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成语大全/《宋襄之仁》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宋襄之仁》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宋襄之仁《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资质平平,宋国实力也不强大。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春秋时的宋国(今河南商丘市一带),是个不大的国家,宋襄公继位后,很想称霸诸侯。他去联络楚王,想得到楚王的拥护,结果盟主没当成,反被楚王侮辱了一番,但是楚国强大,他对楚国没有任何办法。宋襄公咽不下这口气,最后把气撒到了提议尊楚王为盟主的郑文公头上,就派兵去攻打郑国...

宋襄之仁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宋襄公资质平平,宋国实力也不强大。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

春秋时的宋国(今河南商丘市一带),是个不大的国家,宋襄公继位后,很想称霸诸侯。他去联络楚王,想得到楚王的拥护,结果盟主没当成,反被楚王侮辱了一番,但是楚国强大,他对楚国没有任何办法。宋襄公咽不下这口气,最后把气撒到了提议尊楚王为盟主的郑文公头上,就派兵去攻打郑国。郑文公得知宋国来犯后非常害怕,赶紧派人向楚国求援。

楚成王闻讯后说:“郑国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得赶紧发兵去救他。”大夫成得臣说:“救郑不如伐宋。”楚王问:“这怎么说呢?”成得臣说:“这个宋君不自量力,出兵伐郑,国内必定空虚,我们乘虚攻之,一定能够取胜。如果宋君回兵自救,军队就会很疲惫,我们以逸待劳,还怕不打胜仗?”楚王觉得很有道理,就命成得臣为大将,大夫斗勃为副将,兴兵伐宋。

宋襄公得知楚军伐宋的消息,急忙调转军队日夜兼程回国自救,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县西北)以南摆开阵势,准备迎击楚军。成得臣派人下战书。宋国司马子鱼对宋襄公说:“楚国派兵来攻打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救郑国。我们放弃郑国和楚国讲和,楚军就会退回去。”

宋襄公说:“昔日齐桓公兴兵伐楚,现在楚军来攻打我们,我们不与他交战,怎能继承桓公的霸主之业?”子鱼又说:“但是楚国无论是从装备上还是从人数上来看都比我们要强得多,我们想要取胜是非常困难的!”宋襄公反驳说:“可我们是有道之师啊,所以不用怕他们。”说完,就批了战书,约好日期在泓水以北与楚军交战,还命人制了一面大旗,旗上写着“仁义”两个大字。

约定交战的那天早上,楚军陆续渡过泓水北进,子鱼劝宋襄公趁机袭击,说:“楚兵多宋兵少,此时动手,我们或许可以得胜。”宋襄公指着大旗说:“你看见‘仁义’二字了吗?我是一向主张仁义的,怎能在人家渡江只渡了一半就发动袭击呢?”子鱼暗暗叫苦。过了一会儿,楚军全部渡过了泓水,成得臣手执长鞭,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旁若无人。子鱼又劝襄公说:“这会儿可不能再等了!趁楚军还没摆好阵势,我们赶快打过去,还能抵挡一阵,要是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

宋襄公厉声地说:“你贪一击之利,不顾万世之仁?怎能袭击人家尚未布好阵势的军队呢?”子鱼无奈。待楚军阵势摆好后,只听得战鼓一响,杀声连天,直冲了过来。宋襄公这才击鼓进军,下令抵抗。可是宋军哪里还抵挡得住,只好纷纷溃退,四散逃命。宋襄公车子两旁的警卫都在乱军中丧了命,他自己的大腿也受了伤。

宋国人都议论宋襄公错误的战略。宋襄公还解释说:“君子作战,不杀伤已经挂彩的敌人,不俘虏上了年岁的敌人,也不依靠地势等机会。对方还没列成队形,就袭击取胜,有什么光彩!”子鱼说:“您真是不懂得战争的道理!敌人很强大,他们处在不利的地势,还没有摆好阵势,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岂可轻易错过!即便趁此机会进击,也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胜利把握。打仗就是要消灭敌人,我不杀他,他就要杀我。即使他们挂了彩,或者上了年纪,可是只要没有放下武器,就是我的敌人,应当杀他、俘虏他,您要爱护他,那就不要打仗。您既要打仗,就不能空讲仁义,对付敌人还能讲什么仁义吗?”

宋襄公由于腿伤过重,第二年就死了。

宋襄公指着“仁义”大旗,自诩为仁义之师,不肯在敌人渡河时发动进攻,错过了最佳战机,结果导致惨败

【成语今说】

仁,仁慈。指宋襄公在对楚战争中,对敌人仁慈,最后自己被打败。现在用来讽刺对敌人讲仁慈的可笑行为。

【智慧语林】

宋襄公在大军旗帜上写上“仁义”二字确实有点荒唐,他指挥的这场战争也颇具讽刺意味。做人确实得仁义,但仁义得分对象,不能对所有人都仁义,否则就会变成东郭先生。俗话说得好:“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不愿趁敌不备时发动进攻的宋襄公确实是一位君子,但最后他只能可悲地死去。这就是对宋襄公之仁的最好讽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