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历史故事/《周瑜这个“青年团员”当统帅结果打了胜仗》点评历史人物

《周瑜这个“青年团员”当统帅结果打了胜仗》点评历史人物

周瑜这个“青年团员”当统帅结果打了胜仗 周瑜是三国时期一位文武兼备、风流儒雅的青年将军,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孙吴政权建树了丰功伟绩​‍‌‍​‍‌‍‌‍​‍​‍‌‍​‍‌‍​‍​‍‌‍​‍‌​‍​‍​‍‌‍​‍​‍​‍‌‍‌‍‌‍‌‍​‍‌‍​‍​​‍​‍​‍​‍​‍​‍​‍‌‍​‍‌‍​‍‌‍‌‍‌‍​。他协助孙策在江东站稳了脚跟,辅助孙权立国江东​‍‌...

周瑜这个“青年团员”当统帅结果打了胜仗

周瑜是三国时期一位文武兼备、风流儒雅的青年将军,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孙吴政权建树了丰功伟绩​‍‌‍​‍‌‍‌‍​‍​‍‌‍​‍‌‍​‍​‍‌‍​‍‌​‍​‍​‍‌‍​‍​‍​‍‌‍‌‍‌‍‌‍​‍‌‍​‍​​‍​‍​‍​‍​‍​‍​‍‌‍​‍‌‍​‍‌‍‌‍‌‍​。他协助孙策在江东站稳了脚跟,辅助孙权立国江东​‍‌‍​‍‌‍‌‍​‍​‍‌‍​‍‌‍​‍​‍‌‍​‍‌​‍​‍​‍‌‍​‍​‍​‍‌‍‌‍‌‍‌‍​‍‌‍​‍​​‍​‍​‍​‍​‍​‍​‍‌‍​‍‌‍​‍‌‍‌‍‌‍​。在他33岁那年,取得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是三国局面形成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毛泽东多次谈到他,对周瑜赞不绝口。

毛泽东评点原文

 ◎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

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现在要周瑜当团中央委员,大家就不赞成! 团中央委员尽选年龄大的,年轻的太少,这行吗? 周瑜简介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出身于世家大族,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少时练武习文,胸有大志。好交游,与孙策同年,特别友好。建安三年,隶属袁术为居巢县长,后投孙策,时年24岁,人称周郎,为建威中郎将。孙策欲攻荆州,任他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此,跟随孙策征讨,助其奠定割据江东基础,深得信任。与孙策分娶乔公二女,策娶大乔,瑜娶小乔。建安五年,孙策被仇人派刺客杀死,周瑜和长史张昭共同辅佐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乘击破袁绍之声威,下书责令孙权送子为质。孙权慑于曹操的兵势,又怕受到挟制,犹豫不决。惟周瑜分析江东有利条件,坚主勿遣,并建议占据江南,拥兵观变,则可争取主动,以免受制于人。建安十三年,刘琮以荆州降曹操,操率大军由江陵顺流东下,群臣震恐,多主归降。周瑜却列举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臣下用命;又分析曹军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弱点,同鲁肃一起,力排众议,坚主抵抗,为孙权所采纳。

与程普分任左、右督,率军三万,联合刘备,共同抗曹。此时,南来曹军已染疫病,初战即小败,曹军遂屯军江北乌林,隔江对阵。周瑜部将黄盖献计火攻,假降曹军,率满装柴草、膏油并饰以帷幕的蒙冲斗舰十艘,接近曹营顺风放火,曹军战舰与岸上营帐俱遭火攻。周瑜率主力擂鼓前进,曹操遂败北归。周瑜被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后建议攻取益州刘璋,而后并汉中张鲁,再联合凉州势力,共同讨伐曹操,以统一北方。建议获孙权采纳。军至巴丘,箭疮复发病卒,时年36岁。

试 析

毛泽东喜读三国,对三国人物如数家珍,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他信手拈来,或扬或抑,或褒或贬;或通俗、或典雅;或幽默、或辛辣;他常常在笑谈历史的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自然地引入现实庄重严肃的主题,而周瑜就是毛泽东经常提及的人物之一。

周瑜是三国时期一位文武兼备、风流儒雅的青年将领,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孙吴政权建立了丰功伟绩。他协助孙策在江南站稳了脚跟,辅助孙权立国江东。

在他33岁那年,力排众议,以少胜多,用诈降计火攻曹营,取得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是三国局面形成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毛泽东喜爱周瑜,赞叹他风华正茂,欣赏他超人的才干。他在多次讲话中说:

“……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 “赤壁之战,程普四十多岁,周瑜二十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但不如周瑜能干。

大敌当前,谁人挂帅? 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 “周瑜、孔明都是青年人。孔明二十七岁当军师。程普是老将,他不行,孙权打曹操不用他,而用周瑜做都督。程普不服,但是,周瑜打了胜仗,周瑜死时才三十六岁。” 关于周瑜与老将程普的关系,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称:

程普倚仗自己年长,多次欺负凌辱周瑜,周瑜委曲求全,一直不和他计较。程普后来对周瑜敬服了,开始亲近周瑜,于是告诉别人:“和周公瑾交往,就如同饮醇美的酒一样,不知不觉地就陶醉了。”可见周瑜谦让的风度让人折服。

毛泽东读史是为现实政治服务的。他曾说过:“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 由此显示出他那雄视千古的大胸怀和超越前人的大气魄。他之所以推崇周瑜,是和他多次强调并且切实推行的放手任用新人的方针联系在一起的。

他说:“

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现在要让周瑜当团中央委员,大家就不赞成! 团中央委员尽选年龄大的,年轻的太少,这行吗?”“团中央委员候选人的名单,三十岁以下的原来只有九个,现在经过党中央的讨论,增加到六十几个,也只占六分之一多一点​‍‌‍​‍‌‍‌‍​‍​‍‌‍​‍‌‍​‍​‍‌‍​‍‌​‍​‍​‍‌‍​‍​‍​‍‌‍‌‍‌‍‌‍​‍‌‍​‍​​‍​‍​‍​‍​‍​‍​‍‌‍​‍‌‍​‍‌‍‌‍‌‍​。三十岁以上的还占差不多四分之三,有的同志还说少了。我说不少。六十几个青年人是否都十分称职,有的同志说没有把握。要充分相信青年人,绝大多数是会胜任的……青年人不比我们弱。” “古时候可以破格用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大胆提拔?” 为什么要放手任用新人? 毛泽东从事物发展规律的角度作了阐述:

“老年人有经验,当然强,但生理机能在逐渐退化,眼睛耳朵不那么灵了,手脚也不如青年敏捷。这是自然规律。要说服那些不赞成的同志。” “青年人比老年人强,贫人、贱人、被人们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大部分发明创造,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他们干的。百分之三十的中老年而有干劲的,也有发明创造。这种三七开的比例,为什么如此,值得大家深深地想一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如果党再对他们加以鼓励,不怕失败,不泼冷水,承认世界主要是他们的,那就会有很多的发明创造。” 毛泽东以紧迫的口吻呼吁:

“现在必须提拔青年干部。赤壁之战,群英会,诸葛亮才二十七岁,孙权也是二十七岁,孙策起事时,只有十七八岁,周瑜死时不过三十六岁,那时也不过三十岁左右。曹操五十三岁。可见青年人打败了老年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毛泽东推崇周瑜,主张放手任用新人,这不单是出于治国的考虑,还有其思想的深层原因。

从思想深层看,毛泽东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挑战意识和造反心理。而他自己就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挑战者。他年轻时曾造学校校规的反,造省长和封建制度的反,成年后又向旧世界开战,建国后几年向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挑战,晚年则发动“文化大革命”,打碎了现成的秩序,试图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理想社会。他不赞成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中庸、和谐、不争和守成。他需要扑面而来的惊涛骇浪来表现自己的才能与胆识;他需要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来追求自己的理想;他需要在平衡与不平衡的冲突中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年少就不相信王侯将相有种的世袭统治的神话,大声疾呼:“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即使到了晚年,毛泽东仍保持着这种个性,他愈来愈强烈抨击老年人压制青年人的传统规范,反复论证“儿子比老子厉害,学生比先生好,青年比老年强”,“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虽历经几十年的人生沧桑,毛泽东仍未改变这一性格。而毛泽东对周瑜的赞誉只不过是这种性格的一种体现罢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