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人物传记

胡也频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回溯他的一生,想到他的勇猛、他的坚强、他的热情、他的忘我,他是充满了力量的人呵!他找了一生,冲撞了一生,他受过多少艰难,好容易他找到了真理,他成了一个共产党员,他走上了光明大道…… ——丁玲  作为“左联”五烈士之一,胡也频,这一闪光的名字,早已被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

胡适《最后的酒会——记一代学人胡适博士的死》

2月24日下午5点钟,南港中央研究院的蔡元培馆,有一个学人云集的院士酒会,主持酒会的老人,是名驰全球的当代哲人胡适博士。这是一个永远值得记忆的集会。开始时,胡适博士意态潇洒,笑脸迎人,会场上一片轻松愉快。但是学人们相集,忘不了学术研究、科学发展。在坦诚诉说己见之际,热烈、兴奋的情绪,代替了轻松的...

胡适《致鲁迅、周作人、陈源》

豫才、启明、通伯三位先生:昨天在天津旅馆里读鲁迅的“热风”,在页三三——三四上读到这一段:“所以我时常害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

胡适《我当了四年的学徒》

我这一生中最幸运最愉快的事,就是到了五十多岁还有重进师门再受教育的机会。从1958年4月10日起到1962年2月24日止,我在我的老师胡适之先生身旁工作了快满四年的时间(胡先生是我在中国公学读书时的校长兼老师)。这是我的再教育。我不敢说我是胡先生的秘书,更不敢说是胡先生的助手。我深深的感到我在胡...

胡适《深夜怀友》

我是十五年回国后在北平才认识胡适之先生的。那时徐志摩住在中街,每星期4中午《新月》的朋友们都到志摩家里去聚餐,适之也常来。志摩常好开玩笑,向适之介绍我说“这是一位T.S.Eliot的信徒。”我马上就改正志摩:“我不是一个信徒,只是一个Eliot的读者。”适之微笑着说:“佩服,佩服,我听说Elio...

胡适《记胡适先生去世前的谈话片段》

2月24日,是胡先生去世15周年,回忆他生前的几段谈话,谨述之以为纪念。一胡先生的健康情况并不良好,早在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五日,驻美大使任内,第一次发作心脏病,经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利未(Dr. Robert L. Levy)用了一小杯白兰地酒才挽救过来。四十六年在纽约寓所病又发了一次。从四十...

胡适《回忆中的胡适先生》

作为五四时代的大学生,胡适先生是我们敬仰的“一代大师”。他提倡白话文,写白话诗以及许多文哲方面的研究的文章,还引进了西方的学术思想,他创始了当时一代的白话文风。我们都在报刊上寻读胡适先生的作品,来研究欣赏。同时自己也开始用白话来写作。我和胡适先生没有个人的接触,也没有通过信函。只记得20年代初期...

胡适《胡适杂忆》

余居燕大朗润园,园之后半为屋舍,前半有池石林亭之胜,余每在此散步。读于斯,游于斯,绝少外出。一日,在城中某公园适晤冯友兰芝生。通姓名,芝生即曰:“从来讲孔子思想绝少提及其‘直’字。君所着《论语要略》特提此字,极新鲜又有理。我为哲学史,已特加采录。”余自拟《刘向歆父子年谱》刊载《燕京学报》后,初去...

胡适《胡适与北京大学》

(一)胡适为什么把北京大学视同母校在唐德刚先生关于胡适先生的杂忆中,似乎曾说:“胡适之先生是把北京大学和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都看做他的母校。”胡先生的博士学位是从哥伦比亚大学得来的,哥伦比亚当然是他的母校。但他在出国留学以前,是在上海的中国公学读书的,与北京大学一直没有关系,为什么他也把北大看成他...

胡适《胡适先生二三事》

胡先生是安徽徽州绩溪县人,对于他的乡土念念不忘,他常告诉我们他的家乡的情形。徽州是个闭塞的地方,四面皆山,地瘠民贫,山地多种茶,每逢收茶季节茶商经由水路从金华到杭州到上海求售,所以上海的徽州人特多,号称徽帮,其势力一度不在宁帮之下。四马路一带就有好几家徽州馆子。民国十七八年间,有一天,胡先生特别...

胡适《胡适大博士》

大约是带着为我饯行的意思罢,在九月初旬我快要回福冈的前几天,高梦旦先生下了一通请帖来,在四马路上的一家番菜馆子里请吃晚饭。那帖子上的第一名是胡适,第二名便是区区,还有几位不认识的人,商务编译所的几位同学是同座的,(郑)伯奇也是同座的。伯奇那天愁他没有衣裳穿,他便穿了我在上海用两块半钱缝就的一套法...

胡适《寒风凄雨哭大师》

本月24日晚我在台南寓中收听中广电台广播,忽然听到中央研究院胡院长于欢迎院士酒会中心脏病又突发,我便心头一震,暗说,“不好了,胡先生又该入医院受罪了!”谁知下文更坏,竟有抢救不及,一代学人与世长辞等语,宛如晴天霹雳,惊得我心胆皆落,惊定,悲从中来,不禁放声痛哭。哭了一场以后,尚疑自己听觉素来有点...

洪昇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钱塘(今浙江杭 州市)人。洪昇出身没落的名门望族家庭,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与教养,早年流 寓北京就小有诗名。在文学上,得毛先舒、陆繁弨、王士禛、施闰章等名家指点, 又与当时知名文人赵执信和重要戏曲作家袁于令、李渔等交往,对他后来的...

洪深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在中国现代作家的行列里,一提到洪深,许多读者便会想起这样一副对联:  能编能导能演是剧坛的全能  敢说敢写敢做是吾人的模范这是剧作家曹禺在洪深五十诞辰时书赠的寿联。 确实,论艺,洪深是著名的剧作家、导演、演员、理论家和教授;论人,洪深是英勇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族民...

和凝个人诗词成就简介

和凝(898—955),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附近)人。《旧五代史》说他 “幼而聪敏,姿状秀拔,神采射人。少好学,韦一览者,咸达其大义。年十七举明经……十九登进士第”。他官运亨通,历仕梁、唐、晋、汉、周五朝。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子太傅,封鲁国公。入周为侍中。和凝长于短歌艳曲,作...

何其芳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诗歌在中国文学中有如浩瀚的大海;新诗又是这海中之海,那里波浪翻滚,潮流变化莫测。何其芳的生命之船就从那里开始扬帆。虽然,他时常奔忙于各种的活动,但始终都在勘测着、寻求着新诗的最宽阔的航路。他几乎遍历新诗自产生以来的每一发展途程,尝试过各种各样的风格和体式,并且留下自己的前进轨迹和创作实绩。作为新...

郭沫若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化史上,郭沫若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作为“五四”新文学奠基人之一,不仅在诗歌方面成绩显著,在小说、散文、戏剧方面也有重要的建树。他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知识渊博,才气横溢,接触过多种学科,堪称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尽管有人对他的创作和研究提出了批评或质疑...

光未然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怒吼吧,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 /向着全世界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黄河大合唱》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这雄壮的战歌,响遍了辽阔的中国大地。今天,它仍然被传唱着。每当听到这壮美的旋律,战斗的呼唤,人们自然会记起歌词的作者——光未然。&nbs...

顾夐个人诗词成就简介

顾夐,约公元928年前后在世,字里无考。五代十国后蜀词人。前蜀王建时任给事内廷,后擢茂州刺史。后蜀孟知祥时,累官至太尉,故人称 “顾太尉”。顾夐善小词,有醉公子曲,为一时艳称。作品多写艳情,但艺术性极高。《花间集》收录其词五十五首。《全唐诗》收录其词五十五首。况周颐在《餐樱庑词话》中评其词说:“...

顾颉刚《杂忆顾颉刚先生》

一我和顾先生的相识,完全是因为《文史杂志》的关系,故在未说到顾先生之前,不能不先把《文史》作一简单的介绍。而《文史》在战时的后方,曾引起过许多人的重视,不久以前香港的《龙门书店》还加以翻印,似也值得予以推介。《文史》大约创刊于民国二十九年的战时首都重庆,原为半月刊,后改为月刊。创刊人是一位鲁先生...

顾颉刚《悼念颉刚》

我和颉刚都是苏州人,但不是同学,圣陶则两兼之。我俩虽不同学,但我的心头却早已深深地打上了他的印象。当时苏州有4个小学,有时一起开会,我见到他学校里,有个学生在黑板上作作文测验,由来宾临时出题,而此人在黑板上用粉笔作文,写得很快,好像默写宿构,一些也不停顿。我奇其才,后来听人家说,这即是顾诵坤——...

顾颉刚《《北京岁月》》

在北京大学的同学中,毛子水先生是我最敬爱的。他是一个严正的学者,处处依了秩序而读书,又服膺太炎先生的学说,受了他的指导而读书。我每次到他斋舍里去,他的书桌上总只放着一种书,这一种书或是《毛诗》和《仪礼》的注疏,或是数学和物理的课本。我是向来只知道翻书的,桌子上什么书都乱放。“汗漫掇拾,茫无所归”...

辜鸿铭《英文门教授辜鸿铭》

中华民国成立,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以严复为第一任校长,不过为时不久,后来又换了些人。我于1915年进北大的时候,没有校长,由工科学长胡仁源兼代校长。当时的文科学长是夏锡祺。当时的学系称为“门”。各系没有设系主任,系务由学长直接主持。原来京师大学堂的经科已废,原来经科的课程,有些废止了,有些...

辜鸿铭《绝代的学者》

我知道槟城这个名字,还是因为辜鸿铭曾经告诉我他生在南洋的槟城,这可是多年前的事了。以后听人讲到槟城,我就想起那个二十世纪初期的奇才兼学者,他不但精通六七国语言文字(中、英、德、法、日、梵、马来),能说能写一样的流利,对于东西文学哲学政治研究的渊博透彻,也是前无古人可与颉颃的。远在三十多年前,他住...

辜鸿铭《记辜鸿铭》

民国十年十月十三日夜,我的老同学王彦祖先生请法国汉学家戴弥微先生(Men.Demieville)在他家中吃饭;陪客的有辜鸿铭先生、法国的某先生、徐墀先生和我;还有几位,我记不得了。这一晚的谈话,我的日记里留有一个简单的记载,今天我翻看旧日记,想起辜鸿铭的死,想起那晚上的主人王彦祖也死了,想起十三...

辜鸿铭《回忆辜鸿铭先生》

在清末民初一位以外国文字名满海内外,而又以怪诞见称的,那便是辜鸿铭先生了。辜先生号汤生,福建人,因为家属侨居海外,所以他很小就到英国去读书,在一个着名的中学毕业,受过很严格的英国文学训练。这种学校对于拉丁文、希腊文,以及英国古典文学,都很认真而彻底地教授。这乃是英国当时的传统。毕业以后,他考进伯...

辜鸿铭《辜鸿铭先生轶事》

辜鸿铭先生以茶壶譬丈夫,以茶杯譬妻子,故赞成多妻制,诚怪论也。先生之怪论甚多,常告人以姓辜之故,谓始祖实为罪犯。又言始祖犯罪,不足引以为羞;若数典忘祖,方属可耻云。先生深于英国文学之素养。或叩以养成之道,曰:先背熟一部名家着作作根基。又言今人读英文十年,开目仅能阅报,伸纸仅能修函,皆幼年读一猫一...

葛琴(女作家,个人信息资料简介,人物评价)

葛琴——邵荃麟夫人,一位性格豁达、爽朗,待人和蔼、可亲,朴实、正直的女作家;一位在战争年月出生入死,在和平环境中无私奉献的坚强女性,走完了八十七年的人生历程,于1995年1月3日在北京友谊医院病逝。她的晚年生活是幸福的,但又是不幸的。葛琴生命的后三分之一是在病床上度过的,她以顽强的毅力和高度的乐...

高明 (1301——1371) 字则诚,菜根道人

高明(1301——1371) 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元末浙江瑞安(今温州市瑞 安)人,后人称他“东嘉先生”。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伯父均为诗人,自己亦能诗工书。顺帝至正五年 (1345)中进士,分别在浙江处州、杭州等地做下级官员;至正八年(1348)任统帅 府都事,后因与统帅意见不合而退隐;不...

傅斯年《元气淋漓的傅孟真》

感情不容许我写这篇文章,可是道义不允许我不写这篇文章。孟真有知,当知道我此时心头的难受。在这万方多难的时候,突然看见国家民族丧失了这样一个最英勇的斗士,教育文化丧失了这样一股向开明进步和近代化推进的伟大原动力,已经够使我悲痛了,何况这个人是我34年的生死道义之交,打不散,骂不开的朋友。我虽然伤感...

傅斯年《忆孟真》_1

12月20日午前,孟真来农复会参与会议,对于各项讨论的问题他曾贡献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其见解之明澈,观察之精密,与会的中美两国人士,无不钦佩。他忽尔讲中国话,忽尔讲英国话,庄谐杂出,庄中有谐,谐中有庄,娓娓动听,我们开了两个钟头的会,他讲的话,比任何人多。孟真是一向如此的。他讲的话虽多,人不嫌其多...

傅斯年《忆孟真》

《仙人掌》杂志第一卷第一号计划出版傅斯年先生专号,社长许长仁先生向我索文,叙述孟真与我婚姻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片段。我虽感到惶恐,而义不容辞,因为这将是我第一次提笔试写纪念他的文字;但我拙于写作,深怕不能表达我对孟真永久的怀念,无尽的追思。民国二十三年,孟真与我在北平结婚。回忆十六年余的婚姻生活,...

傅斯年《先伯孟真先生的日常生活》

我的伯父孟真先生不幸于本月二十日去世,知与不知,皆为痛悼。现在我谨将先伯近两年来的生活情形,作个简略叙述。虽然所说的是些生活的细枝末节,但可使关心他的人更能明了他的为人;同时也藉以表示我对他老人家的一点哀思。抗战以前,在北平及南京,我和伯父同住在一起有两三年之久。那时服务于教育界的人,还能称得起...

傅斯年《回忆我的老师傅斯年先生》

我是山东临邑县人。民国初年,临邑县和傅斯年先生的家乡聊城县同属山东省东临道。我在家乡读私塾的时候,就听有人说,聊城有个傅斯年,是黄河流域第一才子。傅先生旧学功底深厚,在北京大学是拔尖的学生,而且和罗家伦等人主编过《新潮》刊物,所以在我们那偏僻的山村里都有不少人知道他的名字,我也很崇拜他。可是听了...

傅斯年《傅斯年的故事》

潘贯笔下的傅先生傅斯年先生一生廉洁自守,毫无积蓄,尤其是到台湾就任台大校长以后,立刻辞去了“立法委员”,只靠台大的薪津过活,而当时寄居他家里的人不少,生活的困苦,可想而知。但他从不向旁人诉苦或抱怨,有人建议他应该向“省府”(当时台大的预算列在“省政府”)申请列支校长职务的“特支费”,也被他谢掉了...

傅斯年《《新潮》之回忆与前瞻》

自从《新潮》出世到现在,已经八个整月了。这八个月中,我们觉得很满意,因而发生无穷的希望;然而也颇遇着几层困难,使我们感受些苦痛。苦痛原是该有的,如此些小的苦痛更没有说他的价值;将来希望也没有说出的必要。不过爱读《新潮》的人,不免想要知道我们杂志的起源、经过,和将来;所以现在略说一会,作为和读者诸...

冯至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冯至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学者。作为诗人,在诗的艺苑里他是长期地辛勤地播种、耕耘的劳作者,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作为德国文学的翻译家和学者,由于他的突出的贡献,荣获西德慕尼黑学院颁发的1983年歌德奖章;他还是优秀的散文家、历史小说作者、杜甫研究专家。他走过了漫长的人生道路...

冯友兰《我在北京大学当学生的时候》

在十年动乱以前,北京大学校长陆平提出了一个办北京大学的方针:继承太学,学习苏联,参考英美。大动乱开始以后,他的这项方针受到批判,成为他的罪状之一。当时我也说过,北京大学的校史应该从汉朝的太学算起。我不知道陆平的方针是不是受我的影响,也很可能是出于他自己的创见,不过,当时的批判,并没有涉及到我。我...

冯友兰《生命不息睿思不止——悼念冯芝生先生》

芝生先生离开我们,走了。对我来说,这噩耗既在意内,又出意外。约摸三四个月以前,我曾到医院去看过他,实际上含有诀别的意味。但是,过了不久,他又奇迹般地出了院。后来又听说,他又住了进去。以95周岁的高龄,对医院这样几出几进,最后终于永远离开了医院,也离开了我们。难道说这还不是意内之事吗?可是芝生先生...

冯友兰《三松堂断忆》

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一年了。去年这时,也是玉簪花开得满院雪白,我还计划在向阳的草地上铺出一小块砖地,以便把轮椅推上去,让父亲在浓重的树荫中得一小片阳光。因为父亲身体渐弱,忙于延医取药,竟没有来得及建设。九月底,父亲进了医院,我在整天奔忙之余,还不时望一望那片草地,总不能想象老人再不能回来,回...

冯梦龙简介

冯梦龙(1574—1646) 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别署姑苏词奴、顾曲散人 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崇祯年间曾任福建寿宁县知县。清兵入关时,进行 过抗清斗争,后忧愤而死于故乡。其家世不详。他受市民意识影响较深,重视小说、戏曲和民间文学,做过大量的搜集、编订 和出版工作,也从事创作。由他编辑的有...

冯梦龙 1574—1646

明代文学家、 文艺批评家。字犹龙,别署龙子尤、 墨憨斋主人等。长洲(今苏州市)人。 与其兄、弟梦桂、梦熊号称“吴下三 冯”。作为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冯梦 龙毕生从事小说、戏曲、歌谣等通俗 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编纂工作,其文 艺思想大多见于他所写的序、跋和评 点中。概而言之,他主张文学以“情” 为灵魂...

丰子恺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丰子恺,中国现代艺术舞台上一个响亮的名字。他以卓绝的艺术修养和坚韧不拔的创作意志,一生涉及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各个艺术领域,并且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这在“五四”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是不多见的。 一提到丰子恺,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他那别致的漫画。然而,在艺术的园地里,丰子恺自己...
杜牧-被睦州山水醉倒的诗人

杜牧-被睦州山水醉倒的诗人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杜牧 《睦州四韵》唐代诗坛有两对以李杜的姓氏知名的诗人,即盛唐时的李白与杜甫,晚唐时的李商隐和杜牧,为了区别,前者称“大李杜”,后者则被...

丁西林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在现代文学史上,我们还记不起有哪些作家同时又是科学家的,丁西林也许是唯一的例外。他既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又是杰出的喜剧作家,他的一生始终没有离开过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岗位,也始终没有放弃他所爱好的戏剧创作。他是一位把创作当作“正业”之外的“别业”的业余作家,但却取得了比某些专业作家更为突出的艺术成...

丁玲(女作家,个人信息资料简介,人物评价)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如在长江上行船,从四川到上海,中间要碰到多少礁石险滩……我的一生是充满坎坷的。——丁玲 1978年2月,漫天飞雪…… 我们来到文化部招待所,拜访使我们悬念的丁玲。踩着厚厚的积雪,令人想起唐代诗人踏雪寻梅的故事。诗人寻梅是一种诗意的享受和理想的追求,我们不是...

淡泊明志 经纶显才——慈城状元考略

人文鼎盛、科第绵延的慈溪(城)不仅有500余名的进士和上千名的举人,而且还出了5位状元。这就是宋代的状元姚颖、方山京和明代的状元姚涞、杨守勤以及宋代的武状元胡应时。由于年代久远,史料阙如,以致对姚颖、方山京是否为慈溪(城)状元间有争议,对姚涞、杨守勤的评价也众说纷纭。今特据史实予以考证。慈城的第...

丹心十九年 青史千秋名——民族英雄张苍水

有一种人注定是为一项事业而生,如果说汉代的霍去病为打败匈奴而生,唐代的玄奘为佛教东传而生,宋代岳飞为抗金而生,明初的郑和为航海而生,那么,明末的鄞县人张苍水则是为了抗清而生!张煌言(1620-1664),字玄箸,号苍水,鄞县人。为南明兵部尚书,清乾隆时谥“忠烈”。一、青年才俊乾坤一剑张家是鄞县的...

戴望舒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穿过暗黑的,暗黑的林, 流到那边去! 到升出赤色的太阳的海去!这是戴望舒短诗《流水》中的一节,可以看作诗人毕生思想和艺术的追求及其归宿的诗意概括。诗人所经历的道路曲折而漫长,他的步履又比较沉重缓慢,但沿着自己最初的选择,终于穿过思想和艺术上不少暗黑的林,跨进了浩浩荡荡的无产阶...
创编“小四书”的融堂先生钱时

创编“小四书”的融堂先生钱时

“四书五经”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 为《论语》 、《大学》、《中庸》、《孟子》,由宋代大儒朱熹编定; “五经” 为 《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见于汉代大学者班固所著 《白虎通》一书所述。后又衍绎为 “十三经...

成舍我《我有过三次值得追忆的“笑”》

前记朋友们总劝我写点自传或回忆录之类,我曾经打算过写《记者四十年》这样一本东西,只是始终没有时间来动手。一方面,也实在因为自己想想,值得写的东西太少了。尤其最近读到两位美国老报人故事,更使我写的勇气,化为乌有。一位88岁主持好几家报馆馆务的柏京士先生(S.Albert Berkins),他原来准...

成舍我《成舍我的四种精神》

我谨以此文作为一瓣心香,敬献给父亲的百岁冥寿。自强不息记得12岁生日那天,我兴致勃勃地拿着新买的纪念册到位于北平西长安街的世界日报社,在父亲的办公室里找他题词。他不假思索地提笔写下了“自强不息”四个大字。我当时就猛然醒悟到,这四个字不仅是他对我的殷切期望,也正是我心目中父亲的形象。那一段时间里他...

陈寅恪《忆陈寅恪先生》

这是中华民国十七年春,北大的改组风潮才过去,北平大学的北大学院方才组织成功,由陈大齐先生担任院长。北大的历史系恢复上课,陈寅恪先生就在此时由清华大学聘来兼任一门功课“佛经翻译文学”。到了秋季开学,陈先生再改授“蒙古源流研究”。等到民国十八年,陈先生因为身体较弱,不愿奔驰清华北大之间,就不再到北大...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序》

或问观堂先生所以死之故。应之曰:近人有东西文化之说,其区域分划之当否,固不必论,即所谓异同优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义焉。其义曰: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吾中国文化...

陈寅恪《谈陈寅恪先生》

(一)今天,承我的哈佛老同学李济之先生,邀请本人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各位同仁约略叙述陈寅恪先生一生研究学问的方法和经过。本人与寅恪先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柏林大学连续同学七年。寅恪先生的母亲是本人唯一嫡亲的姑母;寅恪先生的胞妹是我的内人。他的父亲陈三立(散原)先生是晚清有名的诗人;他的祖...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着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

陈寅恪《记陈寅恪先生》

寅恪先生的去世,是去年11月初的事情。从俞大维先生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讲述过寅恪先生的生平以后,我就想把我对于寅恪的记忆值得留存的写下来。但一直没有能够提起精神执笔。现在刘绍唐先生汇印纪念寅恪先生的文字,大维先生嘱我也附一文,因草了这篇。我于民国十二年二月到德国柏林。那年的夏天,傅孟真先生...

陈寅恪《回忆我家逃难前后——记先父陈寅恪教授抗战前后教书生涯》

在我9岁时(1937年),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者大举侵略,战火席卷了祖国半壁河山,无数中国百姓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我家也逃难8年,那时父亲曾多次叫我记下“逃难日记”,由于年幼无知,缺乏恒心,始终没完成这件事。父母亲未能挨过“文化大革命”的摧残,已含愤逝世20年。继中山大学召开会议纪念先父...

陈寅恪《回忆陈寅恪先生》

别人奇怪,我自己也奇怪:我写了这样多的回忆师友的文章,独独遗漏了陈寅恪先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对我来说,这是事出在因,查亦有据的。我一直到今天还经常读陈先生的文章,而且协助出版社出先生的全集。我当然会时时想到寅恪先生的。我是一个颇为喜欢舞笔弄墨的人,想写一篇回忆文章,自是意中事。但是,我对先生的...

陈寅恪《怀念陈寅恪先生》

三十年代,余之《中国哲学史》(两卷本)完成时,清华拟将其列入《清华大学丛书》,请寅恪先生审查其学术水平,看其是否合乎标准。寅恪先生曾先后写《审查报告》两篇,其第二篇末尾,曾言及寅恪先生自身之学术工作、思想情况:“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湘乡指曾国...

陈学昭(女作家,个人信息资料简介,人物评价)

大海,奔涌着,像历史一样长远。人生犹如海浪,虽然短暂,却是其中的一环。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文坛上十分活跃的作家、记者陈学昭,历经沧桑,饱受社会与个人的幸与不幸,她一生的沉浮,便是历史的见证。早年,她到处流浪,为摆脱弱女子的地位,寻找真理;为不愿做亡国奴,参加抗战;靠着个人奋斗,从故乡,到上海,到巴黎...

陈梦家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1931年初,尚在南京求学的一位不到二十岁的青年陈梦家,出版了自己的诗集。诗集中所焕发出来的早熟的艺术才华受到当时诗坛的注目。他被目为“少年能诗者”(孙作云: 《论“〈现代〉派”诗》),被誉如“唐初四杰的王勃”(俞大纲: 《〈铁马集〉序》)。陈梦家这个名字在文坛上不胫而走。 由于个人与...

陈敬容(女作家,个人信息资料简介,人物评价)

1989年11月15日,著名诗人陈敬容治丧办公室寄给我一份讣告。讣告上写着:陈敬容于1989年11月8日22时4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根据本人遗愿:治丧工作一切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兹定于1989年11月17日火化。 她的遗愿像她的一生一样,平凡而简朴。陈敬容活着...

陈衡哲(女作家,个人信息资料简介,人物评价)

当大地渴望甘霖的时候,即使远天一声雷,一朵云,也会使人快慰,若是有雨滴飘然而下,人们便会欣喜若狂地感谢它,大地将永远记住它…… 《小雨点》,是苦旱时候的及时雨! 陈衡哲,是一位历史学家。文学不是她的本行,但她“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着文艺气息”(胡适语),她是新文学史上颇有贡献...

陈独秀《谈谈陈独秀》

那时候,陈独秀正在北京大学担任文学院长(1916年就职),也极力推动文学革命。他的《文学革命论》(1917年)提出三点:(一)“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二)“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三)“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

陈独秀《实庵自传》

第一章 没有父亲的孩子休谟的自传开口便说:“一个人写自己的生平时,如果说的太多了,总是免不了虚荣的,所以我的自传要力求简短。人们或者认为自己之擅写自己的生平,那正是一种虚荣;不过这篇叙述文字所包含的东西,除了关于我自己着作的记载而外,很少有别的,我的一生也差不多消耗在文字生涯中,至于我大部分着作...

陈独秀《酒旗风暖少年狂——忆陈独秀先生》

一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抗战开始,仲甫先生被释出狱,9月由南京到武汉。次年7月到重庆,转至江津定居。江津是一沿江县城,城外德感坝有一临时中学,皆是安徽流亡子弟,以是安徽人甚多,而先生的老友郑初(仲纯)医师,已先在此开设一医院,他又是我在青岛山东大学结识的好友。家父也因事在江津,我家却住在下...

陈独秀《陈独秀在上海住过的地方》

五四运动那一年,陈独秀北京出狱后,迁来上海,全家住在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二号。这个屋子现在已定为文物保管单位,这不是为了纪念陈独秀,而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胚胎地:1920年下半年就是在这里酝酿,筹备和成立共产党的。1921年7月间,各地共产党组织派代表来上海开大会,会址虽在另一个地方,但策划仍在此处...

陈独秀《陈独秀入狱的经过》

从我们所说的“中国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的观点来看,那项由北京学生所发动而为全国人民一致支持的,在1919年所发生的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五四运动完成了两项伟大的政治收获:第一便是在全国舆论谴责之下,北京政府把三位知名的亲日高...

陈白尘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1946年,曾有一讽刺喜剧的演出,在重庆、上海、继而在全国引起空前的轰动,这便是陈白尘的《升官图》。 陈白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讽刺喜剧作家,也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历史剧作家。他与时代共同着呼吸,在时代的风雨中跋涉前进!时代培育了这位优秀的剧作家,他的剧作也忠实地反映了我们的时代。...

沉樱(女作家,个人信息资料简介,人物评价)

一 “等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虽然是在繁花如锦的蜀国之春,又有谁曾忘记了家乡呢?但愿没有太多人知道它就是杜鹃,就是子规,而它叫的就是“不如归去”吧——我当时曾这样在默念着。 家乡是归去了,但曾几何时又离开了。现在宝岛上,我又住在乡下,在这四季如春的地方,花木是够繁茂...

曾克(女作家,个人信息资料简介,人物评价)

 从孩子的有梦的年代,我的理想就在小小的受难的心灵上滋生了。“伊甸园”和“天国”,是我那时理想的最高境界…… 但,我越生活,眼泪越向我深心浸渗,“天国”却总不来…… 我能够读童话了。我的理想从宗教所给予的幻灭中又复活起来。我重新把它寄托在美丽的寓言中。我憧憬着一个映...

草明(女作家,个人信息资料简介,人物评价)

一 1933年8月。一个炎热、郁闷、令人窒息的下午。 广州口岸,停泊着一艘待启航的货轮。紧张忙乱的例行检查过后,船缓缓驶出。不知什么时候,从舱底走出一对青年男女,略显不安的神情中,流露出掩盖不住幸福的喜悦。 男的大约二十四五岁,老练洒脱;那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学生...

曹禺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曹禺,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早在二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从事戏剧活动。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用话剧这个艺术形式反映了现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创造了中国现代最优秀的剧作。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旧制度、旧生活的批判精神,和对新制度、新生活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中外戏剧艺术历史所积累起来的丰...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北京大学的名称是从民国元年起的;民元以前,名为京师大学堂,包有师范馆化学馆等,而译学馆亦为其一部;我在民元前六年,曾任译学馆教员讲授国文及西洋史,是为我北大服务之第一次。民国元年,我长教育部,对于大学有特别注意的几点:一、大学设法商等科的,必设文科;设医农工等科的,必设理科。二、大学应设大学院(...

蔡元培《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有几位北大同学鼓励我在本日特刊中写一篇蔡先生的小传。我以为能给蔡先生写传,无论为长久或为一时,都是我辈最荣幸的事。不过,我不知我有无此一能力。且目下毫无资料,无从着笔,而特刊又急待付印,所以我今天只能写此一短文。至于编辑传记的资料,是我的志愿,而不是今天便能贡献给读者的。凡认识蔡先生的,总知道蔡...

蔡元培《试为蔡先生写一篇简照》

光绪己亥年的秋天,一个秋月当空的晚上,在绍兴中西学堂的花厅里,佳宾会集,杯盘交错,似乎《兰亭修楔》和《桃园结义》在那盛会里杂演着!忽地里有一位文质彬彬、身材短小、儒雅风流、韶华三十余的才子,在席间高举了酒杯,大声道:“康有为,梁启超,变法不彻底,哼!我!……”大家一阵大笑,掌声如雨打芭蕉。这位才...

蔡元培《记蔡孑民先生》

那天讲到北大教授所办现代评论的《语丝》,那五四以后时代的北大,时涌现眼前。你想在北洋军阀之下,鸡犬登仙,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这正是宇宙大好文章,讽刺文学大好题材。张恨水“春明外史”,便是写此一时代北京的人物及景色。你想,一面有曹锟、李彦青、吴大头猪仔议员,带辫子的张勋之流,擂鼓登场;一面有新文学...

蔡元培《回忆蔡元培先生》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深远巨大,它是我国现代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件大事,而新文化则是在蔡元培先生出长北京大学后发生的。显然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与蔡先生主持北大,贯彻他所提出的正确的办学主张分不开的。大家多已知道蔡先生在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贯彻执行了他所提出的“兼容并包”的这一正确主张,使北大的风气为...

蔡元培《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以一个大学来转移一时代学术或社会的风气,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青年思想,恐怕要算蔡孑民时代的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现在已经有三十二年的历史,最初是京师大学堂,里面分进士馆、仕学馆、医学馆等,无一馆的学生不是官气十足的。据最初一班的人说:差不多一个学生要用一个听差,上课的时候,有听差来通知“老爷上课了!...

蔡元培《蔡孑民先生的最后遗言》

二十五年前的一月十一日,我曾在蔡先生家在他生前最后一个寿辰,举酒称觞。在他于那年三月三日病倒之日起,至三月五日逝世之时止,我都随侍在他身边。在他最后安葬于香港仔坟场时,我曾看着在他墓上封上最后一撮水泥。在过去十余年来,最初我在上海入学,后来家从苏州搬到上海,和他接近的机会一直很多。抗战军兴自沪赴...

布衣上书朱梦说

南宋初年,抗金前线岳家军营中,岳元帅与一读书人依依惜别,两人话语多时,岳元帅送了一程又一程,读书人长揖告别,上马而去,岳元帅犹自叹息。这一幕,极似当年刘备之送别徐庶,告别而去的读书人,正是以布衣上书而名震天下的严州人朱梦说。朱梦说,宋睦州建德 (今浙江建德) 人,字岩隐,平生饱读读书,胸怀天下,...

冰心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一 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诞生于福州市,原籍福建长乐县横岭乡。 冰心回顾家世时说:“我们的根,是深深地扎在福建横岭乡的田地里的。我并不是‘乌衣门第’出身,而是一个不识字、受欺凌的农民裁缝的后代。”这农民裁缝就是冰心的曾祖父以达公。他因天灾背井离乡,流入福州,弃...

冰心(女作家,个人信息资料简介,人物评价)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繁星》五五 冰心,是一颗巨星,在中国文坛和读者心头,已经亮了七十多年……她不慕荣华,安于平易,在北京西郊的苏州街住了已四...

遍穷法性的智琚

释智琚 (?—619),隋代高僧,新安寿昌 (今浙江建德)人,俗姓李。李氏原出高阳世系,因佐少昊有功,任为理官,主管刑狱司法之事,遂以为姓,后以音讹为李。智琚的祖上原在冀州赵郡 (今河北邯郸) 任典午官。午在十二天干中为马,典午即司马的代称隐语。司马为隋唐时州郡之佐官。后南迁徙居江东。智琚的父亲...

卞之琳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卞之琳的文学活动是多方面的。他是现代著名诗人,又是出色的文学翻译家、评论家、教授。他的多方面的文学活动是相互促进与影响着的。而尤以现代新诗的创作,使他在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卞之琳于1910年12月8日出生在江苏省海门县的一个江边小乡镇。据诗人自述,他是“旧社会...

班马三椽笔 乡邦一痴翁——史学大师全祖望

“绝顶聪明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朱熹,另一个是全祖望。”说这话的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先生。更早一些,另一位文化巨人梁启超说:“若问我对古今人文集最喜读某家,我必举《鲒埼亭集》为第一部。”《鲒吉埼亭集》的作者是全祖望。这位被中国两大文化巨人共同推崇的浙东学派的史学大师全祖望,就是现在的宁波鄞州...

白薇(女作家,个人信息资料简介,人物评价)

她的生活,她的意志,就是一篇血泪凝成的杰作。 ——题记 1987年8月27日,白薇终于走完了坎坷而悲苦的一生。她默默地走了,给我留下的,是难忘的回忆…… 1978年一个温和的冬日。没有雪,没有风,太阳暖洋洋的。我兴致勃勃跋涉到北京和平里居民区。在门上轻叩,又继之以重...

巴金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广大读者中,“巴金”是一个享有盛誉的名字。这位正直、诚实、热情的著名作家,不仅是被公认的杰出小说家、散文家,还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和卓越的编辑家、出版家,更是一位以笔为武器,为真理和正义、为祖国的独立和进步、为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忠诚战士。 巴金姓李,名尧棠,字芾...

巴金《挚友、益友和畏友巴金》

1《文汇月刊》约我写一篇关于巴金的文章。我一向怕写定题定时的文章,唯独这一回,我一点也没迟疑,而且拿起笔来就感到好像有个信息应传达给当代以及后世的读者,告诉他们我认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巴金是怎样一个人。我立刻把手头的一切工作(包括正在编着的《杨刚文集》)全部放下,腾清书桌,摊开了稿纸。从哪里开始呢...

巴金《他还在不停地写作》

我把这本选集从三十年代的短篇小说《亡命者》看起,一直看到八十年代的散文《一封回信》,仿佛把巴金这几十年的个人和写作历史,从头理了一篇,我的感触是很深的。我认识巴金是在三十年代初期,记得是在一个初夏的早晨,他同靳以一起来看我。那时我们都很年轻,我又比他们大几岁,便把他们当做小弟弟看待,谈起话来都很...

巴金《把心交给读者》

前两天黄裳来访,问起我的《随想录》,他似乎担心我会中途搁笔。我把写好的两节给他看;我还说:“我要继续写下去。我把它当作我的遗嘱写。”他听到“遗嘱”二字,觉得不大吉利,以为我有什么悲观思想或者什么古怪的打算,连忙带笑安慰我说:“不会的,不会的。”看得出他有点感伤,我便向他解释:我还要争取写到八十,...

巴金《巴金》

(一)我知道巴金这个名字,是从他底《雨》开始的。想起来,这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他底《爱情三部曲》尚未写完,《雨》是被编入《良友文学丛书》出版的。那个时期,已经是“九·一八”之后的第三年。我哥哥和许多朋友,相继入狱,遭受日本宪兵和汉奸特务非刑虐待的消息,不断地由各方面传送出来。我一方面要联...

艾芜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一 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的形成,常常同他的身世中的变迁有着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身体力行中积累起来的最直接的感知,往往会使得作家毕生不能忘怀,那种意绪还会不断地出现在以后的作品中。由最初的生活感受中所聚合起来的意绪,就不止只是生活本身的再现了,内中逐渐凝结起由作家感受着对世界的独有的审美知...

艾青个人资料简历简介

和许多现代诗人一样,艾青经历了无数的动荡不安。稍有不同的是,艾青在历尽艰辛、顿挫炼狱,曾经沉默、消失过整整二十年以后,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老而更成”,诗情勃发,在最近几年里创作了长诗短章二百多首,出版了《归来的歌》、《艾青谈诗》、《彩色的诗》、《雪莲》、《域外集》等五部新的诗集和论文集(再版本与...

《宗璞》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宗璞的小说一、她有自己的天地——宁静校园的一角不知意味着有幸还是不幸,这位女作家始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高等学府幽静的校园的一角。1928年7月26日,冯宗璞生于北京。水木清华的一石一水,燕园的浓荫僻径,从童年时代起迄于今,除了特殊的离乱,它们始终滋润着、陶冶着宗璞的心灵。抗战期间,北大、清华...
《朱自清》主要事迹简介

《朱自清》主要事迹简介

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年),生于江苏海州(今东海),原籍浙江绍兴。原名自华,号实秋。改名自清,字佩弦。笔名余捷、柏香、佩等。祖父朱则余,字菊坡,曾任海州府承审官。父朱鸿钧,字小坡,曾在高邮县邵伯镇做小官。母周绮桐。朱自清为长子...

《朱琳传》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一朱琳是我国话剧舞台上着名的话剧表演艺术家。她从一九三八年登上舞台至今已有四十多个春秋了。她曾演出过五十多出话剧,成功地扮演过众多的不同命运的妇女形象。尤其是在解放后三十年的舞台生活中,她曾主演过《蔡文姬》、《武则天》、《虎符》、《雷雨》、《布雷乔夫》、《三姐妹》、《年轻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

《周璇传》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一九三七年初,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准备拍摄《马路天使》,有一天,编剧兼导演袁牧之带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来到摄制组,向大家介绍说:“她叫周璇,在咱们这个电影里演小红。”那个被叫做周璇的女孩子,个子瘦小,生得秀眉大眼,高高的额头,披着整齐的前留海,穿着一件淡蓝色阴丹士林布旗袍,平底搭襻的黑皮鞋,剪得...

《周传瑛传》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周传瑛的师兄弟们,每人(艺)名中都有一个“传”字,世称 “传字辈”。传字辈,“传什么?传昆剧。为什么昆剧要提出“传”的问题?因为昆剧已临不传之世。周传瑛入昆曲界已经六十年了。六十个春秋寒暑,无数的悲欢离合,世事沧桑,舞台粉墨,江湖浪迹,三番起落,华宴慨慷,四代艺业,周传瑛的一生,为昆剧的传世而努...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