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三国志/三国志《周瑜传》原文、释译、人物评价

三国志《周瑜传》原文、释译、人物评价

周瑜【原典】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

周瑜

【原典】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余口,还备宫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

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释译】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堂祖父周景及周景的儿子周忠,都做过汉朝的太尉。父亲周异,曾任过洛阳县令。

周瑜身材修长,体格健美,容貌英俊。当初,孙坚组兵讨伐董卓,把家迁移到了舒县。孙坚的儿子孙策与周瑜同年,两人非常友好。周瑜将路南的一所大宅院让给孙策居住,还常去后堂拜见孙策的母亲,所有的生活品也都共同享用。当时周瑜的堂叔周尚在丹杨任太守,周瑜去探望他。恰好,孙策要东渡长江,到达历阳时,派人送信告知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孙策大喜,说:“我有了您,一切都会顺利了。”周瑜就随孙策进攻横江、当利,都攻打下来。又渡江进攻秣陵,击败笮融、薛礼,继而攻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逃走,此时,孙策的兵马已达数万人。孙策便对周瑜说:“我有这支兵马攻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族,已经足够了。您还是回去镇守丹杨吧。”周瑜便领本部回去了。不久,袁术派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杨太守,周瑜与周尚都回到寿春。袁术想任用周瑜为将领,周瑜自觉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就只请求做了居巢县长,并想借路回到江东,袁术答应了。于是,周瑜经居巢回到了吴郡。这年是建安三年。孙策亲自去迎接周瑜,任为建威中郎将,调给他两千步兵,五十名骑兵。那年,周瑜二十四岁,吴郡人都称他为“周郎”。因周瑜在庐江以德义显名,孙策便派他驻守牛渚,后来,任春谷县长。不久,孙策准备进攻荆州,周瑜为中护军,兼江夏太守,随孙策攻打并占领了皖县。这时,得到了乔公的两个女儿,她们都是容貌超群的美女。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随后,又进攻浔阳,打败了刘勋,征讨江夏郡,回师平定了豫章、庐陵二郡,周瑜留下来镇守巴丘县。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由孙权统领政务。周瑜带兵前来吊唁,便留在了吴郡,以中护军之职与长史张昭一同掌管军政大事。建安十一年,他率孙瑜等人征讨麻、保二屯,将这二屯的首领斩首,俘虏了一万多人,然后,回防宫亭。江夏太守黄祖派部将邓龙带兵马数千进占柴桑,周瑜追击讨伐,活捉了邓龙送到吴郡。建安十三年春,孙权讨伐江夏,周瑜被任为前部大督。

这年的九月,曹操攻打荆州,刘琮率众投降,曹操得到了他的水军,水、步兵一下子发展到了几十万人,东吴的将士听了都很惊慌。孙权召集部下,询问商议对策。大家都议论说:“曹操真是豺虎呀,他假借汉丞相之名,挟制天子以令诸侯,以天子名义征讨四方,现在,如果与他抗衡,形势很不利。以将军所处的形势分析,要想抗拒曹操只有长江天险。如今,曹操占领了荆州,刘表所训练的水军和几千艘战舰,都被曹操俘获了,沿江摆开,水陆并进。长江天险,曹操已和我们共有了。况且,双方实力悬殊,无法并论。我们认为,最好还是投降曹操。”周瑜说:“不对。曹操虽为汉相,实是汉贼。以将军的神武和雄才大略,依父兄所创方圆几千里的基业,割据江东,兵精粮足,英雄豪杰全都愿意在此时建立功业。现在,正是横扫天下,为汉朝除暴扫秽之时。何况,曹操是自己来送死,怎能反倒向他投降?请听我为您分析:假如北方已完全稳定,曹操没有后顾之忧,便能够持久地和我们争夺疆界,那样是否就可以与我们的水军一争高下呢?何况,北方现在并没有平定,马超、韩遂还在潼关以西,这都是曹操的后患;而且,曹操弃骑依舟与我吴越较量,这本非中原人所擅长。现在,又是寒冬季节,马无草料,曹兵长途跋涉到江南水地,水土不服,定会生病。这几种情况,是用兵的大忌,且曹操又都犯了。将军要生擒曹操,此正合时宜。我请求拨精兵三万,进驻夏口,一定为将军击破曹操。”孙权说:“曹贼想废汉室自立为帝已很久了,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和我罢了。如今,其他几人已被消灭,只有我还在,我与老贼势不两立。你说应当给予打击,与我的想法一致,这是上天把你送给我呀。”

此时,刘备为曹操所败,想率人马南渡长江,在当阳与鲁肃相遇,便共同商议,因此,进驻夏口,让诸葛亮去拜见孙权。孙权就派周瑜和程普等人率军与刘备合力在赤壁抗曹。此时,曹兵已有很多人患病,刚一交战,曹军就败退到江北。周瑜等人率军驻扎在南岸。周瑜的部将黄盖说:“现在敌众我寡,难以与之久战。我见曹军船舰首尾相连,可以用火攻战胜他们。”于是,周瑜调来几十艘蒙冲斗舰,装上柴草,中间浇满油脂,外裹帷布,上面插上青龙牙旗;黄盖又写信告诉曹操,说要投降。又以快艇分系在大船后面,便依次向前驶去。曹军官兵都伸长脖子看,指点地说黄盖来投降了。黄盖解开拴绑船只的绳索,同时点火。当时,风力很大,大火很快蔓延到岸上曹军的营帐。顷刻之间,曹营烟火四起,烧死和淹死了许多人马,于是,曹军败退南郡。刘备与周瑜又并力追击。曹操留下曹仁等固守江陵,自己径直返回北方了。

【人物解读】

周瑜(公元175~210年),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出身士族。孙坚当年兵讨董卓时,家小移居舒县。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周瑜24岁娶小乔为妻,有两子一女。周瑜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他志向远大,自幼刻苦读书,尤喜兵法。他生逢乱世,时局不靖,烽火连延,战端四起,于是总想廓清天下。周瑜因其相貌英俊而有“美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世人对其评价】

陈寿《三国志》:“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权:“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孙策:“吾得卿,谐也。”“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袁宏:“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三分于赤壁。惜其龄促,志未可量。”“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讬霸迹。志掩衡霍,恃战忘敌。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

胡三省:“此数语所谓相时而动也。然瑜之言不悖大义,鲁肃、吕蒙辈不及也。”

萧常:“孙策征刘繇,济于横江,大破之于牛渚。周瑜从攻横江当利及东渡击枺陵,则知在江北。或曰:此功为大,每以语简而忽之,遂令乌林之役独传。”

卢弼:“公瑾生长江、淮,谙识险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涛,熟筹彼我,用能以寡击众,遁走阿瞒,一战而霸,克建大勋,玄德谓为本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者,岂虚语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忧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李安溪:“周瑜在则可,如无瑜者,权必不能独挡曹,无玄德则无吴耳,子敬之谋未为非也。”“规图荆、益,及制曹、刘之策,着着机先,真英物也。”

毛泽东:“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了他,结果打了胜仗。”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anguozhi/20230314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