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成语大全/《退避三舍》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退避三舍》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就以国君之礼接待他,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若是你有一天能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

退避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就以国君之礼接待他,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若是你有一天能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金银,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还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想了想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我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世代修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发生战争,我一定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相当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才会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在秦国帮助下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史称晋文公。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晋国逐渐强大起来。这时重耳也想像齐桓公那样,做中原的霸主。他知道要想当上中原霸主,必须先打败楚国。

公元前632年,晋楚在边境上兵戎相见。楚军主帅在阵前向晋文公喊道:“你当年蒙楚王收留,说一旦两军相交,会退兵三舍的。如今我们两国开战了,请你兑现当日诺言!”

晋军将士一听,都议论纷纷,说一旦退兵,必会未战先乱,所以都劝晋文公千万不要退兵。晋国上卿狐偃对将士们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大王,国君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信,理亏的就是我们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紧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战也不迟。”

于是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停下来布置好阵势。楚国军队见晋军真的后撤了,就挥军直追,步步紧逼地追到城濮,跟晋军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后来晋楚两军开战,由于晋军兵强马壮,又是以逸待劳,而楚军却是兵马劳顿,再加上是远离故土,士气已经非常低落。结果两军刚一照面,晋军就把楚军杀了个七零八落。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缴获了大量的辎重,胜利回国。不久,晋文公便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成语今说】

舍,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比喻主动让步,不与对方较量高低。

【智慧语林】

退避三舍之退,不是消极、被动的退,而是积极、主动的退,是有谋略的退。通过退让而寻求前进的机会,积蓄前进的力量。所以,真正有经验的谋略家会着眼全局,而不是以初次交手的形势去评论高低。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