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赵城虎》原文、寓意
赵城虎
宋代公服
宋代公服又称为“从省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这种服式以用色区别等级,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等。
赵城有个老太婆,已有七十多岁了,她的丈夫早已去世,只与唯一的一个儿子相依为命。一天,儿子进山打柴,不料却被老虎吃掉了。
老太婆来到官府状告老虎。
老太婆得知这个噩耗后,号陶大哭,邻居们劝说也没有用,哭后她求人写了一张诉状,来到赵城县衙想要告状。
赵城县令听到堂外有人擂鼓,便立刻升堂审案,只见门外颤微微地走来一位老太婆,呈上诉状,要告吃了自己儿子的老虎。县令听后说:“法律是用来惩治人的,怎么能用朝廷的法律惩治老虎呢?”老太婆听后又开始号啕大哭,谁也不能劝止。县令呵斥她,她也不害怕。县令怜悯她年迈,不忍心强行赶她走,便假意答应为她捕捉老虎。老太婆看出县官是在敷衍她,便一定要等县官签发拘捕老虎的公文后才肯走。
县官十分无奈,只好问手下的差役:“谁去将吃人的老虎拘捕归案?”众人均觉好笑,都默然不语。
众差役中有一位名叫李能。他这日刚喝了酒,便迷迷糊糊地站出来说:“我能去。”县令便把公文交给李能。李能接过公文,走出大堂。老太婆看县令发下公文,这才放心地离开县衙。
李能酒醒后十分后悔,但转念又一想,这不过是县令设的骗局,来摆脱老太婆的胡搅蛮缠,便也就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第二天,李能拿着公文去见县令。满以为县令会二话不说将公文收回,谁知县令却生气地说道:“本官军令如山,怎能出尔反尔,况且捕虎之事本来是你自己答应的,现在怎么又推托呢?”李能非常难堪,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只好请县令再下一道公文,令猎人一同前往。
铜鉴
这是古代的一种盛酒的容器,也可用来盛水。
县令同意了他的要求。于是,李能集合了许多猎人,日夜埋伏在山谷里,希望运气好,能够捕到一只老虎勉强交差。他们披星戴月,胆战心惊地过了一个多月,却没捕到一只老虎。县令十分生气,打了李能几百棍子,李能满腔的冤苦无处诉说,便来到县城东郊的岳飞庙里跪着祷告,哭诉着自己的冤屈,求神灵庇护。
正在这时,一只老虎突然站到了门外,李能大吃一惊,只见这只老虎吊睛白额,尾粗如棒,十分骇人。但那只老虎却根本没有看李能,只是慢慢跨入庙门,定定地站在门口,不一会儿,竟卧在那里。李能慢慢从最初的恐惧中恢复过来,心中想起了自己来庙中的目的,他看了一眼殿中央的岳王像,心想,莫不是自己的祷告起了作用?便稳住心神在心中默默对老虎念道:“老虎,如果是你吃了老太婆的儿子,你最好低下头,驯服地让我把你捆起来。”念完后便拿着随身携带的绳子,大着胆子向老虎走去,而老虎果真乖乖地卧在那里,没有伤人的意思,李能便用绳索捆住老虎的颈子,老虎竟也垂着耳朵让他捆绑。
李能被忽然出现的老虎吓坏了。
李能看到老虎如此顺从,心中也觉得十分奇怪,但重任在肩,耽搁不得,于是,他忐忑不安地把老虎牵到县衙。县令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立刻下令将老虎关入铁笼,等待开堂审理。这个消息没多久就传遍了整个县城,老百姓听说县令要审问老虎,都好奇极了。到了升堂审案那天,看热闹的人将县衙门口围了个严严实实。老太婆也早早地来到了大堂。县令审问老虎:“老太婆的儿子是你吃的吗?”老虎竟微微点点头。县官又说:“杀人者处以死罪,这是自古以来的法律,再说老太婆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你把她的儿子吃掉了,让风烛残年的老人家依靠什么生活呢?不过,如果你能够做老太婆的儿子,供养照顾她,我就赦免你吃人的罪过。”老虎又微微地点了点头。县官就松绑放老虎走了。
李能把老虎带到了大堂上。
五铢钱
我国古代的五铢钱铜色浑厚匀称,文字端庄俊秀,边缘略有突起的轮廓,以保护币上的文字不致磨损,同时增加牢度,设计十分科学合理。
老太婆见县令这样结了案,便一个劲儿地埋怨县令没有杀老虎为她儿子偿命,准备再到府衙告状。第二天一早,老太婆打开房门,发现房门外有头死去的鹿,而那天公堂上的那只老虎正在院外远远地看着老太婆,老太婆这才明白,这是老虎为她送来的。老太婆卖了鹿的肉和皮,用换来的钱作为日常生活费用。从此以后,老虎有时叼来金银丝绸扔在她的院子里,有时给她叼来能卖钱的猎物,老太婆的日子从此渐渐富裕起来。老虎对她的殷勤供奉甚至超过了她的儿子,她心里暗暗地感激老虎。后来,老虎来了就会躺在屋檐下,整天不离去,人和老虎相安无事,彼此都不猜疑。
几年后,老太婆死了,老虎像人一样赶到灵堂中悲嚎。老太婆平日积蓄的钱财用来安葬绰绰有余,本家族的人用这些钱共同埋葬了她。坟丘刚刚垒好,老虎突然又跑了过来,宾客吓得全部逃走了,老虎径直跑到老太婆的坟前,像雷声轰鸣一样嚎叫,过了许久才离去。为纪念这只通人性的老虎,当地人在赵城东郊建了一座“义虎祠”。
从此后,老虎真的像儿子一样照顾着老太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