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第三篇谋攻篇【谋攻篇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1],破国次之[2];全军为上[3],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4]...
孙子兵法《谋攻篇》解读

孙子兵法《谋攻篇》解读

第三篇谋攻篇【提要】从这篇开始到《军争篇》止,主要是议论在做出用兵的决策之后,人们必须首先思考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原则。本篇着重论述用兵打仗“必以全胜争于天下”,即力求“全胜”的战略思想和策略原则。全篇内容大体分为四部分。1.提出用兵作战应...

孙子兵法《谋攻第三》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谋攻第三【谋攻第三写作背景】“谋攻”,即对敌作战时采取的谋略。前一篇讲战前的物资准备,做好了战前的准备,就要正式进入战场了。孙子讲兵法,不追求硬碰硬的对决,而是提倡“上兵伐谋”,通过智慧谋略战胜对手,减少双方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谋攻”和庙算有所不同。庙算是战前战略的策划,需要考虑各种因素,调...

孙子兵法《军争篇》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第七篇军争篇【军争篇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1]军聚众,交和而舍[2],莫难于军争[3]。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4]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5],日夜不处,...
孙子兵法《军争篇》解读

孙子兵法《军争篇》解读

第七篇军争篇【提要】本篇主要阐述在两军对垒中,为将者必须把握的基本战略和战术,但着重又论述“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迂直之计”。它是对正奇结合、制胜和虚实结合、以实击虚原则的进一步引申与概括。全篇内容大体分为四部分。1.提出两军对战,最...

孙子兵法《军争第七》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军争第七【军争第七写作背景】“军争”,就是两军争胜的意思。战前庙算、战场谋攻等,都是为了与敌人争胜。本篇所讲的“军争”,强调的是临阵交锋,包括“争利”和“争胜”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讲如何取得有利先机,后者主要讲如何在敌我力量对比中占优。孙子“争利”之时,不主张“倍道兼行”,赶路必生疲劳,不符合“易...

孙子兵法《军形篇》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第四篇军形篇【军形篇原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1]。以待敌之可胜[2];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3]。不可胜者,守也[4]: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5]: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6]。故能自保而...

孙子兵法《军形第四》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军形第四【军形第四写作背景】“军形”,古本只作“形”,后增为“军形”,指敌我双方的作战态势,主要是指攻守之势。临阵作战当然需要谋略,但是所有的谋略,都不能脱离具体的战场形势,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定。所谓“形势比人强”,为将者不能只凭主观的谋略,不顾客观的形势。孙子论兵,先要做好防守,确保不被敌...

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第十一篇九地篇【九地篇原文】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
孙子兵法《九地篇》解读

孙子兵法《九地篇》解读

第十一篇九地篇【提要】本篇着重从人的心理因素和情绪因素论述如何因利乘便,利用地形,发挥人的战斗积极性,以克敌制胜。其中突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如何造成一种主观条件(严厉的军纪约束和训练)和客观条件(投之于险地),使战士们生发出一种决死心...

孙子兵法《九地第十一》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九地第十一【九地第十一写作背景】此篇“九地”,是指军队遇到的九种境地,与前面讲到的“地形”不同。地形主要考察地面是宽是窄,是平是险;境地主要考察我方进军的远近,面临的形势。根据军队面临的形势,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战略,最重要的是保证各部行动统一,生死与共;保证队伍首尾相顾,互相支援。将军从容应对各种...

孙子兵法《九变篇》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第八篇九变篇【九变篇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1],衢地[2]交合,绝地[3]无留,围地[4]则谋,死地[5]则战。涂有所不由[6],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7]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
孙子兵法《九变篇》解读

孙子兵法《九变篇》解读

第八篇九变篇【提要】本篇是前一篇——《军争篇》的继续和补充。《军争篇》全面论述了“迂直之计”。本篇则进一步论述在作战过程中,为将者要实行迂直之计,还必须根据地形和敌情的变化灵活处置,变通应敌,在特殊情况下即便是“君命”也“有所不受”,绝...

孙子兵法《九变第八》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九变第八【九变第八写作背景】所谓“变”,就是不守常态。本篇名曰“九变”,具体是指哪九变却存在争议。一种说法认为,“九变”是指文中的五“地”加四“不”(第五“君命有所不受”不在此列);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九变”即是《九地第十一》中列出的几种战争形式。本篇所列五“地”之中,有四“地”见于《九地第十一...

孙子兵法《火攻篇》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第十二篇火攻篇【火攻篇原文】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1],二曰火积,三曰火辎[2],四曰火库,五曰火队[3]。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
孙子兵法《火攻篇》解读

孙子兵法《火攻篇》解读

第十二篇火攻篇【提要】本篇专门论述向敌军进行火攻的各种问题,诸如火攻的对象、作用、条件、方法,以及在火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全篇内容大体分为四部分。1.提出火攻的方式有五种,即“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2.分析火攻...

孙子兵法《火攻第十二》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火攻第十二【火攻第十二写作背景】将军在战场之上,除了利用地形地势,助力我方的军队行动,还可以直接利用大自然的破坏力,给敌人最直接最致命的伤害。自然界最有破坏力的东西,就是水火,尤其是大火,完全让人无处可逃。本篇专论火攻,介绍了火攻需要的条件、应该注意的事项等。俗话说“水火无情”,难以控制,人人都...

孙子兵法《地形篇》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第十篇地形篇【地形篇原文】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1],有支者,有隘者[2],有险者,有远者[3]。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4],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若敌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

孙子兵法《地形篇》解读

第十篇地形篇【提要】本篇主要论述为将者如何利用地形之利,以克敌制胜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即“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为将者必须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按“战道”即战争规律办事,“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人是保”,以克敌制胜。全篇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1.提出用兵打仗经常会遇到...

孙子兵法《地形第十》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地形第十【地形第十写作背景】本篇“地形”,介绍了战场上的地形。作战时的地形,与行军中的地形又不能等量齐观,行军可能只需要观察大概,所以上篇只概括了山、水、地、泽四大类,作战时对地形的观察要更加仔细,所以本篇详述了通、挂、支、隘、险、远六种不同地形,与上篇相比,更加微观清晰。除了地形以外,本篇还强...
孙子兵法《兵势篇》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孙子兵法《兵势篇》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第五篇兵势篇【兵势篇原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1]。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2]。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3]。兵之所加,如以碫[4]投卵者,虚实是也。凡战者,以正合[5],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

孙子兵法《兵势第五》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兵势第五【兵势第五写作背景】“兵势”,古本只作“势”,后增“兵”字为“兵势”。《始计第一》中说:“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就是根据敌我的优劣态势,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世人常把“形”“势”并称,其实二者各有不同:“形”侧重于客观环境,包括天时、地利等;“势”主要指主观作为,即根据客观环境随机应变。本...

附《孙子兵法》附《孙子兵法》原文速读

附《孙子兵法》附《孙子兵法》原文速读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