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成语大全/《小时了了》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小时了了》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小时了了《世说新语·言语》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经在社会上享有盛名。年少时他曾把大梨让给兄弟,自己拿小梨,因而名垂千古。十岁时,孔融跟父亲到东都洛阳。当时在洛阳的司隶校尉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元礼名重天下,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

小时了了

《世说新语·言语》

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经在社会上享有盛名。年少时他曾把大梨让给兄弟,自己拿小梨,因而名垂千古。

十岁时,孔融跟父亲到东都洛阳。当时在洛阳的司隶校尉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元礼名重天下,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李太守。他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麻烦给我通报一下。”守门人通报后,李元礼很快接见了他,却发现并不认识,就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不慌不忙地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大家听了孔融的一番话都感到很惊奇。

这时,太中大夫陈韪也来李家拜访,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了一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才思敏捷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我猜陈大夫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一听,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后来,人们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以“小时了了”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聪明伶俐,懂的事情很多,可是,下文的“大未必佳”却使整句的意思变成了:小时候虽然聪明,也别得意太早了,长大后未必就有出息。

实际上,陈韪的说法并不偏激,古往今来,确实有不少“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不过,孔融成年后的才华与成就,却是举世共睹的。他成为东汉末年的一代名儒,也是继蔡邕之后的又一文章宗师。魏文帝曹丕还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誉他为“建安七子”之首。可惜生逢东汉末世,军阀割据,天下大乱,孔融空抱匡扶汉室之志,最终无力回天,还惹恼曹操,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悲剧结局。

【成语今说】

指小时候聪明伶俐。后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说明不能因一个人在孩童时聪明懂事,就认为他成年后必有成就。

【智慧语林】

孔融让梨,名满天下。孔融小小年纪闯李府,足见其与众不同。陈韪轻视孔融,用“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讽刺孔融。孔融巧妙地逆推陈韪,使陈韪陷入窘困的境地,再一次显示了他过人的智慧。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一个孩子先天聪明自然是好的,但如果自恃天资聪颖,不肯好好学习,就会像王安石笔下的神童方仲永那样,荒废学业,到头来沦为一个平庸的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