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成语大全/《一尘不染》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一尘不染》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一尘不染《景德传灯录·弘忍大师》在流传中土的宗教中,有一支神秘而独特的教派,它就是佛教禅宗。作为中土佛教最重要的流派,禅宗讲究明心见性,不立文字,无迹可寻,它的独特魅力和神韵,曾经征服和影响了无数人。禅宗重在以心传心,因而产生之初的历代弟子都是一脉单传。迦叶是第一代传人,传到第二十八代时是达摩,达摩来到中国后,在少林寺后面的山上面壁九年,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

一尘不染

《景德传灯录·弘忍大师》

在流传中土的宗教中,有一支神秘而独特的教派,它就是佛教禅宗。作为中土佛教最重要的流派,禅宗讲究明心见性,不立文字,无迹可寻,它的独特魅力和神韵,曾经征服和影响了无数人。

禅宗重在以心传心,因而产生之初的历代弟子都是一脉单传。迦叶是第一代传人,传到第二十八代时是达摩,达摩来到中国后,在少林寺后面的山上面壁九年,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从此,禅宗在中国代代相传,从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到六祖慧能。慧能以后,传者甚众。

六祖慧能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不识字,也从没看过佛经,对佛经却一听就懂,一点即悟。他讲的《坛经》是唯一一部能和释迦牟尼讲的经文相提并论的经。因为通常情况下,只有释迦牟尼讲的才能够叫经。可以说,禅宗在慧能手里发扬光大了。

慧能自幼家贫,三岁丧父,后迁居南海。年纪大些后,他就卖柴养母。有一次,他无意中听人诵读《金刚经》,便决心出家学佛。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他来到湖北黄梅参拜当时的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请求学法。初见时,弘忍问他:“你是哪里人?来这里求取什么?”慧能回答:“弟子是岭南(今广东新兴县)人,来到这里不求其他,只求‘作佛’。”弘忍随口说了句:“你是岭南人,哪里能‘作佛’!”慧能答道:“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却并无南北之分。”弘忍听罢,微微一惊,便没有再拒绝,安排他跟着大家一起干些粗活。慧能乐于从命,整日在磨房舂米,干得很开心。

唐高宗年间,弘忍大师开坛讲学,当时他的手下有五百余名弟子,最有慧根的当属大弟子神秀。神秀,俗姓李,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少年时为儒生,游学江南,博览经史。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神秀在洛阳天宫寺出家。五十岁那年,他翻山越岭,不远千里,投于弘忍门下,从事打柴、汲水等劳役以求法。六年来,他夜以继日在弘忍身边服侍,深为弘忍器重,遂擢升其为上首弟子。在当时,神秀被大家公认为禅宗的衣钵继承人。

弘忍感到自己渐渐老去,便想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这天,他召集众僧,要求每人作一偈,以便了解各人的道行深浅。神秀悟道颇深,当即在寺院的廊壁上题了一首偈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偈诗中所说的“菩提树”,即古印度的毕婆罗树,它是一种普通得犹如杨、柳、桐、槐那样的树。当年,年轻的悉达多王子在结束了六年的苦行之后,就坐在一棵毕婆罗树下悟道成佛,被后世尊为释迦牟尼。人们为了感念佛祖证悟人生真理的不朽功德,把他悟道时给予他遮护的毕婆罗树称为菩提树,也就是觉悟之树。

神秀这个偈子的意思是说,要时时刻刻照顾自己的心灵,通过不断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神秀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弘忍大师见到后大为赞赏,让众僧都来诵念此偈。

一天,慧能听到有人诵读神秀作的偈语,就感叹道:“听起来确实很妙啊!可惜,境界不是很高。”到了夜间,慧能央求一名会写字的僧人在神秀的偈语旁边另题了一首自己作的偈诗:“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的偈子表达的是一种出世的态度,它的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大师看到这个偈子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当他听说是慧能后,就命人将他叫来,并当众批评慧能:“你写得乱七八糟,简直胡言乱语!”说完,又亲自擦掉了这首偈诗,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转身就走了。众僧之中,唯有慧能真正理解了五祖的意思。

这天夜晚,三更时分,慧能来到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金刚经》,并将衣钵传给了他。

慧能得法后,悄悄回到南方,隐居了十五年,才前往曹溪宝林寺。随后,他又在韶州大梵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并传授无相戒。嗣法弟子有行思、怀让、神会、玄觉、慧忠、法海等四十余人。后来,法海汇集慧能的言行为《六祖坛经》,这就是南宗。神秀在弘忍圆寂后,前往荆州当阳山玉泉寺,二十余年中门人云集,这就是北宗。经过神会的弘扬,南宗遂成禅宗正统,从此独尊天下。而神秀创立的北宗则门庭寂寞,几代之后就衰亡了。

【成语今说】

佛家认为,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原指修道者达到真性清净、不为六尘所染的境界。

【智慧语林】

达摩祖师,在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领悟佛法,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禅宗代代相传,五祖为弘忍。弘忍老了,想从众多弟子中选拔一人继承衣钵。神秀作偈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强调的是要时刻照顾自己的心灵,通过不断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邪恶。神秀提倡的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慧能作诗:“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看似只是与神秀的诗针锋相对,大多数人并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其实,慧能所表达的是一种出世的态度,其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非就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要真正做到心中“无一物”的境界,确实很难。滚滚红尘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要做到“空”,需要多高的修为啊!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