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0126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此条从患者和医生两个方面提出要求。人们都希望自己具备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不生病或少生病,能得享天年,而所忧虑的是患病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养生,勤勉不倦的锻炼。医生都希望加强医学修养,... 继续阅读
人之寿夭,在于撙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 0299 人之寿夭,在于撙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撙(zǔn)节,节制。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是生活要有节制。因为人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限度,人的活动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机体的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进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要损害人体。如饮食乃维持生命所必需,但暴饮暴食却损伤脾胃;活动形体是... 继续阅读
人之生也,体质各有所偏偏于阴虚,脏腑燥热,易感温病,易受燥气;偏于阳虚,脏腑寒湿,易感寒邪,易患湿证(近代·陆平一《溪医论选·病无纯虚论》引李文荣语) 1892 人之生也,体质各有所偏。偏于阴虚,脏腑燥热,易感温病,易受燥气;偏于阳虚,脏腑寒湿,易感寒邪,易患湿证。(近代·陆平一《溪医论选·病无纯虚论》引李文荣语)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受遗传影响或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谢、功能与结构上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往往影响人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与产... 继续阅读
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伤其气血者(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室血经闭成劳方论》) 0633 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伤其气血者。(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室血经闭成劳方论》)人体所以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皆赖气血作为基本的物质基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通过气的熏蒸、温煦,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促进气化代谢等各项生理活动;通过血的营养、滋润,脏腑等组织器官... 继续阅读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 0632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气是组成自然万物的本原。有形之物由无形之气聚合而成,人体的构成和生命活动的维持亦莫能外。以气之聚散来解释自然万物的始终成败,乃至人体生命活动的生死存亡,蕴含着古代哲学元气论,即气一元论的自然观。中医学理论强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 继续阅读
人之身如国神如君,君良则国治;气如民,民聚则国强;精如财,财蓄则国富(清·徐文弼《寿世传真·修养宜宝精宝气宝神》) 0635 人之身如国。神如君,君良则国治;气如民,民聚则国强;精如财,财蓄则国富。(清·徐文弼《寿世传真·修养宜宝精宝气宝神》)精、气、神是人体生命的基础。人的生命起源于精,出生后又必须依靠精的供养;生命的维持有赖于气,真气充盈方能保证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神由精气而生,又反过来支配精气的活动... 继续阅读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素问·热论》) 1445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素问·热论》)人感受寒邪,腠理闭固,阳气不得宣泄,正邪相搏,可引起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实际上,四时之邪侵袭,均可“病热”。凡由外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统称为外感热病,即古人所谓伤寒。《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又将伤寒分... 继续阅读
人之三焦,在上主纳,在中主运,在下主出(明·张介宾《类经·运气类》) 0832 人之三焦,在上主纳,在中主运,在下主出。(明·张介宾《类经·运气类》)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通道,也是众多脏腑发挥功能的所在。上焦主接纳饮食水谷,宣发敷布精微。《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指的正是精气如雾气般弥漫全身的情况。中焦主消化腐熟水谷,化生营卫气血,《灵枢·营卫生会》将这一功能形... 继续阅读
人之忍痛与不忍痛者,非勇怯之分也(《灵枢·论勇》) 1893 人之忍痛与不忍痛者,非勇怯之分也。(《灵枢·论勇》)“分”谓区分的标准。人的体质各不相同,在耐受疼痛方面也是如此。一般来说,疼痛较迟钝、痛阈较高的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就较大。反之,痛觉敏锐、痛阈较低的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就较差。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各人身体的体质所决定的,不能说能忍痛的人就是勇... 继续阅读
人之可畏者,衽席之间,不知戒者过也(元·李鹏飞《三元参赞延寿书·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 0298 人之可畏者,衽席之间,不知戒者过也。(元·李鹏飞《三元参赞延寿书·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性欲是人的基本需求,需得到基本的满足,然而可怕的是,人们往往不知节制,肆意放纵,从而变生疾患。中医认为,房劳过度,恣情纵欲,毫无节制,则会耗竭真精。此番种种,都将影响人的生理活动,缩短人的寿命,... 继续阅读
人之大气,积于胸中;呼吸出入,上下流通呼出之气,由心达肺;吸入之气,肝肾相济(清·费伯雄《医醇賸义·脉法》) 0630 人之大气,积于胸中;呼吸出入,上下流通。呼出之气,由心达肺;吸入之气,肝肾相济。(清·费伯雄《医醇賸义·脉法》)人之大气,名为宗气,乃由水谷之气及自然之气组成,积于胸中,有贯心脉,行呼吸之功。大气的升降出入与心肺、肝肾有关。心主血脉,肺主呼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浊气,借心脉的运行,通过肺... 继续阅读
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血多气,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素问·血气形志》) 1147 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血多气,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素问·血气形志》)人身各经脉气血多少,具有一定规律。如太阳经常多血少气,少阳经常少血多气,阳明经常多气多血,少阴经常少血多气,厥阴经常多血少气,太阴经常多气少血,这是先天禀赋之... 继续阅读
人者,天地之镇也(《灵枢·玉版》) 0010 人者,天地之镇也。(《灵枢·玉版》)自然界中,阴阳四时及其他事物的种种变化,会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产生影响。但是,人在承受这种影响时并不完全被动,也能具有主动性。比如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了解、掌握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变化,依据四季的冷暖变迁,适时调理自己的饮食起居,以保养体内的阳气和... 继续阅读
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东汉·张衡《二京赋》) 0008 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东汉·张衡《二京赋》)人类生活在天地之间,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相应在身体、情志方面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一般来说,风和日丽的晴朗天气和春夏季节,即所谓阳时,会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精神振作,充满生机;反之,凄风苦雨的阴冷天气和秋冬季节,即所... 继续阅读
人欲不可都绝阴阳不交,则坐致壅遏之病(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释滞》) 0306 人欲不可都绝。阴阳不交,则坐致壅遏之病。(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释滞》)中医养生法则强调生活要有节制。房事是人的正常需求,也是生殖繁衍的需要,但需做到房事有节、有度,太过与不及都会影响健康。如恣情纵欲,漫无节制,就会耗竭真精,缩短人的寿命。但同时,如果这种基本需求不能满足,所愿不得,... 继续阅读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 0004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人生存于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阴阳、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时时影响着人的生命运动。以日月为例,一日之中太阳的升降起落及在天空中的位置,对人体阳气生、长、收、藏的变化具有... 继续阅读
人与天地相参,脉必应乎四时(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而四时之中,均以胃气为本”) 1296 人与天地相参,脉必应乎四时。(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而四时之中,均以胃气为本。”)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人的生理活动,人体亦会随其变化而进行调节。如人体的脉象随春、夏、秋、冬四时变化,会呈现弦、钩、毛、石等不同的形态。参见1333、1366... 继续阅读
人与天地同一橐籥,故天地之气有升降,人之气亦随之(明·孙一奎《医旨绪余·防暑论》) 0003 人与天地同一橐籥,故天地之气有升降,人之气亦随之。(明·孙一奎《医旨绪余·防暑论》)橐(tuó)籥(yuè),喻指本源。在中医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领域,气是一切物质的基础,天地人均本源于气。人与天地万物同一本源,人在节律和结构上应当与天地具有同一模式,即使形式不同,天地的各种变化也必... 继续阅读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0005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依靠天地阴阳之气的交合而衍生,依赖天地的大气和水谷精气而维持生命运动,顺应四季寒热温凉、生长收藏的规律而正常地生存。因此,人类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情志好恶、起居饮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自... 继续阅读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0834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人的生命所以能持续活动,主要依赖水谷精微的营养补给。断绝水谷人就要死亡。水谷精微的产生和营运,离不开脾胃的运化,故称脾胃是“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在脉中... 继续阅读
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破滞气》) 0637 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破滞气》)机缄,指主宰并制约事物的力量,此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和各种功能活动。穹壤,天地。人与自然界的气体交换,水谷的化为精微,营卫的流行,津液的输布,血脉的运行和脏腑的活动等,都在气的作用下进行。... 继续阅读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素问·平人气象论》) 1295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素问·平人气象论》)再,两次。闰,增加。太息,即长息。平人,正常无病之人。此为古代调呼吸以诊脉的方法。一呼一吸合为一息,正常人在一呼一吸间各有两次脉搏。所谓“呼吸定息”,即在一息既尽与第二次呼吸之间,有一短暂间隙,此时... 继续阅读
人无日不在外治调摄之中,特习焉不察耳(清·吴尚先《理瀹骈文·续增略言》) 0300 人无日不在外治调摄之中,特习焉不察耳。(清·吴尚先《理瀹骈文·续增略言》)人们日常生活起居之中就包含着许多外治法。人几乎没有一天不是处在外治调养之中,只不过这些活动已习以为常,反而觉察不到罢了。比如暑天酷热,睡篾席,摇扇子;冬季严寒,围火炉,穿皮衣。“热者以凉,冷者以暖”,随四季气候而... 继续阅读
人无故不应饵药,药有所偏助,则脏气为之不平(《新唐书·裴潾传》) 2538 人无故不应饵药,药有所偏助,则脏气为之不平。(《新唐书·裴潾传》)饵药,服药之谓。从根本上来说,疾病产生由于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的缘故。以药治病,在于用药的偏胜纠正机体阴阳的偏胜及脏腑功能的紊乱,从而使机体阴阳恢复平衡,脏腑功能协调。正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万物各有偏胜论》所说... 继续阅读
人卧,血归于肝(《素问·五脏生成》) 0641 人卧,血归于肝。(《素问·五脏生成》)卧,即为睡眠,也泛指宁静。人在睡眠、宁静的状态下,血液储藏于肝。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与藏血。肝脏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肝内储存一定的血液,既可濡养自身,以制约肝气、肝阳,不致亢动太过,又可防止出血。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 继续阅读
人徒知滋阴之可以降火,而不知补阳之可以生水(明·张介宾《质疑录·论苦寒补阴之误》) 2149 人徒知滋阴之可以降火,而不知补阳之可以生水。(明·张介宾《质疑录·论苦寒补阴之误》)滋阴以降火,补阴以制阳,其理易明,医多知之而习以为常。但是,补阳以生水,温阳以益阴,当明阴阳互根、精气互生之理。阴液的滋生,离不开阳气的推动、激发、气化。阴液亏耗者,纯用火剂滋阴之品,往往腻滞不畅,而有... 继续阅读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0303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三国志·魏书·华佗传》)这是三国时名医华佗对学生吴普说的一段话。指出保健的方法是经常劳动,但不要过度疲劳。活动之后,饮食物便容易消化吸收,全身气血流通,自然百病不生。有如古语所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继续阅读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灵枢·营卫生会》) 0837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灵枢·营卫生会》)清、浊,此指性能而言。唐容川《医经精义·脏腑之官》云:“清浊以刚柔言,阴气柔和为清,阳气刚悍为浊。”水谷进入人体,经过脾胃运化,产生水谷精微传注于肺,从而使五脏六腑皆得到营养。水谷精微中,柔和... 继续阅读
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0012 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自然界万物皆依赖阳气,阳气充盛则万物生长,阳气衰亡则万物萧条,乃至死亡。张氏针对阴寒之气有碍生化而强调阳气为造化之主。认为阳主生,阴主杀。人为万物之灵,自然界万物不齐的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基本上具备于人体,它有似天地的... 继续阅读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灵枢·经脉》) 0642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灵枢·经脉》)本条形象地表述了人体形成的过程及皮、肉、脉、筋骨的功用。人在孕育之初,由男女交合而成精,然后由精发育而渐生脑髓。人之形体,由内而外,是以骨为支柱,以经脉为营运气血的通道,以坚劲的筋来约束骨骼... 继续阅读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0006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的生命活动与天地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的天之气、地之物,才能生存;另一方面,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四时物候的变化,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所以说,天气与地气相交融,才具备了人类生命活动的条件和环境... 继续阅读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0007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其形态和功能特性来分析,都可以划分为阴阳两部分。如人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而体表又可再分阴阳,如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以脏腑来分,六腑属阳,五脏属阴。而五脏之中又可再分阴阳,... 继续阅读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春气融融,故能生物;秋气肃肃,故能杀物明乎生杀之机者,可与论养生(清·程文囿《医述·医学溯源》) 0302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春气融融,故能生物;秋气肃肃,故能杀物。明乎生杀之机者,可与论养生。(清·程文囿《医述·医学溯源》)春气融融,草木萌发,生机盎然,故谓“生物”;秋气肃肃,草木凋零,万物萧瑟,故谓“杀物”。此为天地自然生杀之理。人生一如天地,凡欲养生,必先知自然界的生杀之... 继续阅读
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六郁》) 1448 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六郁》)闭滞不得发越谓之郁。人身多种疾病,多由于郁所致。大凡六淫入侵,七情所伤,皆可致郁,诸如肝气郁结、湿邪阻遏、邪热内闭、痰浊壅结、瘀血痹阻、食积不化等均为发病之因。朱丹溪有“六郁”之称,即气郁、湿郁、热郁、痰郁、血郁、食郁。六者可单独为病... 继续阅读
人身之脉,阳法天而健,阴法地而翕(清·吴仪洛《伤寒分经·比类金匮胃寒证》) 0009 人身之脉,阳法天而健,阴法地而翕。(清·吴仪洛《伤寒分经·比类金匮胃寒证》)健,指强盛。翕(xī),指和合。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所以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阴阳可分天地。阳主动,有健运向上的作用;阴主静,有宁静抑制的功效。... 继续阅读
人身之精气如油,神如火火太旺,则油易干;神太用,则精气易竭(清·程文囿《医述·医学溯源》) 0638 人身之精气如油,神如火。火太旺,则油易干;神太用,则精气易竭。(清·程文囿《医述·医学溯源》)人身精气犹如灯油,而人之精神犹如灯火。若火势太旺,势必耗油太过而使之干涸。用神过度,势必耗精伤气而使之枯竭。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精神亢奋,心烦浮躁,情绪不安,焦虑紧张,精气就会过度消耗,甚至耗... 继续阅读
人身之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一之源;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论》) 0835 人身之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一之源;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论》)天一,天地万物。《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人身之根本,有先天与后天的不同。先天之本在肾,肾在五行属水而应北方... 继续阅读
人身液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髓(清·徐文弼《寿世传真·修养宜宝精宝气宝神》) 0639 人身液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髓。(清·徐文弼《寿世传真·修养宜宝精宝气宝神》)水谷饮食经脾胃运化而生成津液,津液与营气结合,可生成血,血藏于肝,精藏于肾,精血本为同源。肾中之精又可化生为髓,以养脑充骨。总之,人体的气、血、津液、精、髓,在生理上可以互相资生。同样,在病理情况下也会相互... 继续阅读
人身六气为病,有自生者,有与天之六气相感应而生者(清·何梦瑶《医碥·六气后论》) 1446 人身六气为病,有自生者,有与天之六气相感应而生者。(清·何梦瑶《医碥·六气后论》)六气为病,有外感和自生之分。外感六气,即自然界中能够致人于病的六种反常气候——风、寒、暑、湿、燥、火,又称为“六淫”。自生六气,是指在病变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内风、内寒、内... 继续阅读
人身本无病也,凡有所病,皆自取之(明·虞抟《医学真传·虚损》) 1447 人身本无病也,凡有所病,皆自取之。(明·虞抟《医学真传·虚损》)五脏气血充沛,六腑调和,经脉强盛,各种生理功能旺盛,则机体健康无病。如果机体阴阳失调,产生疾病,大多是由于患者自己摄生不慎所致。如不适寒温、饮食不节、劳逸无度、情志失调、恣情纵欲等,扰乱了体内的生理活动,从而产生疾病。同时... 继续阅读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0127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人的生命,千金不换。生命既然宝贵,医生的责任当如泰山之重。故为医者须有仁爱之心,普救众生之志,还要具备高超的医疗技术,能正确地辨证论治,善于起沉疴于冥冥之中,夺冤魂于离体之时。医生救人一命,胜于馈赠千金,故孙思邈... 继续阅读
人可以参天地之干者,莫贵于眠食如常(清·曹存心《继志堂医案·内伤杂病门》) 0301 人可以参天地之干者,莫贵于眠食如常。(清·曹存心《继志堂医案·内伤杂病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这是中医学对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与发挥。养生也必须遵循这一核心理念。睡眠与饮食是人之生理活动中最重要的两项内容。... 继续阅读
人皆知温为热,而不知燥为凉(清·雷丰《时病论·秋燥》引江诚语) 1449 人皆知温为热,而不知燥为凉。(清·雷丰《时病论·秋燥》引江诚语)温邪之性属热,无人不知。而温热之邪能伤津致燥,故人皆以为燥邪属热,殊不知尚有凉燥者。六气之中,燥邪属金,燥金主气,自秋分而至立冬。四时之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故燥邪属阴,其性本凉。沈自南引《性理大全》谓“燥属次寒”,实卓... 继续阅读
人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固,皮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散;脾精不固,齿发衰白(清·徐文弼《寿世传真·修养宜宝精宝气宝神》) 0836 人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固,皮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散;脾精不固,齿发衰白。(清·徐文弼《寿世传真·修养宜宝精宝气宝神》)脏腑精气是生命的基础。如果脏腑精气不能内固,就会发生种种病变。肝开窍于目,肝之精气耗散,双目失于濡养,可出现目视不明;肺与皮毛相合,肺之精气耗散,肺卫之气不能... 继续阅读
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兼抑肝之剂(明·虞抟《医学正传·眩晕》) 2148 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兼抑肝之剂。(明·虞抟《医学正传·眩晕》)眩即眩晕,泛指目眩与头晕。凡肝阴虚,阳亢于上,肾精亏,髓海失养,气血亏损,清宫失养,痰浊风火上扰,瘀血内阻上攻头目等皆可致眩晕。虞氏根据体质特点,尤其强调眩晕系... 继续阅读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子路》) 0184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子路》)我国古代医巫混一,故孔子将医师与巫师相提并论。他指出:人如果没有恒心,连巫医都不能胜任。此条强调持之以恒实乃至理。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特别是医师,不下持之以恒的苦学工夫,不积累丰富的学术经验,轻则延误病情,重则送人性命。可见为医之难,非同儿戏... 继续阅读
人待老而求保生,是犹贫而后蓄积,虽勤亦无补矣(明·李舜臣《延寿第一绅言》引程颐语) 0304 人待老而求保生,是犹贫而后蓄积,虽勤亦无补矣。(明·李舜臣《延寿第一绅言》引程颐语)人至迟暮之年,业已耳聋眼花,步履蹒跚,再去求养身保生,就好像人于赤贫之后才想到要积蓄,未免为时已晚,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必须自幼起就注意养生,特别是到了壮年时期,在人体生理功能最旺盛,又是由盛转衰的... 继续阅读
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诫篇》) 0305 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诫篇》)陶弘景认为,世人之所以不能养生长寿,是人们不能遵循养生之道,违背养生之理,而并非天道夺人,是人们的行为违背了生命之道,而不是生命遗弃了人。《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人的自然寿命或称理想寿... 继续阅读
人参者,乃医家邀功避罪之圣药也(清·程文囿《医述·药略》) 2539 人参者,乃医家邀功避罪之圣药也。(清·程文囿《医述·药略》)人参大补元气,乃中医补益药之上品。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数千年的医药临床实践证明:人参确是一味补益作用强、用途广泛、不良反应小的良药,其补益作用已臻妇孺皆知的地步。但是人参并非是一味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圣药”。医界个别庸... 继续阅读
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清·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六《劝医六则》) 0182 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清·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六《劝医六则》)医乃仁术,然而要成为苍生大医,光有救人之心是不够的,更要具备济世救人之术。正如王孟英在《回春录·序》中所说:“医者,生人之术也,医而无术,则不足生人。”孙思邈认为医学是“至精至微之事”,“学者必须博... 继续阅读
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于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清·石芾南《医原·人身一小天地论》) 0014 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于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清·石芾南《医原·人身一小天地论》)人是天地阴阳形气相感的产物,与自然界和谐一致,均受阴阳五行运动规律制约,人体生命活动必须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随着自然界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以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反之,就会产生不适... 继续阅读
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东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0013 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东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自然界的正常气候能生长万物,不正常的气候会伤害万物。就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处于自然之中的人当然也不能例外。生长、发育离不开阳光、空气、水等自然条件,而自然环境的... 继续阅读
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清·王学权《重庆堂随笔·论治案》) 0183 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清·王学权《重庆堂随笔·论治案》)纵观我国历代名医,无不天赋异禀:孙思邈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被人称为“圣童”。朱丹溪幼时,读书也能过目成诵,文章词赋,一挥即成。先天禀赋是否聪颖灵巧,是为医的基础条件。而徒有天... 继续阅读
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清·程国彭《医学心悟·痹》) 1756 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清·程国彭《医学心悟·痹》)《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由于热属阳,五行主动,脉中之血得阳气的温煦与推动而流行畅通,无所留滞。若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血脉... 继续阅读
热在上者,为头痛目赤,为喉疮牙痛,为诸逆冲上,为喜冷舌黑(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2076 热在上者,为头痛目赤,为喉疮牙痛,为诸逆冲上,为喜冷舌黑。(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火性炎上,热邪侵犯人体,其症状尤以上部为多。热邪上扰头面清窍,则头痛目赤;热毒炎上,气血壅滞,则咽喉肿痛、糜烂,甚则成脓;胃热炽盛,热势上升,则牙龈红肿疼痛;气火上逆,则呕吐气促;热极伤津,则见... 继续阅读
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东汉·张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2077 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东汉·张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热邪停留在上焦,灼伤津液,肺失清肃,气逆而咳,久咳耗伤津气,肺失润养,可致肺痿;热邪停留在中焦,脾胃阴津被消灼,肠道失去濡润,则大便燥结坚硬;热邪停留在下焦,... 继续阅读
热在里者,为瞀闷胀满,为烦渴喘结,或气急叫吼,或躁扰狂越(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2078 热在里者,为瞀闷胀满,为烦渴喘结,或气急叫吼,或躁扰狂越。(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里热证为正邪激烈交争之证,病体属实。阳热亢盛,扰及心神,则心中闷乱而烦;灼伤津液,则渴欲引饮;邪热与肠中糟粕互结,气机壅滞,则胀满便结;气火上逆,则喘促气粗;扰乱神明,心神失守,则叫吼乱言,狂躁... 继续阅读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2439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此条为反治法的具体应用。热因热用适用于真寒假热证,如阴盛于内(下),格阳于外(上),用通脉四逆之类。寒因寒用适用于真热假寒证,如热邪深伏,阳郁不达于表,外现假寒,用白虎、承气之类治之。塞因塞用适用于由于虚弱导致痞塞的病证,... 继续阅读
热刑肺金,气弱不振,咳而唾沫为肺痿;邪传营血,凝而不行为肺痈(清·沈明宗《金匮要略编注·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2075 热刑肺金,气弱不振,咳而唾沫为肺痿;邪传营血,凝而不行为肺痈。(清·沈明宗《金匮要略编注·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肺痿与肺痈,均为肺中有热,但肺痿属虚,肺痈属实。肺痿为热灼伤津,肺叶枯槁。肺痈为热壅血瘀,化脓溃破。尤在泾指出:“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为津灼而肺焦也;痈者,壅... 继续阅读
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灵枢·痈疽》) 1758 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灵枢·痈疽》)火热之邪,均易夹毒,热毒侵入血分,聚于局部,腐肉成脓,发为肿疡。《医宗金鉴·痈疽总论歌》曰:“痈疽原是火毒生。”临床辨证,凡疮疡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甚或肉腐化脓者,其证均属阳属热。论其具体病邪,又常以热毒、火毒为辨,又多伴发热、心烦、口渴等症。... 继续阅读
热极而成厥逆者,阳极似阴也;寒极而成厥逆者,独阴无阳也(元·齐德之《外科精义·伤寒四道厥辨》) 1757 热极而成厥逆者,阳极似阴也;寒极而成厥逆者,独阴无阳也。(元·齐德之《外科精义·伤寒四道厥辨》)此处厥逆,是指四肢厥冷。热盛之极而出现四肢厥冷的,是因热盛于里,阳气被遏,不能达外所致,即“阳极似阴”“真热假寒”。《伤寒论》所论述“热深厥亦深”即属此类。至于阴寒内盛至极而出现的四肢厥冷,... 继续阅读
热传营,舌色必绛(清·叶桂《温热论》)_1 2079 热传营,舌色必绛。(清·叶桂《温热论》)温病邪热传入营分,舌质必呈深红色,即绛舌。这是辨别营分证的一个关键。但绛舌的形态有多种,反映的具体病机亦有所不同。如绛舌上罩黄白苔垢,表示气分之邪犹未尽解;舌质纯绛鲜泽,则是包络已经受病;舌绛而中心干燥者,不仅心营热盛,而且胃火烁津;舌绛而上有黏... 继续阅读
热传营,舌色必绛(清·叶桂《温热论》) 1405 热传营,舌色必绛。(清·叶桂《温热论》)温病邪热传入营分,舌质必呈深红色,即绛舌。这是辨别营分证的一个关键。但绛舌的形态有多种,反映的具体病机亦有所不同。如绛舌上罩黄白苔垢,表示气分之邪犹未尽解;舌质纯绛鲜泽,则是包络已经受病;舌绛而中心干燥者,不仅心营热盛,而且胃火烁津;舌绛而上有黏... 继续阅读
热病最易伤阴,当刻刻保阴为要(清·雷丰《时病论·热病》) 2440 热病最易伤阴,当刻刻保阴为要。(清·雷丰《时病论·热病》)所谓热病,主要是指一切外感病邪引起的热性病。雷氏所言,主要指发于夏季的热病,即暑温之类。由于暑热病邪,其性酷烈,最易伤津耗液,并往往持续于整个病变过程。津液、阴液为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疾病的痊愈、邪气的退却、正气的康复具有... 继续阅读
热病用凉药,须佐以活血之品,始不致有冰伏之虞(清·周学海《读医随笔·病后调补须兼散气破血》) 2631 热病用凉药,须佐以活血之品,始不致有冰伏之虞。(清·周学海《读医随笔·病后调补须兼散气破血》)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的治则,热病要用寒凉的方药治疗,但是如果用药太寒凉,极易冰伏血脉,导致血滞成瘀,故在用药配伍中佐以活血之品,防止血瘀。同时根据《读医随笔》热病用凉药,须佐以... 继续阅读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灵枢·热病》) 2080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灵枢·热病》)阴脉,指经脉中的阴经。《难经·三十七难》说:“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外感热病过程中,出汗后,邪热退,脉应平静,若脉仍躁动不宁,是孤阳不敛,阴... 继续阅读
热病已得汗,脉静安者生,脉躁者难治(晋·王熙《脉经·诊百病死生诀》) 2081 热病已得汗,脉静安者生,脉躁者难治。(晋·王熙《脉经·诊百病死生诀》)在热病的发病或治疗过程中,自然汗出或服药得汗,一般来说是疾病向愈的现象。因为热病之汗,每为袪邪外出的途径,邪可随汗而出,热可随汗而清。然而,热病亦有汗出而邪气不除、正气反伤者。其间辨证,诊察脉象是一个重要方面。凡汗出... 继续阅读
饶你读得王叔和,不如我见过病证多(元·罗天益《卫生宝鉴·福医治病》) 0274 饶你读得王叔和,不如我见过病证多。(元·罗天益《卫生宝鉴·福医治病》)中医学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它来源于生产活动和生活实践,又经过医疗实践的不断总结与提高,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是应用性科学,实践性极强,经历的病证越多,经验越丰富,对疾病的认识也就越深刻... 继续阅读
雀目乃肝虚之候(清·李用粹《证治汇补·目疾》) 1804 雀目乃肝虚之候。(清·李用粹《证治汇补·目疾》)雀目又称“鸡盲”,亦即夜盲症。通常可分为先天、后天两类。先天者,为高风雀目,大多属于肾阳不足;后天者,临床多见为肝虚雀目,每每由脾失健运、肝失濡养、肝血亏虚而引起。雀目的显著症状是在黑夜或暗处视物不清。肝开窍于目,肝得血而能视,故雀目属于... 继续阅读
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唐·王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注》) 0064 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唐·王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注》)全,意指保全。阴阳之间既相反,又相成,二者相互依存,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能够保全阴气,则阳气不会衰竭,能够摄护阳气,则阴气也不致耗尽,表明了阴阳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关系。如伤寒在大... 继续阅读
取之阴者,火中求水,其精不竭;取之阳者,水中寻火,其明不熄(明·赵献可《医贯·阴阳论》) 2336 取之阴者,火中求水,其精不竭;取之阳者,水中寻火,其明不熄。(明·赵献可《医贯·阴阳论》)如果肾水不足,欲补其阴,须在滋阴的基础上加入补阳药物,使阴得阳气之化,则阴精泉源不竭;如果肾阳衰微,欲补其阳,须在补阳的基础上加入滋阴药物,使阳得阴精之滋,则阳气生机不灭。这是阴阳互根的道理在治疗... 继续阅读
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金·窦默《针经指南·标幽赋》:“~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1237 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金·窦默《针经指南·标幽赋》:“~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确定一个穴位的所在位置,除以骨度分寸和体表标志为主要依据外,还必须注意到体位、姿势,结... 继续阅读
取妻不取同姓(《礼记·曲礼上》) 0462 取妻不取同姓。(《礼记·曲礼上》)古人从长期生活经验中发现,血缘相近的近亲通婚,所繁衍的后代,多柔弱有病而不兴旺,故《国语·晋语》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古代父系社会,子女皆袭父姓,同姓血缘相近。为了避免近亲通婚之害,除了不准家族内通婚外,还作出了同姓不得婚姻的规定。其中含有科学的... 继续阅读
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东汉·张机《伤寒论·序》) 0569 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东汉·张机《伤寒论·序》)世上有些人把名利地位、富贵荣华当作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他们为了达到目的,处心积虑,奔波角逐,损精神,耗气血,不惜以宝贵的身体和生命作代价,去换取名利荣华等身外之物,已到了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一般的危险境地。这实... 继续阅读
求子之法,莫先调经(明·楼英《医学纲目·调经》) 2021 求子之法,莫先调经。(明·楼英《医学纲目·调经》)妇女受孕的先决条件是其本身必须肾气旺盛,精血充沛,冲盛任通,月事如期。如果因某些原因,导致各种月经不调证,则必然影响受孕。例如肾气虚弱,精血不足,冲任失养,导致月经后期;再如肝气郁结,气血失调,冲任不能相资,以致经期先后不定,经来腹痛,... 继续阅读
求穴在乎按经(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头不多灸策》) 1225 求穴在乎按经。(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头不多灸策》)穴位是经气聚合之处,人体的病变往往通过经脉反映在某些穴位上,因此,取穴治病首先要按各条经脉的联系范围来进行。《灵枢·四时气》:“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明代汪机《针灸问对》认为:“病随经所在,穴随经而取,庶得随机应变之理。”临床上对于头... 继续阅读
求脉之道,当以有力、无力辨阴阳,有神、无神察虚实(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十问》) 2022 求脉之道,当以有力、无力辨阴阳,有神、无神察虚实。(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十问》)诊察脉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辨别脉的有力、无力和有神、无神。脉有中和之力即为有神。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脉搏有力是有神的标志之一。脉中有神,具体地说,即有力中不失和缓,柔软中不失有力,是冲和有胃之象。脉... 继续阅读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743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乃长夏之时气。夏末秋初,金气未盛,湿气仍在,故人在秋季仍有感湿之可能。湿气通于脾,秋伤于湿,如果立即发病,可见湿气淫脾的濡泄等证。如果不立即发病,湿邪蓄于体内,日久郁而成热,至冬季降临,寒气大盛,外感寒邪,造成外寒内热,相搏乘肺,肺之宣肃... 继续阅读
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清·吴尚先《理瀹骈文·略言》) 2486 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清·吴尚先《理瀹骈文·略言》)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与疾病关系密切。七情过极,脏腑气机就会失常,如《素问·举痛论》有“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诸语。古典文学中,有不少七情致病的事例。如黛玉忧... 继续阅读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0120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与浊阴是相对而言的,用于不同的地方,含义亦不尽一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所说清阳,指呼吸之气及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赖以发挥的精微物质。如清阳不升,不能上奉,则头面七... 继续阅读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807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主升,浊气主降,升清与降浊是相对而言的。清浊之气升降相因,是维持饮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因素。清阳不升,中气下陷,可引起泄泻等症。浊阴不降,阻滞脘腹,可引起胀满等症。就脏腑功能特点而言,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清气不升... 继续阅读
清气升而津液四布,浊气降而水道下行(清·唐宗海《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 1102 清气升而津液四布,浊气降而水道下行。(清·唐宗海《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清气指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微,浊气则指水谷、津液的代谢产物。脾主运化,以升清为主;胃主受纳,以降浊为要。人体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物质的输布排泄,均由脾之升清、胃之降浊的重要功能予以调节。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 继续阅读
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素问·生气通天论》) 0567 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素问·生气通天论》)养生之人必须善于调摄精神情志,经常保持一种清心、宁静的状态,各种烦恼忧愁、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这样就能使真气调畅,肌腠固密,抗拒外邪的侵袭。即使外界有剧烈的致病因素,也不能损害身体。此条充分强调精神情志的调摄在防病抗病方面... 继续阅读
轻天下,则神无累矣;细万物,则心不惑矣;齐死生,则志不慑矣;同变化,则明不眩矣(《淮南子·精神训》) 0494 轻天下,则神无累矣;细万物,则心不惑矣;齐死生,则志不慑矣;同变化,则明不眩矣。(《淮南子·精神训》)认为天下轻微,精神就没有牵累了;认为万物微不足道,心神就不会困惑了;认为死和生一样,情志就无所畏惧了;认为变与不变相同,神明就不会迷乱了。此条强调人的精神必须清静无为,不萦心、累心于外... 继续阅读
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灵枢·五色》) 2038 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灵枢·五色》)青、赤、黄、白、黑五色,不仅与肝、心、脾、肺、肾相应脏腑病变有关,而且往往反映一定病邪的性质。青和黑色反映痛证,黄和红色反映热证,白色反映寒证,这是五种病色所主的一般证候。气血不畅,经脉瘀阻,不通则痛,故面色多呈青、黑而疼痛时作;气血得热则... 继续阅读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东汉·张机《伤寒论·序》) 0294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东汉·张机《伤寒论·序》)中医学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所创造并留传下来的珍贵遗产,要加以继承和发扬,就必须认真钻研古代医籍,以吸取前辈医家的宝贵经验。首先是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它们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的基础,对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养生... 继续阅读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素问·脉要精微论》) 1322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素问·脉要精微论》)望、闻、问、切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主要手段。“脉为血之府”,故“切脉动静”可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故望目之神气,可以了解五脏... 继续阅读
巧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清·费伯雄《医醇賸义·同病各发》) 2226 巧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清·费伯雄《医醇賸义·同病各发》)辨证论治虽然有一定的法则,但是临床病证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医生治病既要掌握法则,又不可受其拘束,要知常达变,灵活处理。所谓灵活,并非凭主观想象,随心所欲地孟浪从事,而是根据“规矩”,采取适合于复杂病证或特殊病情的变通方法... 继续阅读
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候》) 1855 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候》)肾为作强之官,主骨,藏精。强力举重,作强过度,易令肾气受伤。肾为寒水之脏,位居下焦,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阴邪易伤人阴分,“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久坐湿地,湿自下而入,易致肾之气化失司,出现尿少、水肿等... 继续阅读
浅深不得,反为大贼(《素问·刺要论》) 1245 浅深不得,反为大贼。(《素问·刺要论》)针刺深度不当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针刺深度是指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年老气血衰退以及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均不宜深刺,年轻力壮、气血旺盛者... 继续阅读
乾坤之道,唯人为贵;在身所重,唯眼为宝(唐·王焘《外台秘要·天竺经论眼序》) 1099 乾坤之道,唯人为贵;在身所重,唯眼为宝。(唐·王焘《外台秘要·天竺经论眼序》)天地之间,人最宝贵。人身之中,眼最宝贵。眼睛是人体接收外界信息最灵敏、最重要的器官。一旦视觉发生障碍,正常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并且眼与脏腑、经络有密切的联系,《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 继续阅读
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素问·厥论》) 1082 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素问·厥论》)宗筋,即众筋。前阴为众筋所聚之处,肝主筋,其脉绕阴器。《灵枢·刺节真邪》认为此处为“身中之机”。有主生殖、泄精、排尿之功。前阴的生理功能除与肝肾有关外,与太阴阳明(即脾胃)的功能亦密切相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脾胃所... 继续阅读
千方易得,一效难求(明·王文谟《碎金方·引》) 2543 千方易得,一效难求。(明·王文谟《碎金方·引》)治病的方剂千千万万,数不胜数,掌握其组成、功效亦不甚难,然而欲投之见效,应手愈病,却颇不易。疗效的产生并非单纯取决于方剂,而是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对疾病的表现要全面仔细地观察,其次须对其进行分析、归纳而作出判断,再次须根据病因病机确立治... 继续阅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东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1467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东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疢(chèn)难,指疾病。人体的病证千变万化,然究其原因不外三个方面:一是经络感受病邪,继而传入脏腑,此... 继续阅读
弃膻荤,甘素食,慎起居,吸清空,力行不倦,厥体渐癯,而持之益笃(清·伍廷芳《延寿新法·序》) 0448 弃膻荤,甘素食,慎起居,吸清空,力行不倦,厥体渐癯,而持之益笃。(清·伍廷芳《延寿新法·序》)癯(qú),指体态清瘦而精神健旺。“弃膻荤,甘素食”“慎起居”对养生的重要意义,参见0364条。在饮食起居之外,此条还提出了“吸清空”——即呼吸吐纳,以及“力行不倦”——即适度运动等养生方法。... 继续阅读
气主于肺,肺为诸气之司;生于胃,胃为化源之所;原于肾,肾为根本之地(清·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杂症·方脉肿胀合参》) 0905 气主于肺,肺为诸气之司;生于胃,胃为化源之所;原于肾,肾为根本之地。(清·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杂症·方脉肿胀合参》)肺为气之主,呼吸之气的维持、全身气机的运行均有赖于肺气,故言“肺为诸气之司”。胃(泛指脾胃)为气之源,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的化生,均以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为物质基础,... 继续阅读
气主呴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0684 气主呴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呴(xǔ),嘘气,引申为滋养化育。气为阳,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及体温的维持,都要依赖于气的温煦作用,故曰“气主呴之”。血为阴,运行不息,对全身各部分起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故曰“血主濡之”。气与血的功能互不相同,但二者又存在着紧密的... 继续阅读
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元·滑寿《难经本义》) 0673 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元·滑寿《难经本义》)气与血的生成,都有赖于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故气血是同源的。气可行血,血能载气。气无血依附,则飘浮不定而无所归;血无气温煦、推动,则凝聚壅塞而不流行。气不足,则生血、摄血功能失常,以致血虚、失血。若失... 继续阅读
气至色不至者,生;色至气不至者,死(清·林之瀚《四诊抉微·五色见于面审生死诀》) 1326 气至色不至者,生;色至气不至者,死。(清·林之瀚《四诊抉微·五色见于面审生死诀》)在望诊中,有通过望气与色以辨生死之说。气即神气,隐含于肌肤之内;色为血色,彰然于皮肤之表。气应光明润泽,色应红黄隐隐。气、色可分而不可离。色随气华,失去光泽生气,不论何色,都提示病重。如《素问·五脏生成》... 继续阅读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金·窦默《针经指南·标幽赋》) 1175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金·窦默《针经指南·标幽赋》)针刺得气时,患者在针刺部有酸胀重麻感,有时还出现不同程度的感传现象。医生持针的手上也会感觉到针下有沉重紧涩的现象,好像鱼吞钩饵游线浮沉。针刺未得气时,患者无特殊感觉,医生感到针下空虚无物,好像闲处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