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星期六
首页/历史故事/《五大夫乱晋》

《五大夫乱晋》

五大夫乱晋№ 065晋国霸业稳固,然而晋襄公一死,赵衰、狐偃、先轸等谋臣智士相继而去,晋国政权落入了赵盾为首的赵氏一族手中。晋灵公不满赵盾专权,结果被赵穿杀死。晋成公即位后,灵公的旧臣屠岸贾借口追究晋灵公之死,唆使晋成公迁罪赵氏。屠岸贾灭了赵氏赵同、赵括两大支族,赵盾之子赵朔去世较早,他的妻子庄姬生下儿子赵武。为护幼主,赵氏家臣公孙杵臼和程婴作出了很大牺牲。...

五大夫乱晋

№ 065

晋国霸业稳固,然而晋襄公一死,赵衰、狐偃、先轸等谋臣智士相继而去,晋国政权落入了赵盾为首的赵氏一族手中。晋灵公不满赵盾专权,结果被赵穿杀死。晋成公即位后,灵公的旧臣屠岸贾借口追究晋灵公之死,唆使晋成公迁罪赵氏。屠岸贾灭了赵氏赵同、赵括两大支族,赵盾之子赵朔去世较早,他的妻子庄姬生下儿子赵武。为护幼主,赵氏家臣公孙杵臼和程婴作出了很大牺牲。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病危,他临终托孤,请赵盾等辅助世子夷皋顺利即位。赵盾并不赞成立年幼的夷皋为君,但晋襄公临终所言他不好劝阻,所以晋襄公死后,他即与众臣商议,希望迎身在秦国的公子雍即位。

狐偃之子狐射姑则提议立公子乐,姬乐当时在陈国。狐射姑认为秦国与晋国有怨隙,而陈国向来亲近晋国,如果从陈国迎回将来的君主,必定加深晋、陈两国关系。赵盾与狐射姑各执己见,因而结怨。赵盾派大夫先蔑往秦国迎公子雍,狐射姑也派人往陈国迎回公子乐。赵盾得知狐射姑计划后,派人伏于半途,杀了公子乐。狐射姑因公子乐之死愈加怨恨赵盾,随即又派人暗入赵盾的支持者阳处父的家里,行刺了阳处父。作为朝中的两位重臣,赵盾与狐射姑的矛盾愈演愈烈,使得晋国群臣人人自危。

春秋时期攻击机械弩

与此同时,世子夷皋的母亲穆嬴也日日抱着年幼的儿子在朝堂上痛哭不已。彼时朝中支持晋襄公遗嘱,欲立夷皋为君的呼声也不少,晋国人也对穆嬴母子心有同情,而归咎于赵盾,赵盾因此压力重重。为了不致落得民怨沸腾,惹得同僚声讨,赵盾妥协,改立7岁的夷皋为君,就在这个时候,先蔑跟随公子雍在秦军的护送下回国在即。

赵盾担心自己失信于秦,引起秦国记恨进而犯晋,遂先下手为强,夜袭秦军。公子雍死于乱战,先蔑耻于赵盾出尔反尔,不愿归晋,留在秦国为秦康公所用。这次交战,秦晋皆有俘获。

晋军先克部下一员猛将蒯得,因为贪功近利,为秦所败。先克本欲按军法将其斩首,众人苦苦哀求,先克向赵盾请示,按赵盾的意思,免了蒯得的死罪,夺了他的田禄,蒯得由此记恨于赵盾。

”赵氏孤儿“的故事出于《史记》,此图为程婴画像。

赵盾在晋国权倾一时,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军中箕郑父、士穀、梁益耳诸将因大权旁落而对其多有不满,欲趁着赵盾夜袭秦军,谋划叛乱。先蔑的部下先都因为先蔑为赵盾所欺被迫留秦,也对赵盾心有恨意。这几人加之蒯得相互一合计,有了反赵盾的计策。

他们先派人行刺了先克,赵盾闻之,惊而大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密谋的五人一一抓捕。赵盾奏明晋灵公,请将五人治罪处死,晋灵公唯赵盾之命是从,准奏。

这件事后,赵盾更巩固了他在晋国的专权。之后,狐射姑与其矛盾升级,狐射姑被迫逃出晋国,投奔翟狄。

晋灵公长大后,嫉恨赵盾所为,欲杀赵盾。赵盾闻讯出逃,后灵公被赵穿所杀。

公元前607年,公子黑臀即位,是为晋成公。赵盾继续主持朝政。为表示对赵氏的器重,晋成公还把自己的女儿庄姬嫁给了赵盾的儿子赵朔,后来,晋灵公的旧臣屠岸贾做了司寇,执掌国家司法大权。他刚一上任,就开始追究杀晋灵公的旧案,并想以此灭掉赵氏家族。于是,三番五次向晋景公进谗,请求诛杀赵氏族人。

公元前583年,屠岸贾率兵将赵盾同父异母的兄弟赵同、赵括等赵氏族人满门灭口。危急之下,身怀六甲的庄姬躲入她母亲的宫里。晋景公念及兄妹之情,不让杀庄姬。不久,庄姬生下一个男婴,取名赵武,并将孩子托付给赵家的两个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为了搭救赵武,程婴把自己刚刚出生的男婴与赵武调换,为了取信于屠岸贾,他假装索取重金,出卖了朋友公孙杵臼和自己的儿子,保全了赵武的性命。

后来,程婴背负着出卖朋友、残害忠良的骂名,带着赵武来到了深山中隐居。赵武长大成人后,在韩厥等人帮助下,为赵氏昭雪平冤。成为相国后,赵氏土地封邑得以恢复。赵武之后,晋大夫权势扩大,最终导致了三家分晋。

【中国历史知识小词典】

文子祠

后世为纪念忠烈千秋的程婴、公孙杵臼,在藏山立庙以祀,庙曰“文子祠”。以赵武的谥号赵文子命名。现存山门、牌楼、戏台、钟鼓楼。碑坊正殿、寝宫、梳洗楼等三十余处遗迹依山而建,雄伟壮观,气势万千。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