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治河》
王景治河
№ 062
治水害,兴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从大禹治水开始,各个朝代都曾经对黄河进行过治理。在众多的治理黄河的仁人志士当中,功绩最大、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东汉汉明帝时期的王景。历史上对王景治河的评价是:“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王景,字仲通,琅琊不其(今山东即墨)人。王景的祖先以善观天象闻名,据说吕后当政时,汉高祖刘邦之孙刘襄、刘兴居谋反,曾求教王景的八世祖王仲。王仲不愿受此事牵连,便举家渡海到乐浪避居。王景的父亲王闳曾任琅琊太守,是一位很有风骨的饱学之士。受家庭影响,王景自幼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掌握了许多技艺,尤其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最为擅长。
治理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时常会带来灾难的河,因此治理黄河是各朝代的大事。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后,在长达800年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未曾发生过大的洪水泛滥,这未尝不是一个奇迹。
有一年,浚仪(今河南开封)附近的浚仪渠(汴渠的一段)被黄河冲毁,人们的生活安定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朝廷因此下诏修复。在司空的推荐下,朝廷即派王景帮助王吴共同治理浚仪渠。王景综合前人治水的经验,仔细研究了浚仪渠一带的地势、地形,建议王吴采用“堰流法”治水。所谓“堰流法”,就是在堤岸一侧设置侧向溢流堰,专门用来分泄洪水。采用“堰流法”后,浚仪渠很快就被治理了,以后一直没有再遭灾,百姓纷纷赞扬王景治水的功绩。
东汉初年,河南郡境内的黄河发生剧烈变化,由于河道大幅度向南摆动,造成黄河、济水、汴渠各河乱流的局面。当时,航道淤塞,漕运中止,致使黄河以南数十个县遭受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安定和农业生产。在此之前,朝廷曾多次派人来这里治水,并对黄河进行了改道。但由于治理意见不统一,致使黄河改道后,水患连绵60年得不到平息。永平十二年(69年),汉明帝决定派王景去治水,就把他召来询问他该如何治理。王景禀奏道:“河为汴害之源,汴为河害之表,河、汴分流,则运道无患,河、汴兼治,则得益无穷。”汉明帝很赞赏王景的治河见解,于是命他主持治水事宜。当年四月,王景和王吴等人率领数十万兵民,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水工程。
汉明帝是一位比较开朗而且律己甚严的皇帝。他能够体察民情。关系民众疾苦。尽量减轻百姓负担。
王景此次治水,首先是“筑堤”,即修筑“自荥阳(今河南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东海口千余里”的黄河大堤及汴渠的堤防。王景认为,黄河泛滥加剧的原因,是下游河道由于常年泥沙淤积而形成地上悬河,河水高出堤外平地造成的。只有加固河堤,才能减少溃决的可能性。其次是“理渠”,即治理汴渠。王景仔细考察了汴渠一带的地形后,为汴渠规划了条“河、汴分流,复其旧迹”的新渠线。之后,王景开展了“凿山阜、破砥碛、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等大量工作。一年下来,终于使渠水畅通,漕运便利。永平十三年(70年)夏天,汉明帝决定亲自乘船沿河巡视,并叫王景陪同前往。明帝看着两岸整齐坚固的堤防,水上往来如梭的舟楫,对王景的功绩赞不绝口。
从王景治理黄河之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等将近千年的时间内,黄河流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水灾。因此,王景治河的办法和经验为历代治河者所推崇和效法,王景也成为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水利专家。
现代黄河经过期间几次改道,已经和王景时期的黄河大不一样,治理起来也困难得多。但王景治河的精神,却为后人治理黄河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中国历史知识小词典】
汴渠
汴渠是中国古代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骨干运河,也称汴河。古汴河是自战国以来鸿沟运河系统的一支,从郑州西北流经开封、商丘、虞城、砀山、萧县,至徐州入泗水,再入淮水,在汉代和南北朝时一直是重要运道。唐代和宋代都依靠这条运河运输江南的粮食和各种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