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古代名人语录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处、解读

12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语录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语录出处】出自《夏日绝句》,作者李清照。李清照是南宋杰出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语录解读】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八...

《深计远虑,所以不穷》出处、解读

110.深计远虑,所以不穷【语录深计远虑,所以不穷原文】深计远虑,所以不穷。【语录出处】出自《素书》,作者黄石公。黄石公是秦汉时人,精研兵法,著有《素书》和《三略》二书。【语录解读】计谋深广,识见高远,就能随机应变,无有穷尽。这句话说明只有周密计划、长远考虑,才能把事情做得圆满周全。春秋时的管仲...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出处、解读

477.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语录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原文】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语录出处】左宗棠自勉联。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曾收复新疆等。【语录解读】虽然家无半亩土地,心里却关心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读书要读万卷,才能与古代的圣贤...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处、解读

2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语录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语录出处】出自《游子吟》,作者孟郊。孟郊是唐代诗人,代表作有《游子吟》等。【语录解读】谁说做儿子的这颗像小草一样稚弱的心,能报答得了母亲像春天阳光一样的慈爱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处、解读

27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语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原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语录出处】出自《长歌行》,收录在汉乐府中。乐府是西汉政府建立的音乐机构,用来收集、保存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语录解读】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学习,后悔悲伤也没用了。两千多年前,一位不知...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出处、解读

28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语录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原文】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语录出处】出自《偶成诗》,作者朱熹。朱熹是南宋理学家、思想家,世称朱子,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等传世。【语录解读】年轻时学习效果...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出处、解读

283.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语录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原文】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语录出处】出自《题弟侄书堂》,作者杜荀鹤。杜荀鹤是唐代诗人,著有《唐风集》。【语录解读】少年时期辛苦学习,将为一生的事业扎下根基,切莫有丝毫懒惰,不要浪费了大好光阴。这是诗人《题弟侄...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出处、解读

30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语录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原文】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语录出处】出自《说苑》,作者刘向。刘向是西汉学者,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语录解读】少年时爱好学习,如早晨的太阳一样,活...

《上之所好,民必甚焉》出处、解读

439.上之所好,民必甚焉【语录上之所好,民必甚焉原文】上好勇则民轻死,上好仁则民轻财。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语录出处】出自《管子·法法》。《管子》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政治家管仲及其门人弟子言行事迹的书。【语录解读】上面喜好什么,下面一定喜好什么并且超过他。这句话指出了权威的模范带头作用。春秋时期...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出处、解读

187.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语录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原文】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语录出处】出自《颜氏家训·名实》,作者颜之推。颜之推生活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著有《颜氏家训》,对后世影响较大。【语录解读】上德之人,忘记名声,中德之人努力树立名声,下德之人只会盗取名声。这...

《上善若水》出处、解读

350.上善若水【语录上善若水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语录出处】出自《道德经》(又称《老子》),作者老子,本名李聃或李耳,其所著《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所以接近于道。老子认为,世上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水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岩石,柔弱使它...

《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出处、解读

408.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语录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原文】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语录出处】出自《周易》。《周易》也称《易经》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语录解读】谄:谄媚。渎:轻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与高于自己的人交往,不要低声下气;与低于自己的人交往,不要...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出处、解读

330.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语录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原文】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语录出处】出自《中庸》。《中庸》由孔子后裔子思所作,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这句话意在说明不能把失败归结于外因,而主张责己,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一...

《伤心之语,毒于阴冰》出处、解读

348.伤心之语,毒于阴冰【语录伤心之语,毒于阴冰原文】当厄之施,甘于时雨;伤心之语,毒于阴冰。【语录出处】出自《格言联璧》,作者金缨。金缨是清代学者,编有《格言联璧》一书。【语录解读】使人感到心伤胆寒的话语,比地窖之冰还要阴毒。人在困难重重、遭到厄运的时候,这时的恩惠比任何东西都珍贵,而且也最...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出处、解读

32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语录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原文】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语录出处】出自《道德经》(又称《老子》),作者老子,本名李聃或李耳,其所著《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确实是一种才能,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而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出处、解读

433.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语录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原文】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语录出处】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有了善行就赞扬它,有了过失就纠...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出处、解读

346.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语录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原文】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语录出处】出自《增广贤文》。《增广贤文》成于明代,是古代儿童启蒙书目。【语录解读】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是自己的言行招来的。人生在世,关键是活得安稳、自在和踏实,平时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要注意,做事要...

《三月不知肉味》出处、解读

256.三月不知肉味【语录三月不知肉味原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语录出处】出自《论语·述而》。《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据说孔子一次来到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都尝不出来肉的味道。禁不住赞叹道:“想不到韶乐的美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地步!”韶...

《三思而后行》出处、解读

324.三思而后行【语录三思而后行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语录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凡事一定反复思量,辗转数次,然后才施行。这句话说明了谨慎做事的重要性。凡事经过多次思考之后,考虑问...

《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出处、解读

313.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语录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原文】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语录出处】出自《岩栖幽事》,作者陈继儒。陈继儒是明代人,工诗善画,著有《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等。【语录解读】如果三天不读书,就会感到自惭形秽,羞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处、解读

4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语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语录出处】出自《论语·述而》。《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出处、解读

204.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语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原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语录出处】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对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句谈的是“孝”的问题,把“孝...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出处、解读

7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语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语录出处】出自《论语·子罕》。《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以被夺去志气。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

《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出处、解读

14.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语录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原文】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语录出处】出自《庄子·内篇·人间世》。《庄子》又名《南华经》,由战国时庄子及其门徒所著,是道家...

《入则孝,出则弟》出处、解读

203.入则孝,出则弟【语录入则孝,出则弟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语录出处】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第二个“弟”念ti,通“悌”。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孔子这句话中表达了...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出处、解读

486.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语录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原文】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语录出处】出自《人日思归》,作者薛道衡。薛道衡是隋代诗人,著有《薛司隶集》。【语录解读】入春以来才刚过了七天,离开家乡却已经两年之久了。回家的日子要等到春回大地大雁北飞之后,但是想回...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处、解读

149.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语录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原文】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语录出处】出自《二十四诗品》,作者司空图。司空图是晚唐诗人、诗论家,著有《二十四诗品》。【语录解读】如此即便未达到纤益求纤,浓益求浓,其境界光景常新,与古人也没有什么分别了。这句诗说明了只要深入体察,就能常新。这里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出处、解读

217.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语录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原文】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语录出处】出自《三字经》。《三字经》是南宋以来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语录解读】孔融四岁时,就能够让梨,并尊敬兄长。东汉时的孔融,从小就...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处、解读

48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语录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语录出处】出自《黄鹤楼》,作者崔颢。崔颢是唐代诗人,代表作为《黄鹤楼》,被后世誉为“七...

《忍小忿而存大信》出处、解读

376.忍小忿而存大信【语录忍小忿而存大信原文】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语录出处】出自《贞观政要》,作者吴兢。吴兢是唐代史学家,撰有《贞观政要》等。【语录解读】忍住个人小小的愤怒,而保持法律最大的信用。国家立法的目的在于严格执法、取信于天下。法律、规章高于一切,如果以个人言行代替法...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出处、解读

233.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语录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原文】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语录出处】出自《韩非子》。《韩非子》为战国时期韩非所著,是法家学派代表性作品。【语录解读】一个心怀仁爱的人,就是在内心中快乐地爱着别人的人。仁爱,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只要有仁爱之心,就会时...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出处、解读

317.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语录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原文】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语录出处】出自《为学》,作者彭端淑。彭端淑是清代人,为官勤政,善诗文,著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等...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出处、解读

318.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语录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原文】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语录出处】出自《日知录》,作者顾炎武。顾炎武是清初思想家、学者,著有《肇域志》、《日知录》等作品。【语录解读】一个人在学习上不可以自卑,也不可以妄自尊大。这句话点明了学习上要克服的两...

《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出处、解读

312.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语录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原文】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语录出处】出自《与黄循中》,作者陆九渊。陆九渊是南宋理学家,与朱熹齐名,史称“朱陆”,有《象山先生全集》传世。【语录解读】人不可以不学习,就如同鱼不可以离开水一样。这句话告诉我...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出处、解读_1

25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语录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原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语录出处】出自《中庸》。《中庸》由孔子后裔子思所作,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一千次。...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出处、解读

5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语录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原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语录出处】出自《中庸》。《中庸》由孔子后裔子思所作,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出处、解读

68.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语录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原文】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语录出处】出自《传习录》,作者王守仁。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明代思想家,著有《大学问》、《传习录》等。【语录解读】人应该在做事情的过程中磨练自己,只有在事上磨练,才能在任何时候都气定神闲,不乱方寸。这句话说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处、解读

10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语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原文】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语录出处】出自《论语·卫灵公》。《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这句话告诫我们,凡事要未雨绸缪,不要限于眼前的事物。...

《人无善志,虽勇必伤》出处、解读

79.人无善志,虽勇必伤【语录人无善志,虽勇必伤原文】人无善志,虽勇必伤。【语录出处】出自《淮南子·主术训》,编者刘安。刘安是汉高祖之孙,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了《淮南子》。【语录解读】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志向,即使很勇敢,也必会受到挫折而失败。这句话说明人不能胸无大志而单靠匹夫之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处、解读

46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语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语录出处】出自《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爱国诗人。著有《文天祥全集》。【语...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出处、解读

27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语录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原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语录出处】出自《庄子·外篇·知北游》。《庄子》又名《南华经》,由战国时庄子及其门徒所著,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人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马经过一个很小...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出处、解读

186.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语录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原文】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语录出处】出自《世说新语·识鉴》,作者刘义庆。刘义庆是南北朝时文学家,著有《世说新语》、《幽明录》等。【语录解读】要:同“邀”,取得。人活在世上,最珍贵的是顺...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出处、解读

179.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语录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原文】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语录出处】出自《秋风行》,作者顾炎武。顾炎武是清初思想家、学者,著有《肇域志》、《日知录》等作品。【语录解读】人生富贵像白驹过隙,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荣誉名声才能像金石一般流传千古。...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处、解读

15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语录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原文】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语录出处】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春...

《人谁无过,当容其改》出处、解读

173.人谁无过,当容其改【语录人谁无过,当容其改原文】人谁无过,当容其改。【语录出处】出自《新唐书·李德裕传》,北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撰。【语录解读】谁没有犯过错的时候呢?我们所做的,就是应当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这句话说的是为人要宽容大度,不计前嫌。东汉有个叫刘宽的人,素以宽厚为人所称道。他在...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出处、解读

115.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语录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原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语录出处】出自《经学理窟·义理篇》,作者张载。张载世称横渠先生,是宋代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之一。【语录解读】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精神不集中,即使学习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

《人皆可以为尧舜》出处、解读

43.人皆可以为尧舜【语录人皆可以为尧舜原文】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语录出处】出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一部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人。有一位叫曹交的人,单纯地问孟子:“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吗?”...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出处、解读

47.人或加讪,心无疵兮【语录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原文】人或加讪,心无疵兮。【语录出处】出自《子刘子自传》,作者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语录解读】讪(shàn):讥笑、诽谤。疵(cī):非议。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啊。这句话出自《子刘子自传》文末铭文,是诗人晚年...

《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出处、解读

84.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语录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原文】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语录出处】出自《世说新语·自新》,作者刘义庆。刘义庆是南朝文学家,著有《世说新语》、《幽明录》等。【语录解读】人就怕立不...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处、解读

12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语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语录出处】出自《报任安书》,作者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语录解读】人总会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处、解读

36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语录出处】出自《论语·为政》。《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这里的“信...

《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出处、解读

290.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语录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原文】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语录出处】出自《尚书》。《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五经”之一。【语录解读】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不学习的人,好比睁眼瞎。学习...

《人臣莫难于无妒而进贤》出处、解读

441.人臣莫难于无妒而进贤【语录人臣莫难于无妒而进贤原文】人臣莫难于无妒而进贤。……故明主之察其臣也,必知其五妒而进贤也。【语录出处】出自《战国策·楚策三》。《战国策》由西汉时刘向所编,是一部记述战国时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的国别体史书。【语录解读】做人臣,最难的就是没有嫉妒之心,又能推荐贤才...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出处、解读

120.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语录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原文】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语录出处】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是一部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孟子说:“人不可以不知道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才是真正的...

《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出处、解读

481.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语录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原文】国仇未复心难死,忍作寻常惜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语录出处】出自《辛亥前二年送仲恺去天津与社会党人联系》,作者何香凝。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语录解读】廖仲恺与何香凝从相识...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处、解读

4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语录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原文】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语录出处】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是一部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称一下,然后知道轻重;量一下,然后知道长短。孟子认为,人...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出处、解读

482.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语录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原文】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语录出处】出自《梅岭三章》,作者陈毅。陈毅是中国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大元帅之一。【语录解读】今天为正义而牺牲,将换来明天天下人的自由。诗作于...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出处、解读

275.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语录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原文】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语录出处】出自《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作者曾国藩。曾国藩是清代政治家和学者,著述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语录解读】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是一个“专”字而已。这句话讲出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处、解读

13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语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原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语录出处】出自《周易》。《周易》也称《易经》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语录解读】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必须变革,变革后才会通达,通达就能长久。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周易》通...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出处、解读

8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语录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原文】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语录出处】出自《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王勃是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今存《王子安集》。【语录解读】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决不会坠掉直凌青云的志向。这句话告诉我们,越是在困难的时候...

《轻言骤发,听言之大戒也》出处、解读

345.轻言骤发,听言之大戒也【语录轻言骤发,听言之大戒也原文】轻言骤发,听言之大戒也。【语录出处】出自《呻吟语》,作者吕坤。吕坤是明代人,著有《实政录》、《呻吟语》等。【语录解读】轻率的语言突然说出来,听话的人也要多多戒备。人在说话时,要严加防范,做到言之有物,千万不可妄为篡改,发表那些毫无依...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出处、解读

222.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语录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原文】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语录出处】出自《弟子规》,作者李毓秀。李毓秀是清代人,写成了《训蒙文》,后改名《弟子规》,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语录解读】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要自己先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

《亲贤臣,远小人》出处、解读

400.亲贤臣,远小人【语录亲贤臣,远小人原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语录出处】出自《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杰出的军事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语录解读】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之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出处、解读

409.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语录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原文】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语录出处】出自《左传·隐公六年》。《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这句话表达了与邻居亲近,与邻邦友好的意思。公元前717年,郑国攻打陈国,取得了...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出处、解读

22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语录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原文】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语录出处】出自《弟子规》,作者李毓秀。李毓秀是清代人,写成了《训蒙文》,后改名《弟子规》,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语录解读】憎:厌恶。贤:有道德。父母疼爱你,想要孝顺有什么难的...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处、解读

5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语录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原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语录出处】出自《荀子》。《荀子》为战国时期荀子所著,是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语录解读】锲:雕刻;镂(lòu):雕刻。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这句话...

《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出处、解读

371.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语录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原文】且臣闻之,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语录出处】出自《汉书·窦田灌韩传》,作者班固。班固是东汉史学家,著有《汉书》。【语录解读】弩(nǔ):一种机械力量射箭的弓。鲁缟(ɡǎo):古时鲁地产的一种白绢,以薄细著称。...

《前车覆,后车诫》出处、解读

364.前车覆,后车诫【语录前车覆,后车诫原文】又曰:“前车覆,后车诫。”【语录出处】出自《汉书·贾谊传》,作者班固。班固是东汉史学家,著有《汉书》。【语录解读】覆:翻。戒:警惕。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也要引以为戒。这句话经常用来比喻前人的失败,后人可以引以为教训。后来归纳为成语“前车之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出处、解读

46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语录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语录出处】出自《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陈子昂是唐代诗人,代表作有《登幽州台歌》、《感遇》等。【语录解读】回头看哪有古代贤...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出处、解读

33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语录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原文】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语录出处】出自《韩非子·喻老》,作者韩非子。《韩非子》为战国时期韩非所著,是法家学派代表性作品。【语录解读】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就会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出处、解读

430.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语录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原文】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语录出处】出自《路史》,作者徐渭。徐渭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今存《徐文长文集》。【语录解读】不远千里送来鹅毛,礼物虽轻,但情谊却非常深厚。这句话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却非常深厚。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为了表示...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出处、解读

21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语录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原文】千经万典,孝悌为先。【语录出处】出自《增广贤文》。《增广贤文》成于明代,是古代儿童启蒙书目。【语录解读】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这句话突出地强调了孝悌在美德和伦理中的地位。俗话说:“父母在,不远行。”父母在世...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处、解读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录出处】出自《论语·子路》。《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处、解读

18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语录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语录出处】出自《六祖坛经》,作者六祖慧能。六祖慧能是唐代人,世称禅宗六祖,是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语录解读】菩提原本就没有...

《贫贱之知不可忘》出处、解读

422.贫贱之知不可忘【语录贫贱之知不可忘原文】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语录出处】出自《后汉书·宋弘传》,作者范晔。范晔是南北朝时史学家,著有《后汉书》。【语录解读】人在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这句话说明了对待知己的态度。宋弘早年跟随刘秀打天下,一次战斗中负伤后,在一户姓郑的人家养...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出处、解读

16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语录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语录出处】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句话说明了对...

《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出处、解读

338.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语录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原文】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语录出处】出自《便宜十六策》,作者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杰出的军事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语录解读】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出处、解读

185.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语录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原文】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语录出处】出自《感士不遇赋》,作者陶渊明。陶渊明是魏晋时期诗人、文学家,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语录解读】固穷:坚守道义安于窘迫的生活。委屈:曲意迁就。宁可安于窘迫的...

《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出处、解读

140.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语录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原文】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语录出处】出自《左传·哀公十一年》。《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鸟儿选择理想的树木来栖息,树木岂能选择鸟儿呢?但凡良臣,都想辅佐贤明的君主,更好地...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出处、解读

141.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语录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原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语录出处】出自《孙子兵法》,作者孙武。孙武,春秋时军事家,其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语录解读】能够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水是流动的,无形的,兵形像水...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出处、解读

393.内修文德,外治武备【语录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原文】内修文德,外治武备。【语录出处】出自《吴子兵法》,作者吴起。吴起是战国时改革家、军事家,著有《吴子兵法》。【语录解读】对内修行文德,对外做好战争准备。吴起主张对内修好政治,社会稳定;对外治好军事,提高战斗力。这都是一条基本的治国安邦策略。搞...

《南山可移,判不可摇》出处、解读

377.南山可移,判不可摇【语录南山可移,判不可摇原文】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语录出处】出自《新唐书·李元纮传》。《新唐书》由欧阳修等主持编撰。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语录解读】高大的终南山还可以移动,我这个判决书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更改。唐高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叫...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出处、解读

127.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语录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原文】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语录出处】出自《张中丞传后叙》,作者韩愈。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有《韩昌黎集》等。【语录解读】大丈夫可以一死罢了,不可以屈从不义的人!这句话鲜明地道出了气节的重要性,为了气节和尊严,甚至可以置...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出处、解读

280.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语录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原文】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语录出处】出自《世说新语·言语》,作者刘义庆。刘义庆是南北朝时文学家,有《世说新语》、《幽明录》等传世。【语录解读】树木尚且如此,人又怎么能忍受(岁月的消磨)呢!这句话感慨时光流逝,而功业却还未建成,有一种惜时之感。东...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处、解读

33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语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原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语录出处】出自《运命论》,作者李康。李康是三国魏文学家,著有《运命论》。【语录解读】一棵树长得太高,风必定摧毁他。这句话旨在告诫人们不要太过在众人里出风头,风头出多了,必将招致灾...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处、解读

29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语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语录出处】出自《论语·述而》。《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默默地增加知识,自己在学习上永不满足,教诲别人永不疲倦。这...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处、解读

28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语录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原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语录出处】出自《满江红》,作者岳飞。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有《岳武穆集》传世。【语录解读】等闲:轻易,随便。不要再无所事事,碌碌无为而消磨青春和时光了;否则,等年老时只剩下悔恨与长叹了。宋高宗绍兴...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出处、解读

91.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语录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原文】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语录出处】出自《酬乐天咏老见示》,作者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处、解读

42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语录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原文】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语录出处】出自《别董大》,作者高适。高适是唐代边塞诗人,有《高常侍集》等传世。【语录解读】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认识你呢?诗人的好友...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得避危于无形》出处、解读

111.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得避危于无形【语录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得避危于无形原文】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得避危于无形。【语录出处】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语录解读】明智的人在(事情)还没发生之前早早预见,聪明...

《民无信不立》出处、解读

226.民无信不立【语录民无信不立原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语录出处】出自《论语·颜渊》。《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改革。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战乱...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处、解读

22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语录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语录出处】出自《孟子·尽心下》。《孟子》是一部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语录解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在其次,国君放在最后。这是孟子“仁政”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思...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处、解读

224.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语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原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语录出处】出自《尚书》。《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五经”之一。【语录解读】邦:国家。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宁。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

《民贫,则奸邪生》出处、解读

236.民贫,则奸邪生【语录民贫,则奸邪生原文】民贫,则奸邪生。【语录出处】出自《论贵粟疏》,作者晁错。晁错是西汉时期的政治家,著有《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等。【语录解读】百姓生活贫困了,就容易滋生为非作歹的事情。这句话点明了贫困带来的弊端,给百姓带来的精神上的折磨和不良影响。...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出处、解读

234.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语录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原文】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语录出处】出自《论积贮疏》,作者贾谊。贾谊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著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语录解读】百姓不能自给自足却可以治国的事,从古代到现在,还...

《猛志逸四海》出处、解读

82.猛志逸四海【语录猛志逸四海原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语录出处】出自《杂诗》,作者陶渊明。陶渊明是魏晋时期诗人、文学家,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语录解读】骞翮(qiānhé):犹展翅。翥(zhù):鸟向上飞。回忆少年时代,满怀豪情壮志,想要超越四海,就像鸟儿...

《每见公拜,朕亦身痛》出处、解读

402.每见公拜,朕亦身痛【语录每见公拜,朕亦身痛原文】每见公拜,朕亦身痛。【语录出处】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下》,作者司马光。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语录解读】每次见到狄公跪拜,我也觉得身子骨疼痛。这句话是武则天称赞一代名臣狄仁杰的话...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出处、解读

77.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语录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原文】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语录出处】出自《战国策·秦策》。《战国策》由西汉时刘向所编,是一部记述战国...

《满招损,谦受益》出处、解读

319.满招损,谦受益【语录满招损,谦受益原文】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语录出处】出自《尚书·大禹谟》。《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五经”之一。【语录解读】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这句话告诉我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谦恭礼让是反映一个人修养和公德水平...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出处、解读

49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语录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原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语录出处】出自《逢入京使》,作者岑参。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著有《岑嘉州诗集》。【语录解读】途中与回京的使者在马背上相逢,没法铺纸写字,只能请你转告...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