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中华历史/周陈之叛

周陈之叛

周陈之叛【内容提要】《周陈之叛》叙述了陈朝初年,留异、周迪、陈宝应等豪酋拥兵自重,割据一方,陈朝在击败北齐后,派军讨伐割据势力,最终平定内部的历史过程​‍‌‍​‍‌‍‌‍​‍​‍‌‍​‍‌‍​‍​‍‌‍​‍‌​‍​‍​‍‌‍​‍​‍​‍‌‍‌‍‌‍‌‍​‍‌‍​‍​​‍​‍​‍​‍​‍​‍​‍‌‍​‍‌‍​‍‌‍‌‍‌‍​。陈朝立国之初危机四伏,北齐曾多...

周陈之叛

【内容提要】

《周陈之叛》叙述了陈朝初年,留异、周迪、陈宝应等豪酋拥兵自重,割据一方,陈朝在击败北齐后,派军讨伐割据势力,最终平定内部的历史过程​‍‌‍​‍‌‍‌‍​‍​‍‌‍​‍‌‍​‍​‍‌‍​‍‌​‍​‍​‍‌‍​‍​‍​‍‌‍‌‍‌‍‌‍​‍‌‍​‍​​‍​‍​‍​‍​‍​‍​‍‌‍​‍‌‍​‍‌‍‌‍‌‍​。

陈朝立国之初危机四伏,北齐曾多次派军南侵,企图吞并南方​‍‌‍​‍‌‍‌‍​‍​‍‌‍​‍‌‍​‍​‍‌‍​‍‌​‍​‍​‍‌‍​‍​‍​‍‌‍‌‍‌‍‌‍​‍‌‍​‍​​‍​‍​‍​‍​‍​‍​‍‌‍​‍‌‍​‍‌‍‌‍‌‍​。北周虽然表面上与陈朝交好,但也对江南虎视眈眈​‍‌‍​‍‌‍‌‍​‍​‍‌‍​‍‌‍​‍​‍‌‍​‍‌​‍​‍​‍‌‍​‍​‍​‍‌‍‌‍‌‍‌‍​‍‌‍​‍​​‍​‍​‍​‍​‍​‍​‍‌‍​‍‌‍​‍‌‍‌‍‌‍​。王琳则占据湘、郢二州,控制长江中游地区,时刻准备东击建康。由于大敌环伺,陈朝初期集中全力抵御强敌,无力顾及安定内部。在此情势下,江南的一些豪族大姓纷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侯景叛乱时期,临川人周续在郡中起兵,后周续被杀,其同族周迪被推举为军中首领。周迪不善言辞却内心诚恳,他鼓励农桑,政教严明,因而百姓归心,很受拥戴。梁元帝萧绎授周迪以高州刺史,封临汝县侯。梁敬帝萧方智时,升任江州刺史。入陈,周迪参与平定王琳、熊昙朗,皆有战功。后来周迪认为朝廷封赏不公,故此渐生二心。

留异是东阳长山(今浙江金华)人。世代为郡中大姓,曾任晋安、安固县令。侯景之乱爆发后,他纠合乡人,专制一方。陈霸先为笼络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留异的儿子留贞臣。陈霸先即位后,又任命留异为缙(jìn)州刺史,兼任东阳太守。陈文帝陈蒨时,留异表面顺从,却心怀异谋,与王琳、周迪等互相勾结,伺机反叛。

陈宝应是晋安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闽中大族,侯景之乱时,随父陈羽在郡中起兵,任晋安太守,封侯官县侯。入陈,任闽州刺史,陈文帝陈蒨任命陈宝应的父亲陈羽为光禄大夫,陈宝应的子女也都被封官晋爵,还下令让宗正把他们编入宗室名录。但陈宝应因为妻子是留异的女儿,暗地里与留异合谋不轨。

此外,其他的江南酋长也都私自任命地方官员,大多不接受朝廷诏令,朝廷还无暇讨伐,只得对他们示好笼络。

陈朝在击退北齐入侵,平定王琳势力之后,便腾出手来对付地方的割据势力。陈文帝天嘉二年(561年),陈朝派军讨伐留异、周迪,二人被击败,前去依靠陈宝应。陈宝应抽出兵力援助周迪,留异又派遣儿子留忠臣跟随周迪。之后,周迪再次率兵进攻陈朝。

天嘉四年(563年),陈文帝陈蒨下诏命令大将章昭达率军讨伐陈宝应、周迪。陈宝应据守建安、晋安二郡,在水陆两处都设置营栅,用以对抗章昭达的部队。章昭达与陈宝应交战,经过激战,陈宝应大败被俘,周迪、留异也被俘,一起被送到建康,全都被处死。至此,陈朝内部的割据势力基本上被平定。

梁陈之际,地方豪酋蜂拥而起,专制一方,形成割据势力。陈朝建立之初,面对内忧外患,陈武帝、陈文帝正确区分主次威胁,采取先御北齐,后平南方的策略,在击退北齐进攻后,转而集中精力平定地方豪酋。由于决策得当,最终得以荡平割据势力,保证了陈朝的统一。

【原文】

梁敬帝绍泰元年。初,晋安民陈羽,世为闽中豪姓,其子宝应多权诈,郡中畏服[1]。侯景之乱,晋安太守宾化侯云以郡让羽,羽老,但治郡事,令宝应典兵[2]。时东境荒馑,而晋安独丰衍,宝应数自海道出,寇抄临安、永嘉、会稽,或戴米粟与之贸易,由是能致富强[3]。侯景平,世祖因以羽为晋安太守。及陈霸先辅政,羽求传郡于宝应,霸先许之[4]

【注文】

[1]陈羽:生卒年不详。南朝梁人。为闽中大族,侯景之乱中占据晋安。  闽中:郡名。秦置。治冶县(今福建福州)。辖境相当于今福建和浙江宁海及其以南的灵江、瓯(ōu)江、飞云江流域。秦末废。后以“闽中”指福建,尤其是今福建福州及其西南一带。  豪姓:指豪门大族​‍‌‍​‍‌‍‌‍​‍​‍‌‍​‍‌‍​‍​‍‌‍​‍‌​‍​‍​‍‌‍​‍​‍​‍‌‍‌‍‌‍‌‍​‍‌‍​‍​​‍​‍​‍​‍​‍​‍​‍‌‍​‍‌‍​‍‌‍‌‍‌‍​。  宝应:即陈宝应(?—564年),晋安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世为闽中大族,侯景之乱,随父陈羽在郡中起兵,授晋安太守,封侯官县侯。入陈,升任闽州刺史,编入宗室,子女皆加封爵。陈宝应娶留异之女为妻,朝廷讨伐留异,他遣兵协助留异;又向周迪提供兵粮,进攻临川。等到留异、周迪兵败,朝廷遣章昭达督众军征讨,宝应兵败被俘,在建康被杀。  权诈:奸诈。  畏服:畏惧而服从。

[2]宾化:县名。南朝齐置,治今广东罗定。  云:即萧云,梁宗室。当时为晋安郡太守。生平事迹不详。  典兵:统领军队;掌管军事。

[3]东境:梁朝东部边境。  荒馑(jǐn):饥荒。馑,荒年。  丰衍(yǎn):富裕盈足。  海道:海路。  寇抄:也作“寇钞”。劫掠。  临安:县名。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置。治今浙江临安。  戴:携带。  米粟:米和粟。泛指粮食。  致:达到。

[4]传郡:指将太守的官职传给陈宝应。

【译文】

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年)。起初,晋安郡平民陈羽,世代是闽中地区的世家大族,他的儿子陈宝应很奸诈,晋安郡的人都因畏惧而服从陈宝应。侯景叛乱时,晋安太守、宾化侯萧云把郡守的位置让给陈羽,陈羽年事已高,只处置郡里的日常事务,让陈宝应掌管军权。当时梁朝东部边境闹饥荒,而只有晋安郡粮食丰富有余,陈宝应多次从海路出发,抢夺掳掠临安、永嘉、会稽这些地方,有时携带粮食在这些地方交易,因此能够做到一郡富强。侯景叛乱平息后,梁元帝萧绎也就此任命陈羽为晋安太守。等到陈霸先辅佐朝政,陈羽请求将太守的职位传给陈宝应,陈霸先答应了他的请求。

【原文】

太平元年。初,侯景之乱,临川民周续起兵郡中,始兴王毅以郡让之而去[1]。续部将皆郡中豪族,多骄横,续裁制之,诸将皆怨,相与杀之[2]。续宗人迪,勇冠军中,众推为主[3]。迪素寒微,恐郡人不服,以同郡周敷族望高显,折节交之,敷亦事迪甚谨[4]。迪据上塘,敷据故郡,朝廷以迪为衡州刺史,领临川内史[5]。时民遭侯景之乱,皆弃农业,群聚为盗,唯迪所部独务农桑,各有赢储,政教严明,征敛必至,余郡乏绝者皆仰以取给[6]。迪性质朴,不事威仪,居常徒跣,虽外列兵卫,内有女伎,挼绳破篾,傍若无人,讷于言语而襟怀信实,临川人皆附之[7]

【注文】

[1]周续:生卒年不详。南朝梁临川南城(今江西南城东南)人。侯景之乱中在郡中起兵,后被杀。  毅:即萧毅,梁宗室。封始兴王。生平事迹不详。

[2]骄横:傲慢专横。  裁制:制裁​‍‌‍​‍‌‍‌‍​‍​‍‌‍​‍‌‍​‍​‍‌‍​‍‌​‍​‍​‍‌‍​‍​‍​‍‌‍‌‍‌‍‌‍​‍‌‍​‍​​‍​‍​‍​‍​‍​‍​‍‌‍​‍‌‍​‍‌‍‌‍‌‍​。  相与:共同;一道。

[3]宗人:同宗之人。  迪:即周迪。  勇冠军中:军中勇猛首屈一指。

[4]寒微:指出身贫贱,家世低微。  族望:在宗族中的声望。  高显:显赫。  谨:郑重,恭敬。

[5]上塘:地名。当在临川。按《陈书·周迪传》,“上”为“工”字。  故郡:指临川旧城。临川郡原治临汝(今江西抚州临川区西)。南朝齐徙治南城(今江西南城东南),南朝陈仍治临汝。

[6]群聚:聚众。  农桑:种地与养蚕,泛指农业生产。  赢储:充裕的储备。  政教:政治与教化。  征敛(liǎn):征收聚集;征收赋税。  乏绝:食用缺乏、断绝。  仰:仰仗。  取给(jǐ):取得物力或人力以供需用。

[7]质朴:朴实淳厚。  不事:不树立。  威仪:威严的态度。即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  居常:平时;经常。  徒跣(xiǎn):赤足。  兵卫:卫兵。  女伎:也作“女妓”。女乐,歌妓。  挼(ruó)绳:搓草绳。挼,揉搓。  破篾(miè):破竹篾。篾,劈成条的竹片。  傍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在。  讷(nè)于言语:不善言辞。讷,语言迟钝。  襟(jīn)怀:胸襟;胸怀;心胸。  信实:诚实;真实可靠。

【译文】

梁敬帝太平元年(556年)。起初,侯景叛乱时期,临川郡平民周续在郡中起兵,始兴王萧毅把临川郡让给他后离开。周续的部将都是临川郡的世家大族,大多傲慢蛮横,周续制裁他们,众将都怨恨他,一道杀了他。周续的同族周迪,在军中勇猛首屈一指,众将推选他为军中首领。周迪出身贫贱,家世低微,担心郡里的人不服从自己,而同郡人周敷在宗族中的声望很高贵显赫,就屈身和周敷交朋友,周敷也很恭敬地事奉周迪。周迪占据上塘,周敷占据临川郡旧城,梁朝任命周迪为衡州刺史,兼任临川内史。当时平民百姓遭遇侯景叛乱,都放弃了农田作业,聚众当盗贼,只有周迪管辖的百姓独自从事农耕蚕桑,家家资产都有盈余,周迪的政法教令很严明,官府征收赋税必定能够足额收取,其他郡缺乏的物资都依靠周迪供给。周迪生性质朴,不注重仪容举止,在家里常常光着脚,虽然外面站有警卫的士兵,屋子里有歌舞伎,他却搓草绳,破竹篾,傍若无人,不善言辞却胸襟诚实,临川人都依附他。

【原文】

陈武帝永定元年[1]。诏给事黄门侍郎萧乾招谕闽中[2]​‍‌‍​‍‌‍‌‍​‍​‍‌‍​‍‌‍​‍​‍‌‍​‍‌​‍​‍​‍‌‍​‍​‍​‍‌‍‌‍‌‍‌‍​‍‌‍​‍​​‍​‍​‍​‍​‍​‍​‍‌‍​‍‌‍​‍‌‍‌‍‌‍​。时熊昙朗在豫章,周迪在临川,留异在东阳,陈宝应在晋安,共相连结,闽中豪帅往往立砦以自保[3]。上患之,使乾谕以祸福,豪帅皆帅众请降,即以乾为建安太守。乾,子范之子也[4]

【注文】

[1]武帝:即南朝陈武帝陈霸先。

[2]给事黄门侍郎:官职名。参见“黄门侍郎”条注。  萧乾:生卒年不详。陈臣。萧子范之子。陈初曾劝谕地方割据势力归降,授建安太守。

[3]共相连结:相互勾结。  豪帅:即首领。多指武装反抗势力的首领或部落酋长。  立砦(zhài):建立营寨。砦同“寨”。

[4]子范:即萧子范(486—549年),字景则。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yí)第六子、南朝梁大臣、文学家。南齐时,封祁阳县侯、拜太子洗马。入梁,降爵位为子,任司徒主簿、建安太守、南平王从事中郎。曾作《千字文》,以文雅辞美广受赞赏。后升任光禄、廷尉卿,官至秘书监。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部分作品。

【译文】

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陈武帝陈霸先下诏命给事黄门侍郎萧乾到闽中进行招抚。当时熊昙朗在豫章,周迪在临川,留异在东阳,陈宝应在晋安,他们在一起相互勾结,闽中的土豪首领往往建立营寨以自卫。陈武帝陈霸先对此很担忧,派萧乾向他们阐明趋福避祸的道理,这些土豪首领都率领部众请求归降,陈武帝陈霸先就任命萧乾为建安太守。萧乾是萧子范的儿子。

【原文】

文帝天嘉二年。初,高祖以帝女丰安公主妻留异之子贞臣,征异为南徐州刺史,异迁延不就[1]。帝即位,复以异为缙州刺史,领东阳太守[2]。异屡遣其长史王澌入朝,澌每言朝廷虚弱[3]。异信之,虽外示臣节,恒怀两端,与王琳自鄱阳信安岭潜通使往来[4]。琳败,上遣左卫将军沈恪代异,实以兵袭之。异出军下淮以拒恪[5]。恪与战而败,退还钱塘,异复上表逊谢[6]。时众军方事湘、郢,乃降诏书慰谕,且羁縻之[7]。异知朝廷终将讨己,乃以兵戍下淮及建德,以备江路[8]。十二月丙午(1),诏司空、南徐州刺史侯安都讨之。

【注文】

[1]帝女:帝王之女。  丰安公主:陈世祖陈蒨的长女。生平事迹不详。  贞臣:即留贞臣,留异的儿子。生平事迹不详。

[2]帝即位:指陈文帝陈蒨即皇帝位。

[3]王澌(sī):人名。时为留异长史。生平事迹不详。  每言:常常说。

[4]外示:对外表现。  臣节:臣属的节操​‍‌‍​‍‌‍‌‍​‍​‍‌‍​‍‌‍​‍​‍‌‍​‍‌​‍​‍​‍‌‍​‍​‍​‍‌‍‌‍‌‍‌‍​‍‌‍​‍​​‍​‍​‍​‍​‍​‍​‍‌‍​‍‌‍​‍‌‍‌‍‌‍​。  恒怀两端:常常心怀二心。  鄱(pó)阳:郡名。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分豫章郡置。治鄱阳(今江西鄱阳东)。辖境相当于今江西鄱阳湖东岸、进贤以东及信江、乐安江流域(江西婺源除外)。晋移治广晋(今江西鄱阳北),南朝齐复治鄱阳(今江西鄱阳),辖鄱阳、馀干、葛阳、乐安、广晋、上饶六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也为县名。汉置,治今江西鄱阳。  信安岭:地名。今浙江常山、江山与江西玉山间山岭之通名。  通使:互派使者。

[5]下淮:地名。在浙江桐庐东北,为钱塘江防守要地。

[6]逊谢:道歉谢罪。

[7]众军方事湘、郢:指当时陈朝各军正在湘州、郢州作战。  湘:即湘州。  慰谕:即“慰喻”,抚慰;宽慰晓喻。  羁縻(jīmí):笼络;怀柔使不生异心。

[8]建德:县名。三国东吴黄武四年(225年)置,治今浙江建德梅城镇。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以备江路:以防备来自钱塘江水路进攻。此处“江”指钱塘江,又名浙江。浙江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徽休宁县六股尖。不同河段有新安江、富春江、桐江等名称,至浙江萧山闻家堰以下称钱塘江,经杭州湾注入东海。全长588.73千米,流域面积55058平方千米。有休宁河、练江、兰江、浦阳江、分水江、壶源溪等支流。

【译文】

陈文帝天嘉二年(561年)。起初,陈武帝陈霸先把陈文帝陈蒨的女儿丰安公主嫁给留异的儿子留贞臣做妻子,并征召留异担任南徐州刺史,留异拖延没有上任。陈文帝陈蒨即位后,又任命留异为缙州刺史,兼任东阳太守。留异多次派他的长史王澌入朝拜见,王澌常常说起朝廷力量虚弱。留异相信了王澌的话,虽然对外还表现出做人臣的节操,但常常心怀二心,与王琳经由鄱阳信安岭暗地里派使者往来。王琳失败后,陈文帝陈蒨派左卫将军沈恪取代留异的职位,实际上是率兵袭击留异。留异派兵驻扎在下淮来抗拒沈恪。沈恪与留异交战却战败了,退军到钱塘,留异又给朝廷上表道歉谢罪。当时陈朝各军正在湘州、郢州作战,于是陈文帝陈蒨下诏书对他抚慰劝谕,并且笼络他。留异知道朝廷最终还是要讨伐自己,于是派兵守卫下淮和建德,以防备遭水路攻击。十二月丙午,陈文帝陈蒨下诏令司空、南徐州刺史侯安都讨伐留异。

【原文】

三年春二月,帝征江州刺史周迪出镇湓城,又征其子入朝[1]。迪趑且顾望,并不至[2]。其余南江酋帅私署令长,多不受召,朝廷未暇致讨,但羁縻之[3]。豫章太守周敷独先入朝,进号安西将军,给鼓吹一部,赐以女妓、金帛,令还豫章[4]。迪以敷素出己下,深不平之,乃阴与留异相结,遣其弟方兴将兵袭敷,敷与战,破之[5]。又遣其兄子伏甲船中,诈为贾人,欲袭湓城[6]。未发,事觉,寻阳太守监江州事晋陵华皎遣兵逆击之,尽获其船仗[7]。上以闽州刺史陈宝应之父为光禄大夫,子女皆受封爵,命宗正编入属籍[8]。而宝应以留异女为妻,阴与异合[9]

【注文】

[1]入朝:此处指到朝廷做官​‍‌‍​‍‌‍‌‍​‍​‍‌‍​‍‌‍​‍​‍‌‍​‍‌​‍​‍​‍‌‍​‍​‍​‍‌‍‌‍‌‍‌‍​‍‌‍​‍​​‍​‍​‍​‍​‍​‍​‍‌‍​‍‌‍​‍‌‍‌‍‌‍​。

[2]趑(zī)且(jū):也称“趑趄”,犹豫不前。

[3]南江:即江南,长江以南。  酋(qiú)帅:旧称部落或叛乱者的首领。  私署:私授官职。  令长:秦汉时治理万户以上县者为令,不足万户者为长。后因此以“令长”泛指县令。  未暇:没有时间顾及。  致讨:讨伐。讨,征伐,发动攻击。

[4]进号:晋升官爵之名号。

[5]方兴:即周方兴,生卒年不详。南朝陈临川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周迪弟。周迪举兵反,遣他率兵袭豫章太守周敷,战败被杀。

[6]伏甲:埋伏武士或军队。  贾(gǔ)人:商人。

[7]事觉:事情暴露。  监江州事:代管江州政务。  晋陵:郡名。西晋永嘉五年(311年)置。治丹徒(今江苏镇江东南丹徒镇)。东晋初移治京口(今江苏镇江)。义熙九年(413年)移治晋陵(今江苏常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镇江、常州、无锡三市及丹阳、金坛、江阴、武进、锡山等市县地。南朝宋以后,逐渐缩小,南朝齐辖晋陵、无锡、延陵、曲阿、暨阳、南沙、海阳七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也为古县名。西晋永嘉五年(311年)置。治今江苏常州。明洪武初并入武进。  船仗:船只兵器。

[8]闽州:州名。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置,治侯官(今福建福州),天嘉六年(565年)废。  光禄大夫:官职名。战国时置中大夫,汉武帝始改称光禄大夫。掌管顾问应对事务,隶属光禄勋。魏晋后无定员,成为加官及褒赠的官职,加金章紫绶者,称金紫光禄大夫;加银章青绶者,称银青光禄大夫。魏、晋、南朝宋皆三品,梁十三班,陈三品;北魏、北齐皆三品。隋唐之后为文散官称号。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加置,为文散官之首,从一品。唐为从二品。  封爵:分封爵位。  宗正:官职名。为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员。西周、战国已置。秦汉时为九卿之一,一般由皇族成员担任主要属员。汉、三国魏、西晋沿置,三国魏、西晋皆为三品。东晋、南朝宋、齐不设。梁、陈改称“宗正卿”,梁为十三班,陈为三品,北朝也置,称为“大宗正”。隋朝置“宗正卿”,为宗正寺长官,初为正三品,隋炀帝改从三品。唐初也置,从三品,唐玄宗时改正三品​‍‌‍​‍‌‍‌‍​‍​‍‌‍​‍‌‍​‍​‍‌‍​‍‌​‍​‍​‍‌‍​‍​‍​‍‌‍‌‍‌‍‌‍​‍‌‍​‍​​‍​‍​‍​‍​‍​‍​‍‌‍​‍‌‍​‍‌‍‌‍‌‍​。历朝沿置,也称宗寺卿。

[9]合:合谋。

【译文】

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春季二月,陈文帝陈蒨征召江州刺史周迪出来镇守湓城,又征召他的儿子进入京城做官。周迪犹豫不前,拖延观望,父子二人都没有到任。其他的南江首领私自任命地方官员,大多不接受朝廷诏令,朝廷没有空闲时间讨伐他们,只能笼络他们。豫章太守周敷独自率先入朝,朝廷晋升他安西将军封号,赏赐给他一支乐队,还赏赐给他歌伎、金银、绢帛,命令他返回豫章。周迪因为周敷的地位一直都在自己之下,心里对这件事感到很不平,于是暗地与留异相互勾结,派他的弟弟周方兴率兵袭击周敷,周敷与周方兴交战,打败了周方兴。周迪又派他的侄子在船中埋伏兵士,谎称是商人,想要袭击湓城。还没出发,事情败露了,寻阳太守、代管江州政务的晋陵人华皎派兵迎击他们,全都缴获了他们的船只、兵器。陈文帝陈蒨任命闽州刺史陈宝应的父亲陈羽为光禄大夫,陈宝应的子女也都被封官晋爵,还命令宗正把他们编入皇族宗室名册。但陈宝应因为娶了留异的女儿为妻,暗地里与留异合谋。

【原文】

虞荔弟寄流寓闽中,荔思之成疾,上为荔征之,宝应留不遣[1]。寄常从容讽以逆顺,宝应辄引他语以乱之[2]。宝应尝使人读《汉书》,卧而听之,至蒯通说韩信曰:“相君之背,贵不可言[3]。”蹶然起坐,曰:“可谓智士[4]。”寄曰:“通一说杀三士,何足称智[5]?岂若班彪《王命》,识所归乎[6]!”寄知宝应不可谏,恐祸及己,乃著居士服,居东山寺阳称足疾[7]。宝应使人烧其屋,寄安卧不动[8]。亲近将扶之出,寄曰:“吾命有所悬,避将安往[9]?”纵火者自救之[10]

【注文】

[1]虞荔(lì)(503—561年):南朝梁陈之间的官员、作家。字山披。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少聪明好学,博览典籍,善于作文。起家梁西中郎行参军、法曹外兵参军,梁武帝萧衍召为士林学士,升任中书舍人。侯景之乱,逃归乡里。梁元帝萧绎任用他为中书侍郎,没有就职。陈文帝陈蒨时,任太子中庶子,领大著作,深为文帝器重。他为官清白,生活俭朴。天嘉二年(561年)卒。  寄:即虞寄(510—579年),虞荔的弟弟,南朝梁陈之间的官员、作家。字次安。少好学,善作文。起家梁宣城王国左常侍,后任会稽郡记室参军,在职清俭。梁末,流落至闽中,依附陈宝应,曾劝谏陈宝应不要谋叛。陈宝应谋反败亡后,虞寄返回京师建康,历任国子博士、太中大夫。太建十一年(579年)卒。

[2]讽:规劝。  逆顺:逆与顺。指作为臣下的顺从与叛逆。  乱:扰乱。

[3]《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又称《前汉书》,东汉班固撰。全书一百篇一百二十卷,分为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其体例基本上与《史记》相同,但将《史记》中的“本纪”改称“纪”,“书”改称“志”,删除“世家”,并入“传”。《汉书》分纪、表、志、传四部分,并创《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标准。班固去世时,《汉书》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完成,后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完成。  蒯(kuǎi)通:即蒯彻,生卒年不详。秦汉之际策士。汉初范阳(今河北定兴北)人。陈胜起义后,派武臣进取赵地。蒯通说服范阳令徐公归降,武臣不战而得赵地三十余城。又协助韩信攻取齐地,并劝韩信背叛刘邦自立,韩信不听​‍‌‍​‍‌‍‌‍​‍​‍‌‍​‍‌‍​‍​‍‌‍​‍‌​‍​‍​‍‌‍​‍​‍​‍‌‍‌‍‌‍‌‍​‍‌‍​‍​​‍​‍​‍​‍​‍​‍​‍‌‍​‍‌‍​‍‌‍‌‍‌‍​。后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蒯通也险些被杀。汉惠帝时,蒯通为宰相曹参宾客。  韩信(?—前196年):汉初著名军事家,西汉开国功臣。淮阴(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西南)人。早年家贫,但胸怀大志。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投奔项梁。项梁阵亡后归属项羽,任郎中,曾多次献策,都未被采纳。后韩信弃项羽投奔汉王刘邦,在汉丞相萧何的极力举荐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建议刘邦出兵东进,夺取关中。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出兵平定三秦,占据关中。汉高帝二年(前205年)出关,与项羽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韩信与刘邦、彭越会师垓(gāi)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刘邦先后封韩信为齐王和楚王,后被人告发谋反。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刘邦逮捕了韩信,不久赦为淮阴侯,后因谋反罪被杀。  相君之背,贵不可言:指看后背骨相,其尊贵不能明说。

[4]蹶(juě)然:忽然,突然。  起坐:起身;坐起。  智士:有智慧或有智谋的人。

[5]通一说杀三士:三士指郦食其、田横、韩信。汉高帝四年(前203年),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田广投降刘邦。韩信正要退兵,蒯通鼓动其发兵袭击齐国,齐王田广认为被骗,乃烹杀郦食其,齐军不敌汉军,战败。田横闻齐王败死,自立为齐王,迎击汉将灌婴,也战败。田横不肯称臣于汉,率徒众500余人逃亡海上,避居岛中。刘邦招抚。田横偕门客二人赴洛阳,于途中自杀。

[6]班彪(3—54年):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年轻时好学,后依附隗(wěi)嚣(xiāo),劝隗嚣兴复汉室,不被采纳,于是投奔窦融,促使他归附刘秀。东汉初,官至望都县长。擅长史学,续修《史记》,撰成《史记后传》多篇,其子女班固、班昭继之而成《汉书》。  王命:即《王命论》,文章名。东汉初班彪撰。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刘秀即皇帝位,但豪强割据,大局未定,当时人们怀疑刘氏能否复兴,班彪有感而作此文,集中体现了班彪国家大一统的思想。  识:见识。  归:令人折服。

[7]恐祸及己:担心祸端会落到自己身上。  祸及:无辜波及而受害。  居士: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东山寺:寺院名。约在今福建仙游。  阳称:假称。古同“佯”,假装。  足疾:足部疾病的一种简称。

[8]安卧:安稳卧息。

[9]命有所悬:指生命垂危或处境为人控制,十分危险。  避将安往:往哪里躲避呢。

[10]自救之:指纵火者自己把虞寄救了出来。

【译文】

虞荔的弟弟虞寄流落寄居在闽中,虞荔思念他导致生病,陈文帝陈蒨替虞荔征召虞寄进京,陈宝应扣留虞寄不让走。虞寄经常不慌不忙用叛逆和归顺的道理含蓄地规劝陈宝应,陈宝应就引出其他话头来扰乱他​‍‌‍​‍‌‍‌‍​‍​‍‌‍​‍‌‍​‍​‍‌‍​‍‌​‍​‍​‍‌‍​‍​‍​‍‌‍‌‍‌‍‌‍​‍‌‍​‍​​‍​‍​‍​‍​‍​‍​‍‌‍​‍‌‍​‍‌‍‌‍‌‍​。陈宝应曾经派人读《汉书》,他躺在床上听,当听到蒯通劝说韩信的话:“看了您的后背,骨相尊贵得不能明说。”陈宝应突然坐起来,说:“蒯通真可称为明智的人。”虞寄说:“蒯通的一番话害死了三个才俊之士,怎么能称得上明智呢?哪里如班彪《王命》一文所阐述的见识让人折服呢!”虞寄知道陈宝应不会接受劝谏,担心祸端会落到自己身上,于是穿上居士的衣服,居住在东山寺,假称脚上有病。陈宝应派人焚烧他住的屋子,虞寄安稳地躺在那里不动。他的亲信要扶他出来,虞寄说:“我的性命控制在别人手里,又能躲避到哪里呢?”结果纵火者自己把虞寄救了出来。

【原文】

三月丁丑,以安右将军吴明彻为江州刺史,督高州刺史黄法氍、豫章太守周敷共讨周迪[1]

【注文】

[1]安右将军:官职名。南朝梁置,为八安将军之一,只授予在京师任职者,为武职二十一班。陈沿置,拟三品。

【译文】

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三月丁丑(初八日),陈朝任命安右将军吴明彻为江州刺史,统帅高州刺史黄法氍、豫章太守周敷共同讨伐周迪。

【原文】

留异始谓台军必自钱塘上,既而侯安都步由诸暨出永康,异大惊,奔桃枝岭,于岩口竖栅以拒之[1]。安都为流矢所中,血流至踝,乘舆指麾,容止不变[2]。因其山势,迮而为堰,会潦水涨满,安都引船入堰,起楼舰与异城等,发拍碎其楼堞[3]。异与其子忠臣脱身奔晋安,依陈宝应[4]。安都虏其妻及余子,尽收铠仗而还。

【注文】

[1]始谓:开始认为。  台军:六朝时对官军的称谓。  钱塘:即钱塘江。  诸暨(jì):县名。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治今浙江诸暨。  永康:县名。三国吴大帝赤乌八年(245年)置,治今浙江永康。隋末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为缙云,武德八年(625年)又改名永康。  桃枝岭:山名,又名桃花岭。在今浙江缙云西南。  岩口:山岩进口。  竖栅:立起营栅。

[2]踝(huái):脚腕两旁凸起的部分。也称“踝骨”。  容止:神态举止。

[3]迮(zé):仓促;匆忙。  堰(yàn):挡水的堤坝。  潦(lǎo):雨水大。  楼舰:楼船,兵舰。

[4]忠臣:即留忠臣,留异儿子。生平事迹不详。  依:依附。

【译文】

留异开始认为朝廷军队必定从钱塘江逆流而上,不久侯安都率兵步行从诸暨出发直逼永康,留异十分惊慌,逃奔到桃枝岭,在桃枝岭山岩入口立起营栅以对抗陈朝军队。侯安都被飞箭射中,血流到脚踝,他乘车指挥作战,神态举止都没有改变。侯安都凭借桃枝岭的山势,匆忙建造了一条拦河坝,正巧下大雨坝内涨满了水,侯安都率领战船进入大坝,楼船和留异的城堡一样高,兵士们发射拍竿,击碎了城楼上的矮墙。留异和儿子留忠臣脱离军队逃奔晋安,前去依附陈宝应。侯安都俘虏了他的妻子和其他儿子,全都收缴了留异军中的铠甲兵器后返回。

【原文】

异党向文政据新安,上以贞毅将军程文季为新安太守,帅精甲三百径往攻之[1]。文政战败,遂降。文季,灵洗之子也。

【注文】

[1]向文政:梁、陈时期新安人。陈初与留异勾结,占据新安。  贞毅将军: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年)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四班​‍‌‍​‍‌‍‌‍​‍​‍‌‍​‍‌‍​‍​‍‌‍​‍‌​‍​‍​‍‌‍​‍​‍​‍‌‍‌‍‌‍‌‍​‍‌‍​‍​​‍​‍​‍​‍​‍​‍​‍‌‍​‍‌‍​‍‌‍‌‍‌‍​。陈沿置,拟五品。  径往:径直前去。

【译文】

留异的同党向文政占据着新安郡,陈文帝陈蒨任命贞毅将军程文季为新安太守,率领精锐士兵三百人径直前去攻击向文政。向文政战败,于是就投降了。程文季是程灵洗的儿子。

【原文】

秋九月,吴明彻至临川攻周迪,不能克。丁亥,诏安成王顼代之。

【译文】

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秋季九月,吴明彻进抵临川攻打周迪,不能取胜。丁亥(二十日),陈文帝陈蒨下诏,命安成王陈顼替代吴明彻攻打周迪。

【原文】

四年春正月甲申,周迪众溃,脱身踰岭奔晋安,依陈宝应[1]。官军克临川,获迪妻子。宝应以兵资迪,留异又遣子忠臣随之[2]。虞寄与宝应书,以十事谏之,曰:“自天厌梁德,英雄互起,人人自以为得之,然夷凶翦乱,四海乐推者,陈氏也,岂非历数有在,惟天所授乎[3]?一也。以王琳之强,侯瑱之力,进足以揺荡中原,争衡天下,退足以屈强江外,雄张偏隅[4]。然或命一旅之师,或资一士之说,琳则瓦解冰泮,投身异域,瑱则厥角稽颡,委命阙廷[5]。斯又天假之威而除其患[6]。二也。今将军以藩戚之重,东南之众,尽忠奉上,戮力勤王,岂不勋高窦融,宠过吴芮,析珪判野,南面称孤乎[7]?三也。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得人,至于余孝顷、潘纯陀、李孝钦、欧阳等,悉委以心腹,任以爪牙,胸中豁然,曾无纤芥[8]。况将军衅非张绣,罪异毕谌,当何虑于危亡,何失于富贵[9]?四也。方今周、齐邻睦,境外无虞,并兵一向,匪朝伊夕,非刘、项竞逐之机,楚、赵连从之势,何得雍容高拱,坐论西伯哉[10]?五也。且留将军狼顾一隅,亟经摧衂,声实亏丧,胆气衰沮[11]。其将帅首鼠两端,唯利是视,孰能被坚执锐,长驱深入,系马埋轮,奋不顾命,以先士卒者乎[12]?六也。将军之强,孰如侯景?将军之众,孰如王琳?武皇灭侯景于前,今上摧王琳于后,此乃天时,非复人力[13]。且兵革已后,民皆厌乱,其孰能弃坟墓,捐妻子,出万死不顾之计,从将军于白刃之间乎[14]?七也。历观前古,子阳、季孟倾覆相寻,余善、右渠危亡继及,天命可畏,山川难恃[15]。况将军欲以数郡之地,当天下之兵,以诸侯之资,拒天子之命,强弱逆顺,可得侔乎?八也。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爱其亲,岂能及物[16]。留将军身縻国爵,子尚王姬,犹且弃天属而弗顾,背明君而孤立,危急之日,岂能同忧共患,不背将军者乎[17]?至于师老力屈,惧诛利赏,必有韩智晋阳之谋,张陈井陉之势[18]。九也。北军万里远斗,锋不可当[19]。将军自战其地,人多顾后,众寡不敌,将帅不侔[20]。师以无名而出,事以无机而动,以此称兵,未知其利[21]。十也。为将军计,莫若绝亲留氏,遣子入质,释甲偃兵,一遵诏旨[22]。方今藩维尚少,皇子幼冲,凡预宗枝,皆蒙宠树;况以将军之地,将军之才,将军之名,将军之势,而克修藩服,北面称臣,宁与刘泽同年而语其功业哉[23]!寄感恩怀德,不觉狂言,斧钺之诛,其甘如荠[24]。”宝应览书大怒。或谓宝应曰:“虞公病势渐笃,言多错谬[25]。”宝应意乃小释,亦以寄民望,故优容之[26]

【注文】

[1]踰岭:翻越山岭。岭指东兴岭,在今江西黎川、福建光泽之间。

[2]以兵资迪:抽出兵力援助周迪。

[3]互起:竞相涌现。  夷凶翦(jiǎn)乱:平定凶患,消除混乱。夷,平定;翦同“剪”,消灭。  乐推:乐于推举。  历数:指帝王继承的次序。古代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序相应。  惟: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  天所授乎:上天所授予的吗​‍‌‍​‍‌‍‌‍​‍​‍‌‍​‍‌‍​‍​‍‌‍​‍‌​‍​‍​‍‌‍​‍​‍​‍‌‍‌‍‌‍‌‍​‍‌‍​‍​​‍​‍​‍​‍​‍​‍​‍‌‍​‍‌‍​‍‌‍‌‍‌‍​。

[4]揺荡:动摇。  争衡:较量轻重;比试高低。  屈强:倔强,不服外力。  雄张:即势力扩张;旺盛。  偏隅(yú):一方之地;一隅之地。

[5]一旅之师:一支部队。旅为军队编制。《周礼·地官》以五百人为旅,后泛指部队。师,军队。  一士之说:一位谋士的一番言论。  瓦解:瓦片碎裂。比喻崩溃或分裂、分离。  冰泮(pàn):冰开始融解。  投身:置身。  异域:他乡;异国。  厥(jué)角:兽角。此处指以前额触地。厥,其。语出《尚书·泰誓中》:“百姓懔(lǐn)懔,若崩厥角。”  稽(qǐ)颡(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虔诚。  委命:寄托性命。  阙(quē)廷:朝廷。

[6]天假之威:借助上天之威。

[7]藩(fān)戚(qī):天子亲戚中封为侯王或出任一方重臣的人。陈宝应被陈朝编入宗籍,故称为“藩戚”。  勤王:指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  窦融(前16—62年):东汉初大臣。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字周公。王莽末年,曾随太师王邑镇压农民起义军,任波水将军。后归降更始帝刘玄,任张掖属国都尉。更始政权覆灭后,割据河西,统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金城五郡,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公元29年,归附刘秀,授凉州牧,率军参与征讨隗嚣,因功封安丰侯。后历任冀州牧、大司空、行卫尉事,兼领将作大匠。备受宠遇,子孙多居高官显位。  吴芮(ruì)(?—前202年):汉初诸侯王,秦朝为番阳(今江西鄱阳)令,称为番君。秦末率越人起兵,并派部将梅绢领兵协同刘邦入关。项羽分封诸侯,封卫山王。汉朝建立,改封长沙王。  析珪(guī)判野:指封爵分土。  南面称孤:南面,面朝南。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此处指统治一方,被封为侯。

[8]圣朝:此处指陈朝。  弃瑕(xiá)忘过:指不追究缺点和过错。瑕指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或过失。  得人:指得人心。  爪牙:得力帮手。  豁(huò)然:通达的样子。  曾无:从来没有​‍‌‍​‍‌‍‌‍​‍​‍‌‍​‍‌‍​‍​‍‌‍​‍‌​‍​‍​‍‌‍​‍​‍​‍‌‍‌‍‌‍‌‍​‍‌‍​‍​​‍​‍​‍​‍​‍​‍​‍‌‍​‍‌‍​‍‌‍‌‍‌‍​。  纤芥(jiè):指细小的嫌隙。

[9]衅(xìn):罪过。  张绣(?—207年):三国曹操部将。武威祖厉(今甘肃会宁西北)人,董卓部将骠骑将军张济之侄。初任县吏,曾随张济出征,因功升任建忠将军,封宣威侯。后张济战死,他领其众依附刘表。曹操南征时,他率众出降,又因私恨攻袭曹操。后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他再次率众归降曹操,任扬武将军,因力战有功,升破羌将军。建安十二年(207年)参与征讨乌桓,死于途中。  毕谌:东汉末年兖州东平(今山东东平)人。曹操为兖州刺史时,毕谌为别驾。后叛归吕布。后来,曹操消灭吕布,在下邳(pī)俘获了毕谌。曹操因其孝顺任命为鲁国相。  当何虑于危亡:又何必考虑危险存亡。  何失于富贵:又怎么会失去富贵呢。

[10]无虞(yú):没有忧患,太平无事。  并兵一向:集中兵力指向一处。  刘、项竞逐之机:指刘邦、项羽争夺天下。  刘:刘邦(前256—前195年),即汉高祖。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字季,沛县(今江苏沛县东)人,秦时任泗水亭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他起兵响应,称沛公。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刘邦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成为反秦主力。公元前206年率军攻入咸阳,推翻秦王朝,实行约法三章,取得民心。同年,项羽入关,封汉王。后来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打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在位期间继承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消灭了异姓王割据势力。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汉律》。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全国的安定统一,为西汉王朝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项:项羽(前232—前202年),秦汉之际反秦起义军领袖、军事统帅。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出身楚国将门之后。少时随叔父项梁避仇居于吴中。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助项梁举兵反秦。公元前207年,他率军在钜鹿与秦兵交战,摧毁秦军主力,给秦统治以致命打击,奠定了推翻秦王朝的基础。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后为争夺帝位与刘邦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因刚愎自用,迷信武力,不得人心,优势转为劣势,公元前202年被刘邦围困于垓下(今安徽固镇东北,沱河南岸),失利自刎。  竞逐:竞争;争逐。  连从(zòng):合纵连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从通“纵”。  雍(yōng)容:舒缓;从容不迫。  高拱(gǒng):两手相抱,高抬于胸前,安坐时的姿势。  坐论:坐而议论。  西伯:指周文王或周武王。

[11]狼顾:像狼一样不停地回头张望​‍‌‍​‍‌‍‌‍​‍​‍‌‍​‍‌‍​‍​‍‌‍​‍‌​‍​‍​‍‌‍​‍​‍​‍‌‍‌‍‌‍‌‍​‍‌‍​‍​​‍​‍​‍​‍​‍​‍​‍‌‍​‍‌‍​‍‌‍‌‍‌‍​。用来形容人对处境存在着严重的不安全感。  一隅(yú):指一个狭小的地区。  亟(qì):屡次。  摧衂(cuīnǜ):也称“摧衄”。指畏缩、挫折。  声实亏丧:声名实力颓丧。  胆气:胆量和勇气。  衰沮(jǔ):衰退沮丧。

[12]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瞻前顾后。  唯利是视:也作“唯利是图”。以利为着眼点。即一心只顾谋取利益。  孰(shú):谁。  被(pī)坚执锐: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  长驱深入:长驱直入。长途向前驱驰,进入内部或中心。  系马埋轮:指敌人进攻时,系住马,埋车轮于地,以示固守不退。语出《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13]武皇:陈武帝陈霸先。  今上:当朝皇帝。此指陈文帝陈蒨。

[14]兵革:兵器和甲胄。代指战争。  厌:厌弃。  捐:舍弃,抛弃。  出万死不顾之计:想出万死不辞的计策。

[15]前古:古代;往古。  子阳:公孙述(?—36年),东汉初割据军阀。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汉哀帝时,任清水长。王莽时,任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新朝末年,率众起兵,自立为蜀王,建都成都。不久自称天子,设置百官。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写信劝降,他拒不接受。于是遣军征讨,兵败被刺死。  季孟:即隗嚣(?—33年),东汉初割据军阀。字季孟,天水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出身陇右大族,青年时代在州郡为官,以知书通经而闻名陇上。王莽末年,绿林起义爆发后,其叔隗崔等聚众数千人起兵,拥隗嚣为首,称上将军,据有天水、陇西、武都、金城、武威等郡。更始二年(24年),依附刘玄,为右将军。后与诸将谋劫持刘玄投奔刘秀,被发觉,逃归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建武六年(30年)刘秀统一关东以后,多次诏谕其来降,而隗嚣拒降。刘秀于是亲率大军讨伐,隗嚣屡败,后忧愤而死。  相寻:相继;接连不断。  余善(?—前110年):西汉东粤王,闽粤王余郢之弟。公元前135年他杀兄余郢降汉,汉武帝以诛杀余郢有功封东粤王。南粤吕嘉反叛,他持观望态度,暗中派使节出使南粤。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举兵反汉,自立为武帝,诛杀西汉官吏,汉武帝下令讨伐。次年冬,攻入东粤,余善被部下所杀。  右渠:即卫右渠(?—前108年)​‍‌‍​‍‌‍‌‍​‍​‍‌‍​‍‌‍​‍​‍‌‍​‍‌​‍​‍​‍‌‍​‍​‍​‍‌‍‌‍‌‍‌‍​‍‌‍​‍​​‍​‍​‍​‍​‍​‍​‍‌‍​‍‌‍​‍‌‍‌‍‌‍​。卫氏朝鲜的第三代国王,卫满之孙。继位朝鲜王,接纳西汉流亡者,不肯朝贡,并阻拦真番、辰国人入见汉帝,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汉遣涉何为使者召其入朝,仍不肯听命。涉何返回时杀死了朝鲜裨王。激起卫右渠的愤怒,等到涉何为辽东东部都尉,遂发兵攻杀涉何。汉武帝派军从水陆两路攻朝鲜,朝鲜贵族畏惧,遂合谋将他杀死降汉。  危亡继及:灭亡接踵而至。  天命:上天的意旨;由天主宰的命运。  可畏:可敬畏。

[16]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是我们同族的人,他们必定不同我们一条心。族类,同族的人。  不爱其亲,岂能及物:不爱自己的亲戚,怎么能去爱别人呢。及物指推及万物。

[17]身縻(mí)国爵:身受国家官爵。  子尚王姬:儿子娶了皇室女儿。  天属: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弗(fú)顾:不顾。

[18]师老力屈:部队疲惫,力量用尽。  惧诛利赏:用诛杀来威胁,用赏赐来引诱。  韩:即韩康子,名韩虎,战国时期晋国正卿,韩氏首领,韩庄子之子。韩庄子死,康子即位。公元前433年,韩康子和赵襄子、魏桓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只给晋幽公留下两城,三家的领地更大了,韩、赵、魏三氏势力更强。为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独立建国奠定了基础。  智:即智瑶(?—前454年):又称智襄子、智伯,春秋末晋六卿之一。晋定公时,晋国有智(也作知)、赵、韩、魏、范、中行氏六卿。六卿势力日强,晋室愈弱。公元前458年,智瑶与赵、韩、魏共灭范、中行氏,分其地。晋六卿中剩四卿,其中又以智氏最强。公元前454年,智瑶向赵、韩、魏三家索地,韩、魏被迫交出,但遭到赵襄子拒绝,他胁迫韩、魏进攻赵襄子,包围晋阳(位于今山西永济市境内),赵襄子派人劝说韩、魏反击智氏。智氏军大败。智瑶兵败被杀,地为三家所分。  晋阳之谋:指韩、智两家用水淹晋阳那样的计策。  张:即张耳(前264年—前202年),西汉初诸侯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战国末年曾为魏国信陵君门客,与同乡人陈余为至交。秦统一六国,与陈余一同为监门。陈胜起义后,参义军,任校尉。又拥立武臣为赵王,立除余为大将军,自任丞相,脱离陈胜。不久,杀掉武臣,立赵歇为王。又从项羽入关,楚汉战争时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后来,张耳又与陈余绝交,投奔刘邦,改封赵王。  陈:即陈余(?—前205年),一作陈馀。秦末起义将领。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早年与张耳交好。陈胜起义后,投奔陈胜,后任右校尉,跟随将军武臣攻取赵地。劝说武臣自立为赵王,任大将军。武臣死后,拥立赵歇为赵王。秦将章邯围赵于钜鹿,救援不力,遭张耳怨恨。项羽大封诸侯,张耳为常山王,他仅封南皮附近三县,大为不满,借兵袭逐张耳,自立为代王,后在井陉被韩信击杀。  井陉(xíng):县名​‍‌‍​‍‌‍‌‍​‍​‍‌‍​‍‌‍​‍​‍‌‍​‍‌​‍​‍​‍‌‍​‍​‍​‍‌‍‌‍‌‍‌‍​‍‌‍​‍​​‍​‍​‍​‍​‍​‍​‍‌‍​‍‌‍​‍‌‍‌‍‌‍​。秦置,治今河北井陉。此处指陈余在井陉被韩信击杀之事。

[19]北军:指陈朝军队。  万里远斗:不远万里征战。  锋不可当:兵锋无法阻挡。

[20]自战其地:在自己的地盘作战。  人多顾后:人们多有后顾之忧。  将帅不侔(móu):将帅也无法同北军相比。

[21]事以无机而动:事情没有恰当的时机而发动。  称兵:兴兵。指采取军事行动。

[22]绝亲:断绝亲戚关系。  释甲:脱下战衣。  偃(yǎn)兵:放下兵器。  一遵诏旨:一律服从皇上的旨意。

[23]藩维:指藩国。  幼冲:年幼。  凡预宗枝:列入宗室。  蒙:身受。  宠树:加恩扶植。  克修:能够谨守。克,能够。  藩(fān)服:古九服之一。古代分王畿以外之地为九服。其封国区域离王畿最远的称“藩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又其(镇服)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北面称臣:古代君主面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宁与:难道要。  刘泽(?—前178年):西汉藩王,可能是汉高祖刘邦的远房兄弟。娶吕媭(xū)之女为妻,使得吕后封他为王。后帮助确立汉文帝刘恒即位,以功改封燕王。  同年而语: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不加区分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24]感恩怀德:指感恩戴德。  狂言:语无伦次,狂躁妄语。  荠(qí):荸(bí)荠,莎草科荸荠属浅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茎作蔬菜食用。

[25]笃(dǔ):病沉重。  错谬(miù):错乱;错误。

[26]意乃小释:怒气才稍微缓解了些。  民望:在民众中的威望。  优容:宽容;宽待。

【译文】

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春季正月甲申(十九日),周迪的部众被击溃,他脱离战场越过山岭逃奔晋安,前去归附陈宝应。朝廷的军队攻克了临川,擒获了周迪的妻子和儿子。陈宝应抽出部分兵力援助周迪,留异又派儿子留忠臣跟随周迪。虞寄给陈宝应写信,举出十件事情来劝谏他,信中写道:“自从上天厌弃梁朝失德,各路英雄竞相涌现,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得到天下,然而平定凶患,消除混乱,天下人所愿意拥戴的,是陈氏,这难道不是天命所在,上天所授予的吗?这是其一。凭借王琳的强盛,侯瑱的力量,进足以动摇中原的格局,为争夺天下而一比高下,退足以傲视江南,称雄一方。然而,或是派一支部队,或凭借一位谋士的言论,王琳的势力就冰消瓦解,投身到异国,侯瑱则屈膝叩头,把命运交给朝廷掌握。这又是借助上天之威而清除祸患。这是其二​‍‌‍​‍‌‍‌‍​‍​‍‌‍​‍‌‍​‍​‍‌‍​‍‌​‍​‍​‍‌‍​‍​‍​‍‌‍‌‍‌‍‌‍​‍‌‍​‍​​‍​‍​‍​‍​‍​‍​‍‌‍​‍‌‍​‍‌‍‌‍‌‍​。现在将军具有一方统帅、皇族这样重要的地位,率领东南地区的百姓,竭尽忠诚,侍奉皇上,全力援助朝廷,岂不是比窦融功劳更大,比吴芮更加受宠,加封官爵分封土地,面南而坐,称王称侯呢?这是其三。陈朝不追究以往的缺点和过错,待人宽厚很得人心,即使是余孝顷、潘纯陀、李孝钦、欧阳等人,朝廷都把他们委为亲信、任用为得力帮手,他们胸怀开阔,从来没有细微的嫌隙。况且将军的过失不如张绣,罪责不同于毕谌,又何必考虑危险存亡,又怎么会失去富贵呢?这是其四。现在北周、北齐和陈朝相邻和睦,境外没有忧患,太平无事,集中兵力指向一处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了,已经不是刘邦、项羽那样争夺天下的时代,也并非楚国、赵国合纵连横的形势了,怎么能够从容不迫,无所事事地坐着谈论西伯呢?这是其五。而且留异将军退缩在一个角落里,屡次遭到挫折,声名实力颓丧,胆气衰竭。他的将帅瞻前顾后,犹豫不定,只顾自己的利益,谁能够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深入敌阵,系上战马,埋下车轮,奋不顾身,身先士卒呢?这是其六。将军兵力的强大,与侯景相比如何呢?将军部下的多少,比王琳怎样呢?陈武帝消灭侯景在前,当今皇帝摧毁王琳在后,这就是依赖的天时,而不是人力。并且经过战争以后,百姓都厌恶战乱,谁能舍弃家园,抛下妻子儿女,想出万死不辞的计策,跟随将军拼杀在刀锋之间呢?这是其七。纵观以往历史,公孙述、隗嚣相继覆灭,余善、卫右渠的灭亡接踵而至,上天的意志,令人敬畏,山川形势,难以依赖。何况将军想要凭借几个郡的地方,抵挡整个国家的军队,凭借诸侯的力量,抗拒天子的命令,双方这样的强弱和逆顺对比,能够相等吗?这是其八。并且不是我们的同族同类,他们心里的想法必定和我们的不同,不爱自己的亲戚,怎么能去爱别人呢?留异将军身受国家官爵,儿子娶了皇室女儿,还尚且抛弃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而不顾,背弃圣明的君主陷于孤立,在危急的时候,这种人怎么能够同忧愁共患难,不背叛将军呢?等部队到了疲惫不堪的时候,即使是用诛杀来威胁,用赏赐来引诱,也必定有韩康子、智瑶用水淹晋阳那样的计策,有张耳、陈余在井陉作战时那样的形势。这是其九。朝廷军队行进万里到远方作战,兵锋锐不可当。将军在自己的地盘作战,人们多有后顾之忧,兵力对比悬殊,不能抵挡,将帅不等,不能对抗。军队没有正当的理由而出动,事情没有适当的时机而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起兵,不明白它的好处在哪儿。这是第十。我为将军谋划,不如和留氏断绝亲戚关系,送儿子到朝廷作质子,脱下铠甲,放下兵器,一律服从皇上的诏令、旨意。如今的藩国还很少,皇子年龄还小,凡是列入宗室,都受到了恩宠扶植;况且凭借将军的地盘,将军的才干,将军的威名,将军的势力,只要能够谨守藩国行为,对朝廷面北称臣,难道还要和刘泽的功业相提并论吗!我虞寄对您感恩戴德,不自觉说出了狂妄的话,即使被斧钺诛杀,我心里也像吃了荸荠那样甘甜。”陈宝应看了书信后大怒。有人对陈宝应说:“虞公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因此言辞大多谬误。”陈宝应的怒气才稍微缓解了些,也因为虞寄在百姓中有声望,因此宽容了他。

【原文】

秋九月,周迪复越东兴岭为寇,辛未,诏护军章昭达将兵讨之[1]。冬十一月辛酉,章昭达大破周迪。迪脱身潜窜山谷,民相与匿之,虽加诛戮,无肯言者[2]。十二月,章昭达进军度岭趣建安[3]。讨陈宝应,诏益州刺史余孝顷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诸军自东道会之。

【注文】

[1]越:翻越。  东兴岭:在今江西黎川、福建光泽之间。  寇:贼寇。

[2]潜窜:偷偷地逃走。  诛戮(lù):诛杀;杀戮。

[3]度岭:越过东兴岭。

【译文】

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秋季九月,周迪再次翻过东兴岭前来侵扰,辛未(初十日),陈文帝陈蒨下诏命令护军章昭达率军讨伐周迪。冬季十一月辛酉(初一日),章昭达大败周迪的部队。周迪脱身潜逃到山谷中,百姓隐藏了他,虽然加以诛杀,也没人肯说出周迪的下落。十二月,章昭达进军,越过东兴岭直逼建安。讨伐陈宝应,陈文帝陈蒨下诏,令益州刺史余孝顷统率会稽、东阳、临海、永嘉的各部队从东路出发前来会师。

【原文】

五年冬十月,周迪复出东兴,宣城太守钱肃镇东兴,以城降迪[1]。吴州刺史陈详将兵击之,详兵大败,迪众复振[2]。南豫州刺史西丰脱侯周敷帅所部击之,至定川,与迪对垒[3]。迪绐敷曰:“吾昔与弟戮力同心,岂规相害[4]。今愿伏罪还朝,因弟披露心腑,先乞挺身共盟[5]。”敷许之,方登坛,为迪所杀。

【注文】

[1]东兴:县名。三国吴会稽王太平(256—258年)中置,治今江西黎川东北。隋开皇(581—600年)中废。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七年(624年)废。  宣城:郡名。晋太康二年(281年)置(一说东汉顺帝时始置,桓帝时废);治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境相当于今安徽宣城、广德、宁国、黄山、石台等市县地​‍‌‍​‍‌‍‌‍​‍​‍‌‍​‍‌‍​‍​‍‌‍​‍‌​‍​‍​‍‌‍​‍​‍​‍‌‍‌‍‌‍‌‍​‍‌‍​‍​​‍​‍​‍​‍​‍​‍​‍‌‍​‍‌‍​‍‌‍‌‍‌‍​。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钱肃:南朝陈臣。生平事迹不详。

[2]吴州:州名。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以吴郡改名置,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大宝元年(550年)复为吴郡。南朝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又改为吴州,辖今江苏苏州、昆山以南,浙江长兴、桐庐以东,南至富春江地域。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名苏州。隋大业初复名吴州,后又改为吴郡。  陈详(523—564年):陈朝将领。字文几,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早年出家为僧。陈霸先自广州起兵讨侯景,令其还俗,随从平定建康,以功升任广梁太守。入陈,封遂兴县侯,历任宣城太守、吴州刺史。天嘉五年(564年),都督诸军讨周迪,在南城战死。  复振:重新振作。

[3]西丰: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置,治今江西抚州临川区西南。  西丰脱侯:即周敷,脱为其谥号。  定川:县名。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置,在今江西抚州临川区。隋开皇九年(589年),隋军平陈,改临川郡为抚州,定川并入临汝。  对垒:指两军相持。

[4]规:谋划。

[5]伏罪:承认自己的罪过。  还朝:归顺朝廷。  披露心腑:表明心迹。  先乞挺身共盟:先请求你挺身而出与我一起缔结盟约。

【译文】

陈文帝天嘉五年(564年)冬季十月,周迪再次出袭东兴岭,宣城太守钱肃镇守东兴,献城投降了周迪。吴州刺史陈详率兵攻击周迪,陈详的部队惨败,周迪的部队再次振作起来。南豫州刺史、西丰脱侯周敷率领所辖部队进攻周迪,进抵定川,与周迪对阵。周迪欺骗周敷说:“我过去和老弟齐心协力,怎么会谋求加害你呢。我现在愿意认罪归顺朝廷,故此向老弟表明我的心迹,先请求你挺身而出与我一起缔结盟约。”周敷答应了他,刚刚登上举行结盟的土坛,就被周迪杀害了。

【原文】

陈宝应据建安、晋安二郡,水陆为栅,以拒章昭达[1]。昭达与战不利,因据上流,命军士伐木为筏,施拍其上[2]。会大雨,江涨,昭达放筏冲宝应水栅,尽坏之,又出兵攻其步军[3]。方合战,上遣将军余孝顷自海道适至,并力乘之[4]。十一月己丑,宝应大败,逃至莆口,谓其子曰:“早从虞公计,不至今日[5]。”昭达追擒之,并擒留异及其族党,送建康,斩之[6]。异子贞臣以尚主得免[7]。宝应宾客皆死[8]

【注文】

[1]水陆为栅:在水里和陆地都设置营栅。

[2]为筏:做成木筏。  施拍其上:把拍竿配置在木筏上面。

[3]坏:冲毁。

[4]适至:恰好抵达。  并力乘之:合力进攻周迪的部队。

[5]莆(pú)口:地名。在今福建莆田​‍‌‍​‍‌‍‌‍​‍​‍‌‍​‍‌‍​‍​‍‌‍​‍‌​‍​‍​‍‌‍​‍​‍​‍‌‍‌‍‌‍‌‍​‍‌‍​‍​​‍​‍​‍​‍​‍​‍​‍‌‍​‍‌‍​‍‌‍‌‍‌‍​。  虞公:指虞寄。

[6]族党:聚居的同族亲属。

[7]尚主:指娶公主为妻。因系君主之女,不敢言娶,故称。尚为奉事、仰攀之意。

[8]宾客:指贵族的门客、策士等。东汉后对依附世家豪族的人也称宾客。  皆死:都被处死。

【译文】

陈宝应据守建安、晋安二郡,在水里和陆地都设置营栅,用以对抗章昭达的部队。章昭达与陈宝应交战,战事不顺利,因此占据河流上游,命令军士砍伐树木做成木筏,把拍竿配置在木筏上面。正赶上天下大雨,江水上涨,章昭达放下木筏冲击陈宝应水中的营栅,把营栅全都冲毁,又派兵攻打周迪的步兵。刚开始交战,陈文帝陈蒨派将军余孝顷率兵自海路正好赶到,于是合力进攻周迪的部队。天嘉五年(564年)十一月己丑(初五日),陈宝应大败,逃到莆口,对他的儿子说:“我早听从虞公的计策,就不至于有今天的下场。”章昭达追上擒获了周迪,并且擒获了留异和他的同族亲戚,一起送到建康,全都被处死。留异的儿子留贞臣因为娶了公主被赦免。陈宝应的门客都被杀死。

【原文】

上闻虞寄尝谏宝应,命昭达礼遣诣建康。既见,劳之曰:“管宁无恙[1]。”以为衡阳王掌书记[2]

【注文】

[1]劳:慰劳。  管宁(158—241年):三国魏学者。朱虚(今山东临朐东南)人。字幼安,少年笃志好学,曾与华歆同窗读书。东汉末,黄巾军起义,避乱,居辽东,从者颇众,于是召集众人讲授《诗》《书》等,历经三十余年始归故里。魏文帝曹丕即位,召为太中大夫,推辞不受。魏明帝曹叡(ruì)即位,又征为光禄勋,也推辞不往。

[2]衡阳王:即陈伯信(?—589年),陈文帝第七子,字孚之。天嘉元年(560年)封衡阳王。历任丹阳尹、扬州刺史、太子詹事。祯明元年(587年),出任西衡州刺史。祯明三年(589年),隋军攻入建康,被东衡州刺史王勇所杀。  掌书记:官职名。南朝宋始置。为王府属官,掌管文书事务。

【译文】

陈文帝陈蒨听说虞寄曾经劝谏陈宝应,下令章昭达将虞寄按照礼节送到建康。陈文帝见到虞寄后,慰问他道:“管宁身体没有问题吧。”任命他为衡阳王陈伯信掌书记。

【原文】

六年秋七月,上遣都督程灵洗自鄱阳别道击周迪,破之[1]。迪与麾下十余人窜于山穴中,日月浸久,从者亦稍苦之[2]。后遣人潜出临川市鱼鲑,临川太守骆牙执之,令取迪自效,因使腹心勇士随之入山[3]。其人诱迪出猎,勇士伏于道傍,出斩之[4]。丙戌,传首至建康。

【注文】

[1]别道:其他道路。

[2]浸(jìn)久:指时间久了。  稍苦:逐渐感到艰苦。

[3]市:买。  鲑(xié):古书上鱼类菜肴的总称。  骆(luò)牙(528—584年):陈朝将领。字旗门,吴兴临安(今浙江临安)人。初任吴兴将帅,跟随陈蒨征讨杜龛、张彪等,每战率先冲锋,勇冠诸军,因功授直阁将军​‍‌‍​‍‌‍‌‍​‍​‍‌‍​‍‌‍​‍​‍‌‍​‍‌​‍​‍​‍‌‍​‍​‍​‍‌‍‌‍‌‍‌‍​‍‌‍​‍​​‍​‍​‍​‍​‍​‍​‍‌‍​‍‌‍​‍‌‍‌‍‌‍​。陈蒨即位,封常安县侯,升任越州刺史。后又以平定周迪之功,任冠军将军。官至丰州刺史。  自效:愿为别人或集团贡献自己的力量或生命。

[4]傍:通“旁”,旁边。

【译文】

陈文帝天嘉六年(565年)秋季七月,陈文帝陈蒨派都督程灵洗从鄱阳出发,经由其他道路袭击周迪,击败了他。周迪与手下十几个人逃窜到山洞中,时间长了,手下人逐渐感到生活有些艰苦。周迪后来派人悄悄出来到临川集市购买鱼做菜,临川太守骆牙抓住了买鱼人,让他擒获周迪报效朝廷,还派遣亲信勇士跟随他们进山。这些人引诱周迪出洞打猎,勇士埋伏在道旁,冲出来杀了周迪。丙戌(初六日),把周迪的首级送到了建康。


(1) 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天嘉二年十二月壬申朔,无丙午日。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