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成语大全/《痛定思痛》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痛定思痛》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痛定思痛《昌黎先生集·与李翱书》在唐朝,韩愈要算是一个文名与官名同样显赫的人物了。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他文章出众,官居高位,受到后人赞颂也理所当然。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就曾经在《日知录》一文中,批评韩愈未显...

痛定思痛

《昌黎先生集·与李翱书》

在唐朝,韩愈要算是一个文名与官名同样显赫的人物了。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他文章出众,官居高位,受到后人赞颂也理所当然。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就曾经在《日知录》一文中,批评韩愈未显达时轻率写下的投知求见之文,并对韩愈的人格也提出了质疑。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顾炎武所指,确有其事。韩愈曾经在《与凤翔刑尚书书》中竭力自荐,并提出“布衣之士”与“王公大人”须互补的观点,即所谓“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这就是韩愈遭人诟病的缘由。

其实,韩愈自有难言的苦衷。他年少时家道衰落,一家三十余口都盼着他能够取得一官半职,以维持生计。但事与愿违,他屡试不第,内心怎能不焦虑?向达官贵人投知求见实在是他最后一线希望了,可这并不是他内心所愿。韩愈曾经写信给自己的好朋友李翱表明自己的心迹,他说:“你还不了解我的话,当世就没有人能够明白我了。我当年在京城时穷困潦倒,每日奔走于达官显贵之家,求他们的帮助,当时还不觉得难过,如今悲痛的心情平复了,再回过头来想那时所受的痛苦,简直不知道应当如何看待自己啊!”

这番话语调沉痛无奈,让人不忍再对他多做苛责。韩愈显达后对晚辈奖掖提携不遗余力,大概跟他年轻时遭受的切肤之痛有密切关联。

无独有偶,韩愈逝世四百多年后,宋朝著名诗人文天祥也同样感受到这种“痛定思痛”的凄惶与悲苦。

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军逼近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为解朝廷燃眉之急,文天祥毅然辞去右丞相的职务,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元营谈判,并伺机窥察军情。到元营后,文天祥慷慨陈辞,痛斥了元军南侵的罪行。元军统帅伯颜被其才华折服,企图劝他归顺元朝,但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

文天祥画像

不久,元军强迫文天祥跟随贾余庆一起前往元朝的京城大都。文天祥本欲以死明志,但想到国恨家仇,就忍辱负重跟随贾余庆一同前往。船到京口(今江苏镇江)时,文天祥趁人不备,乘上一条小船逃走,辗转来到了真州(今江苏仪征)。他把敌人的军情虚实告诉了真州守将苗再成,又写信给淮东、淮西两位边帅,约他们联合行动,驱逐元军。不料,驻守扬州的淮东边帅李庭芝以为文天祥已投降元军,这回是来代敌人骗取扬州城的,就下令逮捕他。文天祥百口莫辩,只得出城,从此改名换姓,死里逃生,一路渡海南下,来到福州。

逃亡路上,文天祥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后来汇集成《指南录》。他在《指南录后序》中叹道:“生与死是像昼夜转移一样平淡的事。死了也就算了,但是艰难险恶的处境反复错杂出现,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得了的事情。痛苦的事情过了之后,再回想起当时的痛苦,这种痛楚又是多么深刻啊!”

【成语今说】

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追思当时所遭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智慧语林】

痛定思痛,其痛更剧。我们不能因为韩愈未显达时轻率写下的投知求见文就否定他,否定他所取得的成就。在有严格门第等级制度的古代,寒门子弟若没有人举荐,想出头比登天还难,所以韩愈写求见文是迫不得已。正所谓“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我们不是还赞赏自荐的毛遂吗?又何必诟病韩昌黎呢?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