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星期六
首页/历史故事/《田文镜治豫》

《田文镜治豫》

田文镜治豫№ 035雍正时期,吏治严明,出现了许多严于执法、忠心耿耿的官吏,田文镜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总督河南,致力于建立严刑峻法的惩治机制,因而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力,对全省的军政、民政、财政、学政各个方面严加监督,官吏稍有差错,他就“拜折参劾”,因此全省官员对之“畏之如虎”。正是在像田文镜这样“严厉治吏”,使雍正年间官场风气一时清明了许多,对清王朝政权的稳固有...

田文镜治豫

№ 035

雍正时期,吏治严明,出现了许多严于执法、忠心耿耿的官吏,田文镜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总督河南,致力于建立严刑峻法的惩治机制,因而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力,对全省的军政、民政、财政、学政各个方面严加监督,官吏稍有差错,他就“拜折参劾”,因此全省官员对之“畏之如虎”。正是在像田文镜这样“严厉治吏”,使雍正年间官场风气一时清明了许多,对清王朝政权的稳固有极大的帮助。

田文镜撰书《总督河南山东等处地方军务揭贴》。雍正八年(1730)四月手稿本提要:此件为首尾完整,品相极佳,骑缝均有朱印。田文镜为满洲正黄旗人,官河南巡抚、河东总督等。

田文镜(1662—1733),清汉军正蓝旗人,后因受雍正帝宠爱,被转入上三旗之正黄旗,田文镜仅是监生出身,历任县丞、内阁侍读学士。

1723年,因新皇帝雍正登基,田文镜奉命赴陕西祭告华山。路过山西时,时逢山西严重荒歉,年羹尧已经上报雍正,请求赈济,而巡抚德音却谎报丰年。田文镜本来是告祭之官,考察灾情与己无关,他回应复命时,却把耳闻目睹山西之灾情如实上报。这使雍正大为赏识,认为他“直言无隐,深属可嘉,若非忠国爱民之人,何能如此?”于是,巡抚德音被免职,当年九月田文镜被授任山西布政使,并不断提升。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田文镜踏上了为官腾达之路……

康熙末年,黄河几次泛滥,大量农田被毁,加之不法官绅为害,盗贼猖獗,因而河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官府档案管理混乱,各种案件堆积如山。在这种情况下,田文镜被调任河南布政使,后来很快升至河南巡抚、总督。他到任后坚决推行新政,马上着手清查积欠,实行耗羡归公,并严惩贪官污吏,打击不法乡绅。这一系列措施确实使当时诸事废弛的河南政务有所起色。

此外,田文镜还极具改革头脑,他经常上奏疏,为皇上提出许多兴利除弊的措施和建议,如以河南丁银均入地粮,有官职退居在乡的和在地方上体面的人都不例外;黄河盛涨时期,在堤岸附近的村民要按户派出劳力抢护;山东、河南交界处越界役捕越界抓获罪犯,如彼界有司庇护罪犯,应允许本省督抚移送咨文揭露等。这些意见大都获得雍正帝的同意而得到很好的执行。在经历一番彻底的整治之后,河南辖境几乎无盗贼,秩序良好。

由于有雍正皇帝的大力支持,田文镜在河南以极其严厉的手段大刀阔斧地整刷吏治,剔除陋规。他还督责诸州县清理赋收,开辟荒田,限期极严。各州县稍有怠慢,会立刻遭到惩罚,一般官员见田文镜时,甚至没有人眼睛敢东张西望的。在整顿吏治的过程中,由于以往整治往往是对下属官员严厉而对上级官员则松懈,因而成效不大。有一次,钦差大臣何国宗到河南办公,按照通常的规矩,地方官要送礼给钦差大臣。田文镜的左右对他说:“您对下面可以严禁陋规,对上面却不可不敷衍一下。”

大清钞票

雍正时期热茶的器皿

田文镜却说,“岂有对下严而对上宽之理?欲禁州县之火耗,必先禁上司,欲禁上司,必先革除陋规。”于是他坚决不送规礼。钦差大臣没有收到礼品,认为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回京后就到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可是皇帝反倒因此更加器重田文镜,并把他树立为“模范疆吏”。

尽管田文镜为官清廉,严于执法,却由于过于苛刻而遭人非议。1733年2月,田文镜以病卒于河南。

【中国历史知识小词典】

军机处

为了把权力进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雍正期间创立了军机处。军机处的主要工作是把皇帝的谕旨写成文书转发下去。军机处开始主要是针对西北用兵,后来加以扩大,又负责办理战争、军政、八旗,直至包揽一切军政国务,其特点是处理政事精简速密。军机大臣直接与各地、各部打交道,了解地方情形,传达皇帝意旨。此机构存在200年,直至清末。与创立军机处伴随的是推广奏折制度。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