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成语大全/《闻鸡起舞》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闻鸡起舞》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闻鸡起舞《晋书·祖逖传》祖逖,字士稚,东晋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他性格豁达,不太注意仪表,轻视财物,看重义气,为人慷慨有气节,经常散发谷物布帛来接济贫困人家,乡间宗族的人都很敬重他。后来他博览群书,通古晓今,见到他的人都说他很有治国的才干。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在青年时代就有为国立功的大志。他二十多岁时,与祖逖同为“司州主簿”。两人...

闻鸡起舞

《晋书·祖逖传》

祖逖,字士稚,东晋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他性格豁达,不太注意仪表,轻视财物,看重义气,为人慷慨有气节,经常散发谷物布帛来接济贫困人家,乡间宗族的人都很敬重他。后来他博览群书,通古晓今,见到他的人都说他很有治国的才干。

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在青年时代就有为国立功的大志。他二十多岁时,与祖逖同为“司州主簿”。两人意气相投,对于当时内忧外患的国家危局抱着共同的看法,也怀着共同的报国决心。两人夜间同睡一床,经常就国家大事谈到深夜。

有一天,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半夜时分忽然听见一阵鸡鸣,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但我不这样想,我觉得这鸡鸣并不是什么坏声音,而是催促咱们发奋努力的警报啊!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写得一手好文章,又通晓兵法,熟谙治军之道。

等到京城洛阳发生变乱,祖逖率领亲族数百家避难到淮河、泗水地区,他用自己所乘坐的车马收载一同逃难的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所带的药物和衣服粮食与大家共同分享。由于祖逖慷慨好义又很有计谋,因此随行的男女老少都以他为首。

祖逖因为西晋政权遭颠覆,常常怀有驱敌复国的大志。当时晋元帝正忙于平定江南,无暇北顾,祖逖就多次上书议论北伐之事。晋元帝实际上只想偏安一隅,并不愿大动干戈进行北伐。但当时从北方逃到江南避乱的百姓众多,他们都热切地盼望着朝廷能早日北伐,以恢复中原。晋元帝知道众怒难犯,便勉强同意了祖逖的请求,任命他为奋威将军,并答应提供可供一千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但不提供任何盔甲武器,让他自己招募士兵。

祖逖在危难之中接受了北伐的命令,虽然朝廷给予的支持非常有限,但他北伐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后来,当他仅带领招募来的几千名百姓渡江北伐时,仍旧信心百倍。船到江心,他用船桨敲击着水面发誓说:“我不能扫平中原而再来渡过这条江的话,就像大江流逝不能复返。”他言辞激昂,意气风发,大家都为之慨叹。由于朝廷中投降派的阻挠,北伐最终失败了,但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所传颂。

【成语今说】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智慧语林】

祖逖和刘琨之所以都能成就一番事业,与他们勤学苦练的奋斗精神是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沁鼻香。”祖逖闻鸡起舞的勤奋精神和报国热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楷模。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