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唐朝/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原文与赏析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原文与赏析

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①,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②,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③。【注释】①砌:台阶。②“雁来”句:传说大雁可替人传递书信,因为它们春来秋去,守时守信。和“鱼书”一样,是古人表达乡思相思之情的一个典型意象。③还(xuán):同“旋”,立即;很快。【赏析】这首词,有人说是写普泛的离情相思,也有人说是李煜怀念...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①,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②,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③。

【注释】①砌:台阶。②“雁来”句:传说大雁可替人传递书信,因为它们春来秋去,守时守信。和“鱼书”一样,是古人表达乡思相思之情的一个典型意象。③还(xuán):同“旋”,立即;很快。

【赏析】这首词,有人说是写普泛的离情相思,也有人说是李煜怀念十二弟的词,李煜抛开了“闺阁女子”的假面,以真面目、真性情示人。一字一句皆从胸中自然流出,丰神秀绝,俨然一块莹润丰满的水晶。

整首词如俞陛云先生所说:“上段言愁之欲去仍来,犹雪花之拂了又满;下段言人之愈离愈远,犹春草之更远还生。”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点明了时间,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如果没有数着时间,怎能如此清晰断言,春过了一半?春已过半,姹紫嫣红斗芳春的繁花,又该辞枝别树归入尘了。尘土埋葬了花,也埋葬了春天。易凋的繁华、易逝的流年啊,叫人触目所见,怎不柔肠寸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这两句绾合了上二句的“触目”与“春半”。触目所见是砌下落梅如雪乱,若不是春天已过半,何至于落梅缤纷,如雪花乱扑蒙人面?“愁肠断”呢?李煜没有直接写,而是用了一个如画般的意境,将愁形象地画了出来。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这两句紧承“别来”,更深一层,丝丝入扣。前句是说家乡音讯全无。雁来有信,人却没寄来只言片语,一点差可告慰愁怀的念想也没有,然现实世界里没什么指望,只有寄企望于梦中了。步步退让,换来的也只是“路遥归梦难成”!路太遥远,远得连梦也无法达到!短语中隐藏了多少幽微与波折。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紧承上两句而来,一无音讯,二无和梦,悠悠离恨,便如满地“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眼前景,心中恨,打并一片。春草遍地,可见愁之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见愁之蓬勃顽固。它如春草般占据心灵的原野,直到将其吞没、荒芜。

俞平伯先生这样评价此词的结句:“于愁则喻春水,于恨则喻春草,颇似重复,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长句一气直下,‘更行更远还生’,以短语一波三折,句法之变幻,直与春水春草之姿态韵味融成一片,外体物情,内抒心象,岂独妙肖,谓之入神也。虽同一无尽,而千里长江,滔滔一往,绵绵芳草,寸接天涯,其所以无尽则不同尽也。词情调情之吻合,词之至者也。”

这首词中有两个典范。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是诗情兼有画意。它是深情的,有着厚重的质感。它是形象的,有着如画的形式。能将诉诸语言和诉诸形象的两种不同特质的艺术打通者,除了卓绝的造诣,还需要敏感的心。这二点,李煜恰好都具备。

敏感者,总是在寻找新的事物,总是处在一种充满了生命力的不安状态中。李煜用颤笔书写的“金错刀”体,以锦帛代笔的“撮襟书”,以工笔刻画的“铁钩锁”画,无一不是求新求异的结果。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将愁量化、物象化的标竿。此后晏几道有“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秦少游有“飞红万点愁如海”,李清照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更绝的还有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他也因此而得了“贺梅子”的雅号。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tangchao/202302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