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0日星期一
首页/古代名人语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处、解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处、解读

12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语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语录出处】出自《报任安书》,作者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语录解读】人总会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句话表明了人活着要有价值,更要有...

12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语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原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语录出处】

出自《报任安书》,作者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语录解读】

人总会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句话表明了人活着要有价值,更要有尊严。

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的象征。因为李陵一事遭宫刑之后,他更是“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但他却以“重于泰山”来激励自己,忍辱负重,顽强地活下来,终于完成了称之为《史记》这部辉煌巨著。

今天,“重于泰山”已被看作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伟大的气节,一种不畏艰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司马迁用自己的如椽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给后世以极大的振奋之气。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