地区向地方官搜刮。钦差一路出去,所到的省份,巡抚、布政使等地方都得要孝顺,称做“盘费”或“送路费”“程仪”“公帮银”,少则千两,多则万两。“盘费”之外,又有“支应”,或叫“供应”,“盘费”的用意,是供一路的开销,多则万两。“支应”的用意,供到后的开支。除了“盘费”“支应”,也还有“规礼”“赆仪”等名目,所以一任钦差出来,没有不满载而归的。至于学差,比较起来差得远了,但是一做学差,不但有地方官的待遇,有养廉银收入,普通是四千两,还可向录取的士子收取“棚规”或“红案银”,每名约为数十两。所以叶昌炽在《缘督庐日钞》上说,做了三年的学政,已是一生吃用不尽,即是做一任乡试的主考,也可过十年优越的生活呢!放差出来的官固然是满载而归,坐在京师里的也未尝没有陋规可得。因为六部是各省的上司,万事都要请部核准,也得要出些运动费,叫做“部费”。外省每遇奏销地丁,则向州县提取“奏销部费”,报销钱粮,则提取“报销部费”,甚至调一缺,题一官,请一议叙,以及办理刑名案件,都要“部费”,有“打点”“照应”“招呼”“斡旋”等名目,至于办理军需、治水、建筑、赈恤等事,都得出“部费”,叫做“讲分头”(见《东华录》道光二年十月庚戌谕旨)。这样公开地贿赂分赃,还成何政体呢?至于科甲所认师生,凡遇一切事件,无不暗中预先关照,如果门生外升道府州县,对于师生同年都须留赠银两,名叫“别敬”,那些贫苦出身之士,为了放做地方官,不得不在上任之前,预先借批大债,甚至不计利息,甘受奸商盘剥。下了这样的本钱去做地方官,甚至负债累累,自然要在这批做官的生意上,翻本出赢钱,如何还能做廉洁的地方官呢?

从上面我们列举的陋规看来,知道清代的吏治是那么黑暗,供应上司要那么许多大钱,无论什么事对于上司都得要金钱去侍奉。一做地方长官,上司层层要钱,地方长官绝不会家中拿出钱赔本去做,自然要显出神通,大肆搜刮了。做上司的既伸手要钱,对于下司那么的贪赃舞弊,自然只有眼开眼闭。如果闹出什么乱子来,当然不免要照应一下,因为既送上“照应”的钱,自当行“照应”的事,所谓“官官相护”,其结症就在这样呀!乾隆二十九年八月,湖南新宁县书役贪赃舞弊,人民联名向知府控告,知府王锡藩不但不加终究,竟将原案发交新宁知县李腾渊办理。李知县知泰山可靠,反把原告一一锁禁起来,哪知这样一来,激动了公愤,人民一致罢市,发出传单,并派代表到省控告。巡抚乔光烈知事态扩大,无法再包庇,却还想替知府解脱,只上奏参处知县,企图敷衍了事。并且还称这批控告的人民是“刁民”,上奏说:“该县已革蠹役,而刁民犹不服”,想把罢市的罪仍然放在人民身上。后来朝廷派侍郎阿永、阿星夜驰往查办,把知府王锡藩拘到抚臬审讯,巡抚知事不妙,逼得知县乘间自缢,一死了事。这样知县包庇吏役,知府包庇知县,巡抚包庇知府,想把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把案子敷衍了结,这是中国官僚史中的常事。只是有的敷衍得了,有的因激动公愤,敷衍不了,于是闹出大事来了。像这类案子,敷衍得了当占绝大多数,敷衍不得了的才会倒霉。在这样官官相护之下,真不知制成了几多的罪恶,贪污了多少民脂民膏,这一批账,在中国官僚史里,尽你请世界上最有本领的会计师,也清查不出。

清朝一代的吏治,如此糟糕,我们若细加分析,便会发现清朝一代的政治史,大部分是官僚贪污史,诚令人不寒而栗!我们今日的吏治,比起清朝来当然已有了飞跃的进步,可是这些官僚史上的病根有没有全部根绝呢?现在中央政府修正公布惩治贪污条件,足见政府对于澄清吏治,已下最大的决心。我们认为取缔供应上司,严禁官官相护,该是对症发药的良方,因为非如此,不足以根除这病源。

(原刊上海《民国日报·觉悟》1946年3月14日第4版)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