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迁洛阳
魏迁洛阳
【内容提要】
《魏迁洛阳》叙述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以及施行汉化改革的历史史实。这一事件是北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北魏王朝由此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拓跋氏属鲜卑民族,早年活动于大兴安岭一带,曾臣服于西晋,后建代国,被前秦苻坚所灭。386年,拓跋珪复国,改国名为魏,史称北魏。经过几代帝王和将相的艰苦努力,到了439年,北魏终于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统一了黄河流域。随着国土的扩大,北魏统治者开始效仿中原汉族的统治政策,重视汉文化。年幼的孝文帝继位后,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和民族矛盾,在辅政的冯太后和大臣李冲的帮助下,先后进行了一部分改革,如均田制、租庸调制、三长制的实施。由于受到汉化的影响很深,孝文帝亲政后,在之前改革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如迁都洛阳、禁北语、穿汉服、定姓族等汉化措施,而离开旧都平城、迁都洛阳是改革措施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倾慕汉文化;其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其三,解决粮食短缺;其四,地理环境的不利;其五,减小改革的阻力。为了防止大臣们反对迁都,孝文帝声称大规模南伐萧齐。
493年,孝文帝率三十万大军渡黄河南下,军至洛阳,正值秋雨绵绵,道路泥泞,行军困难,但孝文帝仍然下令继续向南,随军将士找借口极力阻拦,孝文帝以迁都洛阳作为罢兵条件,大臣们不愿继续战争,只好答应孝文帝的迁都要求。之后,孝文帝又派遣拓跋澄回到旧都平城劝谕臣僚,在条件准备充分的情况下,494年9月,孝文帝下令正式迁都洛阳。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改姓氏,把皇姓拓跋氏改为元氏;依照中原传统制定北魏的政治等各项制度,改革北魏官制和礼仪;禁止再穿鲜卑服饰,一律改穿中原汉族服装;禁断鲜卑语言,以中原汉族语言为准;按照中原制度,确立门阀士族体系和籍贯;主张鲜卑人与中原汉人通婚;尊崇中原的儒家经典,兴办各级学校,教育鲜卑子弟学习汉文化。
对于反对汉化改革的守旧势力,孝文帝进行了坚决的打击,废掉了守旧势力代表太子拓跋恂,平定了抗拒迁都的穆泰、陆叡等守旧势力的反叛,斩杀了参与谋反的皇族宗室拓跋业、拓跋隆、拓跋超等人,废除了新兴公拓跋丕的官爵,贬为庶人。
孝文帝迁都及汉化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方面,改革促进了汉族和鲜卑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大缩短了鲜卑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汉化改革也丢失了鲜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北魏政局由盛转衰。
【原文】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1]。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2]。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3]。斋于明堂(右)[左]个,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4]。’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土[5]。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声曰:“繇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6]?”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今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7]!”
【注文】
[1]齐:即南朝齐,也称萧齐(479—502年),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479年,萧道成迫使刘宋末帝刘準退位,代宋建齐,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502年,齐和帝萧宝融被迫禅位于宗室萧衍,萧齐灭亡。它在南朝四个朝代宋、齐、梁、陈中存在的时间最短,传七帝,仅二十四年。 武帝:即萧赜(440—493年),南朝齐第二任皇帝(482—493年在位)。见前注。 永明十一年:永明是南朝齐武帝萧赜的年号,即永明元年(483年)一月至永明十一年(493年),计十一年。永明十一年即公元493年。
[2]魏主:即拓跋宏(467—499年),北魏第七任皇帝(471—499年在位)。鲜卑族,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即位时仅五岁,490年亲政,亲政期间迁都洛阳,积极推行汉化改革,改姓族,变风俗、语言、服饰,鼓励与汉族通婚,制定新制度,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社会的发展。499年,在南征途中染病去世。庙号高祖,谥曰“孝文”。 平城:北魏中期都城,即今山西大同东北。汉设县,北魏在其基础上扩建而成。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元年(398年)七月迁都至此,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共建都九十七年。前后经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六代,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地寒:地方寒冷。 洛阳:中国古都之一。西周营建雒邑,战国改称雒阳,三国魏改称洛阳。秦置县,为三川郡置。汉以后为河南郡、司州等治所。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武周、五代唐先后定都于此;新莽、唐、五代梁、晋、汉、周、北宋、金(宣宗以后)皆以此为陪都。
[3]伐齐:讨伐齐国。即萧齐,见前注。 胁众:胁迫臣僚。
[4]斋:居住、休息的宫殿。 明堂:古建筑名。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在此举行朝会、祭祀、选士、教学等大典。 个:同“阁”,阁楼。 太常卿:古代官职名。秦置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改名太常,为九卿之一。掌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兼掌选试博士,历代相沿,其职权则专为司祭礼乐之官。北魏称太常卿。北齐设太常寺,置太常卿和少卿各一个。北周称大宗伯,隋至清皆称太常寺卿,清末废。 王谌(zhàn)(生卒年不详):北魏臣僚。曾任太常卿。 筮(shì):古代用蓍(shī)草占卦。 《革》:《周易》卦名。《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九卦,卦象是“苗逢旱天渐渐衰,幸得天恩降雨来,忧去喜来能变化,求谋干事遂心怀”,属上上卦。 汤:即商汤(生卒年不详),商人部落首领和商朝的创建者。子姓,名履,亳(河南商丘)人,任用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对内鼓励生产、减轻征敛,安抚民心,对外经过十余次战争最终灭亡夏国,后不断扩展统治区域,黄河上游的氐、羌诸部落纳贡归服,庙号太祖。 武:即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西周开国君主(前1056—前1043年)。周文王次子,继位后任用姜尚、南宫括、武吉为谋臣,任用其弟周公旦、召公、毕公等辅佐政务,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于孟津大会诸侯,并亲率大军于牧野之战灭商,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区沣河以东),国号大周,谥号武王,庙号世祖。
[5]尚书:古代官职名。秦始置,西汉沿置,掌殿内文书,隶少府。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分曹治事,因侍从于皇帝身边,地位渐重。东汉时设沿书台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魏晋以来设尚书省,下分六部,各部长官均称尚书,职权更重。 澄:即拓跋(元)澄(467—519年),北魏宗室、大臣。字道镇,拓跋晃之孙,拓跋云长子,孝文帝拓跋宏堂叔,袭封任城王,历任征北大将军、梁州刺史、徐州刺史、中书令、尚书令,性情豁达,不恋鲜卑旧制旧俗,支持改革,忠心职守,深受孝文帝倚重。 奕叶:也称奕世,累世,代代。 重光:前后功绩相继。 中土:中原地区的古称,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地域概念,意为国之中,天地之中。
[6]繇(yáo):通“爻”,《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由长短横道组成八卦,每卦有六爻组成,解释爻的话称爻辞。 大人虎变:成语。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虎变:如虎皮的花纹斑斓多彩,比喻因时制宜,革新创制。
[7]各言其志:各自表明自己的愿望和志向。 伤:妨碍,损害。
【译文】
南朝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北魏主(孝文帝拓跋宏)因为都城平城气候寒冷,夏季六月常有风雪,并且经常狂风大作,风沙飞扬,想迁都洛阳。他担心大臣们不愿意听从,于是召开会议,借口率兵亲征南方的萧齐,想借此胁迫大臣们南迁。孝文帝在明堂左阁休息,派太常卿王湛为他占卜起兵的吉凶,占卜的结果是《革》,孝文帝说:“‘商汤和周武王革命,是响应上天而又顺应百姓的举动。’是大吉大利的卦象啊!”文武百官都不敢说话。尚书、任城王拓跋澄说:“陛下的世世代代发扬光大,到今天已经称霸于中原。现在出兵去讨伐未征服的地区,可占卜的卦象是商汤和周武王革命,恐怕不全部是大吉之兆。”孝文帝严厉地说:“爻辞说‘大人物的变革像老虎一样’,你为何说不吉?”拓跋澄说:“陛下称帝已经很久了,为何现在说像老虎一样变革!”孝文帝变脸发怒地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任城王你是想沮丧我军的士气吗?”拓跋澄说:“国家虽然是归您所有,可是我是国家的大臣,怎么可以知道危险而不说出来!”过了很久孝文帝才气消,说:“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有什么关系!”
【原文】
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1]。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2]。”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3]。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4]。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5]?”澄曰:“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6]。”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7]?”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8]。”
【注文】
[1]逆:迎接,迎着。
[2]竞言:争抢发言。 声色:说话时的语气和脸色。 怖:恐吓。 文武:泛指文武百官。 识:知道,明白。
[3]朔土:泛指北方草原地区。 文治:以文教礼乐治民。
[4]移风易俗:成语。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诚:副词。实在,确实。
[5]中原:地区名。广义上是指以河洛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6]卜宅:择地而居。最初的卜宅多用于聚落和城邑的选址与营造,其主要内容有二:一为兴土动工的良辰吉日;二为营建地址的选定。最早见于《尚书·召诰》:“太保(姬爽)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这就是说周克商后于洛河之阳选址营造洛邑之事。 周(前1046—前256年):朝代名。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建都于镐(hào)(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沣水东岸)。周公东征后,确立宗法制,创立典章制度,并不断分封诸侯。农业比商代发达,家产品种类增多,手工业也有发展。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西周灭亡。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东周时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共历三十四王,七百九十一年。周朝是中华古典文明的第一个高峰,创造了分封制、井田制、礼法制度,出现了“百家争鸣”,其灿烂的文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前206—220年):朝代名。分西汉(前206—8年)与东汉(25—220年)两个时期。西汉由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所建,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东汉由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所建,都城雒阳。其间有王莽的新朝(9—23年)与西汉更始(23—25年)两段。汉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其间疆域最大时东、南至海,西到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及越南北、中部,北到大漠,东北至朝鲜半岛北部。同时,人口增加,国内外贸易频繁,儒学发达,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二个高峰,是亚洲最富强繁荣的多民族国家。两汉历24帝,共406年。
[7]习常:沿袭旧章,遵循常规。
[8]子房:即张良(生卒年不详),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朝开国元勋,“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州城父镇)人,足智多谋,辅助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夺得天下,汉朝建立后功成身退,避免了韩信、彭越等鸟尽弓藏的下场,死后谥文成侯。
【译文】
孝文帝拓跋宏回到皇宫后,征召拓跋澄入宫觐见,迎上去对拓跋澄说:“关于此前《革卦》之事,现在还想跟您讨论一下。在明堂时我非常愤怒,是害怕大臣们争抢发言,阻止我的大事,所以才声色俱厉,是想吓唬那些文武百官罢了,我想您明白我的意思。”然后,孝文帝屏退侍从对拓跋澄说:“现在我想做的这件事,确实不容易。但是魏国从北方地区崛起后,南迁平城,此是有利于武力征伐的地方,而不利于文教治国。如今我想改革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个想法真的太难实现,所以我决定把都城迁移到中原地区,您认为怎么样?”拓跋澄说:“陛下想在中原择地而居,然后开疆拓土,统治天下,这是周朝、汉朝国家兴隆的原因。”孝文帝说:“北方人习惯和贪恋原有的风俗习性,我这样做一定会使北方人震惊骚动,怎么办?”拓跋澄说:“不平凡的事,是要不平凡的人才能做到的。陛下您的决断是出自圣明的内心,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孝文帝说:“任城王真是我的张良啊!”
【原文】
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秘书监卢渊上表,以为:“前世承平之主,未尝亲御六军,决胜行陈之间,岂非胜之不足为武,不胜有亏威重乎[1]?昔魏武以弊卒一万破袁绍,谢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胜负之变,决于须臾,不在众寡也[2]。”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者,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3]。今谓之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何所施也[4]?魏武之胜,盖由仗顺,苻氏之败,亦由失政[5]。岂寡必能胜众,弱必能制强邪?”丁未,魏主讲武,命尚书李冲典武选[6]。
【注文】
[1]秘书监:古代官职名。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年)始置,属太常寺,掌管图文书籍,后省。三国魏文帝又置,掌艺文图籍,初属少府,晋初并入中书,西晋惠帝永平(291年)又置,并统著作局,掌三阁图书。南朝宋与晋同,梁为秘书省长官,北朝亦置,隋时曾称秘书令,唐高宗时复改称秘书监。西夏、金为秘书监长官,元、明不设,后废。 卢渊(454—501年):北魏大臣。字伯源,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卢度世长子,袭父固安伯爵,历任主客令、秘书令、给事黄门侍郎兼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兼侍中、仪曹尚书、豫州刺史、太尉长史,死后赐安北将军、幽州刺史,谥曰“懿”。 承平:太平。 御:统率,率领。 行(háng)陈(zhèn):又作行阵,指行军布阵。 威重(zhòng):威严。
[2]魏武:即曹操(155—220年),东汉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三国魏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历任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为统一中原作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广泛屯田,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曹操文学作品的特色、创新、开创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袁绍(?—202年):东汉末割据者之一。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人,出身名门望族,有“四世三公”之称。初任司隶校尉,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东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不久病死。 谢玄(343—388年):东晋名将。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宰相谢安侄子,历任桓温部将、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相、冠军将军、徐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职,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曾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大败前秦苻坚军。 苻秦:即前秦(351—394年),十六国政权之一。由氐族人苻健所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盛时疆域东至大海,西抵葱岭,南控江淮,北极大漠,东南以淮﹑汉与东晋为界,历六主,共四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也是十六国时期诸国中汉化最深的国家。 须臾(yú):极短的时间,片刻。
[3]戎事:军事,战争。 同轨:车辙宽度相同,引申为同一﹑统一。 懦劣:懦弱。 偷安:指不顾将来的祸患,只图眼前的安逸。
[4]革辂(lù):古代帝王所乘的一种兵车。覆之以革,无他饰,用于作战或巡视诸侯国土或四境。
[5]仗顺:凭借顺乎天命的力量。 失政:政治混乱。
[6]讲武:讲习武事。 李冲(450—498年):北魏大臣。原名思冲,字思顺,陇西郡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少孤,好交游,有气量,历任秘书中散、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中书令、左仆射、尚书仆射、镇南将军、侍中、少傅,封爵陇西公。曾提出废止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等建议,为孝文帝采纳,死后谥曰“文穆”。 典:主持,掌管。 武选:武官的选拔。
【译文】
六月丙戌(初七日),北魏孝文帝下令修筑黄河大桥,准备率军渡河南下。秘书监卢渊上奏章,认为:“以前太平盛世的君主,从来不亲率六军出征,在战争中决定胜负,难道还不是因为打胜了不足以显示其武力,打败了还有损自己的威望吗?往昔曹操用疲惫的一万士兵攻破袁绍,谢玄以步兵三千摧毁苻秦的进攻,胜败的变化就在一瞬间,不全由兵力多少所决定。”孝文帝下诏说:“太平盛世的君主,之所以不亲率大军作战,有的是因为天下已经统一,没有了敌人,有的是因为胆小懦弱,苟且偷安。现在天下未平,而做个懦弱之主是多么可耻。如果一定要说先前的君主没有御驾亲征,那专为他们制造的兵车是干什么用的?曹操以少胜多是因为顺应民心,苻坚兵败是由于政治混乱,难道是兵力少一定就能打胜仗,力量弱就一定能战胜强敌吗?”丁未(二十八日),孝文帝讲习武事,任命尚书李冲主持选拔武官。
【原文】
秋九月戊辰,魏主济河,庚午,至洛阳。
【译文】
秋季九月戊辰(二十日),北魏孝文帝渡黄河,庚午(二十二日),到达洛阳。
【原文】
魏主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1]。丙子,诏诸军前发。丁丑,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2]。帝曰:“庙算已定,大将军进,诸公更欲何云[3]?”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竟何之也[4]?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帝大怒曰:“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壹,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5]。斧钺有常,卿勿复言[6]。”策马将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谏[7]。帝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安定王休等相帅如右,南安王桢进曰:“‘成大功者不谋于众[8]。’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9]。”群臣皆呼万岁[10]。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11]。
【注文】
[1]霖(lín)雨:连绵大雨。
[2]稽(qǐ)颡(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虔诚。
[3]庙算:军事战略。
[4]何之:宾语提前,即之何,到哪里。之:动词。到,去。
[5]混壹:统一。 儒生:在上古时代儒生是专门职业人才,从事国家祭祀的礼仪,也就是祭司。到孔子的时候,集历代之大成,整理了易经、尚书、礼乐、诗经、春秋五大经典,也称“五经”。儒生狭义指信奉这些儒家经典的人,广义儒生指精通经典和知识渊博的读书人。此处有鄙视之意。
[6]斧钺(yuè):兵器名。钺是一种大斧,刃部宽阔,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礼兵器,斧则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斧钺还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 有常:规则,规律。
[7]休:即拓跋休(?—494年),北魏宗室、将领。拓跋晃之子,拓跋濬之弟,少年聪慧,在北魏献文帝皇兴二年(468年)被封为安定王,拜征南大将军、外都大官、征东大将军、征北大将军、内都大官、太傅、大司马,死后谥曰“靖王”。 殷勤:频繁,反复。
[8]如:到词。到,至。 桢(zhēn):即拓跋桢(?—496年),北魏宗室、将领。拓跋晃第九子,历任镇都大将、雍州刺史、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封南安王,死后谥曰“惠”。穆泰谋反时,拓跋桢由于生前知而不告被追夺爵封。 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意思是要成就大事,不应该去听从身边人的意见或者建议。语出《史记·商君列传》:“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9]辍(chuò):中止,停止。 苍生:指百姓、一切生灵。
[10]万岁:本意为永远存在之意,是臣下对君主的祝贺之辞。此后,“万岁”一词逐渐成为皇帝的代名词。
[11]内徙:向内地迁徙。
【译文】
北魏孝文帝从平城出发一直到洛阳,大雨连绵不止。丙子(二十八日),下诏各路大军继续向南进发。丁丑(二十九日),孝文帝身着战袍,手执马鞭,骑马出城,随行的文武百官全都在他的战马前跪拜。孝文帝说:“我们的军事战略已经决定,现在命令各路大军前进,诸位还想说什么呢?”尚书李冲等说:“今天的军事行动,是天下人都不愿意的,只有陛下一个人想做。臣下不知道陛下您独自前行,将要去什么地方?臣下们都不愿意继续南行,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所以斗胆冒死请求停止行动。”孝文帝大怒,说:“我正想征服四方,希望能统一天下,而你们这帮儒生,屡次怀疑我的重大决策。朝廷的斧钺有使用的时候,你们都不要再说了。”说完正要鞭马前进,这时安定王拓跋休等人一起流着眼泪在马前苦苦劝谏。于是,孝文帝劝导文武百官说:“现在我们大规模出动,但是师出无功而返,你们让后人怎么看我呢?我世世代代居于北方的幽朔之地,想把都城迁到中原。如果不想继续南下征战,就要把都城迁到洛阳,你们看怎么样?同意迁都的站在左边,不同意的站到右边。”安定王拓跋休等人都站到右边,南安王拓跋桢向前一步,说:“‘想建立大功勋就不要与众人商议。’今天陛下如果停止继续南伐的想法,迁都洛阳,这是我们做臣子的愿望,是全天下百姓的幸事。”文武百官都大呼万岁。当时的鲜卑族人虽然不愿意迁都,但又害怕继续南伐,所以没有人再敢说话,于是迁都洛阳的计划就确定下来了。
【原文】
李冲言于上曰:“陛下将定鼎洛邑,宗庙、宫室,非可马上行游以待之[1]。愿陛下暂还代都,俟群臣经营毕功,然后备文物、鸣和鸾而临之[2]。”帝曰:“朕将巡省州郡,至邺小停,春首即还,未宜归北[3]。”乃遣任城王澄还平城,谕留司百官以迁都之事,曰:“今日真所谓‘革’也,王其勉之[4]。”
【注文】
[1]定鼎:新王朝定都建国的意思。鼎:是古代的一种青铜炊具,三足,两耳,圆形;亦有长方四足者。 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宗庙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宫室:原是房屋的通称,后来特指帝王的宫殿。 行游:出行,出游。
[2]代都:即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俟(sì):等待。 毕功:完成,完毕。 文物:指车服旌旗仪仗之类。 和鸾(luán):古代的一种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音è,驾车时搁在牛马颈上的曲木)首或车架上称“鸾”。
[3]巡省(xǐng):视察,巡察。 邺(yè):即邺城,古都邑名。春秋齐桓公始筑城,战国魏文侯置县,三国曹魏时为都城,晋避怀帝司马邺讳,改为临漳。此后,为前秦、后赵、东魏、北齐的首都,隋复为县,宋废。故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一带。 春首:初春。
[4]留司:留守的机构。
【译文】
李冲对孝文帝说:“陛下准备定都洛阳,但宗庙、宫殿,可不是骑在马上游行就能等到的。希望陛下返回代都平城,等文武百官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完,然后您再备齐礼乐仪仗,乘坐鸣响着和鸾之声的车子光临洛阳。”孝文帝说:“我准备前去巡查地方州郡,到邺城后稍微停留一段时间,初春时就会返回平城,我现在不便先返回。”于是,孝文帝派遣任城王拓跋澄返回平城,让他劝谕留守平城的各机构官员同意迁都洛阳,孝文帝说:“今天真是要应验占卜时的‘革’卦了。请任城王努力办好事情。”
【原文】
帝以群臣意多异同,谓卫尉卿、镇南将军于烈曰:“卿意如何[1]?”烈曰:“陛下圣略渊远,非愚浅所测。若隐心而言,乐迁之与恋旧,适中半耳[2]。”帝曰:“卿既不唱异,即是肯同,深感不言之益。”使还镇平城,曰:“留台庶政,一以相委[3]。”
【注文】
[1]异同:反对意见,异议。 镇南将军:武官名。三品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将军之一。 于烈(437—501年):北魏将领。代(今山西大同东北)人,名将于粟(dī)之孙,少言善射,历任羽林中郎将、屯田给纳、司卫监、左卫将军、殿中尚书、散骑常侍、前将军、卫尉卿、镇南将军、领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车骑大将军,先后封昌国子、洛阳侯、聊城县开国子,参与禁中机密大事,追赠侍中、大将军、太尉公、雍州刺史、钜鹿郡开国公。
[2]隐心:审度,忖度。 中半:对半。
[3]庶政:各种政务。
【译文】
孝文帝认为文武百官对迁都的意见不同,问卫尉卿、镇南大将军于烈:“你怎么想的呢?”于烈答:“陛下深谋远虑,不是我愚昧肤浅之人所能揣测的。如果按我的推测,大概乐意迁都与依恋故土的人,正好各占一半。”孝文帝说:“您既然不提出反对意见,也就是说愿意服从,我非常感激您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于是,孝文帝派于烈回到平城,并对他说:“留都的一切事务,全部委托于你。”
【原文】
冬十月戊寅朔,魏主如金墉城,征穆亮,使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尔经营洛都[1]。己卯,如河南城。乙酉,如豫州。癸巳,舍于石济[2]。乙未,魏解严,设坛于滑台城东,告行庙以迁都之意[3]。大赦。起滑台宫。任城王澄至平城,众始闻迁都,莫不惊骇。澄援引古今,徐以晓之,众乃开伏[4]。澄还报于滑台。魏主喜曰:“非任城,朕事不成。”
【注文】
[1]金墉(yōng)城:古城名。三国魏明帝时筑,为当时洛阳城(今河南洛阳东北)西北角上一小城。城小而固,为攻故戍守要地。 穆亮(?—502年):北魏大臣。字幼辅,家世显赫,世代多与皇族通婚,娶中山长公主,先后封赵郡王、长乐王、顿丘郡开国公,历任侍中、征南大将军、秦州刺史、殿中尚书、征西大将军、尚书右仆射、司空、太子太傅、冀州刺史、定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等职,为政宽简,赈恤穷人,追赠太尉公、司州牧,谥曰“匡”。 将作大匠:古代官职名。秦称将作少府,西汉景帝改称将作大匠,职掌宫室、宗庙、陵寝等的土木营建,秩二千石。东汉、魏、晋沿置。南朝梁、陈改称大匠卿,北齐为将作寺长官。隋代至宋辽多称将作大监。金不设,元代设将作院院使,掌金玉织造、刺绣等制造。明初曾设将作司卿,不久并于工部。 董尔(生卒年不详):北魏臣僚。曾任将作大匠,参与营建北魏洛阳城。
[2]石济:古地名。今河南滑县西南。
[3]滑台:古地名。今河南滑县东。 行庙:天子巡幸或大军出征随行临时所设立的宗庙。
[4]开伏:开悟心服。
【译文】
冬季十月戊寅朔(初一日),北魏孝文帝前往金墉城,征召穆亮,派他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尔共同负责新都洛阳城的营建工作。己卯(初二日),孝文帝前往视察黄河南面的城池。乙酉(初八日),到了豫州。癸巳(十六日),在石济住下来。乙未(十八日),解除北魏境内的戒严,在滑台城东面搭建祭坛,举行仪式告诉先祖迁都的决定。大赦全国,修筑滑台宫殿。任城王拓跋澄返回平城后,文武百官才听说了迁都之事,没有人不震惊害怕。拓跋澄引用古今迁都之事,慢慢地劝说他们,文武百官才开悟心服。拓跋澄回到滑台向孝文帝汇报了这个情况。孝文帝高兴地说:“没有任城王,我的大事怕是办不成。”
【原文】
乙巳,魏主遣安定王休帅从官迎家于平城。
北魏洛阳城示意图
【译文】
乙巳(二十八日),北魏孝文帝派遣安定王拓跋休带领着随从的官员,到平城迎接家眷。
【原文】
魏主筑宫于邺西,冬十一月癸亥,徙居之。
【译文】
北魏孝文帝在邺城西面修筑宫殿,冬季十一月癸亥(十六日),搬到那里居住。
【原文】
明帝建武元年春正月乙亥,魏主如洛阳西宫[1]。中书侍郎韩显宗上书陈四事[2]。其一以为:“窃闻舆驾今夏不巡三齐,当幸中山[3]。往冬舆驾停邺,当农隙之时,犹比屋供奉,不胜劳费[4]。况今蚕麦方急,将何以堪命。且六军涉暑,恐生疠疫[5]。臣愿早还北京,以省诸州供张之苦,成洛都营缮之役。”其二以为:“洛阳宫殿故基,皆魏明帝所造,前世已讥其奢[6]。今兹营缮,宜加裁损[7]。又顷来(此)[北]都富室,竞以第舍相尚,宜因迁徙,为之制度[8]。及端广衢路,通利沟渠[9]。”其三以为:“陛下之还洛阳,轻将从骑。王者于闱闼之内犹施警跸,况涉履山河而不加三思乎[10]?”其四以为:“陛下耳听法音,目玩坟典,口对百辟,心虞万机,景昃而食,夜分而寝[11]。加以孝思之至,随时而深,文章之业,日成篇卷。虽睿明所用,未足为烦,然非所以啬神养性,保无疆之祚也[12]。伏愿陛下垂拱司契,而天下治矣[13]。”帝颇纳之。显宗,麒麟之子也[14]。
【注文】
[1]明帝:即萧鸾(452—498年),南朝齐第五任皇帝(494—498年在位)。字景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武进区西北万绥镇)人,南朝齐高帝萧道成之侄,自幼由萧道成抚养,性格多疑,为政严厉,历任淮南、宣城太守和辅国将军、郢州刺史、侍中、骁骑将军,先后废萧昭业、萧昭文,自立为帝,虽生活节俭,但猜忌屠杀宗室,谥曰“明”,庙号高宗,葬兴安陵。 建武元年:建武是南朝齐明帝萧鸾在位期间的年号,即建武元年(494年)十月至建武五年(498年)四月。建武元年即公元494年。
[2]中书侍郎:古代官职名。见前注。 韩显宗(466—499年):北魏大臣。字茂亲,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韩麒麟次子,北魏教文帝太和初年举秀才,对策甲科,授著作佐郎兼中书侍郎、本州中正,历任右军府长史、征虏将军、统军、镇南将军、广阳王嘉谘议参军,死后追赠章武郡五等男。
[3]舆驾:帝后乘坐的车驾。亦借指帝后。 三齐:地区名。见前注。 中山:古郡名。治卢奴,今河北定州。
[4]农隙:农事闲暇之时。 比屋:家家户户。借称老百姓。
[5]堪命:无法忍受。 疠(lì)疾:疫病,流行性传染病。
[6]魏明帝:即曹叡(204—239年),三国魏第二任皇帝(226—239年在位)。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魏文帝曹丕之子,曹操之孙,口吃少言,刚毅果断,善诗文,在位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但统治后期大兴土木,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朝政动荡,谥曰“明”,庙号烈祖,葬高平陵。
[7]裁损:裁汰,削减。
[8]顷来:近来,最近。 相尚:相以为时尚、时髦,相互推崇、崇尚。多表示尽相追求、追逐、羡慕、崇拜之意。
[9]端广:拓宽取直。 衢(qú)路:道路。 通利:使通畅。
[10]闱(wéi)闼(tà):宫中小门,引申指宫廷或内室。 警跸(bì):古代帝王出入时,于所经路途侍卫警戒,清道止行,称为警跸。出为警,入为跸。
[11]法音:神圣的雅乐。 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指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 百辟:百官,大臣。 心虞(yú):忧虑,操劳。 景昃(zè):太阳偏西。 夜分:半夜,深夜。
[12]睿(ruì)明:圣明。 啬(sè)神:爱惜精神。
[13]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 司契:掌管法规。
[14]麒(qí)麟(lín):即韩麒麟(?—488年),北魏大臣。见前注。
【译文】
南朝齐明帝(萧鸾)建武元年(494年)春季正月乙亥(二十九日),北魏孝文帝前往洛阳西宫。中书侍郎韩显宗上奏章陈述了四件事情。其一认为:“我听说陛下今年夏天不去三齐地区巡视,就要去中山郡视察。去年冬天陛下待在邺城,正当农闲之际,但仍然每家每户都出资供奉您,劳累而费钱。而今年春天正是养蚕和农忙的季节,百姓们怎样才能再忍受得了供奉之累。况且六军冒着酷暑出行,恐怕很容易得传染病。我希望陛下早点回到京城,以省去州郡的供奉之苦,用节省供奉的费用去完成新都洛阳的营建。”其二认为:“洛阳宫殿的旧基,都是曹魏明帝时所修筑,前世已经有人讥讽它的奢华。如今我们在此再建宫殿,应该节俭一点。再说,近来平城的富户,竞相以修建豪华宅第为时尚,也正好趁迁都之际,做点限制规定。同时,要拓宽取直新都的道路,使城内的沟渠畅通无阻。”其三认为:“陛下您返回洛阳时,随从的骑兵和侍卫很少。皇帝平时居住在皇宫之中还要实行警戒,何况外出视察时跋山涉水,不应该三思而加强戒备吗?”其四认为:“陛下耳朵听着神圣的雅乐,眼中阅读圣人的经典,嘴里与文武百官交流商讨,心里操劳国家大事,夕阳西下才可吃饭,半夜时分才能就寝。加上思念过世的文明皇后的仁孝之心日渐加深,每天还要撰写几篇文章。尽管圣明的头脑没有感到繁忙,但这么做并不是爱惜自己、修身养性,以及保我大魏王朝万代相传的好办法。我希望陛下垂拱无为,把国家大事交给各级官吏,天下将会长治久安。”孝文帝略微接纳了韩显宗的建议。韩显宗是韩麒麟的儿子。
【原文】
显宗又上言,以为:“州郡贡察,徒有秀、孝之名,而无秀、孝之实,朝廷但检其门望,不复弹坐[1]。如此,则可令别贡门望以叙士人,何假冒秀、孝之名也[2]。夫门望者,乃其父祖之遗烈,亦何益于皇家?益于时者,贤才而已[3]。苟有其才,虽屠钓奴虏,圣王不耻以为臣;苟非其才,虽三后之胤坠于皂隶矣[4]。议者或云‘今世等无奇才,不若取士于门’,此亦失矣。岂可以世无周、邵,遂废宰相邪?但当校其寸长、铢重者先叙之,则贤才无遗矣[5]。
【注文】
[1]贡察:举荐。亦指所举荐之士。 秀:即秀才,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即有秀才(意指优秀人才)一项,东汉因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三国魏复称秀才,南北朝尤为重视,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秀才,后废秀才科,秀才遂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明代荐举之法中有举秀才,任以知府等官。 孝:即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 门望:门阀郡望。 弹坐:弹劾并定罪。
[2]叙:评定等级、次第并录用提拔。
[3]遗烈:前人遗留的业绩、烈节、风操。
[4]三后:中国早期三位皇帝或大臣的统称,说法很多:(1)禹﹑汤﹑文王;(2)太王﹑王季﹑文王;(3)虞﹑夏﹑商三代的君主;(4)禹﹑契﹑后稷;(5)周公﹑君陈﹑毕公;(6)伯夷﹑禹﹑后稷;(7)汉之宣帝﹑景帝﹑文帝。 胤(?yìn):后代,后裔。 皂(zào)隶:古代贱役,后专以称旧衙门里的差役。
[5]周:即周公,姬姓,名旦,西周宗室、大臣。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邵(shào):即邵公或召公姬奭(shì),西周宗室、大臣。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其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曾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时任太保,与周公分陕而治,支持周公旦摄政当国,支持周公平定叛乱。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校(jiào):比较,权衡。 寸长:微小的长处。 铢重:轻微的重量。
【译文】
韩显宗又上奏章,认为:“州郡举荐,徒有秀才、孝廉之名,而无秀才、孝廉之实,朝廷只是复核这些人的门第郡望,并不弹劾错荐之罪。如此一来,则可以直接让州郡以门第选拔士人,何必还要假冒秀才、孝廉之名。门第和郡望是他们的先祖遗留下来的节操,对皇室有何益处?对现在有利的是才智出众的人。如果他有才能,即使是像屠夫、渔夫一样的奴隶,圣明的君主也不以用他们为臣而羞耻;如果他没有才能,即使是夏、商、周三代皇族的后裔也会落入仆隶差役的行列。有人议论说‘今天世上没有奇才,不如直接按门第取士’,这也是错误的说法。哪能因为世上没有周公、邵公,就废除宰相呢?只要选拔到比一般人有特长、有本事的人优先录用,这样就可以做到使有才智的人不会被埋没。
【原文】
“又,刑罚之要,在于明当,不在于重[1]。苟不失有罪,虽捶挞之薄,人莫敢犯[2]。若容可侥幸,虽参夷之严,不足惩禁[3]。今内外之官,欲邀当时之名,争以深酷为无私,迭相敦厉,遂成风俗[4]。陛下居九重之内,视人如赤子,百司分万务之任,遇下如仇雠[5]。是则尧、舜止一人,而桀、纣以千百,和气不至,盖由于此[6]。谓宜敕示百僚,以惠元元之命[7]。
【注文】
[1]明当:明白得当。
[2]捶(chuí)挞(tà):杖击,鞭打。 薄(bó):轻微。
[3]参(cān)夷(yí):封建王朝诛灭三族的酷刑。
[4]迭相:相继,轮番。
[5]赤子:本指婴儿,比喻百姓,人民。 仇雠(chóu):仇敌,敌人。
[6]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传曾设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咨询四岳,推选舜为其继承人,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命舜摄位行政。他死后,即由舜继位。一说尧到了晚年,德衰,为舜所囚,其位也为舜所夺。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公社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共工、驩(huān)兜和三苗、鲧(gǔn)等四人。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一说舜为禹所放逐,死在南方的苍梧。 桀(jié):夏朝末代国王。见前注。 纣(zhòu):商朝末代国王。见前注。
[7]元元:百姓,庶民。
【译文】
“还有,刑罚的关键在于明白得当,而不在于重刑。如果不使有罪者漏网,即使轻微的刑罚,百姓也不敢再犯。如果使有罪者漏网,就算是诛族的酷刑,也不能禁止犯罪。如今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想获得当世之名,争先恐后用酷刑来显示公正无私,加上朝廷的轮番敦促和勉励,于是,严刑之风渐成习惯。陛下深居宫中,看待百姓像自己的婴儿,而分管的官吏却对百姓像敌人一样。所以像尧、舜的只有陛下一人,而像夏桀、商纣的人却有成百上千万,导致官民不和谐,原因就在这里。我认为应该敕令文武百官,让他们明白刑罚的关键,以惠及天下的百姓。
【原文】
“又,昔周居洛邑,犹存宗周,汉迁东都,京兆置尹[1]。案《春秋》之义,有宗庙曰都,无曰邑[2]。况代京,宗庙、山陵所托,王业所基,其为神乡福地,实亦远矣。今便同之郡国,臣窃不安。谓宜建畿置尹,一如故事,崇本重旧,光示万叶[3]。
【注文】
[1]宗周:西周时期王都。参见前“周”条注。 尹:古代官职名。商、西周时为辅弼之官,春秋时楚国长官多称尹。汉代始以都城的行政长官称尹,有京兆尹、河南尹;元代州、县长官亦称。
[2]《春秋》:又称《春秋经》,中国古代的儒家典籍,先秦“六经”之一。是鲁国的编年史,相传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成为经书比《诗》《书》《礼》《乐》这四经为晚。《春秋》经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但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因《春秋》记事过于简略,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3]畿(jī):即京畿,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
【译文】
“还有,过去东周迁都洛邑,还在镐京保存西周旧王都;东汉迁都洛阳,还在旧都长安设置了京兆尹。据儒家经典《春秋》解释,有宗庙的叫都,没有的则称邑。况且代京平城是先祖宗庙、陵寝之地,是大魏王朝的根本之地,把它作为神圣的家乡和福地,确实已经很久远了,但是今天把它等同于一般的郡国,我私下里非常不安。我认为应该仿照先代的做法,把平城作为畿辅地区,设置尹职,以表示尊崇根本,使祖先的光辉照耀万代。
【原文】
“又,古者四民异居,欲其业专志定也[1]。太祖道武皇帝创基拨乱,日不暇给,然犹分别士庶,不令杂居,工伎屠沽,各有攸处[2]。但不设科禁,久而混淆[3]。今闻洛邑居民之制,专以官位相从,不分族类。夫官位无常,朝荣夕悴,则是衣冠、皂隶不日同处矣[4]。借使一里之内,或调习歌舞,或讲肄诗书,纵群儿随其所之,则必不弃歌舞而从诗书矣[5]。然则使工伎之家习士人风礼,百年难成,士人之子效工伎容态,一朝而就。是以仲尼称里仁之美,孟母勤三徙之训[6]。此乃风俗之原,不可不察。朝廷每选人士,校其一婚一宦以为升降,何其密也?至于度地居民,则清浊连甍,何其略也?今因迁徙之初,皆是公地,分别工伎,在于一言,有何可疑,而阙盛美[7]。
【注文】
[1]四民:是古代中国对民众职业的基本分工,指士、农、工、商,但其次序历代有所不同。
[2]太祖道武皇帝:即拓跋珪(guī)(371—409年),北魏开国皇帝(386—409年在位)。鲜卑族,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寔之子。376年,前秦灭代后,拓跋珪随其母贺兰氏出逃。386年,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土城子),改国号魏,年号登国。398年,迁都平城。在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晚年好酒色,刚愎自用。409年,在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谥“道武”。庙号太祖。 创基:创立基业。 拨乱:平定祸乱,治理乱政。 日不暇(xiá)给(jǐ):暇:空闲。给:丰足;够。每天都没有一点空闲,形容非常繁忙。 士庶:士族和庶族,士人和普通百姓。 杂居:混杂而处。 伎(jì):指从事医卜历算之类方术之人。 沽(gū):买卖人,商人。 攸(yōu)处:处所。
[3]科禁:戒律,禁令。 混淆(xiáo):混杂,错乱,界限模糊。
[4]朝荣夕悴(cuì):成语。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比喻生命短促,荣辱无常。 衣冠:见前注。 皂(zào)隶:古代衙门里的差役。皂:玄色,黑色,差役常穿黑色衣服。 不日:不久,很快。
[5]借使:假设连词。假如,倘若。 讲肄(yì):讲论学习。 纵:放纵。
[6]仲尼:即孔子(前551—前479年):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夏邑),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幼年丧父,后曾在鲁国担任政府要职,为易学、儒学和儒家的创始人。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晚年修订六经(《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去世后,弟子们把其言行语录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里仁之美:居住于有仁德的地方是美好的。典故出自《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三徙之训:指孟母三迁的故事。
[7]清浊:清水与浊水。喻人事的优劣﹑善恶﹑高下等。 连甍(méng):形容房屋连延成片。甍:屋脊。 阙(quē):缺点,错误。
【译文】
“还有,古代士、农、工、商四类人分别居住,是为了使他们各专其业,各安本分。太祖道武帝(拓跋珪)立国之初,拨乱反正,日夜操劳,但还是把士人和庶人分别开来,不允许他们杂居,使工匠、伎人、屠夫、商人各有所居。但是并没有制定严格的禁令,时间久了就变成杂居。如今,我听说新都洛阳安置居民的办法,专门依照官位高低安排,不分士庶。官位不能常有,早上获得晚上就要失去,所以衣冠之族与卑微皂隶不久就会混居。假如一里之内,有的练习歌舞,有的讲授诗书,让一群孩子随便选择,他们一定不会放弃歌舞而选择诵读诗书。但是,如果我们让工商伎艺之家学习士人的礼仪,一百年也学不成,让士人之子仿效商伎的行为举止,那么一天就可以学会。所以孔子称赞里仁之美,孟母施行三迁之训。这是礼仪风俗的根本所在,不可以不注重。朝廷选拔士人,要考核他的婚宦作为升降的根据,为什么那么周密?而规划民众的居地,则是士庶不分,房屋相连,又为什么那么草率?现在我们趁迁都之机,空地很多,让工、商、伎等各类人分开居住,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为什么还在犹豫,而使美好的事情留下遗憾。
【原文】
“又,南人昔有淮北之地,自比中华,侨置郡县[1]。自归附圣化,仍而不改,名实交错,文书难辨。宜依地理旧名,一皆厘革,小者并合,大者分置。及中州郡县,昔以户少并省,今民口既多,亦可复旧。
【注文】
[1]中华: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故称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来各朝代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是古代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后也借指中国,以及由中国衍生和引申的民族、文化、人、团体、地区,等等。 侨置:古代政权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用其旧名的行政管理制度。
【译文】
“还有,南朝人之前据有淮北之地,自称是中原旧族,在那里侨置郡县。自从淮北回归我们大魏后,侨置之名仍然没有更改,导致名称与实地不符,交叉错误,在文书中难以分辨。应该依照地理上的旧名,全部核实更改,地盘小、人口少的合并,地盘大、人口多的分开设置。至于中原地区的郡县,以前因为人口偏少合并了,现在人口多了,也应该重新分开设置。
【原文】
“又,君人者以天下为家,不可有所私。仓库之储,以供军国之用,自非有功德者,不当加赐。在朝诸贵,受禄不轻,比来颁赉,动以千计[1]。若分以赐鳏寡孤独之民,所济实多[2]。今直以与亲近之臣,殆非周急不继富之谓也[3]。”帝览奏,甚善之。
【注文】
[1]比来:近来,最近。 颁赉(lài):颁赐,赏赐。
[2]鳏(guān)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出自《礼记》:“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
[3]周急不继富:帮助急需的人而不接济富有的人,继同“济”。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
“还有,君主应该以天下为家,不应该有私心。仓库中的储备是供给军队和国家所用的,没有高功大德的人,不应该加以赏赐。朝廷中的诸位贵族,接受丰厚的俸禄,但近来的赏赐,动不动就以千数计算。如果把这些钱物赏赐给鳏、寡、孤、独的困难百姓,可以接济很多人。而如今只是把钱物赏赐给身边亲近的大臣,这大概违背了周急不继富的道理吧。”孝文帝看完韩显宗的奏章,非常赞赏他的建议。
【原文】
二月壬寅,魏主北巡。癸卯,济河。三月壬申,至平城。使群臣更论迁都利害,各言其志。燕州刺史穆罴曰:“今四方未定,未宜迁都[1]。且征伐无马,将何以克?”帝曰:“厩牧在代,何患无马?今代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2]。”尚书于果曰:“臣非以代地为胜伊、洛之美也[3]。但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平阳公丕曰:“迁都大事,当讯之卜筮[4]。”帝曰:“昔周、邵圣贤,乃能卜宅[5]。今无其人,卜之何益?且‘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黄帝卜而龟焦,天老曰‘吉’,黄帝从之[6]。然则至人之知未然,审于龟矣。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昭成皇帝更营盛乐,道武皇帝迁于平城[7]。朕幸属胜残之运,何为独不得迁乎?”群臣不敢复言[8]。罴,寿之孙;果,烈之弟也[9]。癸酉,魏主临朝堂,部分迁留[10]。
【注文】
[1]燕州:古州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分恒州东部、幽州北部置,治今北京昌平区东南沙河镇辛力庄。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525年)废。 穆罴(pí)(生卒年不详):北魏大臣。宜都王穆寿之孙,历任驸马都尉、征东将军、汾州刺史、光禄勋、镇北将军、燕州刺史、夏州刺史、侍中、中书监,封魏郡开国公,赏善罚恶,威化大行,百姓安之,因参与穆泰反叛被免官,后追赠镇北将军、恒州刺史。
[2]厩(jiù):马棚,马舍。
[3]于果(生卒年不详):北魏大臣。代(今山西大同东北)人,于烈之弟,刚毅率直,历任中散大夫、光禄大夫、尚书、朔华并恒四州刺史,封武城子。
[4]丕(pī):即拓跋丕(?—444年),北魏宗室、将领。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次子,生母大慕容夫人,少有才干,任车骑大将军,封乐平王,在平定仇池杨难、北燕冯跋、讨伐柔然等战争中屡立战功,后因尚书令刘洁欲拥立其为帝而获罪,忧愤而死,谥戾王。 卜(bǔ)筮(shì):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吉凶。
[5]卜宅:占卜决定建都的地方。
[6]黄帝(前2717—前2599年):传说中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中华民族始祖。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因居姬水改姓姬,居轩辕之丘称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称黄帝。主要功绩有:统一中华民族,播百谷草木,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天老:相传为黄帝辅臣。
[7]平文皇帝:即拓跋郁律(?—321年),北魏皇帝的先祖之一。鲜卑族,十六国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代王(316—321年在位)。 东木根山:古地名。今内蒙古鄂尔多斯西桌子山。参见莫久愚《〈魏书〉木根山地望疏证》,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第4期。 昭成:即拓跋什翼犍(320—377年),十六国时期代国国君,军事统帅。 盛乐:十六国时期代国的都城。西汉时期为定襄郡成乐县,东汉归云中郡。公元3世纪中叶,拓跋力微率部进驻这一地区。古城遗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
[8]胜残:遏制残暴的人,使之不能作恶。
[9]寿:即穆寿(生卒年不详),北魏大臣。穆观之子,娶乐陵公主,拜驸马都尉,后历任下大夫、侍中、中书监、南部尚书、征东大将军,封宜都王。 于烈(437—501年):北魏将领。见前注。
[10]部分:安排,部署。
【译文】
二月壬寅(二十七日),北魏孝文帝到北方巡视。癸卯(二十八日),渡过黄河。三月壬申(二十七日),返回平城。再次召集文武百官商议迁都的利害关系,让大家畅所欲言。燕州刺史穆罴说:“现在周围还没有安定下来,不宜迁都。况且征战无马,如何克敌制胜呢?”孝文帝说:“马场就在平城,何必担心没有战马?如今平城在恒山以北,在中原九州之外,不适合做帝国的都城。”尚书于果说:“臣下我不是说平城一定比伊水、洛阳美好。但是自先代以来在这里居住很久了,百姓安居乐业,一旦南迁,恐怕大家都不高兴。”平阳公拓跋丕说:“迁都是大事情,应该通过占卜问讯。”孝文帝说:“从前周公、邵公是圣贤之人,才去占卜。如今没有这样的圣贤之人,占卜有何用处?况且‘占卜是为了决疑,没有疑问为什么要占卜?’黄帝占卜时龟甲被烧焦了,辅臣天老说‘吉’,黄帝就听从了他的话。那么,至善至德之人知晓未来,通过占卜来实现。而君主是以四海为家的,有时在南方,有时在北方,哪有什么常例。我的远祖世世代代居住在北方荒凉之地。平文皇帝才定都于东木根山,昭成皇帝重新经营盛乐,道武皇帝再迁平城。我幸运地遇到平定天下的时机,为什么只有我不能迁都呢?”文武百官没有人敢再说话。穆罴是穆寿的孙子;于果是于烈的弟弟。癸酉(二十八日),北魏孝文帝前往朝堂,安排部署迁都和留守的事情。
【原文】
冬十月戊申,魏主亲告太庙,使高阳王雍、于烈奉迁神主于洛阳[1]。辛亥,发平城。
【注文】
[1]太庙:封建皇帝为祭拜祖先而营建的庙宇称为太庙。 雍:即拓跋(元)雍(?—528年):北魏宗室、大臣。字思穆,献文帝拓跋弘之子,孝文帝拓跋宏之弟,历封颍川王、高阳王,历任司空、丞相。与侍中元叉同决庶政,富贵冠国,一顿饭花钱数万,有僮仆六千、使女五百人。曾与河间王元琛斗富。河阴之变时被尔朱荣所杀。 神主:指供奉祖先或死者用的小木牌。
【译文】
冬季十月戊申(初七日),孝文帝亲自前往太庙祷告,派高阳王元雍、于烈捧着先祖的神位迁到洛阳。辛亥(初十日),孝文帝从平城出发。
【原文】
十一月,魏主至洛阳。欲澄清流品,以尚书崔亮兼吏部郎[1]。
【注文】
[1]流品:品类,等级。本指官阶,后亦泛指门第或社会地位。 崔亮(460—521年):北魏大臣。字敬儒,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后迁居平齐郡(治今山西朔州东南),历任中书博士、中书侍郎、安西将军、殿中尚书、吏部尚书、左光禄大夫、尚书仆射等职,追赠仪同三司,谥曰“贞烈”。 吏部郎:古代官职名。尚书省吏部的属官。
【译文】
十一月,北魏孝文帝抵达洛阳。孝文帝准备清理门第,委任尚书崔亮兼任吏部郎。
【原文】
十二月,魏主欲变易旧风,壬寅,诏禁士民胡服,国人多不悦[1]。通直散骑常侍刘芳,缵之族弟也,与给事黄门侍郎太原郭祚皆以文学为帝所亲礼,多引与讲论及密议政事[2]。大臣、贵戚皆以为疏己,怏怏有不平之色[3]。帝使给事黄门侍郎陆凯私谕之曰:“至尊伹欲广知古事,询访前世法式耳,终不亲彼而相疏也[4]。”众意乃稍解。戊申,诏代民迁洛者复租赋三年[5]。
【注文】
[1]胡服:古代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族胡人所穿的服装的总称,即塞外民族西戎和东胡的服装,与当时中原地区宽大博带式的汉族汉服有较大差异。后亦泛称汉服以外的外族服装。胡服一般多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便利于马上活动。
[2]通直散骑常侍:古代官职名。西晋武帝以员外散骑常侍二人与散骑常侍共同轮流值班,称为通直散骑常侍。后与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成为三个官名。南北朝均三者并置,唐只置左右散骑常侍,无员外、通直名目。 刘芳(453—513年):北魏大臣。字伯文,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后徙居平齐郡(治今山西朔州东南),历任中书博士、中书侍郎、太子庶子、通直散骑常侍、国子祭酒、中书令、太常卿,才思深敏,特精经义,博闻强记,尤长音训,辨析无疑,为魏文帝汉化改革重要谋臣之一。死后赠镇东将军、徐州刺史,谥曰“文贞”。 缵(zuǎn):即刘缵(生卒年不详),南朝齐臣僚。刘芳族弟,历任骁骑将军等职,曾出使北魏。 给事黄门侍郎:古代官职名。秦始置,汉因袭。省称黄门郎。东汉并给事中与黄门侍郎为一官,始设专职,故或称给事黄门侍郎,出入禁中,侍从皇帝,传达诏令。魏晋时为侍卫之官。南朝以来因掌管机密文件,备皇帝顾问,职位日渐重要。唐初曾改称东台侍郎、鸾台侍郎。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名为门下侍郎。 郭祚(?—515年):北魏大臣。字季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历任中书博士、中书侍郎、尚书左丞、黄门侍郎、镇北将军、瀛州刺史、镇东将军、青州刺史、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等职,为官清正,做事练达,是孝文帝汉化改革的重要谋臣之一。
[3]怏怏(yàng):不高兴,不满意。
[4]陆凯(?—约504年):北魏大臣。字智君,鲜卑族,北魏代(今山西大同东北)人,陆俟之孙,出身名门,历任给事黄门侍郎、正平太守等职,为人忠厚,刚正不阿,谥曰“慧”。 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用为皇帝的代称。伹:笨拙,迟钝。亦指笨拙的人。 法式:法度,制度;标准的格式。
[5]复:免除(赋税徭役)。
【译文】
十二月,北魏孝文帝准备改革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壬寅(初二日),下诏禁止士人百姓再穿鲜卑族的服装,北魏的百姓非常不高兴。通直散骑常侍刘芳,他是刘缵的族弟,与给事黄门侍郎太原人郭祚,都凭文学才能被孝文帝所亲信和礼遇,孝文帝经常召见他们,与他们谈论和秘密商议国家大事。朝中的大臣、勋贵、外戚等人都认为孝文帝故意疏远他们,表现出非常不服气的样子。孝文帝让给事黄门侍郎陆凯私下里劝导他们说:“皇帝笨拙迟钝,只是想知道更多的古代典故,向他们问询些前代的典章制度罢了,并不是想亲近他们而疏远各位勋贵。”朝中大臣们的不满情绪才缓解了一些。戊申(初八日),孝文帝下诏,从平城迁往洛阳的百姓免除三年租税和赋役。
【原文】
二年夏五月,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谓曰:“卿等欲朕远追商、周,为欲不及汉、晋邪[1]?”咸阳王禧对曰:“群臣愿陛下度越前王耳[2]。”帝曰:“然则当变风易俗,当因循守故邪?”对曰:“愿圣政日新。”帝曰:“为止于一身,为欲传之子孙邪?”对曰:“愿传之百世。”帝曰:“然则必当改作,卿等不得违也。”对曰:“上令下从,其谁敢违!”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3]。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4]。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王、公、卿、士以为然不?”对曰:“实如圣旨[5]。”帝曰:“朕尝与李冲论此,冲曰‘四方之语,竟知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冲之此言,其罪当死。”因顾冲曰:“卿负社稷,当令御史牵下[6]。”冲免冠顿首谢[7]。又责留守之官曰:“昨望见妇女犹服夹领小袖,卿等何为不遵前诏?”皆谢罪。帝曰:“朕言非是,卿等当庭争,如何入则顺旨,退则不从乎[8]?”六月己亥,下诏:“不得为北俗之语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
【注文】
[1]商(前1600—前1046年):朝代名。即商朝,又称殷、殷商,原为夏朝的商部落,后在其部落首领商汤的率领下,于鸣条之战灭夏。前期曾四次迁都,最后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经历17代31王,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周(前1046—前256年):朝代名。见前注。 汉(前202—220年):朝代名。见前注。 晋(265—420年):朝代名。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疆域东、南到海,西到葱岭,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越南北、中部,北抵燕山,东北至朝鲜半岛西北部。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匈奴贵族建立的汉国灭西晋,北方从此进入十六国时期。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东晋亡。
[2]禧:即拓跋(元)禧(?—501年),北魏宗室、大臣。字永寿,北魏孝文帝之弟,任太尉,封咸阳王,孝文帝死后受遗诏辅政,为人骄奢成性,贿赂公行,广营田产,开采盐铁,为宣武帝元恪所忌恶,后阴谋举兵反叛,事泄被杀。 度越:超越,越过。
[3]北语:指鲜卑语。 正音:指中原汉语。
[4]猝革:仓促变革。
[5]圣旨:帝王的意旨和命令。
[6]御史:古代官职名。汉代以后多指侍御史,也称御史,职权专主纠察,隋唐成为侍御史、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的统称。
[7]免冠:脱去帽子,古代表示谢罪,后来表示敬意。 顿首:九拜之一,跪而头叩地。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古时人们在有重大的事情请求时也用“顿首”。
[8]庭争:在朝廷上向皇帝谏争。庭,通“廷”。 顺旨:曲意逢迎。
【译文】
南朝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夏季五月,北魏孝文帝准备变革鲜卑习俗,召见文武百官,问他们说:“你们想让我远追商、周,还是想让我连汉、晋都比不上呢?”咸阳王元禧回答说:“大臣们希望陛下超越前代的所有君主。”孝文帝问:“那么是应当改变旧的风俗,还是应当因循守旧呢?”元禧答:“希望陛下圣政日新月异。”孝文帝又问:“只想让我自己实行呢,还是想子孙世代相传呢?”元禧答:“希望世代相传。”孝文帝说:“那么就必须要改变旧的风俗习惯,你们不得违抗我的旨令。”元禧答:“皇帝的诏令,哪一个敢不听从!”孝文帝说:“古人说‘名不正,言不顺,那么礼乐就不能振兴’。现在我想禁断使用鲜卑话,全部改说中原汉语。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因为语言已经习惯,允许他们一时改不过来。三十岁以下,在朝廷为官的人,以后不能再说鲜卑话。如果有人故意违抗命令,降官贬职。你们都要引以为戒。王、公、卿、士,你们同意吗?”大臣们回答:“严格按照陛下的诏令办。”孝文帝说:“我曾和李冲讨论过这个问题,李冲说:‘各地的语言,都争着认为是好的,皇帝说哪种好,那哪种就是标准。’李冲说的话,罪当杀头。”说着回头看着李冲说:“你辜负了国家,我应该让御史逮捕你。”李冲脱下官帽谢罪。孝文帝又责问留守洛阳的官员说:“昨天我看见还有妇女穿着夹领窄袖的衣服,你们为什么不执行我的诏令呢?”留守官员全都叩头谢罪。孝文帝说:“如果我说的话不对,你们可以就在宫廷中与我争执,为什么入朝时表示听从,而退朝后不执行呢?”六月己亥(初二日),孝文帝下诏说:“以后不得在朝廷中说鲜卑话,违抗者罢免现任官职。”
【原文】
戊午,魏改用长尺、大斗,其法以《汉志》为之[1]。
【注文】
[1]《汉志》:即《汉书·食货志》,记述中国西汉经济的专篇。其主要内容,是关于西汉时期(包括王莽摄政、称帝时期)的经济议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言“食”,下篇言“货”。中国史书记述经济史实,以《史记·平准书》为其先驱,而《汉书·食货志》继承其重视经济的传统,内容更为充实。
【译文】
戊午(二十一日),北魏改用长尺、大斗,其度量标准是依照《汉志》记载制定的。
【原文】
秋八月,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于洛阳[1]。
【注文】
[1]国子:即国子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东晋、南北朝沿设,北齐改称国子寺。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炀帝时改称国子监,唐宋以后沿置,清代废。教育对象是高级统治者的子弟。 太学:周始置,为王公贵族子弟学府,即大学,高于小学一级。汉武帝时置为最高学府,选聘学优德高者任教授,称为博士;招收学生,随教授学习,称为博士弟子,课程以通经致用为主,学生分经受业,经考试及格,任用为政府官吏。太学以《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教材。 四门小学:国立学校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始设东、南、西、北四门小学,北齐时设置为四门学,隶国子寺,设博士、助教、直讲等教授,学生三百名,教授学生五经文字。隋唐沿置,培养对象为中低级官员及庶民子弟。
【译文】
秋季八月,北魏在洛阳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小学。
【原文】
九月庚午,魏六宫文武悉(还)[迁]于洛阳。
【译文】
九月庚午(初四日),北魏皇帝的六宫嫔妃以及文武百官全部迁移到新都洛阳。
【原文】
冬十二月甲子,魏主引见群臣于光极堂,颁赐冠服[1]。
【注文】
[1]光极堂:古代宫殿名。北魏都城洛阳的宫殿名。
【译文】
冬季十二月甲子(三十日),北魏孝文帝在光极堂召见文武百官,颁发给他们朝服和官帽。
【原文】
三年春正月,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1]。夫土者黄中之色,(黄)[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注文】
[1]黄帝(生卒年不详):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中华民族始祖。见前注。 土德:五德(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
【译文】
南朝齐明帝建武三年(496年)春季正月,北魏孝文帝下诏书,认为“鲜卑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北魏先祖是黄帝的后裔,因土德而称帝,所以称拓跋氏。土是黄色的,也是万物之始,应该改皇姓为元氏。凡是从代迁来的诸位功臣旧族,姓氏重复的,都改为元氏。”
北魏改姓氏表(1)
【原文】
秋七月,魏太子恂不好学,体素肥大,苦河南地热,常思北归[1]。魏主赐之衣冠,恂常私着胡服。八月戊戌,恂密谋召牧马轻骑奔平城。尚书陆琇启帝,帝引见恂,数其罪,杖之百余下,囚于城西,废为庶人[2]。
【注文】
[1]恂(xún):即元恂(483—497年),原北魏太子。字元道,后改宣道,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嫡长子,皇后林氏所生,生母按北魏子贵母死的惯例被赐死,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立为太子,因反对迁都洛阳,阴谋反叛被废杀,年仅十六岁。 河南:古地区名。指洛阳所在的黄河以南地区。
[2]陆琇(xiù)(生卒年不详):北魏大臣。字伯琳,陆馛(bó)第五子,沉毅少言,雅好读书,以功臣子孙为侍御长、给事中,后历任黄门侍郎、太常少卿、散骑常侍、太子左詹事、光禄大夫、祠部尚书、河内太守,后被咸阳王元禧叛乱牵连被捕,死于狱中。
【译文】
秋季七月,北魏皇太子元恂不喜欢学习,身体肥胖,受不了黄河以南炎热的气候,经常思念回到北方。虽然北魏孝文帝赐给他衣服和帽子,但还是经常在私底下穿鲜卑服装。八月戊戌(初七日),元恂谋划骑马轻装逃回平城。尚书陆琇向孝文帝报告了这个情况,孝文帝召见元恂,历数他的罪行,用木棍打了他一百多下,囚禁在洛阳城西,并把他废黜为庶人。
【原文】
初,魏主南迁洛阳,所亲任者多中州儒士,宗室及代人往往不乐[1]。穆泰与陆叡谋作乱[2]。帝召任城王澄于凝闲堂,谓之曰:“穆泰谋为不轨,扇诱宗室[3]。脱或必然,今迁都甫尔,北人恋旧,南北纷扰,朕洛阳不立也[4]。此国家大事,非卿不能办。卿虽疾,强为我北行,审观其势。傥其微弱,直往擒之[5]。若已强盛,可承制发并、肆兵击之[6]。”对曰:“泰等愚惑,正由恋旧,为此计耳,非有深谋远虑。臣虽驽怯,足以制之,愿陛下勿忧[7]。虽有犬马之疾,何敢辞也[8]。”帝笑曰:“任城肯行,朕复何忧。”遂授澄节、铜虎、竹使符、御仗左右,仍行恒州事[9]。
【注文】
[1]中州:古地区名。即中土、中原。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因其地在古九州之中得名。广义的中州或指黄河流域。 儒士:崇奉孔子学说的人,汉以后亦泛称读书人、学者。这个阶层的代表人物,是古代统治者所需要的官僚的主要来源。
[2]穆泰(?—497年):北魏大臣。历任驸马都尉、殿中尚书、安西将军、镇南将军、洛州刺史、右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镇北将军、定州刺史、征北将军,封冯翊县开国侯,后因反对迁都起兵反叛,兵败被杀。 陆叡(?—497年):北魏大臣。字思弼,代(今山西大同东北)人,沉雅好学,折节下士,历任东道大使、镇北大将军、散骑常侍、定州刺史等职,袭爵平原王,褒善罚恶,大破柔然,名闻京师,后因与穆泰等人谋反被赐死。
[3]凝闲堂:古代宫殿名。北魏都城洛阳的宫殿名。 扇(shàn)诱:煽惑引诱。扇,通“煽”,煽动。
[4]脱或:倘或,倘若。 甫尔:初始,刚开始。尔,语末助词。
[5]傥(tǎng):同“倘”,如果,假如。
[6]承制:指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 并:古州名。西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约相当于今山西大部和内蒙古、河北的一部。东汉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扩大,包有今陕西北部与河套地区。三国后渐小,唐代相当于今山西阳曲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地区。唐玄宗开元中改为太原府。北宋太宗太平兴国时又改为并州,移治榆次(今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后又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市),北宗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升为太原府。 肆:古州名。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治所在今山西忻州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恒山以南的滹(hū)沱河、牧马河流域。北周移治广武(今山西代县)。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改为代州。
[7]驽(nú)怯:才庸胆怯。
[8]犬马之疾:谦称自己的疾病。
[9]节:即符节。见前注。 铜虎、竹使符:汉代时竹制的信符。右半留京师,左半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余征调用竹使符。 御仗:帝王的仪仗。 恒州:古州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改司州置,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北部内长城以北,河北蔚县、阳原和内蒙古与山西邻近的南部地区。北魏孝明帝孝昌中为六镇起义军所攻克,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年)寄治肆州秀容郡(今山西忻州西北),北齐文宣帝天保时复还故地,移治今大同市。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废。
【译文】
当初,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所亲信的人大多是中原的儒士,宗室及代的鲜卑人对此非常不高兴。穆泰与陆叡阴谋叛乱。孝文帝征召任城王元澄到凝闲堂,对他说:“穆泰阴谋反叛,煽动引诱宗室成员。假如他一定要那样,如今才刚刚迁都,加上平城迁来的人思恋旧土,引起南北地区的骚动不安,那么我在洛阳也无以立足。这是国家大事,除了您没有人能办得了。爱卿虽然有病在身,但还得勉强您替我北巡,观察一下形势。倘若他们的实力微弱,您就直接抓获他们。如果他们已经兵力强盛,你可以秉承我的旨意,征发并州、肆州军队进攻他们。”元澄回答说:“穆泰等人愚昧无知,正是因为贪恋旧土才想反叛的,并没有经过深谋远虑。臣下我虽然才庸胆怯,但足以制服他们,希望陛下不要担心。我虽然有病在身,但怎么敢推辞呢。”孝文帝笑着说:“任城王愿意北巡,我就再没有忧虑了。”于是,孝文帝授予元澄符节、铜虎符、竹使符,并给他配置了仪仗侍卫,仍旧派他代行恒州的一切事务。
【原文】
行至雁门,雁门太守夜告云:“泰已引兵西就阳平[1]。”澄遽令进发。右丞孟斌曰:“事未可量,宜依敕召并、肆兵然后徐进[2]。”澄曰:“泰既谋乱,应据坚城,而更迎阳平,度其所为,当似势弱。泰既不相拒,无故发兵,非宜也。但速往镇之,民心自定。”遂倍道兼行。先遣治书侍御史李焕单骑入代,出其不意,晓谕泰党,示以祸福,皆莫为之用[3]。泰计无所出,帅麾下数百人攻焕,不克,走出城西,追擒之。澄亦寻至,穷治党与,收陆叡等百余人,皆系狱,民间帖然[4]。澄具状表闻,帝喜,召公卿以表示之,曰:“任城可谓社稷臣也。观其狱辞,正复皋陶何以过之[5]!”顾谓咸阳王禧等曰:“汝曹当此,不能办也[6]。”
【注文】
[1]雁门:古郡名。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地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区。三国魏移治广武(今山西代县西)。隋初废。隋炀帝大业及唐玄宗天宝、肃宗至德时又曾改代州为雁门郡。 阳平:即阳平王元颐 (?—500年),北魏宗室、将领。阳平王拓跋新成长子,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孙,原名安寿,袭父爵,孝文帝赐名颐,历任怀朔镇大将、都督三道诸军事、朔州刺史、青州刺史,曾率军大败柔然,恒州刺史穆泰谋反欲推立为盟主,元颐不从并报告孝文帝,谥曰庄王。
[2]右丞:古代官职名。尚书的属官。 孟斌(生卒年不详):北魏臣僚。曾任尚书右丞。
[3]治书侍御史:古代官职名。又称持书侍御史,西汉宣帝设,东汉沿置,定员二人,秩六百石,选明法律者充任。魏、晋、南朝沿置,分掌侍御史所统各曹。隋以治书侍御史为御史大夫次官,秩从五品。唐高宗避讳,更名“御史中丞”。 李焕(生卒年不详):北魏大臣。字仲文,小字丑瓌,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有干用,与郦道元俱为李彪所知,任治书侍御史,曾参与平定恒州刺史穆泰谋反,北魏宣武帝景明初行扬州事,赐爵容城伯,后任梁州刺史,平定氐王杨定,追赠幽州刺史,谥曰“昭”。
[4]穷治:彻底查办。 党与:即党羽,同伙,同党。 帖然:顺从服气,俯首收敛。
[5]狱辞:判决之辞。 皋(gāo)陶(yáo):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他是虞舜时的司法官,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
[6]汝曹:你,你们。曹:辈、们、类。
【译文】
任城王元澄抵达雁门郡,雁门太守夜里向元澄报告说:“穆泰已经率兵前往投靠阳平王(元颐)。”元澄立即下令快速前进。右丞孟斌说:“平叛之事的难度还无法估计,应该按照孝文帝的指示征发并州、肆州的军队,然后缓慢前进。”元澄说:“穆泰等人谋反作乱,应该据守坚固的城池,但他却前去投靠阳平王,从其行为上估计,兵力一定不强。既然穆泰并没有率兵反叛,我们无故发兵不合适。现在只需要迅速前去镇压穆泰等人,民心自然就会安定下来。”于是,加快速度,日夜兼行。先派遣治书侍御史李焕单枪匹马、出其不意地进入平城,给穆泰的同伙讲清利害得失,大家都不再听从穆泰命令。穆泰不知如何是好,率领手下几百人进攻李焕,打不过李焕,于是从平城西门逃出,李焕追击并活捉穆泰。不久,元澄也到达平城,肃清了参与穆泰作乱的同伙,逮捕陆叡等一百多人,把他们投入狱中,民间俯首顺从。元澄把平叛的情况上奏章禀告孝文帝,孝文帝非常高兴,召集文武百官,拿出元澄的奏章让他们看,并说:“任城王真是我们国家的功臣。看到他写的判决词,就算是虞舜时的司法官皋陶也没有超过他!”回头对咸阳王元禧等人说:“如果派你们前去平叛,你们一定完成不了!”
【原文】
四年春二月癸酉,魏主至平城,引见穆泰、陆叡之党问之,无一人称枉者,时人皆服任城王澄之明。穆泰及其亲党皆伏诛;赐陆叡死于狱,宥其妻子,徙辽西为民[1]。
【注文】
[1]宥(yòu):宽恕,赦免。 妻子:妻子和儿子。 辽西:古郡名。战国燕始置,秦汉治阳乐(今辽宁义县西),辖境相当于今河北迁西、乐亭以东、辽宁松岭山以东,长城以南,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区,其后辖境渐小,十六国前燕移治令支(今河北迁安西),北燕又移治肥如(今河北卢龙北),北齐废入北平郡。
【译文】
南朝齐明帝建武四年(497年)春季二月癸酉(十六日),北魏孝文帝到达平城,召见了穆泰、陆叡的同伙,向他们询问情况,没有一个人叫冤的,当时人们都非常佩服任城王元澄的公正明断。穆泰及其亲信党徒都被杀掉;把陆叡赐死于监狱中,但宽赦了他的妻子和儿子,把他们流放到辽西,做了平民百姓。
【原文】
初,魏主迁都,变易旧俗,并州刺史新兴公丕皆所不乐。帝以其宗室耆旧,亦不之逼,但诱示大理,令其不生同异而已[1]。及朝臣皆变衣冠,朱衣满坐,而丕独胡服于其间,晚乃稍加冠带,而不能修饰容仪,帝亦不强也[2]。
【注文】
[1]耆(qí)旧:年高望重者。 大理:大道理。
[2]朱衣:古代绯(fēi)色的官服。
【译文】
当初,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易鲜卑旧俗,并州刺史、新兴公元丕对这些都非常不高兴。孝文帝因为他在宗室中德高望重,也没有强行逼迫,只是用大道理诱导劝说,让他不要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等到朝廷文武百官都改换了官服和官帽,上朝时朝堂上官员们都穿着绯红色的官服,只有元丕还穿着鲜卑服,后来又渐渐戴上了官帽和官带,但是仍然不改变旧俗的仪容仪表,孝文帝也没有勉强。
【原文】
太子恂自平城将迁洛阳,元隆与穆泰等密谋留恂,因举兵断关,规据陉北[1]。丕在并州,隆等以其谋告之。丕外虑不成,口虽折难,心颇然之[2]。及事觉,丕从帝至平城,帝每推问泰等,常令丕坐观[3]。有司奏元业、元隆、元超罪当族,丕应从坐[4]。帝以丕(常)[尝]受诏许以不死,听免死为民,留其后妻二子,与居于太原,杀隆、超、同产乙升,余子徙敦煌[5]。
【注文】
[1]元隆(?—497年):北魏宗室。北魏孝文帝拓跋(元)宏之弟,封安乐侯,后受穆泰叛乱牵连被杀。 关:此指雁门关。今山西代县境内。 陉(xíng)北:古地区名。雁门关以北的地区。今山西忻州、朔州、大同等地。
[2]折(shé)难(nán):诘难,争辩。
[3]推问:审问,审讯。 坐观:旁听。
[4]元业(生卒年不详):北魏宗室、将领。东阳王元丕之弟,曾任抚冥镇将,封鲁郡侯。 元超(?—497年):北魏宗室、大臣。字化生,元隆之弟,历任城门校尉、通直散骑常侍、东中郎将、光禄大夫、将作大匠,封北平王,后受穆泰叛乱牵连被孝文帝所杀。 从坐:即连坐,因别人犯罪牵连而受处罚。
[5]乙升:即元乙升(?—497年),北魏宗室。元隆之弟,后受穆泰叛乱牵连被孝文帝所杀。 敦煌:古郡名。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置,治敦煌(今甘肃敦煌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疏勒河以西及以南地区,隋文帝开皇初废。
【译文】
北魏太子元恂从平城准备迁往洛阳时,元隆与穆泰等人密谋让元恂留在平城,于是派兵切断雁门关,占据雁门关以北的地区。元丕当时在并州任职,元隆等人把这个阴谋告诉了元丕。元丕表面上担心事情不能成功,虽然嘴里也坚决反对,但心里却很支持这个计划。等到事发后,元丕跟随孝文帝到达平城,孝文帝每次审问穆泰等人时,常常让元丕坐在身边观看。有关部门上奏元业、元隆、元超所犯的罪行应当族诛,元丕也应该连坐治罪。孝文帝因为丕曾经接受孝文帝承诺不杀他的诏书,所以只是罢免了他的官职,贬为平民百姓,留下了他的后妻和两个儿子陪他居住在太原,然后杀掉元隆、元超以及他们的胞弟元乙升,其余的儿子流放到敦煌郡。
【原文】
初,丕、叡与仆射李冲、领军于烈俱受不死之诏。叡既诛,帝赐冲、烈诏曰:“叡反逆之志,自负幽冥,违誓在彼,不关朕也[1]。反逆既异,余犯虽欲矜恕,如何可得?然犹不忘前言,听自死别府,免其孥戮[2]。元丕二子、一弟,首为贼端,连坐应死,特恕为民。朕本期始终,而彼自弃绝,违心乖念,一何可悲!故此别示,想无致怪。谋反之外,皎如白日耳[3]。”冲、烈皆上表谢。
【注文】
[1]幽冥:玄远,幽暗,借指阴间,鬼神,神明。
[2]矜(jīn)恕(shù):怜悯宽恕。 孥(nú):子女,亦指妻子和儿女。
[3]皎(jiǎo):洁白明亮。
【译文】
当初,元丕、陆叡与仆射李冲、领军于烈全都接到不杀的诏书。陆叡被杀后,北魏孝文帝赐李冲、于烈诏书说:“陆叡反叛朝廷的行为,是自己有负于鬼神,背叛誓言的是他,与我没有关系。他在反叛中的角色与其他人不同,即使我想怜悯和宽恕他,又怎么能够呢?但是我还是没有忘记过去所说的话,所以任凭他自己在监狱中自杀,赦免了他的妻子和儿子。元丕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弟弟,是很早就谋划叛乱的,如果按照连坐法也应该被诛杀,我特别加以宽恕,废他们为平民百姓。我本来是希望对他们的情义有始有终,但是他们自己要抛弃亲情,违背恩义,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所以,我特别要提醒大家一下,想必你们也不会感到奇怪吧。除了谋反之事外,我对待他们的真心像皎白的太阳。”李冲、于烈都上奏章表示感谢。
【原文】
臣光曰:夫爵禄废置,杀生予夺,人君所以驭臣之大柄也[1]。是故先王之制,虽有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苟有其罪,不直赦也,必议于槐棘之下,可赦则赦,可宥则宥,可刑则刑,可杀则杀,轻重视情,宽猛随时[2]。故君得以施恩而不失其威,臣得以免罪而不敢自恃。及魏则不然,勋贵之臣,往往豫许之以不死;使彼骄而触罪,又从而杀之;是以不信之令诱之使陷于死地也[3]。刑政之失,无此为大焉。
【注文】
[1]爵禄:官爵和俸禄。 杀生予夺:也称“生杀予夺”,指对人的生命财产可以任意处置。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 驭(yù):驾驭,控制。
[2]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西周的法律规定这八种人犯罪须经特别审议,并可减免刑罚,称为“八辟”,后代延续,改称“八议”。参见《周礼·秋官·小司寇》中有关条文。 槐棘(jí):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
[3]豫许:即预许,预先答应。
【译文】
史臣司马光评论说:授予或剥夺官爵和俸禄,掌握生杀的大权,是君主驾驭臣子的重要手段。所以先王们厘定制度时,虽然有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所谓的“八议”,但如果他们真的犯了罪,也不敢直接宽赦,必定要通过三公九卿等进行商议,可以赦免的就赦免,可以宽恕的就宽恕,可以判刑的就判刑,可以诛杀的就诛杀,刑罚的轻重视情况而定,处理的宽严程度根据时机的不同而变化。所以,君主能施恩惠但又不失威严,臣子得以免罪但又不敢骄恃。到了北魏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勋贵臣僚,君主往往预先赐给他们不杀的诏令,导致他们因骄纵而犯罪,然后再杀掉他们。所以说是由于君主不守信用的诏令诱使他们自己陷入死地。刑法和政令的过失,没有比这种方式严重的了。
(1) 据《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