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止学/止学《无嗜之病,其身靡失》原文、注释、赏析

止学《无嗜之病,其身靡失》原文、注释、赏析

4.无嗜之病,其身靡失【原文】无嗜(shì)之病,其身靡失。【译文】没有特殊爱好的毛病,自身就不会迷失。【解析】嗜好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为了满足嗜好,人往往不能控制自己,这样就会犯下错误,当然,这样也会令他人有可乘之机,从而加以利用。最终不能自拔。因此,不良的嗜好会引人堕落,所以有嗜好的人在诱惑面前一定要把持自己,才会避免受到伤害。【主题延伸阅读】...

4.无嗜之病,其身靡失

【原文】

无嗜(shì)之病,其身靡失。

【译文】

没有特殊爱好的毛病,自身就不会迷失。

【解析】

嗜好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为了满足嗜好,人往往不能控制自己,这样就会犯下错误,当然,这样也会令他人有可乘之机,从而加以利用。最终不能自拔。因此,不良的嗜好会引人堕落,所以有嗜好的人在诱惑面前一定要把持自己,才会避免受到伤害。

【主题延伸阅读】

没有特别嗜好,自身就不会迷失

中国有句经典名言叫“人贵有自知之明”,意思是说要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估。在这里,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一般是多么不容易自知,而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每个人的生物遗传密码千差万别,造成了每个人特长和缺陷上的很大差别,再加上后天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差异,更是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志趣、性格和特长。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知之明,明确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知道什么是自己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在功名利禄面前保持原有本色,才不会在名利面前迷失。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我们太需要这种自知之明的大智慧了。止学中讲“贪巧之功,天不佑也”,意思是说贪婪和巧取所得的功名,上天不会保佑他。其中还告诫世人“人无誉堪存,誉非正当灭”,意思是说人没有名誉可以存活,不是正道得来的名誉却能让人毁灭。看看那些在演艺界取得一点成就就飘飘然、忘乎所以的演员或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造诣的书法家、绘画家、作家,面对权力的诱惑心动了,不管自己有没有从政的能力,就走马上任,即便吃不上皇粮,也要挂个虚名好给自己脸上增光,更有甚者,使劲了力气,用尽了手段拼命地往政治圈里挤,结果呢,官没当好,为人所垢病,而且还荒废了自己的专长,丢掉了谋生的饭碗。

这其实是没有明确自己的位置,才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在特殊喜好面前迷失了自己。一个人可以没有最高的头衔,但一定要坚守自己本有的位置,心无旁骛地在某个方面做深做透,才能成为万人敬仰的人物。例如孔子尽管一生没有什么头衔,却起着万世师表的作用,不是更伟大吗?设想一下,如果孔子当了鲁国的宰相,如果孔子有过商鞅、吴起、李斯的官差,如果贪恋权位,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也许他就不会对中国文化产生像现在一样的深远影响,这也许就是止学中所说的“求誉不得,或为福也”。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