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制礼仪》
叔孙通制礼仪
№ 030
叔孙通是西汉著名的儒家学者,他针对西汉初期宫廷礼仪制度混乱的情况,协助汉高祖刘邦制定了一系列宫廷礼仪,使西汉的礼仪制度日趋完善。叔孙通制定的礼仪混合了夏、商、周、秦四代的礼乐制度,保留了这些朝代的精华,又将其扩充和修改,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叔孙通又名叔孙何,他文采斐然,原是秦朝的博士。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逃亡回家乡薛县,当时薛县已被起义军占领,于是他就投靠了项羽。后来,汉军打到了彭城,叔孙通认为刘邦得天下是大势所趋,所以归附了刘邦。刘邦见叔孙通是个有才华的人,就拜他为博士,号称稷嗣君。
刘邦即位后,因为把秦朝的苛刻繁琐的仪式都废除了,没有一定的仪式可供遵循,因此,群臣也就失去了约束,常常做出不合乎理法的事情。而且,一些朝中的大臣多是平民出身,又是一同和刘邦打天下的老乡,因此往往居功自傲,目无法纪。叔孙通知道汉高祖对这些大臣的举动十分厌恶,却又无可奈何,就向他进言:“承蒙陛下的厚爱,宫中才有我们这些儒生的一席之地。我们虽然不能帮助陛下打仗,但可以帮助陛下制定一些礼仪,以使朝纲严谨,也能显示出陛下的尊贵,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西汉·彩绘陶乐舞杂技俑
这是汉代的一组杂技场面。杂技源于先秦,盛于汉代,称为百戏。汉代的主人宴席上常做乐舞杂技表演,这在汉画像石和画像砖中可以见到,但立体陶塑唯此一尊。
刘邦认为叔孙通的话很有道理,就问他:“你制定的礼仪学起来不难吧?”叔孙通说:“所谓礼仪,不过是人们根据时事编定的条文罢了。历朝历代都有一套礼仪,因时代不同,人事不同,各朝的礼仪也不同。我决定采用一部分秦朝的礼仪,再编定一套新礼仪,保证学起来很容易,实行起来也方便。”于是,汉高祖就派叔孙通马上去办理这件事。
叔孙通奉命来到鲁地,聘请了30个儒生,回来后一起编定礼仪。他们仔细研究了秦朝以前历朝历代的礼仪,把秦朝的有关礼仪作了补充和修改,重新制定了一套新的礼仪。制定好礼仪后,叔孙通就带领这30个儒生和一百多个弟子去城外演习。他们把如何行走、如何站立、如何下跪、如何起身、如何祝贺等细节进行了严谨的练习。汉高祖看了他们的表演,觉得很满意,就命令文武百官也跟随叔孙通一起练习。
练习了一个阶段后,叔孙通对汉高祖说可以正式执行此礼仪了。于是,汉高祖下令在下次朝会上正式实行新的礼仪制度。到了早朝那一天,天刚蒙蒙亮,大臣们全都聚集在皇宫外面等候了。宫中的传令官走出来,先向大家施礼,然后按次序把大臣们领进皇宫。只见宫门两侧齐刷刷地站着衣冠整齐的侍卫,大殿的台阶下面,还有几百名郎中,都手执兵器分列在两侧,显得十分威严。之后,列侯、将军便按照次序站到西边,脸朝东;丞相以下的文官则站到东边,脸朝西。
文武百官都站好后,汉高祖的车辇才从内宫走出来。他庄重地走进大殿,在皇位上坐下。之后,诸侯王、列侯和大小官员在谒者的带领下,依次走进大殿,对皇上行礼。礼毕,谒者宣布上宴席。席间,众大臣按次序躬身向皇帝祝贺。席毕,谒者喊了一声“罢酒”,文武百官都马上放下酒杯。汉高祖看着众臣们都恭恭敬敬的样子,心里十分高兴,说:“做皇帝就应该是这样威严、尊贵的。”
西汉早期鎏金铜马。铜马通体鎏金,表面光洁度很高,鎏金匀厚,通体金光灿烂,达到了较高水平。
汉代漆具
汉高祖对叔孙通制定的礼仪十分满意,就封叔孙通为太常,把他手下的一些弟子也封了官。
【中国历史知识小词典】
叔孙通
叔孙通因协助汉高祖制定礼仪制度,因此深得汉高祖赏识,先后出任太常及太子太傅。太常是古代朝廷负责宗庙礼仪制度的官员,掌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太子太傅是太子的老师,教授太子诗书、礼仪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