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星期三
首页/历史故事/《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 063同治帝才亲政一年就病死了,由于他没有子嗣,于是慈禧太后选择了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为帝位继承人,年号为“光绪”。这样一来,慈禧太后又可以垂帘听政了。光绪帝亲政后,慈禧改“垂帘听政”为“训政”,但实际仍掌握大权。就是这样一个权倾朝野的女人,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时,她唯一担心的只是战争会影响她的寿典。...

甲午海战

№ 063

同治帝才亲政一年就病死了,由于他没有子嗣,于是慈禧太后选择了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为帝位继承人,年号为“光绪”。这样一来,慈禧太后又可以垂帘听政了。光绪帝亲政后,慈禧改“垂帘听政”为“训政”,但实际仍掌握大权。就是这样一个权倾朝野的女人,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时,她唯一担心的只是战争会影响她的寿典。

日本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它见中国衰弱,也对中国虎视眈眈。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由于中朝之间曾有宗藩关系,朝鲜政府请求清廷出兵帮助镇压农民起义。但日本却以保护侨民为借口,乘机出兵侵入朝鲜。

清廷和日本陆续派兵赴朝鲜时,东学党起义已经平息,清廷就按照原计划准备在牙山集结回国,但日本却不撤兵,反倒继续增兵入朝。18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在牙山口外丰岛附近,突然袭击了清廷租用的英国运兵船,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面对日本的挑衅,光绪帝毅然对日宣战,日本也在当天向大清正式宣战。这一年是阴历甲午年,故这场战争称为“甲午战争”。慈禧太后一心妥协求和,直隶总督李鸿章没有积极备战,寄望于西方国家从中调停。9月,日军集结重兵攻打平壤,清军迅速溃散,渡过鸭绿江,退入中国境内。两天后,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运兵船任务准备返回旅顺时,在鸭绿江口的黄海与日本舰队遭遇,双方展开激战。

1894年9月12日,停泊在威海卫的北洋舰队。根据战史记载,这一天丁汝昌率舰队出发护航。

大东沟海战,致远舰撞击吉野不成,壮烈战沉的瞬间,画面右侧为日舰吉野,中央倾斜的为致远舰。

战斗刚一开始,丁汝昌的战船“定远”号就遭到了日本军舰的炮击,丁汝昌身负重伤。于是“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担负起指挥舰队作战的重任。

在邓世昌的指挥下,“致远”号官兵在战斗中表现得格外勇敢。也正是因为“致远”号的勇往直前,它中弹最多,最后舰上弹药也快要用完了。邓世昌就下令开足马力向敌人的主力舰“吉野”号撞去,要和它同归于尽。但“致远”号不幸被“吉野”号发射的鱼雷击中,邓世昌和舰上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这次海战,中日双方均受重创。但北洋舰队的“镇远”“定远”号等修理后仍可作战,李鸿章却命令北洋舰队躲藏在威海卫港内,坐以待毙。

1895年1月20日,日本侵略军以海军封锁威海卫港口,和陆军相配合,使北洋舰队陷于港内,腹背受敌。起初,北洋舰队屡次击败了日本的海陆联合作战,自身损失也很重。于是,丁汝昌下令各舰冒死突围,后又命令炸舰沉船以防止被日军缴获。但遭到一些将领的反对,只有“定远”管带刘步蟾沉舰后自杀。

2月11日,丁汝昌在增援和突围均已无望的情况下,自杀身亡。第二天,水师的美国顾问和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炳等人假借丁汝昌的名义,向日军投降。至此,李鸿章耗费巨资营建的北洋舰队全部覆灭。

邓世昌

【中国历史知识小词典】

重建清漪园

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清漪园,并改称颐和园。颐和园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建成了一座大型的天然山水园。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