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成语大全/《生吞活剥》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生吞活剥》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生吞活剥《大唐新语·谐谑》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抄袭剽窃之事古已有之。“生吞活剥”这个成语,就来源于一个著名的抄袭典故。唐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人人都借诗抒情,那个时代也诞生了不少天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整个唐朝,从贩夫走卒到帝王将相,人人以写诗为荣,就连“笑里藏刀”的大奸臣李义府,写诗的本领也很高明。他曾经写过一首很有韵味的五绝,诗云...

生吞活剥

《大唐新语·谐谑》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抄袭剽窃之事古已有之。“生吞活剥”这个成语,就来源于一个著名的抄袭典故。

唐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人人都借诗抒情,那个时代也诞生了不少天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整个唐朝,从贩夫走卒到帝王将相,人人以写诗为荣,就连“笑里藏刀”的大奸臣李义府,写诗的本领也很高明。他曾经写过一首很有韵味的五绝,诗云:“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

当时,河北枣强县有一个叫张怀庆的武官,喜欢附庸风雅,文学水平却比较低。为了追求虚名,他常常弄虚作假,把别人的好诗句改头换面后说成是自己的“创作”。这次也不例外,张怀庆看了李义府的诗后,觉得不错,就在每句诗前添了两个字,改装成一首七绝充当自己的作品:“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

这种剽窃手法,实在只能用“简单粗暴”来形容。而张怀庆抄袭其他名士,也大都如法炮制。这事在当时引为笑谈,有人就编了两句话嘲讽他:“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

那么,这里被“活剥”与“生吞”的张昌龄与郭正一又是谁呢?

张昌龄是唐初诗人,年轻时就以文辞知名,考中进士后,考官员外郎王师旦却不肯给他官做。唐太宗一向惜才,就问是怎么回事,王师旦说:“张昌龄文风浮靡,华而不实,不是好苗子。如果任用了他们,年轻人就难免因羡慕而效仿,这样一来,我怕会影响全国的风气啊!”唐太宗听了便没有再追究。后来翠微宫建成,张昌龄借机献上《翠微宫颂》,唐太宗很欣赏,赞叹他是像祢衡、潘岳那样的文章好手,下令提拔他,让他专门替自己写诏书。

被“生吞”的郭正一,也是当时以文词闻名的朝中要人。他妙笔生花,文思泉涌,在唐高宗时候曾得到重用,当时的诏书和朝廷文告,多半出自他的手笔。

靠着“生吞活剥”的卑劣功夫,张怀庆居然也“千古留名”了,可惜留的是骂名。

这个故事记载在唐朝刘肃所作的《大唐新语·谐谑》里。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生吞活剥”这则成语,比喻生搬硬套,或剽窃照抄别人现成的词句、理论、经验等,而不知融会贯通。现在多用来比喻学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消化吸收,只知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

【成语今说】

原指生搬硬套别人的诗文词句,现喻指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照搬别人的经验、理论。

【智慧语林】

“生吞活剥”别人的文章和成果,不仅是一种卑劣的行为,而且在今天还有可能会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吃官司。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是必要的,但必须深入理解,融会贯通,别人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