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入寇代宗幸陕
吐蕃入寇
代宗幸陕
【内容提要】
《吐蕃入寇》叙述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角逐过程,其间反映了8世纪亚洲的政治格局和各种势力之间的互动。
从7世纪开始,吐蕃王朝兴起于青藏高原,并不断向外扩张,与其东边的另一大国唐朝发生战争。双方在边境持续征战,互有胜负,其间也有议和、和亲。唐玄宗天宝年间,唐朝的国势臻于极盛,在与吐蕃的争斗中也占据上风。在盛唐时代,唐廷对吐蕃取得的赫赫战功是与哥舒翰、高仙芝和封常清这三位边将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可就在唐朝武功极盛之时,东北军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驻守在西北地区的军队被大批调往内地,参与平定叛乱的战争。同时,西线强悍的吐蕃王朝不断东进,乘机攻占了唐朝西部边境的许多领土,包括连接唐朝本土与西域的交通干道——河西走廊。之后,吐蕃更是日益肆虐地蚕食唐朝西部边境的土地,唐朝的边境防线也严重内缩。“安史之乱”大大削弱了唐朝的国力。从此以后,面对吐蕃在边境的巨大军事压力,唐朝在与吐蕃的斗争中就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
宰相元载熟悉西北边疆事务,以新的眼光来看待西北的边防问题。在遭受吐蕃人的屡次攻击之后,他向皇帝建议:唐朝应该夺取城垣紧固的原州(今宁夏固原)城,这是容易防守又能供养军队的前沿阵地,也是吐蕃军队向唐朝发起进攻的要冲之地。可是,他这项大胆的、富有远见的计划却被将军否定。
《吐蕃入寇》在叙述中强调战争过程。其实唐、蕃双方并非单纯的军事对抗,背后牵动的层面甚多。这段记载反映出:理解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关系,不单单需要关注双方的战与和,还需要通览诸外族相互之关系。在唐与吐蕃两大强势政治与文化之间,还牵涉吐谷(yù)浑、勃律、突骑施、羌人等诸多外族势力。这些“中间力量”随形势变化在唐朝与吐蕃之间摇摆,它们或者依附于其中一方,或者被攻灭。
《吐蕃入寇》也充分表明内政与外患之间的连环性关系。自“安史之乱”后,唐朝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正是皇帝个人和中央威势的跌落给吐蕃以可乘之机。唐代宗广德年间,吐蕃大军步步进逼,深受代宗宠信、专权用事的大宦官程元振却向皇帝隐瞒这一紧急军情。结果,在吐蕃兵逼近京城长安之时,代宗下诏书征召各路兵马前来抗击吐蕃,军将们却因惧怕程元振在皇帝面前进谗言陷害自己,而无人敢率兵前来营救。代宗根本无法调集强大的军队和动员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卫长安,被迫狼狈地逃往陕州(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在陕州的宦官鱼朝恩率领神策军前来迎接,让代宗在当地暂时安顿下来。后来,唐军还是在大将郭子仪的统筹指挥之下,又联合回纥,才最终打退吐蕃军。代宗得以安然返回京城,鱼朝恩也率领神策军入京。神策军从地方军摇身变为负责护卫皇帝的禁军,力量迅速膨胀,地位日渐重要,对中晚唐的中枢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原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二月己亥(1),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袭吐蕃,破之于青海西[1]。初,希逸遣使谓吐蕃边将乞力徐曰:“两国通好,今为一家,何必更置兵守捉,妨人耕牧?请皆罢之。”[2]乞力徐曰:“常侍忠厚,言必不欺。然朝廷未必专以边事相委,万一有奸人交斗其间,掩吾不备,悔之何及!”[3]希逸固请,乃刑白狗为盟,各去守备[4]。于是吐蕃畜牧被野[5]。时吐蕃西击勃律,勃律来告急[6]。上命吐蕃罢兵,吐蕃不奉诏,遂破勃律。上甚怒。会希逸傔人孙诲入奏事,自欲求功,奏称吐蕃无备,请掩击,必大获[7]。上命内给事赵惠琮与诲偕往,审察事宜[8]。惠琮等至,则矫诏令希逸袭之。希逸不得已,发兵自凉州南入吐蕃境二千余里,至青海西,与吐蕃战,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乞力徐脱身走。惠琮、诲皆受厚赏。自是吐蕃复绝朝贡[9]。
【注文】
[1]唐玄宗:即唐朝第七代皇帝李隆基(685—762年)。 开元:唐玄宗在位期间所用年号,共计二十九年,即公元713年至741年。开元二十五年即737年。 河西节度使:唐朝方镇河西节度的军政长官。 崔希逸(?—738年):唐玄宗朝名将。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他担任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县尉,监察御史宇文融奏为劝农判官,迁监察御史。曾任吏部郎中。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自郑州(今河南郑州)刺史改任江淮河南转运副使,每年向京城运送粮食一百八十万石。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秋,以右散骑常侍知河西节度事,执掌河西地区的兵权。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他率兵偷袭吐蕃,在青海之西大破吐蕃兵。玄宗命右拾遗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作《使至塞上》一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吐蕃进攻河西地区,节度使崔希逸击破之。当年,他迁至河南尹(东都洛阳,即今河南洛阳及附近地区实际管事的长官)。但是,他自认为失信于吐蕃,心怀愧疚。没过多久,他就死了。他的一生政绩卓著,在唐朝对吐蕃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青海:地名,即西海。西汉末年在今青海附近置西海郡,指青海为西海。
[2]乞力徐:生卒年不详,吐蕃大相(相当于宰相)、领兵统帅。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秋,他与吐蕃另一名将领坌(bèn)达延一起率兵十余万攻唐临洮军(今甘肃临潭附近),为唐挫败。后又数为吐蕃使臣与唐言和。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与唐树栅为界,置守捉使。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吐蕃西击小勃律,唐朝命吐蕃罢兵,吐蕃不听。于是唐将崔希逸自凉州(今甘肃武威)攻击由乞力徐统率的吐蕃军,直达青海湖西岸,吐蕃军败走。 今为一家: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唐朝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唐朝将宗室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金城公主在吐蕃三十年,唐蕃称为甥舅宿亲,“和同为一家”。 守捉:唐朝军事建制。按唐朝制度,军队驻守边地,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其下则有城、有镇。但也有守捉统兵多于军的情况。在唐玄宗天宝之前,军、城、镇、守捉皆有使,负责统领。
[3]常侍:即散骑常侍,唐朝谏官。有左、右散骑常侍,从三品,分别隶属于门下、中书两省。谏官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国家决定的政策、法令及某些重大制度,如认为不妥,有权向皇帝规谏。谏官制度既可以监督宰相的政务,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主的权力。在唐代中期,随着使职差遣的兴起,侵夺原职事官系统的职权,散骑常侍也演变为仅表示官品、身份、地位的加官。在这里,崔希逸带“散骑常侍”之衔镇守河西地区,故称他为“常侍”。
[4]刑白狗为盟:举行盟会是吐蕃王朝政治统合的重要方式,也常运用于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中。在盟会中,双方立“盟誓”,透过杀牲口告天的仪式,不但认定彼此之间的关系,还规定彼此的权利义务,作为彼此规范的准则。动物的命运显示了背约者的下场。它是一种警告、一种威慑。
[5]被(pī):同“披”,覆盖。
[6]勃律:克什米尔北境印度河流域的中世纪国名。在7世纪,吐蕃向中亚推进,首先进攻勃律。勃律王被迫迁往西北方的娑夷水(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吉尔吉特附近印度河北岸支流)流域,遂分为大、小勃律。大勃律位于原地,亦称布露,位于吐蕃之西,相当于今拉达克西南端与克什米尔交界处,西与小勃律相接。西迁者称小勃律,位于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和肥沃的雅辛谷地。武周时期,大勃律遣使通好。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封其首领为勃律王。后因吐蕃相逼,大勃律王避居小勃律。然而小勃律常为吐蕃所困,吐蕃意在假道其国以进攻唐廷在西北地区所设的军镇。因此,当时的勃律被认为是唐帝国的西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开元初年,小勃律王没瑾忙入唐,玄宗以其地为绥远军。后来,吐蕃夺取小勃律的九座城,唐军打败吐蕃兵,夺回了这九座城。唐廷封没瑾忙为小勃律王。没瑾忙及其子死后,其王苏失利又依附于吐蕃,并纳吐蕃公主为妃。玄宗天宝六载(747年),唐将高仙芝攻打小勃律,活捉苏失利归京城。玄宗赦免了苏失利,封他为右威卫将军,改其国号为归仁,在当地置归仁军。
[7]傔(qiàn):侍从。
[8]内给(jǐ)事:唐朝官名。内侍省(宦官的衙署)有内给事十人,从五品下。负责秉承皇帝的旨意劳问,分判内侍省事务。 琮:音cóng。
[9]朝贡:在古代社会,指藩属国或外国使臣来朝见中原的帝王,并贡献自己的特产。在古代,中国与周边许多国家存在宗藩关系。这种宗藩关系表面上看来是一种以小事大的不平等关系,周边国家要向中国“称藩纳贡”,受中国的册封,并由中国赐予印玺,而实际上这种宗藩关系只是维系中国和周边各国友好关系的一种形式,并不具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实质性内容。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三月己亥(二十五日),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偷袭吐蕃,在青海西打败了吐蕃。起初,崔希逸派遣使者去跟吐蕃守卫边界的将领乞力徐说:“大唐与吐蕃两国是友好邻邦,现在又和同为一家。你们又为什么一定要在我方守捉的区域布置军队,妨碍百姓耕地或放牧呢?我们请求双方都罢除守卫的军队。”乞力徐答:“常侍(指崔希逸)是一个忠厚的人,您说的话一定不会欺骗人。但是,朝廷不一定委托您全权自主处理边疆事务。万一有奸人在中间搅和,你们乘着我方没有防备而袭击我们,我们后悔都来不及了!”崔希逸却坚决地请求双方议和。于是,唐军与吐蕃军杀了一只白狗,双方以此为凭证,歃(shà)血为盟。于是,吐蕃的牧民开始在山野里自由地放牧。当时,吐蕃兵向西攻打勃律,勃律使者前来向唐朝告急。玄宗命令吐蕃撤兵,可是吐蕃根本不接受玄宗的诏书。于是,吐蕃的军队攻破了勃律(等于敲开唐朝西边的门户)。玄宗对此事感到非常愤怒。恰逢崔希逸的侍从孙诲到朝廷汇报边疆事务。孙诲想为自己求得功劳,就向皇帝上奏,说吐蕃现在没有防备,我方在此时出兵攻击他们,一定能够取得重大胜利。玄宗命令内给事赵惠琮与孙诲一同前往河西地区,审察当地的情况。赵惠琮等人一到达河西,就假传皇帝的诏书,命令崔希逸进攻吐蕃军。崔希逸没有办法,只好出兵,从凉州的南边深入吐蕃的国土两千多里,到达青海的西边,与吐蕃兵交战,将吐蕃军打得落花流水,斩获了两千多名吐蕃兵的首级。吐蕃将领乞力徐脱身逃跑了。赵惠琮、孙诲都受到朝廷丰厚的赏赐。从此以后,吐蕃又停止了对唐朝的朝贡。
【原文】
二十六年春三月,吐蕃寇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击破之。鄯州都督、知陇右留后杜希望攻吐蕃新城,拔之,以其地为威戎军,置兵一千戍之[1]。
【注文】
[1]鄯(shàn)州都督:鄯州都督府的军政长官。唐太宗贞观年间,分都督府为大、中、下都督府,皆置都督一人。大都督府的都督为从二品,中都督府为正三品,下都督府为从三品,负责管理地方军政事务。鄯州都督府属于下都督府,其都督为从三品,治湟(huáng)水(今青海乐都),辖湟水、龙支、鄯城县,相当于今青海海东乐都、民和东南、西宁。 知陇右留后:“知留后”为唐朝使职。唐代节度使或出征,或入朝觐(jìn)见皇帝,或死而未有代者,皆置知留后事,即暂时负责节度使所掌管的事务。其后,遂以“留后”为称,亦称“节度留后”。在这里,“陇右”指陇右节度使,为唐朝方镇陇右节度的军政长官。陇右节度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沿边所设十节度之一。开元元年(713年),唐廷设置陇右节度使,以防御吐蕃、西域诸族。管兵七万五千人,拥有战马一万零六百匹。治鄯州(今青海海东乐都),辖今甘肃东部、南部及青海东部。唐肃宗上元年间、唐代宗广德年间,其地被吐蕃攻占。 杜希望:生卒年不详,唐玄宗朝军将。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爱重文学,系唐代名相、著名史学家杜佑之父。他初任安陵县(今河北吴桥东北)县令,有政绩。唐玄宗开元年间,交河公主出嫁突骑施(西突厥部落之一,其地当在今新疆伊犁河以西,热海以东)时,他任和亲判官。后历任关内道度支判官、代州(治今山西代县)都督。玄宗曾召他回朝询问边境戍守情况,称赞他有治绩。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吐蕃出兵攻河西地区,玄宗调河西、陇右和剑南各镇兵力,分道进攻吐蕃。当时,杜希望为鄯州都督,他率部打败吐蕃的鸟莽部,攻占了吐蕃的新城(今青海门源),玄宗以其城建振武军,升杜希望为鸿胪卿。随之,杜希望又夺取吐蕃的河桥(今青海贵德南黄河上)。吐蕃出兵三万,杜希望感到害怕。他的部将王忠嗣率部攻坚,一举歼灭吐蕃几百人,杜希望挥兵大袭,吐蕃败。朝廷便在河左筑盐泉城(今青海循化东),设镇西军,命杜希望领兵防守,吐蕃不敢进犯。杜希望在河西地区镇守几年,一面防御吐蕃,一面垦荒种地,使军粮充足,费用自给。宦官牛仙童到河西地区巡视,向杜希望索贿,遭拒绝。于是,牛仙童回到京城后,向玄宗说杜希望不称职。玄宗便把杜希望降为恒州(治今河北正定)刺史。后迁至西河郡(治今山西汾阳),死于任上。后来牛仙童受贿之事败露,行贿者皆得罪,唯杜希望名清。 新城:地名。位于今青海门源。 威戎军:唐代边防军建制。位于鄯州西北三百五十里处,相当于今青海门源金巴台古城。管兵一千人,拥有战马五十匹。该城原是吐蕃所筑“新城”,杜希望攻拔后,为便于与河西节度使所辖之军联络,在此置威戎军,属陇右节度使管辖。安史之乱后,军废。宝应二年(763年),其地被吐蕃攻占。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春三月,吐蕃进攻河西地区,河西节度使崔希逸打退了吐蕃兵。鄯州都督、知陇右留后杜希望攻打吐蕃的新城,将它攻下,在这片土地上设置威戎军,指派一千名士兵驻守。
【原文】
夏五月乙酉,李林甫兼河西节度使。丙申,以崔希逸为河南尹[1]。希逸自念失信于吐蕃,内怀愧恨,未几而卒。
【注文】
[1]河南尹: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改洛州长史置,从三品,为河南府(东都洛阳,即今河南洛阳及附近地区)实际管事的长官,管理当地政务,巡逻属县、劝课农桑、观察民风、审查囚徒、查阅丁口、考核官吏、纠举不法、举荐贤才。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东都尹。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夏五月乙酉(十八日),李林甫兼任河西节度使。丙申(二十九日),玄宗任命崔希逸为河南尹。崔希逸自认为自己失信于吐蕃,内心感到非常愧疚和悔恨。没过多久,他就死了。
【原文】
六月辛丑,以岐州刺史萧炅为河西节度使,总留后事,鄯州都督杜希望为陇右节度使,太仆卿王昱为剑南节度使,分道经略吐蕃,仍毁所立赤岭碑[1]。立碑事见《吐蕃请和》。
【注文】
[1]岐州:地名。治雍县(今陕西凤翔南),辖雍县、陈仓、郿(méi)县、虢(guó)县、岐山、凤泉县,相当于今陕西凤翔、扶风、岐山、宝鸡市区。 萧炅(jiǒng):唐玄宗时曾被李林甫引荐为户部侍郎,他和李林甫同属于精于行政事务的吏干之臣。因其不学无术,将“伏腊”误读为“伏猎”而被称为“伏猎侍郎”。伏腊指夏季的伏日(也叫三伏天,三伏的总称,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专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农历夏至后第三庚日起为初伏,第四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起为末伏)和冬季的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是祭祀日),合称伏腊。历史典故“伏猎侍郎”即来源于上述史实,最初的记载见《旧唐书·严挺之传》。后世以“伏猎侍郎”泛指不学无术之人。 陇右节度使:唐朝使职。 昱:音yù。 剑南节度使:唐朝使职,即剑南西川节度使。 经略:经营治理,筹划,谋划。 赤岭碑:唐朝和吐蕃确定两国边界的界碑。赤岭为地名,相当于今青海湟源西日月山,以土石皆为赤色,不生草木而得名。赤岭为中原通往西南地区和西域地区的交通要冲。唐代从陇右地区进入吐蕃,都经过此地。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九月一日,唐朝与吐蕃派遣使者竖碑于赤岭,确定两国的边界,是为“赤岭碑”。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辛丑(初四日),任命岐州刺史萧炅为河西节度使,总揽河西节度留后的一切事务,任命鄯州都督杜希望为陇右节度使,任命太仆寺卿王昱为剑南节度使,让他们三位分道筹划对付吐蕃之事。唐廷仍然毁掉了双方先前所立的赤岭碑(即国界碑)。立碑之事见《吐蕃请和》。
【原文】
秋七月,杜希望将鄯州之众夺吐蕃河桥,筑盐泉城于河左[1]。吐蕃发兵三万逆战,希望众少不敌,将卒皆惧。左威卫郎将王忠嗣帅所部先犯其陈,所向辟易,杀数百人[2]。虏陈乱,希望纵兵乘之,虏遂大败。置镇西军于盐泉,忠嗣以功迁左金吾将军[3]。
【注文】
[1]河桥:地名。位于今青海贵德南黄河上。 盐泉城:地名。即盐泉县,隶属于绵州,相当于今四川绵阳东。其地有盐井,四方商贸者云集于此地。
[2]左威卫郎将:唐朝禁军将领。左、右威卫为唐朝禁军的一支,各置大将军一人,正三品;将军二人,从三品。负责统领宫廷警卫之法令,监督宫廷仪仗队,护卫皇帝。左、右威卫各设中郎将一人,正四品下;各设左、右郎将一人,正五品上。中郎将负责统领所辖的军队、宿卫,具体处理本军事务,左、右郎将辅助他。在这里,王忠嗣仅仅带禁军的职衔,并不实际统领禁军。左威卫郎将仅仅标志他的官品、身份和地位。 辟易:退避(多指受惊吓后控制不住而离开原地),指屏退、击退,引申为消失。
[3]镇西军:唐代边防军建制。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唐将哥舒翰在今青海循化清水乡置镇西军。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鄯州都督杜希望发兵夺取吐蕃在此地黄河上所造的桥梁后,筑盐泉城,移镇西军治此。后改为振威军、曜(yào)武军。唐代宗时,其地被吐蕃攻占。 左金吾将军:唐朝禁军中左金吾卫的将领。左、右金吾卫各置大将军一人,正三品;将军二人,从三品。按制度规定,左、右金吾卫掌管皇宫与京城的巡警、抓捕奸盗等。在这里,王忠嗣仅仅带禁军的职衔,并不实际统领禁军。左金吾将军仅仅标志他的官品、身份和地位。左金吾将军为从三品,高于他原来所带的禁军职衔左威卫郎将(正五品上)。在唐朝官僚制度中,三品官是一条杠,极不容易到达或跨越。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秋七月,杜希望率领鄯州的部众夺取了吐蕃架在黄河上的桥梁,在黄河的左岸修建了盐泉城。吐蕃发动三万名士兵反方向攻击唐军。杜希望手下的士兵少,无法抵御吐蕃兵的强攻,将士们都感到害怕。就在这一时刻,左威卫郎将王忠嗣率领自己的部众先攻进吐蕃的阵营,他的军队所经过的地方,吐蕃兵都被击退。王忠嗣军杀死了几百名吐蕃士兵。吐蕃军队的阵营出现混乱,杜希望趁机放任自己的士兵去攻击吐蕃军,吐蕃兵遭遇惨败。唐朝在盐泉城设立镇西军,王忠嗣因为这一战功而升任左金吾将军。
【原文】
初,仪凤中,吐蕃陷安戎城而据之,其地险要,唐屡攻之不克[1]。剑南节度使王昱筑两城于其侧,顿军蒲婆岭下,运资粮以逼之[2]。吐蕃大发兵救安戎城,昱众大败,死者数千人,昱脱身走,粮仗、军资皆弃之。贬昱括州刺史,再贬高要尉而死。
【注文】
[1]仪凤: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所用年号,共计四年,即仪凤元年(676年)十一月至仪凤四年(679年)五月。 安戎城:地名,后来唐朝将它改为平戎城。位于恭州(治今四川马尔康东)南八十里,管兵千人,相当于今四川茂县西南,为唐朝剑南西川边地要塞。
[2]蒲婆岭:地名,又作蓬婆岭。在雪山之外,位于今四川茂县西南。
【译文】
起初,在唐高宗仪凤年间,吐蕃攻陷了安戎城,并占据了这座城。安戎城地势险要,唐军好几次攻打这座城市,都没有攻下。剑南节度使王昱在安戎城的两旁修建了两座城,在蒲婆岭下驻军,并向这两座城运输粮草,以逼近安戎城。吐蕃出动大军来援救安戎城,王昱的军队遭遇惨败,死了几千名士兵。王昱脱身逃跑了,粮食、军械和财物都丢弃了。朝廷贬王昱为括州刺史,再贬为高要县县尉。他死在高要县县尉的任上。
【原文】
二十七年秋八月壬午,吐蕃寇白草、安人等军,陇右节度使萧炅击破之[1]。
【注文】
[1]白草军:唐代军事建制。位于今宁夏海原东北清水河东岸。 安人:唐代军事建制,即安人军。位于鄯州(治今青海海东乐都)星宿(xiù)川之西。管兵万人,拥有战马三百五十匹。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秋八月壬午(二十二日),吐蕃进攻白草、安人等军,陇右节度使萧炅率兵打退了吐蕃兵。
【原文】
二十八年春三月,章仇兼琼潜与安戎城中吐蕃翟都局及维州别驾董承晏结谋,使局开门引内唐兵,尽杀吐蕃将卒,使监察御史许远将兵守之[1]。远,敬宗之曾孙也[2]。夏六月,吐蕃围安戎城。冬十月,吐蕃寇安戎城及维州。发关中彍骑救之,吐蕃引去[3]。更命安戎城曰平戎。十二月,金城公主薨,吐蕃告丧,且请和,上不许[4]。公主嫁吐蕃事,见《吐蕃请和》。
【注文】
[1]章仇(qiú)兼琼:复姓章仇,名兼琼。生卒年不详,约生于武周末期,死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唐玄宗朝大臣。唐玄宗开元末年、天宝初年担任剑南节度使。他在剑南地区任官八年,政绩显著。他较好地处理了与吐蕃、南诏(今云南一带建立的政权)的关系,大力兴建水利,与知识分子关系也不错。正是他举荐了杨钊(即杨国忠,唐玄宗天宝年间的权相),并为其步步高升创造了条件。章仇兼琼在乐山大佛的建造者海通禅师去世后,拿出自己的俸禄支持乐山大佛的续建,直至调任。后世蜀人很怀念他。 翟:音dí。 维州:地名。治薛城(今四川理县东北),辖薛城、小封县,相当于今四川理县东北。管兵五百人。 许远(709—757年):唐玄宗朝大臣。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人,字令威。唐高宗朝宰相许敬宗的曾孙。许远明吏治,初从军河西,为支度判官,具体负责军中财务。安禄山叛乱,玄宗召他为睢(suī)阳(今河南商丘南)太守、兼本州防御使。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安禄山的部将尹子奇进攻睢阳,许远与张巡合力坚守。许远自知才干不及张巡,甘居张巡之下,专治军粮战具。城被围困一年了,外援不至,兵粮都消耗殆尽,结果睢阳城陷入叛军之手。许远被俘虏,执送洛阳,被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所杀。
[2]敬宗:即许敬宗(592—672年),唐朝初年大臣、高宗朝宰相。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字延族,隋朝名臣许善心之子。隋炀帝大业年间,许敬宗考中秀才。隋朝末年,他投奔反隋的一支军队的领袖李密,任元帅府记室。后归附唐朝,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后来的唐太宗)将他召入秦王府中,成为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唐太宗贞观年间,他历任著作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兼修国史。不久,他担任检校中书侍郎,专门掌管草拟皇帝的诏令。唐高宗时,他担任礼部尚书。他因助立武昭仪(昭仪为唐朝后宫妃嫔名号,正二品。武昭仪即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武则天)为皇后,得到高宗和武后的青睐,逐步跻身宰相之位。他与李义府诬陷原唐太宗朝的元老重臣长孙无忌等。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他升为侍中(门下省长官,正三品,为宰相之衔)。第二年,为中书令(中书省长官,正三品),进爵高阳郡公。他曾经监修《武德实录》(唐高祖朝的实录)、《贞观实录》(唐太宗朝的实录)、《晋书》、《姓氏录》等,爱憎由己,虚美隐恶。唐高宗咸亨初年,他以特进(唐代文散阶号,正二品。仅标志身份、地位,没有实际职事)的身份退休。他留下文集八十卷,已经散佚。
[3]彍(guō)骑:唐玄宗时设置的禁军的名称。由长从宿卫改名。彍意为迅疾。唐朝保卫皇城(皇帝上朝、办公之地,中央各官衙署所在地,在皇室日常生活起居的宫城的南面)的南衙禁军,原由地方各州府的府兵轮流到指定地点驻守(即轮番),分属十二卫统领。到唐高宗、武后时,府兵制度逐渐废弛。地方各军府轮番驻守的府兵常常不足额。原本规定的各地府兵轮流上番,到指定地点负责守卫的士兵,多不按时更换。故逃亡者很多,宿卫之数不足。到唐玄宗初年,南衙禁军的十二卫已经十分虚弱。开元十一年(723年),唐朝开始在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及附近地区的府兵、百姓中的男丁中简募强壮者,免除其征发、赋税、徭役,作为南衙禁军,称为长从宿卫。这标志着募兵制代替征兵制。开元十三年(725年),长从宿卫改名彍骑,共十二万人,分隶十二卫,替代原本在皇城轮番的府兵,专门负责京师的警备任务,有时或用以出征。开元十六年(728年),一部分彍骑编入左、右羽林军,又成为北衙禁军的组成部分。玄宗天宝年间,由于北衙禁军扩大,彍骑已经不被重视。当时,禁军日益腐败,彍骑更是不堪作战。安禄山叛乱后,彍骑继续存在,但人数很少,一直延续到唐末,仅供皇帝仪仗和京师部分衙署警备之用,地位无足轻重。彍骑制度实际上仅存在于玄宗开元中至天宝末,为时甚短。
[4]金城公主(?—740年):唐朝与吐蕃和亲的公主。邠王李守礼(武则天的次子李贤之子)之女。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吐蕃赞普弃隶缩赞(又称尺带珠丹、赤德祖赞)派遣使者向唐朝请婚,中宗许以金城公主嫁之。景龙四年(710年),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入藏。中宗亲送至始平(今陕西兴平),并赠以丝织品、杂技百工等,命左卫大将军杨矩持节护送公主至吐蕃。吐蕃赞普为金城公主另外筑城居住。唐睿宗时,吐蕃用重金贿赂鄯州都督杨矩,请将河西九曲(今青海西宁南)划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实则变相地将这一地区割让给吐蕃),皇帝准予了。金城公主力促唐、蕃双方和盟。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蕃在赤岭(今青海湟源西日月山)定国界、刻碑,相约互不相侵,并在边界开设互市。金城公主又向唐廷请求赐予《毛诗》《左传》《礼记》《文选》各一部,这些中原地区的经典作品传入吐蕃。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金城公主在吐蕃去世。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三月,章仇兼琼暗中与安戎城中的吐蕃官员翟都局及维州别驾董承晏联络、策划,让翟都局打开安戎城的城门,将唐朝的军队引进城。唐军杀尽了城内的吐蕃将领、士兵,派监察御史许远率兵守卫安戎城。许远是许敬宗的曾孙。夏六月,吐蕃兵包围了安戎城。冬十月,吐蕃又进攻安戎城及维州。唐廷征调关中地区的彍骑去营救安戎城,吐蕃兵被迫撤退。唐朝将安戎城改为平戎城。十二月,金城公主去世,吐蕃派遣使者向唐廷禀告这一丧事,并且请求双方议和,玄宗不允许。金城公主嫁吐蕃之事,见《吐蕃请和》。
【原文】
二十九年夏六月,吐蕃四十万众入寇,至安仁军,浑崖峰骑将臧希液帅众五千击破之[1]。冬十二月乙巳,吐蕃屠达化县,陷石堡城,盖嘉运不能御[2]。
【注文】
[1]安仁军:当作“安人军”。 浑崖峰: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臧:音zāng。
[2]达化县:县名。隶属于廓州,相当于今青海贵德东。 石堡城:地名。位于今青海湟源西南。 盖嘉运:生卒年不详,唐玄宗时军将。唐玄宗开元中,官至北庭都护府(治今新疆吉木萨尔)都护,统辖西突厥十姓部落诸羁縻府州。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设北庭节度使,由北庭都护兼领,统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共两万人,用以防制突骑施(西突厥部落之一,其地当在今新疆伊犁河以西,热海以东)等部落。盖嘉运于开元末年几次率兵出击,大败突骑施军,使西域地区恢复了平静。盖嘉运在北庭都护府城内置瀚海军,并对城墙重加修筑,完善工事,常备守军和马匹数量大大增加。经过这次整修,北庭都护府的防御能力大为提高,直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才被吐蕃攻占。盖嘉运因为攻破突骑施的战功,被封为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负责经略吐蕃,其兵力达十四万八千人。但盖嘉运却自恃屡立边功,沉溺酒色,不思防务,一再拖延赴任时间,结果遭到左丞相裴耀卿的弹劾。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吐蕃出动四十万大军进攻唐朝,由于盖嘉运放松了警惕,使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塞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被吐蕃攻占。这使玄宗大为震怒,将盖嘉运罢官。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夏六月,四十万吐蕃兵进攻唐朝。他们一直攻到安仁军,在浑崖峰统领骑兵的将领臧希液率领五千名士兵击退了吐蕃兵。冬十二月乙巳(二十八日),吐蕃军屠杀了达化县的民众,攻陷了石堡城,而盖嘉运却不能抵抗吐蕃的进攻。
【原文】
天宝二年夏四月丁亥,皇甫惟明引军出西平,击吐蕃,行千余里,攻洪济城,破之[1]。
【注文】
[1]皇甫惟明(?—747年):唐玄宗朝大臣,曾为忠王李玙(yú)(玄宗之第三子,后来的唐肃宗)的朋友。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他奉玄宗之命出使吐蕃,唐与吐蕃于是重修旧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任陇右节度使,防御吐蕃有功。他于天宝五载(746年)到朝廷,见李林甫专权,心颇不平,曾劝玄宗除掉李林甫。当时,忠王已经被立为太子。于是李林甫诬称皇甫惟明与太子妃之兄韦坚谋拥立太子即位,被贬播川(今贵州遵义)太守,次年被杀。 西平:地名。即西平郡,由鄯州所改。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二月,天下诸州改为郡,州的长官刺史改为太守。 洪济城:地名。位于今青海贵德西。
【译文】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夏四月丁亥(十八日),皇甫惟明率领军队出西平郡,去攻打吐蕃兵。皇甫惟明的军队行走了一千多里的路程,去攻打洪济城,并将这座城攻下。
【原文】
四载秋九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与吐蕃战于石堡城,为虏所败,副将褚誗战死[1]。
【注文】
[1]四载:即天宝四载(745年)。天宝三载(744年)正月,唐玄宗改年为载。 誗:音chán。
【译文】
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九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在石堡城与吐蕃交战,他被吐蕃兵打败,他的副将褚誗战死。
【原文】
六载冬十月,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以部将哥舒翰为大(将)[斗]军副使,李光弼为河西兵马使,充赤水军使[1]。翰父祖本突骑施别部酋长,光弼,契丹王楷洛之子也,皆以勇略为忠嗣所重[2]。忠嗣使翰击吐蕃,有同列为之副,倨慢不为用,翰%98%98,杀之,军中股栗,累功至陇右节度副使[3]。每岁积石军麦熟,吐蕃辄来获之,无能御者,边人谓之“吐蕃麦庄”[4]。翰先伏兵于其侧,虏至,断其后,夹击之,无一人得返者,自是不敢复来。
【注文】
[1]哥舒翰(?—757年):唐玄宗朝西北边将。西突厥哥舒部人,以部族名为姓。勇敢有谋略。四十岁后在河西地区从军,王忠嗣任用他为自己的亲军。他屡次攻破吐蕃,因此成为名将。他在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代替王忠嗣担任陇右节度使。后又破吐蕃,经营唐朝的西北边境有功,兼河西节度使,封西平郡王。因患风疾回到长安。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哥舒翰率领二十万军队坚守长安东边的门户潼关(位于今陕西潼关东北杨家庄附近)。当时的宰相杨国忠说服玄宗令哥舒翰出潼关迎战叛军,结果大败。哥舒翰被俘虏,后被杀。 大斗军副使:唐朝使职,为统领大斗军的副统帅。大斗军,唐军镇名。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以赤水守捉改置。位于今甘肃永昌西,为当时中原通往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屯田(利用士兵在驻扎的地区种地,或招募农民垦荒种地)地。 河西兵马使:唐朝使职,负责统领河西节度使府的兵马。兵马使为唐代节度使府的重要武职幕僚,属于使职。握有兵权,其任甚重。在唐玄宗统治时期,节度使制度逐步确立和完善以后,使府内出现各种类型的兵马使。有兵马使总头目都知兵马使(常为节度使的继任者),后来又逐渐出现以左、右厢为界的左、右厢兵马使,以兵种划分的马军兵马使、步军兵马使、水军兵马使、骡军兵马使等,以所使用专门武器划分的刀斧兵马使、门枪兵马使等,还出现与经济有关的营田兵马使、作坊兵马使和车坊兵马使等等。行军中,有以行军序列出现的前军兵马使、中军兵马使、后军兵马使等。另外,还有一些具有专门职能的兵马使,例如捉生兵马使、防秋兵马使、镇遏兵马使等。这体现了节度使府军队的庞大、分工的细化和组织的严密。 赤水军使:唐朝使职,负责统领赤水军。赤水军为唐军镇名。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置,治凉州(今甘肃武威)城中,隶属于河西节度使。管兵三万三千人,拥有战马一万三千匹。唐廷在这里开垦田地,抵御吐蕃和北方诸族。
[2]突骑施:古代族名,原为西突厥五咄陆部落之一,其地在今新疆伊犁河以西,热海以东。其首领乌质勒能抚下,有威信,诸部归附,乃置二十都督,屯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玛克城西南的阿克·贝希姆废城)西北。后攻占碎叶城,建为“大牙”(即大牙帐。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其首领及民众都居住在流动的帐篷之中,随季节和水草迁移。首领居住的帐篷称为“牙帐”,是其流动的生活居住空间和办公场所,也是游牧帝国的政治中心),以伊犁河畔的弓月城(今新疆霍城西北)为“小牙”(即小牙帐)。武周圣历年间,乌质勒受任为瑶池都督。唐中宗神龙年间,受封为怀德郡王。乌质勒死,其子娑葛继位,唐廷封之为金河王、归化可汗。娑葛很得唐廷安西大都护郭元振的信赖,但他与唐宰相宗楚客所支持之部将阿史那忠节不和,因而引起战乱。娑葛又与其弟遮弩不和。遮弩逃奔后突厥的默啜可汗。后突厥汗国出兵击破娑葛,并其弟皆杀之。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突骑施别部首领苏禄称可汗,唐廷封他为顺国公、金方道经略大使、忠顺可汗。苏禄又与吐蕃、后突厥联合。当时,苏禄统领的部众分为黄、黑二姓。以娑葛部为黄姓,苏禄部为黑姓。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苏禄被杀,其子骨啜被立为吐火仙可汗,但势力日衰。 别部:氏族或族的分支。 契丹:古代东北族名,属东胡系,与奚相邻。北魏以来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与土河(今老哈河)一带,隋末至唐前期形成大贺氏部落联盟,由八部组成。唐太宗贞观年间,契丹归附于唐。唐朝于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以其部落联盟首领为都督,各部落置羁縻州,各部首领为刺史。后来,契丹也常在北方强大的游牧帝国突厥、回鹘与唐朝之间周旋,对唐朝叛服无常。唐玄宗开元年间,契丹部落联盟内部发生激烈的权力斗争,遥辇氏联盟取代大贺氏联盟,直到唐末。唐代的契丹受北部草原的突厥文化、回鹘文化及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很大,虽然以游牧为主,但农业、手工业、思想文化有较快发展,既大量引入突厥的体制、官号,也受到中原政治制度的影响。在唐末五代战乱时期,契丹的势力逐步壮大,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统一契丹及邻近部族,建立“大契丹国”。阿保机的次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大同元年(947年)又改称其汉文国号为“大辽”。后来,辽王朝的汉文国号又经过多次变动,时而称“大契丹”,时而称“大辽”。
[3]倨(jù):傲慢。 (zhuā):马鞭,鞭子,打。 陇右节度副使:唐朝使职,系陇右节度使的副官。负责辅助陇右节度使管理本节度事务。
[4]积石军:唐代军事建制,隶属于陇右节度使。本为静边镇。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置为军,治今青海贵德西。后其地被吐蕃攻占,遂废。
【译文】
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冬十月,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任命自己的部将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李光弼为河西兵马使,充赤水军使。哥舒翰的祖父、父亲本来是突骑施别部的酋长,李光弼为契丹部落首领李楷洛的儿子,他们二人都以勇猛、富于谋略而被王忠嗣器重。王忠嗣派遣哥舒翰攻打吐蕃,有一名同等级的将军作为哥舒翰的副官,此人傲慢,不听从哥舒翰的指挥,哥舒翰就用鞭子抽打这名军官,将他打死。军队中的其他将士见到这种情形,吓得两腿发抖。哥舒翰立下了很多战功,这些战功累积起来,使他升迁至陇右节度副使。每年积石军的麦子熟了,吐蕃兵就立即来抢夺,没有人能够抵抗这些吐蕃兵。边疆的军民称积石军的麦地为“吐蕃麦庄”。哥舒翰预先在积石军麦田的旁边布置好了伏兵,吐蕃兵一来,伏兵就切断他们的后路,对他们进行前后夹击。前来侵犯麦地的吐蕃兵没有一个人活着回去。从此以后,吐蕃兵不敢再来抢夺积石军的麦田。
【原文】
上欲使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1]上意不快。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城,上命忠嗣分兵助之。忠嗣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延光所欲,延光怨之。李光弼言于忠嗣曰:“大夫以爱士卒之故,不欲成延光之功,虽迫于制书,实夺其谋也[2]。何以知之?今以数万众授之而不立重赏,士卒安肯为之尽力乎?然此天子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大夫军府充牣,何爱数万段帛,不以杜其谗口乎!”[3]忠嗣曰:“今以数万之众争一城,得之未足以制敌,不得亦无害于国,故忠嗣不欲为之。忠嗣今受责,天子不过以金吾、羽林一将军归宿卫,其次不过黔中上佐,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4]!李将军,子诚爱我矣,然吾志决矣,子勿复言。”[5]光弼曰:“向者恐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遂趋出。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沮挠军计[6]。上怒,李林甫因使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尝自言“我幼养宫中,与忠王相爱狎”,欲拥兵以尊奉太子[7]。敕征忠嗣入朝,委三司鞫之。
【注文】
[1]秣(mò):喂马的饲料,喂养(马匹)。
[2]大夫:这里指王忠嗣所带的文散阶朝散大夫,从五品下。这是用官阶来称呼王忠嗣本人。
[3]牣(rèn):满。
[4]金吾:指左、右金吾卫,系唐朝护卫皇宫的一支禁军。 羽林:指左、右羽林军,为唐朝驻守宫廷北门的禁军。左、右羽林军各有大将军一人,正三品;将军二人,从三品。负责统领北衙禁军,宿卫朝会及扈从皇帝。 上佐:部下属官的通称。
[5]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6]挠:搅,搅动,扰乱。
[7]济阳:县名。即济阳县,隶属于淄州(今山东淄博一带),相当于今山东邹平东北。 忠王:即忠王李玙(yú),唐朝第八代皇帝肃宗李亨(711—762年)。 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皇亲国戚与手握重兵的边境将领交结,本来就一直是皇帝非常忌讳的事情。皇帝担心他们相互勾结,威胁皇权或者谋反。
【译文】
玄宗想让王忠嗣攻取吐蕃控制之下的石堡城,王忠嗣向玄宗进言:“石堡城地势险要,守卫坚固,吐蕃倾全国之力来守卫这座城。我方现在在石堡城下布置军队,如果不耗费几万名士兵的性命,是不可能攻下这座城的。我担心这样做会造成得到的东西还不如损失的东西多。我们不如历练兵士、喂养战马,等到吐蕃军中出现裂痕,然后我方再攻取石堡城。”玄宗(听了王忠嗣的陈述)心里很不高兴。将军董延光自己请求率领军队去攻取石堡城,玄宗命令王忠嗣分出一部分军队去协助董延光。王忠嗣不得已,接受了皇帝的诏命,却不按董延光的需求给他配置相应的人力、物力。这引起了董延光的怨恨。李光弼对王忠嗣说:“大夫您因为爱护士兵的原因,不想去成就董延光的战功。您虽然迫于皇上的制书的压力,但是您的做法却实际上让董延光的计谋落空了。为什么这样讲呢?您现在将几万名士兵授予董延光指挥,却不给攻打石堡城所立的战功设立丰厚的赏赐,这样一来,士兵们怎么会尽力去为董延光攻城呢?可是,攻取石堡城是天子的意思。如果董延光战而无功,一定会将所有的罪责都归结在大夫您的身上。大夫的军府物资丰盈,为什么还贪爱几万段丝织品,不用这些东西去堵塞董延光的谗言呢!”王忠嗣却说:“我们现在用几万名士兵的性命去夺取一座石堡城,得到了并不能够制服敌人,得不到也对国家没有损害,因此我王忠嗣不想去攻打这样一座城。我王忠嗣就算是今天受到责罚,天子也不过是让我回到朝廷的金吾卫、羽林卫去当一名负责护卫的将军,其次也不过是被贬到黔中地区去当一名上佐。我王忠嗣怎么能够用几万名士兵的性命去为自己换取官位呢!李将军,您是真心爱护我,可是我已经做出了决定,您不要再说了。”李光弼感叹道:“从前,我担心被大夫您牵连,因此不敢不向您挑明其中的利害关系。现在,看到大夫您能够像古代的贤人那样考虑问题、行事,这不是我李光弼所能比得上的。”于是,李光弼快步走了出来。董延光过了规定的期限,还没有攻下石堡城,就向朝廷诬告王忠嗣阻止和扰乱自己的军事行动。玄宗愤怒了,李林甫趁机指使济阳别驾魏林诬告王忠嗣曾经自己宣称“我从小就在皇宫中长大,与忠王的关系非常亲近”,王忠嗣想自己带兵尊奉太子当皇帝。玄宗下敕书,征召王忠嗣到京城,委托三司(指中央的司法机构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去审问他。
【原文】
上闻哥舒翰名,召见华清宫,与语,悦之[1]。十一月辛卯,以翰判西平太守、充陇右节度使;以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判武威郡事,充河西节度使[2]。
【注文】
[1]华清宫:中国古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位于今陕西西安临潼区骊山北麓。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改名华清宫。玄宗同时下令大兴土木,修造亭台殿阁,布设园林美景。此时的华清宫豪华气派,有汤池十八所,盛况空前。唐玄宗和杨贵妃常到此洗浴。杨国忠在华清宫也建有宅第。在当时,华清宫也成为帝王的临时办公场所,唐玄宗时代的临时性政治中心。但在“安史之乱”后,这座盛极一时的行宫走向没落,皇帝很少游幸。
[2]判西平太守:判,以他官兼掌某职。西平,即西平郡。郡的长官为太守。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二月,天下诸州改为郡,刺史改为太守。“判西平太守”即兼掌西平郡太守之事务。 安思顺(?—756年):唐朝胡人将领。思顺为安禄山的继父安延偃的哥哥的儿子。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思顺由朔方节度使充任河西节度使。天宝九载(750年)又权知(暂时代理)朔方节度使。他向来与西北军事将领哥舒翰关系不好。天宝十载(751年)任河西节度使,十一载(752年)又改任朔方节度使。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叛乱后,安思顺被罢去朔方节度之职,到中央担任户部尚书,官品很高,实为闲散之职。但是,玄宗认为安思顺就安禄山叛乱之事预先向朝廷汇报,也没有怪罪于他。而就在此时,手握平叛重兵的哥舒翰却趁机陷害思顺,将他杀死。 判武威郡事:兼掌武威郡的事务。武威郡即凉州。
【译文】
玄宗听说了哥舒翰的威名,在华清宫召见了他。玄宗与他谈话,感到满意。天宝六载(747年)十一月辛卯(十九日),玄宗任命哥舒翰判西平郡太守、充陇右节度使;任命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判武威郡事,充河西节度使。
【原文】
初,将军高仙芝本高丽人,从军安西[1]。仙芝骁勇、善骑射,节度使夫蒙灵察累荐至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四镇节度副使[2]。
【注文】
[1]高仙芝(约703—755年):唐玄宗朝将领。高句(gòu)丽(今中国东北的南部、朝鲜半岛北部的族群)人。年二十余从军安西,补游击将军。后升为安西副都护、四镇(指唐前期在西北地区设置的四个军镇,即安西四镇焉耆、疏勒、于阗、龟兹(Qīucí),分别相当于今新疆焉耆、喀什、和田、库车)都知兵马使。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高仙芝平定西北地区的大、小勃律,西部诸国皆通于唐。玄宗升他为鸿胪卿(即鸿胪寺卿。在这里,此官衔仅表示官品和身份,无实际职事),假(即代理)御史中丞,安西四镇节度使,加左金吾大将军(在这里,此官衔仅表示官品和身份,无实际职事)。天宝九载(750年),高仙芝率兵攻打石国(位于中亚地区的粟特人建立的政权,治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斩杀石国国王。石国王子逃到大食(唐时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乞兵,第二年,引大食来攻。高仙芝进军,与大食战于怛(dá)逻斯(又作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唐时为西北地区的交通中心之一),相持三天,仙芝大败,夺路以归,安西的精兵消耗殆尽。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高仙芝奉皇帝的诏书率兵平叛,拜天下兵马副元帅。高仙芝因其麾下的将领封常清兵败,东都洛阳失守,又遭到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诬陷。高仙芝三次派遣使者到京城奉表陈述具体情况,均未送达玄宗手里。玄宗偏听边令诚的奏报,命边令诚在军中将高仙芝斩杀。 高丽:古代族名、政权名。亦称高句(gòu)丽。相传朱蒙所建,都城在平壤(今朝鲜平壤),故地在今朝鲜半岛北部。公元4世纪后,高丽与百济、新罗在朝鲜半岛鼎足争雄。隋朝初年,高丽王遣使来进贡土特产,并受隋册封为大将军、高丽王,双方于是往来不断。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高丽王高元率兵攻辽西,隋文帝命汉王杨谅击之。隋末唐初,高丽与中原王朝时战时和。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高丽被唐朝所灭。唐朝在其地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复置安东都护府管辖这一区域。不久,此地被朝鲜半岛最南端的新罗所并。 安西:即安西都护府、安西节度使,唐朝方镇。两者的治所、辖境相同,安西都护常兼安西节度使。
[2]夫蒙灵察:生卒年不详,唐玄宗朝大将。羌人,姓夫蒙。同州(今陕西大荔)、蒲州(今山西永济蒲州镇)一带人。夫蒙灵察一生主要活动于西域,参加过多次唐廷经略西域的战争,立下战功。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他已经升至河西节度使之职。夫蒙灵察于天宝三载(744年)率军平定西域地区的叛乱。不久,夫蒙灵察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天宝六载(747年)十二月,玄宗任命高仙芝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征夫蒙灵察入朝。后史书无记载。 安西副都护:唐朝军政官员。都护为唐代管理边疆地区的军政官员。从唐太宗至武则天时期,朝廷先后设置安东、安北、安西、安南、单(chán)于、北庭等六大都护府。单于、安西、安北为大都护府,安南、安东、北庭为上都护府。每府设有大都护、副大都护(或副都护),分别为长官和副官,可简称都护,负责管理辖境的边防、行政和民族事务。安西副都护即为安西都护府的副官。 四镇:唐朝军镇,指唐朝在西北地区设置的安西四镇。
【译文】
起初,将军高仙芝本来是高丽人,从军于安西节度。高仙芝作战勇猛、擅长骑射,节度使夫蒙灵察一直推荐他,让他一路升至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安西四镇节度副使。
【原文】
吐蕃以女妻小勃律王,及其旁二十余国皆附吐蕃,贡献不入,前后节度使讨之,皆不能克[1]。制以仙芝为行营节度使,将万骑讨之。自安西行百余日,乃至特勒满川,分军为三道,期以七月十三日会吐蕃连云堡下[2]。有兵近万人,不意唐兵猝至,大惊,依山拒战,礮櫑如雨[3]。仙芝以郎将高陵李嗣业为陌刀将,令之曰:“不及日中,决须破虏。”[4]嗣业执一旗,引陌刀缘险先登,力战,自辰至巳,大破之,斩首五千级,捕虏千余人,余皆逃溃[5]。
【注文】
[1]小勃律:古代西域国名。
[2]特勒满川:地名。五识匿国所居。具体位置待考。 连云堡:地名。南依山、北据娑勒川。位于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附近。
[3]猝(cù):突然,出乎意外。 礮:兵器的一种。中国古代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抛掷石弹的机械装置。在火炮出现以前,礮一直是古代攻守战的重要兵器。 櫑(léi):古代盛酒或水的器具。
[4]郎将:唐朝军将。唐朝中郎将府(禁军的一支)所统的士兵分为亲卫、勋卫、翊卫三种,通称“三卫”,都以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担任,负责宫廷内部宿卫,朝会时牵引仪仗。唐代于亲卫、勋卫、翊卫三卫府置左、右郎将各一员,为中郎将(负责宫廷宿卫、扈从皇帝的禁军将领之名,位次将军之下)的副官。在这里,郎将仅仅标志高陵县人李嗣业的官品和身份,并无制度规定的职权。 高陵:县名。即高陵县,隶属于京兆府,相当于今陕西三原北。 李嗣业(?—759年):唐朝中期名将。京兆高陵(今陕西三原北)人,身长七尺,膂力绝众,所向披靡。唐玄宗天宝初年,他应募从军安西,累迁中郎将。天宝六载(747年),他跟从高仙芝攻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大破吐蕃兵,掳获小勃律王与吐蕃公主。天宝九载(750年),他参与讨平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之战,擒其国王,被敌人称为“神通大将”。第二年,石国王子引大食兵来,与唐军战于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唐军大败,李嗣业保高仙芝力战得脱,以功加骠(piào)骑左金吾大将军。安禄山造反,他奉唐肃宗之召,自安西出兵,援助官军平叛。嗣业进为安西四镇、伊西、北庭行军兵马使,随郭子仪收复西京长安,常为先锋,所向无敌。他以收复长安之功,被封为北庭行营节度使、虢国公。后从郭子仪、李光弼征讨叛军,围相州(今河南安阳),中流矢、受重伤而死。追赠为武威郡王,谥号忠勇。 陌刀:唐代长柄大刀,为两面刀刃,通长一丈,有重至十五斤者,据说由汉代斩马剑演变而来。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军队中开始使用陌刀,之后有很大发展。军队中有专设的陌刀队、陌刀将、陌刀手。陌刀多为步兵所持,利于斩马。
[5]自辰至巳:辰和巳都是十二时辰之一,分别等于现在的上午七时至九时、上午九时至十一时。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一日中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译文】
吐蕃将女子嫁给小勃律王,作为妻子。小勃律及其旁边的二十多个国家都依附于吐蕃,不向唐廷纳贡。唐朝的节度使前前后后多次征讨小勃律,都没有将它攻下。皇帝下制书,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负责率领一万名骑兵讨伐小勃律。高仙芝的军队从安西节度的驻地出发,行走了一百多天,才到达特勒满川。在这里,高仙芝军分成三路行军,相约于七月十三日共同在连云堡下进攻吐蕃兵。吐蕃在连云堡布置了将近一万名士兵,他们没有想到唐军会突然出现,感到非常吃惊。吐蕃兵依靠着山势抵御唐军,向唐军投掷的石弹和盛酒的器具就像雨一般。高仙芝任命郎将高陵县人李嗣业为陌刀将,命令他:“等不到中午,你就必须打败敌人。”李嗣业手持一面旗帜,引导陌刀手沿着险要之地先向山上攀登,倾尽全力与吐蕃兵搏斗。这场战役从上午七点一直持续到十一点。唐军大破吐蕃兵,斩获了对方五千名士兵的脑袋,俘虏了一千多人。剩下的吐蕃兵都逃跑、瓦解了。
【原文】
中使边令诚以入虏境已深,惧不敢进[1]。仙芝乃使令诚以羸弱三千守其城,复进[2]。三日至坦驹岭,下峻阪四十余里,前有阿弩越城[3]。仙芝恐士卒惮险,不肯下,先令人胡服,诈为阿弩越守者迎降,云:“阿弩越赤心归唐,娑夷水藤桥已斫断矣。”[4]娑夷,即弱水也,其水不能胜草芥[5]。藤桥者,通吐蕃之路也。仙芝阳喜,士卒乃下。又三日,阿弩越城迎者果至。明日,仙芝入阿弩越城,遣将军席元庆将千骑前行,谓曰:“小勃律闻大军至,其君臣百姓必走山谷,第呼取,出缯帛称敕赐之,大臣至,尽缚之以待我。”元庆如其言,悉缚诸大臣。王及吐蕃公主逃入石窟,取不可得。仙芝至,斩其附吐蕃者大臣数人。藤桥去城犹六十里,仙芝急遣元庆往斫之,甫毕,吐蕃兵大至,已无及矣。藤桥阔尽一矢,力修之,期年乃成[6]。
【注文】
[1]边令诚:生卒年不详,唐代宦官。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边令诚奉皇帝之命监督高仙芝的军队,高仙芝自安西出兵攻打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北境印度河流域建立的政权),至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附近)不敢深入。及仙芝破小勃律,边令诚乃上奏其功。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叛乱时,高仙芝、封常清派军队入关中驻守,在潼关抵挡安禄山叛军入关中。唐玄宗任命边令诚为监门将军,至陕州(今河南三门峡陕州)监督高仙芝军。边令诚向高仙芝一再索贿而不成,遂进谗言于唐玄宗,说封常清用叛贼来动摇众人的心,高仙芝丢弃陕州及附近地区好几百里地,又偷窃、减少皇帝赐给军士们的粮食。玄宗听信了谗言。边令诚奉玄宗之命在潼关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边令诚不久陷入叛军,逃归后被唐肃宗所杀。
[2]羸(léi):瘦弱。
[3]坦驹岭:山名。位于今喀喇昆仑山脉以西,克什米尔西北境巴基斯坦控制区。 峻阪(bǎn):亦作“峻坂”。陡坡。 阿弩(nǔ)越城: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4]娑夷水:水名,又名弱水。在唐代,小勃律王的居处临娑夷水。娑夷水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吉尔吉特附近印度河北岸支流。
[5]草芥:干枯的小草,枯草的一段。比喻不足珍惜的无价值的东西。
[6]期(jī):周(年、月)。
【译文】
宦官边令诚认为高仙芝的军队已经深入吐蕃的国境,心里感到害怕,不敢继续前进。高仙芝于是让边令诚率领着三千名瘦弱士兵负责守城,(自己率领着军队)继续前进。一共行进了三天,才抵达坦驹岭,下了四十多里的陡坡,看见了前面的阿弩越城。高仙芝担心手下的士兵们畏惧险要的地势,不敢下陡坡去攻打阿弩越城。于是,高仙芝先命人身穿吐蕃人的衣服,装扮成守卫阿弩越城的士兵,前来向唐廷投降,称:“阿弩越城的将士们真心诚意地归附大唐,架在娑夷水上的藤制的桥已经被砍断了。”娑夷水即弱水,其水不能够承受干枯的小草。架在水面上的藤桥,是通往吐蕃的道路。高仙芝表面上假装高兴,士兵们于是下了陡坡。又过了三天,守卫阿弩越城的士兵果然前来迎接高仙芝军。第二天,高仙芝率兵进入阿弩越城。他派遣将军席元庆率领一千名骑兵在前面行军,并嘱咐他:“小勃律听说唐朝的大军来了,他们的国君、大臣和百姓一定会逃到山谷中。你到那里依次呼喊,拿出丝织品,就说是大唐皇帝下了敕书,将这些丝织品赏赐给他们。等小勃律的大臣们都到了你那里,将他们全部绑起来,等候我的处置。”席元庆按照高仙芝的计策行事,将小勃律国的大臣全部绑起来了。小勃律王及其吐蕃公主都逃入石窟中。高仙芝军去搜捕,却没有将他们抓获。高仙芝到达席元庆那里,杀了几名依附于吐蕃的小勃律国大臣。藤桥离阿弩越城还有六十里。高仙芝紧急派遣席元庆去将藤桥砍断。藤桥刚刚被砍断,吐蕃的大军就赶来了,可是他们已经没有办法跨过藤桥(去攻击唐军)。藤桥只有一支箭那么宽。高仙芝军尽力修复藤桥,用了一年的时间,才修成。
【原文】
八月,仙芝虏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而还。九月,至连云堡,与边令诚俱。月末,至播密川,遣使奏状[1]。至河西,夫蒙灵察怒仙芝不先言己而遽发奏,一不迎劳,骂仙芝曰:“啖狗粪高丽奴,汝官皆因谁得,而不待我处分,擅奏捷书[2]!高丽奴,汝罪当斩,但以汝新有功,不忍耳。”仙芝但谢罪。
【注文】
[1]播密川:水名,又称乌浒水。位于阿姆河上游,相当于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北源。
[2]啖(dàn):吃或给人吃。
【译文】
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八月,高仙芝俘虏了小勃律王以及吐蕃公主,回到军营。九月,高仙芝军到达连云堡,与边令诚会合。九月末,高仙芝的军队抵达播密川,派遣使者向朝廷上奏自己的战况。他们到达白马河(今地待考)的西岸。夫蒙灵察因为高仙芝不先将战报向自己禀明,就急忙地向朝廷上奏而感到愤怒。他并不迎接和慰劳高仙芝军,而是骂高仙芝:“吃狗粪的高丽奴才,你别忘了你的官位都是因为谁得到的(夫蒙灵察推荐高仙芝,高仙芝才步步高升)。你今天却不等着我的处理,就擅自向朝廷上奏战争的捷报!你这个高丽奴才,你所犯下的罪行应当处斩。但是,我念及你刚刚立下了战功,不忍心杀你啊。”高仙芝只是向夫蒙灵察谢罪而已。
【原文】
七载冬十二月,哥舒翰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吐蕃至,翰击破之[1]。又筑城于青海中龙驹岛,谓之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2]。
【注文】
[1]神威军:唐代边防军建制,为陇右节度使所辖诸军之一。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在青海湖北置神威军,所管兵马数不详。军址位于今青海海晏甘子河乡一带。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地入吐蕃。
[2]龙驹岛:地名。青海湖周围八九百里,其中有山,须等到冰合,母马游其上,第二年生驹,号龙种。因此称为龙驹岛。 应龙城:地名。位于今青海湖内海心山上。古城平面呈梯形,夯土筑,南面开一门。城内有后期寺院。其原有布局不清。
【译文】
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冬十二月,哥舒翰在青海湖上筑起神威军。吐蕃兵来了,哥舒翰打退了他们。哥舒翰又在青海湖之中的龙驹岛修建城池,命名为应龙城。吐蕃兵有所收敛,不敢靠近青海湖。
【原文】
八载夏六月,上命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帅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东兵,凡六万三千,攻吐蕃石堡城[1]。其城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吐蕃但以数百人守之,多贮粮食,积檑木及石,唐兵前后屡攻之,不能克[2]。翰进攻数日,不拔,召禆将高秀岩、张守瑜欲斩之,二人请三日期可克,如期,拔之,获吐蕃铁刃悉诺罗等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数万,果如王忠嗣之言。顷之,翰又遣兵于赤岭西开屯田[3]。以谪卒二千戍龙驹岛,冬冰合,吐蕃大集,戍者尽没[4]。闰月乙丑,以石堡城为神武军。
【注文】
[1]突厥:古代北方草原族名,政权名。突厥文碑作Turk,广义包括突厥、铁勒诸草原部落,狭义专指突厥汗国。6世纪时,突厥人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南。因金山形似战盔,故俗称“突厥”,遂以名其部落。突厥初臣属于北方草原的柔然汗国,为其锻打、冶炼金属的奴隶。后来,突厥强大,击破铁勒,收服其众。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大破柔然,自称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国,在郁督军山(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段)建立可汗的王庭。突厥汗国有自己的官制、文字、刑法、税制等。最高统治者可汗均出自阿史那家族。可汗之下,有小可汗、叶护、设、特勤、俟(sì)利发、吐屯等二十八级官员,皆为世袭。突厥汗国全盛时,疆域东起辽海,西抵西海(今咸海,一说里海),南至阿姆河以南,北过贝加尔湖,控制中西交通及丝绸贸易之路,与中原的北齐、北周政权相抗衡。北齐和北周惧怕突厥汗国,争相与其通婚,拿出府库的财物以博其欢心。土门可汗的弟弟室点密远征西方,因立为西面可汗,分治突厥汗国的西境。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西面的达头可汗(室点密可汗之子)与突厥汗国的大可汗沙钵略不睦,遂分裂为东突厥与西突厥两汗国。东突厥地处阿尔泰山以东,由沙钵略统领。因其地在漠北,故又称北突厥。东突厥汗国因内部争斗,又遭遇天灾,被西突厥所迫,向隋求婚,纳贡称臣,并迁居漠南。隋末中原大乱,汉人投附东突厥的非常多,东突厥国势复盛。唐初,东突厥常常骚扰边境。后来,因为内部叛乱,遭遇天灾,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被唐军所灭。以其地置六州,设云中、定襄二都督府以统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首领骨咄禄复起,重建东突厥汗国,亦称后突厥汗国或突厥第二汗国。后经历几代可汗,与唐时有冲突,然双方贸易往来不绝,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因内乱及生产破坏,后突厥汗国被铁勒之一部回纥所灭。西突厥汗国的疆域东起伊吾(今新疆哈密),西至雷翥(zhù)海(里海或咸海),北至阿尔泰山以北,南达今新疆和田一带。下分十部,号十姓,各部以一人统之,因此又称“十姓突厥”。西突厥汗国地处中西交通要道。首领阿史那贺鲁曾一度归唐,任唐朝的瑶池都督府都督,后叛唐扰边,自称沙钵罗可汗。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十二月,西突厥汗国被唐所灭。唐朝在其地置都督府、州,又于其上设昆陵、濛(méng)池二都护府。原概属安西都护府统辖。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北庭都护府建立,则分属安西、北庭二都护府。 阿布思(?—754年):即李献忠,唐代铁勒(又称九姓铁勒,为分布在北部草原的诸部落,各部分散,无统一君长,多以游牧为业)部落之一同罗部的首领。阿布思本来臣服于突厥第二汗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归顺唐朝,封奉信王,赐姓名为李献忠。他率领自己的部众居住在朔方节度的河南地(今宁夏)。天宝八载(749年),他跟随哥舒翰攻打吐蕃,有战功,升朔方节度副使。玄宗命令李献忠的部落迁移到唐东北边疆地区的幽州(今北京地区)。但他与驻守东北边境、手握重兵的安禄山不和,心里恐惧,于是不遵从玄宗的命令。天宝十一载(752年),安禄山上表请李献忠率部众帮助他讨伐东北部的契丹,实际上是想陷害他。于是李献忠叛唐,率部众往北逃到漠北地区。李献忠攻打唐朝边境,被击退,又为回纥所败,向西逃跑。天宝十二载(753年),安禄山派兵追击,大破其军队,收编其部落。后来李献忠被押送到长安处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边疆地区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形成了不同的军事集团,它们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其中西北军事集团(以朔方节度使为首)与东北军事集团(以幽州节度使为首)之间的争斗很激烈。属于西北军事集团的李献忠被东北军事集团的安禄山逼迫,发动叛乱,最后被杀,这只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中的一个环节。 河东:即河东节度使。
[2]檑(léi):滚木,古代守城用的圆柱形大木头,从城上推下打击攻城的人。
[3]屯田:利用士兵在驻扎的地区种地,或招募农民垦荒种地。
[4]谪(zhé):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
【译文】
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夏六月,玄宗命令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率领陇右、河西节度的士兵,以及突厥阿布思手下的士兵,再增加朔方、河东节度的士兵,共计六万三千人,一同去攻打吐蕃的石堡城。石堡城三面都是险要之地,只有一处道路可以通往这座城。吐蕃仅仅派几百名士兵守卫这座城。石堡城中储存着许多粮食,堆积着滚木和石头。唐军前前后后几次攻打石堡城,都无法攻下。哥舒翰率军进攻石堡城,一连攻了好几天,都没有攻下。哥舒翰召来副将高秀岩、张守瑜,想将他们二人杀死。这两个人向哥舒翰请求给三天时间攻克石堡城。期限一到,石堡城就被攻下了。唐军俘虏了吐蕃兵的铁刃悉诺罗等四百人,唐军死了几万名士兵,果然就像王忠嗣所说的那样。不久,哥舒翰又派兵到赤岭的西边去开垦屯田。哥舒翰派遣被贬到边疆地区守边的两千名士兵去守卫龙驹岛。到了冬季,青海湖面结冰了,吐蕃的大军集结起来(进攻龙驹岛),守卫这座岛屿的唐朝士兵全军覆没。闰六月乙丑(初三日),唐朝廷将石堡城改为神武军。
【原文】
九载冬十二月,关西游弈(2)使王难得击吐蕃,克五桥,拔树敦城[1]。以难得为白水军使[2]。
【注文】
[1]关西:地区名。汉唐等时代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游弈使:多作“游奕使”。唐朝使职名。唐朝用兵,兵多地广者则置游奕使,负责巡逻、防御等事务。 王难得(?—763年):唐代中期著名将领。系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东北)刺史王弘直的曾孙,其祖父王缋(huì)为越王府法曹参军,其父王思敬,青年时投军,曾试用为太子宾客。王难得武艺纯熟,善于骑马射箭。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王难得为河源军使。有一次,吐蕃赞普之子郎支都倚仗其武艺高强,到唐军营前挑战,一时无人敢和郎支都较量。王难得见此大怒,手持长矛,飞身跃马冲上前,经几番激战,郎支都不是他的对手,被斩杀。唐玄宗为此特地召见王难得,令他于殿前乘马挟矛作刺敌将郎支都之状,并赐给他锦袍和金带。他屡立军功,升为金吾将军。天宝七载(748年),王难得跟随大将哥舒翰攻击吐蕃于积石,俘虏了吐谷(yù)浑(唐朝西北地区的族群建立的政权,大致相当于今青海一带)王子悉弄参及子婿悉弄藏而还。累迁为左武卫将军、关西游奕使。天宝九载(750年),王难得击吐蕃,有战功,补为白水军使。天宝十三载(754年),王难得又击吐蕃,立下战功。在诸战役中,他都立有战功,加官为特进(文散阶,正二品)。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后,王难得跟随哥舒翰战于潼关。关门不守后,他跟从皇太子李亨到灵武。李亨在灵武即皇帝位后,军费等资金甚缺,王难得将绢三千匹及金银等自家财产,全部捐献出来,以解决军饷困难。他担任卫尉卿不久,被任命为兴平军使,兼凤翔都知兵马使。在唐军收复京城长安的战斗中,王难得为救其部下,被飞来的流箭射中眉梢,箭矢撕裂了一块皮肉,鲜血直流,他立即拔出佩剑割掉遮住眼睛的皮肉,继续冒死冲上前杀敌。他虽然满脸血污,抗贼不已,受到唐肃宗的高度赞扬。此后,王难得跟随郭子仪进军,攻打相州(今河南安阳),亦以战功著闻。他被封为琅邪郡公,任英武军(唐朝禁军名,唐肃宗时设置)使。于宝应二年(763年)去世,追赠为潞州(今山西长治)大都督。 五桥: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树敦城:地名。以古代犬戎(中原周边蛮夷的一支)王树敦而得名,本为吐谷(yù)浑(今青海一带建立的政权)旧都。唐朝时,此城并入吐蕃。位于今青海共和东南。
[2]白水军使:唐朝使职,负责统领白水军。白水军位于鄯州城西北二百三十里,管兵四千人,拥有战马五百匹。
【译文】
唐玄宗天宝九载(750年)冬十二月,关西游奕使王难得攻打吐蕃,攻下了五桥,又攻下了树敦城。朝廷任命王难得为白水军使。
【原文】
十四载春正月,苏毗王子悉诺逻去吐蕃来降[1]。夏四月癸巳,以苏毗王子悉诺逻为怀义王,赐姓名李忠信。[是岁],吐蕃赞普乞梨苏笼猎赞卒,子娑悉笼猎赞立[2]。
【注文】
[1]苏毗:古代青藏高原部落名。本属西羌族。其分布地约在今西藏北部至青海西南部之间,相当于藏北索曲河流域东部至索县、巴青以北一带。属民约三万户,农牧业均较发达。唐初,苏毗部为吐蕃所兼并,划其地为苏毗如,改称孙波,驻守在河湟(今青海和甘肃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在唐代,这里是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一带。吐蕃将此地作为征集军粮、马匹的军需重地。唐玄宗天宝年间,苏毗王没陵赞想归顺唐朝,为吐蕃所杀。天宝十四载(755年),其子悉诺逻归唐,受封为怀义王,赐姓名为李忠信。
[2]赞普:吐蕃君王的称呼。亦作“赞府”,藏语音译。意译为强势丈夫或有权势的君主。 乞梨苏笼猎赞:即吐蕃第四代赞普弃隶缩赞(698—755年),又作乞黎弩悉笼、墀(chí)德祖赞、赤德祖丹、尺带珠丹。公元704年至755年在位。他遣使入唐,请求和亲。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中宗李显许以金城公主,但吐蕃仍然多次进攻唐朝。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唐军攻下石堡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弃隶缩赞遣使请和,表示愿意“和同为一家”。唐、蕃双方订立盟约,立界碑于赤岭(今青海湟源西)。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进攻小勃律。唐朝令其罢兵,吐蕃不从,遂攻破小勃律。此后多次与唐交战。 娑悉笼猎赞:即吐蕃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742—797年),又作“墀(chí)松德赞”或“弃松德赞”“乞立赞”。公元755年至797年在位。一说为弃隶缩赞和金城公主的儿子。他在位期间颁布兴佛文诰,推崇佛教,建桑耶寺等,始度藏人出家。他西攻大食(唐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南攻天竺(唐代对印度半岛的称呼)。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连陷唐朝的陇右、河西地区,一度攻入唐都长安,为吐蕃的极盛时期。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赤松德赞遣使与唐朝议和,不久又攻唐。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他亲自与唐朝使者崔汉衡订立盟约。建中四年(783年),他遣使与唐朝订立清水之盟。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他的大臣尚结赞与唐将浑瑊(jiān)在平凉(今甘肃平凉)会盟,吐蕃发伏兵劫杀唐朝的会盟官,浑瑊仅以身免。
【译文】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春正月,苏毗王子悉诺逻抛弃吐蕃,前来向唐廷投降。夏四月癸巳(初四日),唐廷封苏毗王子悉诺逻为怀义王,赐他姓名李忠信。在这一年,吐蕃赞普乞梨苏笼猎赞死了,他的儿子娑悉笼猎赞继立为赞普。
【原文】
肃宗至德元载[1]。吐蕃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军,石堡城、百谷城、雕窠城[2]。
【注文】
[1]至德:唐肃宗李亨在位期间所用年号,共计三年,即至德元年(756年)七月至至德三年(758年)一月。在这一时期,唐朝的东北军将安禄山发动叛乱,驻守在西北边境的大批军队被抽调去征讨叛军,造成唐朝西北边境守备空虚,给吐蕃以可乘之机。
[2]威戎:唐朝军事建制,即威戎军,位于鄯州城西北三百五十里。管兵一千人,拥有战马五十匹。 定戎:唐朝军事建制,即定戎军,位于石堡城北,相当于今宁夏海原干盐池。 宣威:唐朝军事建制,即宣威军,位于今青海西宁北。 制胜:唐朝军事建制,即制胜军,又作“制胜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置。在今青海西宁西,隶属于鄯州。唐肃宗至德初,其地入吐蕃。 金天:唐朝军事建制,即金天军,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置。位于廓州(治今青海尖扎北)西南一百四十里。相当于今青海贵德东北黄河东南岸。唐代宗广德之后,其地入吐蕃。 天成:唐朝军事建制,即天成军,位于河州(治今甘肃临夏)西八十里索恭川。 百谷城:地名。位于廓州(治今青海尖扎北)东南八十里。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于此置武宁军。相当于今青海贵德西南。 雕窠(kē)城:地名。位于河州(治今甘肃临夏)西一百多里。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于此置振威军。相当于今青海同仁境内。
【译文】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吐蕃攻陷了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军,攻陷了石堡城、百谷城、雕窠城。
【原文】
二载冬十月,吐蕃陷西平。
【译文】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冬十月,吐蕃攻陷了西平郡。
【原文】
乾元元年。吐蕃陷河源军[1]。
【注文】
[1]河源军:唐朝军事建制。位于鄯州城西一百二十里。管兵四千人,拥有战马六百五十匹。
【译文】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吐蕃攻陷了河源军。
【原文】
上元元年。吐蕃陷廓州[1]。
【注文】
[1]廓州:地名。治广威(今青海尖扎北),辖广威、达化、米川县,相当于今青海尖扎北、贵德东、循化西黄河北岸。
【译文】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吐蕃攻陷了廓州。
【原文】
宝应元年建寅月甲辰,吐蕃遣使请和。
【译文】
宝应元年(762年)正月甲辰(二十三日),吐蕃派遣使者向唐廷请求议和。
【原文】
代宗广德元年夏四月,郭子仪数上言:“吐蕃、党项不可忽,宜早为之备。”辛丑,遣兼御史大夫李之芳等使于吐蕃,为虏所留,二年乃得归。
【译文】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夏四月,郭子仪屡次向皇帝进言:“吐蕃、党项是不容忽视的力量,我们应当早点做好防御它们的准备。”辛丑(二十八日),代宗派遣兼御史大夫李之芳等出使吐蕃。唐朝的使者都被吐蕃扣留了,直到广德二年(764年)才得以返回。
【原文】
秋七月,吐蕃入大震关,陷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1]。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2]。开元中,置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诸节度使以统之,岁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供糗粮,设监牧,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3]。及安禄山反,边兵精锐者皆征发入援,谓之行营,所留兵单弱,胡虏稍蚕食之[4]。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矣[5]。
【注文】
[1]大震关:地名。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置,位于今甘肃清水东北小陇山,本名陇关。相传汉武帝至此遇雷震,故名。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命李晟(shèng)出大震关,破吐蕃于临洮(táo)(今甘肃临潭),即此。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陇州(今陕西陇县)防御使薛逵(kuí)东徙三十里于今陕西陇县西北固关,改名安戎关。时人因称大震为故关,安戎为新关。 兰:地名。即兰州,治五泉(今甘肃兰州),辖五泉、广武县,相当于今甘肃兰州、永登东南。 廓:地名。即廓州。 河:地名。即河州,治枹(fú)罕(今甘肃临夏),辖枹罕、凤林、大夏县,相当于今甘肃临夏及附近地区。 鄯:地名。即鄯州。 洮(táo):地名。即洮州,治临潭(今甘肃临潭),辖临潭县,相当于今甘肃临潭。 岷:地名。即岷州,治溢乐(今甘肃岷县),辖溢乐、和政、祐川县,相当于今甘肃岷县及附近地区、宕(dàng)昌西北。 秦:地名。即秦州,治上邽(guī)(今甘肃天水),辖上邽、成纪、伏羌、陇城、清水县。 成:地名。即成州,治上禄(今甘肃礼县西南),辖上禄、长道、同谷县,相当于今甘肃礼县西南、礼县东北长道镇、成县。 渭:地名。即渭州,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南),辖襄武、陇西、鄣(zhāng)县、渭源县,相当于今甘肃陇西东南、漳县西南、渭源东北渭河北岸。 河西、陇右之地:地区名。即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的辖地。这两个节度使辖区内的河西走廊,系唐朝本土通往西域地区的重要通道。控制河西走廊,唐廷才能有效管辖西域地区。河西走廊落入吐蕃之手,就意味着唐朝在西域地区的行政建置以及建立的所有军政机构都变成“飞地”。这一地区的军政机构必须绕道北部草原(回纥汗国控制的地区)才能与唐中央政府联系,非常不方便。
[2]武德: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在位期间所用年号,共计九年,即公元618年至626年。 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狭义的西域指今甘肃敦煌以西至新疆全区。广义的西域则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北非及东欧部分地区。二者的范围因中国历代中原王朝政治军事力量西及的程度而有差异。唐代的西域包括天山南、北部,及中亚一部分地区,在西域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在欧亚海上交通畅通以前,通过西域地区的“丝绸之路”长期是中西交通的要道。 都督:这里指唐朝在西域地区设置的羁(jī)縻(mí)府、州、县的都督。羁指马笼头;縻指牛缰绳。引申为笼络、控制。唐朝在归附于中央的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县,作为地方行政单位。中央任命各族的部落首领为羁縻府、州、县的军政长官,称都督,都世袭,享有很大的自主权。羁縻府、州、县的户籍不上报中央的户部,也不承担赋税。仅仅有时向天子有所贡献。 府、州、县:这里指唐朝在西域地区设置的羁縻府、州、县。
[3]陇右:即陇右节度使,唐朝使职。 北庭:即北庭节度使。 山东:崤(xiáo)山以东地区,大致相当于北齐的统治区域,唐代的河北地区。 糗(qiǔ):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 监牧:唐朝使职,即监牧使,又称“群牧”。负责掌管全国各地饲养官马、牲畜繁育等事务。
[4]安禄山(703—757年):唐朝叛将,“安史之乱”的发动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本姓康,名轧荦(luò)山。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粟特胡人安延偃,改姓名为安禄山。他骁勇善战,通多种民族语言,曾任互市牙郎(负责管理边疆地区各族的交易市场)。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养子,后又因功被授予营州都督、平卢节度。他用重金贿赂朝廷派来的官员,博得玄宗的宠信。天宝初年,他被提升为范阳(治今北京)、平卢(治今辽宁朝阳)、河东(治今山西太原)节度使。他多次击退来自东北的契丹、奚等族的进攻,被玄宗倚重为安边长城。他每次到长安,都对玄宗、杨贵妃、宰相李林甫、杨国忠等谄媚奉迎。玄宗对他也赏赐重金、宅第,封东平郡王。天宝十四载(755年),他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率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十五万胡汉兵马起兵叛乱,很快攻下东都洛阳。第二年正月,在洛阳称雄武皇帝,年号圣武,国号燕。不久,攻破潼关,威胁京城长安,玄宗逃奔蜀地。叛军占领长安,烧杀抢掠。不久,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 蚕食:比喻如蚕吃桑叶般侵吞财产或他国国土。
[5]左衽(rèn):衽,衣襟、衣袖。在中国古代,非汉人的服装是前襟向左掩,即左衽,异于中原汉人的衣襟右掩,即右衽。因此,“左衽”常指代非汉人的装束,用之指代受外族的统治。
【译文】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秋七月,吐蕃攻入了大震关,攻陷了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完全夺取了河西、陇右地区。唐朝从唐高祖武德年间开始,一直向周边开拓疆土,地盘连到了西域。唐朝在这些地区都设置都督、府、州、县。唐玄宗开元年间,唐廷在这里设置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节度使来管辖这些都督、府、州、县。每年,朝廷征发山东地区的青壮年男子到这些地区守卫,用丝织品作为军队的经费,在这里开垦屯田,提供干粮,设置监牧使,饲养牛马。唐廷设置军事性质的城堡守卫、巡逻,在一万里的距离都能互相看见。等到安禄山起兵造反,边疆地区的精锐士兵都被征调去平定叛乱了,被称为行营。留在当地驻守的士兵人数少,且都是老弱残兵。吐蕃略微出兵,就将这一地区逐渐吞并。就几年的时间,唐朝西北地区的几十个州相继沦陷,被并入吐蕃的版图。从凤翔府一直往西,从邠州一直往北,都变成外族统治的区域。
【原文】
吐蕃之初入寇也,边将告急,程元振皆不以闻。冬十月,吐蕃寇泾州,刺史高晖以城降之,遂为之乡导,引吐蕃深入。过邠州,上始闻之。辛未,寇奉天、武功,京师震骇。诏以雍王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以御之[1]。
【注文】
[1]雍王适(kuò):即李适(742—805年),后来的唐德宗,公元779年至805年在位。唐代宗的长子,沈氏(后追封为睿真皇后)所生。唐代宗即位之初,李适担任天下兵马元帅,负责领兵讨伐史朝义,平定河北地区。李适即皇帝位之初,寻思改革弊政,罢除各地的贡献,放出一些宫女,禁止宦官贪求。他将租庸税制(唐前期主要税制,以人丁为征税标准)改为两税法(唐后期主要税制,以资产为收税标准,分夏秋季两次征收)。他还打算裁抑地方藩镇势力,但无成效。他以强明自任,却听信谗言。地方上势力强大的藩镇成德、魏博、淄青、卢龙(均在河北地区)先后拒绝听从中央的命令。李适向百姓加征赋税,百姓愁苦,破产不能支。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在京城发动叛乱,李适被迫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第二年,朔方军的将领李怀光又叛乱。后赖李晟等力战,才收复京城。后来,李适又猜忌功臣,姑息藩镇,信任宦官,让宦官统领禁军。他又在税外加税,专意于聚敛财富。他贬斥了一些忠臣,重用奸臣,政局愈加腐败。他死后,葬崇陵(今陕西泾阳西北),加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 元帅:军中主将,总辖军务。唐朝皆以亲王担任元帅,掌征伐。战事结束则解职。元帅为战时最高军事长官,多由亲王挂名,副元帅实际掌管军政。 咸阳:县名。即咸阳县,隶属于京兆府(长安),是隋朝的废县,相当于今陕西咸阳。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置咸阳县。武周天授二年(691年),女皇武则天以其母亲的陵墓在其界,将咸阳县升格。唐中宗重登皇位后,于神龙初年又复旧。
【译文】
吐蕃最初攻入唐境,边疆的将领都向朝廷禀明紧急情况,程元振却都不把这些情况上奏给皇帝。广德元年(763年)冬十月,吐蕃进攻泾州,刺史高晖带着这座城投降了吐蕃。于是他成为吐蕃兵的向导,引导着吐蕃军深入唐朝的内地。吐蕃兵已经过了邠州,代宗才知道这一情况。辛未(初二日),吐蕃兵进攻奉天县、武功县(离都城长安非常近),京城的人都震惊、害怕。代宗下诏,任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兵镇守咸阳县,以抵抗吐蕃军。
【原文】
子仪闲废日久,部曲离散,至是召募,得二十骑而行。至咸阳,吐蕃帅吐谷浑、党项、氐、羌二十余万众,弥漫数十里,已自司竹园渡渭,循山而东[1]。子仪使判官中书舍人王延昌入奏,请益兵,程元振遏之,竟不召见[2]。癸酉,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将精卒二千破吐蕃于盩厔之西[3]。乙亥,吐蕃寇盩厔,月将复与力战,兵尽,为虏所擒。
【注文】
[1]氐(dī):古代族名。商、周及南北朝时期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边区。西汉初年,氐人各部已经自有君长。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灭氐王,在其地置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西南),为氐地设郡县之始。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部分氐人迁居酒泉(今甘肃酒泉)。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又有五万氐人落户于今甘肃、陕西一带,与汉人杂处。两晋时期,氐人苻坚建立前秦,吕氏建立后凉,杨氏建立仇(qiú)池国。在这一时期,氐人大量吸收汉文化,操汉语,着汉服,从汉姓。经济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之后,氐人逐渐融入汉族。 羌:古代族名。最早见于甲骨文卜辞。商周时期又称羌方,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地区,部分与周人杂居,结为婚姻集团,曾助周伐商。春秋时期,位于今陕西地区的秦国向西扩张,驱逐他族,羌人被迫西迁。后来,羌人学会了耕种田地、放牧,其部落始盛。其俗无常居,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畜牧为业。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不立君臣,互不统属。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秦献公时,一部分羌人迁移至赐支河曲(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一带)西数千里。以后,参狼种羌徙武都(今甘肃武威),白马种羌徙广汉(今四川西部),牦牛种羌徙越雟(xī)水下游,忍部羌与舞部羌仍然留在湟水中。西汉初年,湟水下游及祁连山以北诸羌附属于北部强大的游牧帝国匈奴。西汉景帝时,研种羌向汉朝寻求保护,被汉内迁于陇西郡(今甘肃南部和东南部)南部边塞。汉武帝开辟了河西走廊地区,隔绝了羌人和匈奴,置护羌校尉统辖诸羌部落。东汉时期,内迁诸部羌人于陇西(治今甘肃临洮)、汉阳(治今甘肃甘谷)、安定(治今甘肃镇原)、三辅(今陕西渭水流域)等地,与汉族杂居。三国时,曹魏封烧当羌后裔柯迥(jiǒng)为西羌都督,统领各部。十六国时期,柯迥的后代姚苌(cháng)建立后秦。南北朝时,各部羌分别臣属于北魏、北周和南朝。隋唐之际,党项羌强大起来,唐廷赐其首领姓李,分置府、州领护诸羌部落。一部分羌人依附于吐蕃。北宋初年,党项羌的拓跋氏在今宁夏一带建立西夏政权。元代以来,迁入内地的羌人逐渐汉化,甘肃南部、青海、四川西部地区的羌人则多融合于藏族之中。仅岷江上游茂汶(今四川阿坝州茂汶羌族自治县)一带的羌人继续保留。 司竹园:地名,即芒竹。位于今陕西周至东南的竹园。自西汉以后,历代设官管理。
[2]遏(è):阻止,阻拦。
[3]渭北行营兵马使:唐朝使职,负责统领渭水北岸地区的军队。
【译文】
郭子仪赋闲在家、被夺取兵权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他手下的部曲都离开他,散伙了。在这个危急的时刻,郭子仪又出面招募自己原来的部曲,只招募了二十名骑兵。郭子仪只得带着这区区二十名骑兵去打仗。他们到达了咸阳县,而吐蕃率领着二十多万吐谷浑、党项、氐、羌的士兵,布满了几十里地。这批大军已经从司竹园渡过了渭水,顺着山路往东行进。郭子仪派遣判官中书舍人王延昌向朝廷上奏,请求增加士兵。可是宦官程元振却阻拦王延昌,代宗竟然没有召见他。广德元年(763年)十月癸酉(初四日),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率领两千名精锐士兵在盩厔县的西边攻破吐蕃兵。乙亥(初六日),吐蕃进攻盩厔县,吕月将再次竭尽全力与吐蕃军交战。吕月将手下的士兵耗尽了,他被吐蕃兵活捉。
【原文】
上方治兵,而吐蕃已渡便桥,仓猝不知所为,丙子,出幸陕州,官吏藏窜,六军逃散。郭子仪闻之,遽自咸阳归长安,比至,车驾已去。上才出苑门,渡浐水,射生将王献忠拥四百骑叛还长安,胁丰王珙等十王西迎吐蕃[1]。遇子仪于开远门内,子仪叱之,献忠下马,谓子仪曰:“今主上东迁,社稷无主,令公身为元帅,废立在一言耳。”[2]子仪未应。珙越次言曰:“公何不言?”[3]子仪责让之,以兵援送行在[4]。丁丑,车驾至华州,官吏奔散,无复供拟,扈从将士不免冻馁[5]。会观军容使鱼朝恩将神策军自陕来迎,上乃幸朝恩营[6]。丰王珙见上于潼关,上不之责,退至幕中,有不逊语,群臣奏请诛之,乃赐死[7]。
【注文】
[1]苑门:即唐都长安宫城(皇帝日常生活起居之处)以北的三个禁苑(又称西京三苑)之门。禁苑是皇室专属区域,北临渭水,东距浐(chǎn)水。 浐水:一作产水,发源于今陕西蓝田西南的山谷之中,即今陕西灞河支流浐河,号为关中八川之一。 丰王珙(gǒng):即李珙(?—763年),唐玄宗之第二十六子,陈美人(唐朝后宫妃嫔名号,正四品)所生,初名澄。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封为丰王。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改名珙。安禄山叛乱后,天宝十五载(756年),李珙跟随玄宗逃奔蜀地,至扶风郡(治今陕西凤翔),玄宗授李珙武威郡(治今甘肃武威)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支度采访使;以陇西郡太守邓景山为他的副官,兼武威长史、御史中丞,充都副大使。李珙竟不亲自赴任。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入侵,凌逼京城长安。在唐代宗逃奔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陕州)途中,李珙发出狂悖之词,有觊觎(jìyú)皇位的嫌疑。他后到潼关拜见皇帝,词又不顺。群臣担心他作乱,请求皇帝除掉他,于是代宗将他赐死。
[2]开远门:唐都长安城西面的城门。 叱(chì):大声呵斥。
[3]越次:越过原有的等级顺序。
[4]行在:皇帝的所在之地,引申为皇帝行幸之地。
[5]馁:饥饿。
[6]观军容使: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的简称。
[7]潼关:地名。位于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杨家庄附近,当陕西、河南、山西三省的交通要冲,自古为军事重地。
【译文】
代宗刚刚才开始训练士兵,可是吐蕃兵已经渡过了便桥(已经逼近长安)。代宗惊惶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广德元年(763年)十月丙子(初七日),代宗逃离长安城,驾幸陕州。官吏们都藏起来了,或者逃跑了,护卫皇宫的北衙禁军——六军也逃跑、离散了。郭子仪听说了这种情况,急忙从咸阳县回到长安。等他到达长安时,皇帝的车驾已经离开长安了。代宗刚刚出了长安的禁苑门,渡过了浐水,射生将王献忠就率领着四百名骑兵背叛唐朝,回到了长安。他胁迫丰王李珙等十名亲王往西边去迎接吐蕃军。他在开远门内遇见了郭子仪。郭子仪大声呵斥王献忠,王献忠下马,对郭子仪说:“现在主上已经向东边逃走了,国家没有主人,令公(对中书令的尊称)您身为元帅,皇帝的废立不就是您的一句话吗?”郭子仪没有回应。丰王李珙越过原有的等级次序,质问郭子仪:“您为什么不说话?”郭子仪责备了李珙,率领着自己的士兵去援助皇帝行幸之地。丁丑(初八日),代宗的车驾抵达华州,当地的官吏们都逃跑了,再也没有人接待皇帝一行。护卫皇帝的将士们也无法避免遭受冰冻和饥饿。恰逢观军容使鱼朝恩率领着神策军从陕郡前来迎接代宗,代宗于是驾幸鱼朝恩的军营。丰王李珙在潼关见到了代宗,代宗也不责怪他。他退到帐幕之中,口出蛮横的话。各位大臣向皇帝奏请,将李珙杀掉,代宗于是赐他死。
【原文】
戊寅,吐蕃入长安,高晖与吐蕃大将马重英等立故邠王守礼之孙广武王承宏为帝,改元,置百官,以前翰林学士于可封等为相[1]。吐蕃剽掠府库市里,焚闾舍,长安中萧然一空[2]。苗晋卿病卧家,遣人舆入,迫胁之,晋卿闭口不言,虏不敢杀[3]。于是六军散者所在剽掠,士民避乱,皆入山谷。
【注文】
[1]邠(bīn)王守礼:即豳(bīn)王李守礼(672—741年),唐朝章怀太子李贤(唐高宗李治之第六子,武则天所生。在其兄李弘死后被立为太子,后因得罪武则天被废)的次子。本名光仁,唐睿宗垂拱初年改名守礼,封为太子洗马(闲职)。后继承其父的爵位雍王。武后改唐为周,登基称帝,忌恨李唐宗室。守礼因为其父亲的原因而得罪武则天,与唐睿宗李旦的儿子们闭处宫中十多年。武周圣历元年(698年),唐睿宗从皇嗣(即太子)降封相王,许出宫外居住。守礼等开始在宫外居住,改授司议郎中(闲职)。唐中宗重登皇位、恢复李唐江山,守礼也恢复以往的封爵,拜光禄卿。中宗神龙三年(707年),皇帝封守礼之女为金城公主,许嫁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中宗景龙四年(710年),睿宗即皇帝位,依照中宗的遗诏,改封守礼为邠王(即豳王。唐高祖时置豳州,治今陕西彬州。唐玄宗开元年间改称邠州),检校左金吾卫大将军,出为幽州(今北京)刺史,遥兼单于大都护,迁司空(正一品,闲职)。唐玄宗开元初,守礼累为地方州刺史,但他都将地方政事委托给僚属处理,自己唯独寻求享乐,并不实际管事。守礼后来回到京城长安。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死,享年七十岁,赠太尉。 翰林学士:皇帝选取有文学才能的大臣,置于内廷的学士院,以备皇帝随时宣召,撰拟文字。初为文学侍臣,后渐为定制,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及秘书官,侵夺一部分外朝宰相的权力,成为“内相”。
[2]萧然:萧条、冷落、荒凉的样子。
[3]舆: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即车厢,后泛指马车。此处作动词,意为用马车运载。
【译文】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十月戊寅(初九日),吐蕃兵攻入长安。高晖与吐蕃大将马重英等人立已故邠王李守礼的孙子——广武王李承宏(金城公主之侄)为皇帝,改年号,设立了百官,任命前翰林学士于可封等为宰相。吐蕃抢劫、掠夺唐朝的国库、各衙署的仓库,以及民间的财物,焚烧了房屋,长安城中一片荒凉,空无人烟。苗晋卿因为生病而躺在家里的床上休息。吐蕃兵派人用马车将他接来,威胁逼迫他。苗晋卿把嘴巴闭上,不说话,而吐蕃军也不敢杀他。于是,逃散的北衙禁军在经过的路途中抢劫、掠夺,士大夫和平民为了躲避战乱,都逃到山谷中去了。
【原文】
辛巳,上至陕,百官稍有至者。郭子仪引三十骑自御宿川循山而东,谓王延昌曰:“六军将士逃溃者多在商州,今速往收之,并发武关防兵,数日间,北出蓝田以向长安,吐蕃必遁。”[1]过蓝田,遇元帅都虞候臧希让、凤翔节度使高升,得兵近千人。子仪与延昌谋曰:“溃兵至商州,官吏必逃匿而人乱。”使延昌自直径入商州抚谕之。诸将方纵兵暴掠,闻子仪至,皆大喜听命。子仪恐吐蕃逼乘舆,留军七盘,三日乃行,比至商州,行收兵,并武关防兵合四千人,军势稍振[2]。子仪乃泣谕将士以共雪国耻,取长安,皆感激受约束。子仪请太子宾客第五琦为粮料使,给军食[3]。上赐子仪诏,恐吐蕃东出潼关,征子仪诣行在。子仪表称:“臣不收京城无以见陛下。若出兵蓝田,虏必不敢东向。”上许之。鄜坊节度判官段秀实说节度使白孝德引兵赴难,孝德即日大举,南趣京畿,与蒲、陕、商、华合势进击[4]。
【注文】
[1]御宿川:古水名,又称篽(yù)宿川、樊川。位于长安城南。西汉武帝时建为离宫别馆。皇帝居住在其中,故称“御宿”。位于今陕西西安长安区南石砭(biān)峪(yù)。 武关:在今陕西丹凤东南。战国时,秦国在此地置武关。 蓝田:县名。即蓝田县,隶属于京兆府,相当于今陕西蓝田。
[2]七盘:地名,指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的交界处,上有七盘关,是川陕间重要关隘之一。
[3]太子宾客:唐朝太子东宫官,正三品。负责侍从、规谏太子和教导礼仪。从唐玄宗时代开始,皇太子的权力、地位下降,东宫官逐渐成为闲职和虚衔。 第五琦(712—782年):唐玄宗、肃宗、代宗朝的理财名臣。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姓第五,名琦,字禹珪。他年少时担任吏员,以富国强兵术自任。起初,他依附于唐玄宗宠幸的理财大臣韦坚。韦坚被李林甫陷害,失败后,第五琦任须江县(今浙江江山)县丞,北海郡(治今山东青州)录事参军。安禄山叛乱,第五琦跑到蜀地,向玄宗奏事,自请征调江淮地区的税赋,以供应军需。玄宗任命他为勾当(办理、处理之意)江淮租庸使。唐肃宗加第五琦为河南等五道支度使,负责这一区域的财政征收、核算、支出等。第五琦设立榷盐法,由国家专卖食盐,禁止商人私自贩卖食盐。所有生产盐的盐户均隶属于中央的盐铁使,免除他们的杂徭。第五琦的食盐专卖政策改善了唐廷的军需和财政状况。他升迁至户部侍郎,专判度支,掌握了国家的财政大权。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第五琦以本官(即本来的官位户部侍郎,正四品上)加同平章事,带上宰相之衔。他先后铸造以一当十的“乾元重宝”钱,以一当五十的“重轮乾元”钱。这促使民众争相盗铸钱币,米价腾贵,每斗至七千钱,饥饿的百姓相望于道路。第五琦因此事被贬为忠州(治今重庆忠县)刺史。唐代宗时,改京兆尹、户部侍郎,专判度支,再次掌握国家的经济大权,前后领财赋十余年。后来,他因为与大宦官鱼朝恩交往而获罪,被贬为饶州(治今江西鄱阳)、湖州(治今浙江湖州)刺史。后又担任东都留司(唐人称分司东都洛阳者,即在洛阳做官的人,为留司)。 粮料使:唐朝使职。临时负责调拨军粮。
[4]段秀实(719—783年):唐代中期名将。陇州汧(qiān)阳(今陕西千阳)人,字成公。幼读经史,稍长习武,言辞谦恭,朴实稳重,沉厚能断,考中明经(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明经科考察对儒家经典的记忆。考试较容易,录取人数多)。后从军安西,历事高仙芝、封常清,累官折冲都尉。唐肃宗登基,他跟从李嗣业、白孝德征战,积战功为都虞候(节度使府中的官员,负责整肃军纪)、泾州(今甘肃泾川北泾河北岸)刺史。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任北庭四镇行军、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军政修理,恩信服人,吐蕃不敢来攻。唐德宗建中初,他因为反对修筑原州(今宁夏固原)城,杨炎进谗言,他被贬为司农卿,削去兵权,调回长安。后朱泚(cǐ)据长安叛乱,他严辞拒绝与叛军合流,攻击朱泚,于是遇害。 蒲:地名。即蒲州、河东郡、河中府,治河东(今山西永济蒲州镇),辖河东、河西、临晋、解(xiè)县、猗(yī)氏、虞乡、永乐、宝鼎、龙门、闻喜、万泉县。
【译文】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十月辛巳(十二日),代宗到达陕州,稍微有些官员也抵达那里。郭子仪率领着三十名骑兵从御宿川顺着山势向东行进。他对王延昌说:“逃走的北衙禁军的将士们多数都在商州,现在我们迅速前往那里,将他们收编起来,并征发驻守在武关防卫的士兵。几天时间,我们向北出蓝田县,兵锋指向长安,吐蕃军一定会逃跑的。”郭子仪军路过蓝田县,遇见了元帅都虞候臧希让、凤翔节度使高升,收得将近一千名士兵。郭子仪与王延昌商议:“逃兵到达商州,官吏一定会逃走或藏起来,民众会乱起来。”郭子仪派遣王延昌取直道进入商州,抚谕那里的士兵。当时,在商州的各位将领正放任手下的士兵到处抢劫、掠夺。他们听说郭子仪来了,都非常高兴,表示愿意听从郭子仪的命令。郭子仪担心吐蕃兵进逼皇帝,就将军队留在七盘岭,过了三天才离开。等到到达商州,郭子仪在当地收编军队,加上在武关负责防守的士兵共四千人,唐军的势力稍微振作起来。郭子仪于是流着眼泪向将士讲明共同雪国耻,收复长安的道理。将士们听了,都被感动了,表示愿意接受郭子仪的约束。郭子仪请太子宾客第五琦担任粮料使,负责供应军队的粮食。代宗赐予郭子仪诏书,说担心吐蕃兵向东出了潼关,征召郭子仪到行在来。郭子仪向皇帝上表,称:“我不收复京城就没有脸面见陛下。如果我们出兵蓝田县,吐蕃兵一定不敢向东边进攻。”代宗准许了他的请求。鄜坊节度判官段秀实劝说其节度使白孝德率领军队共赴国难。白孝德在当天即大举进兵,急忙向南赶往京城长安及附近地区,与蒲州、陕州、商州、华州的士兵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吐蕃。
【原文】
吐蕃既立广武王承宏,欲掠城中士女、百工,整众归国[1]。子仪使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将二百骑出蓝田观虏势,令第五琦摄京兆尹,与之偕行,又令宝应军使张知节将兵继之[2]。全绪至韩公堆,昼则击鼓张旗帜,夜则多然火,以疑吐蕃[3]。前光禄卿殷仲卿聚众近千人,保蓝田,与全绪相表里,帅二百余骑直渡浐水[4]。吐蕃惧,百姓又绐之曰:“郭令公自商州将大军不知其数至矣!”虏以为然,稍稍引军去。全绪又使射生将王甫入城,阴结少年数百,夜击鼓,大呼于朱雀街,吐蕃惶骇,庚寅,悉众遁去[5]。高晖闻之,帅麾下三百余骑东走,至潼关,守将李日越擒而杀之。
【注文】
[1]百工:又称百官、多工。指具体负责各类工程、营造事务的工匠。
[2]左羽林大将军:唐朝禁军将领。 摄:暂时代理。在唐朝,“检校”“摄”“判”“知”这些职任多系特命,运用灵活。任职者的官品与所委事任之间多有差距,所“摄”“知”的事务都不是其本来的官位之职责,即“越局”“出位”掌他职,属临时差遣官。皇帝常以此表示对某人的倚重或对某事的重视。 宝应军使:唐朝使职,负责统领宝应军。宝应军为唐朝禁军。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李亨病危,张皇后想趁此机会夺取权力。太子李豫(后来的唐代宗)和大权在握的宦官李辅国等率领着衙前射生军进入皇宫,杀死张皇后,因赐号“宝应功臣”,其军亦名“宝应射生”,又称“宝应军”。
[3]韩公堆: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然:同“燃”。
[4]光禄卿:唐朝职事官,即光禄寺卿。
[5]朱雀街:唐都长安城中央的大街。系皇城的正南门——朱雀门正对的大街。这条大街将长安城分为东、西两部分。
【译文】
吐蕃既然已经立了广武王李承宏为皇帝,想掠夺长安城中的女子、各类工匠,整顿好队伍,然后回国。郭子仪派遣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率领两百名骑兵出蓝田县,以侦察敌军的形势,命令第五琦暂时代理京兆尹之职,与长孙全绪一道行动。郭子仪又命令宝应军使张知节率领军队跟在后面。长孙全绪到达韩公堆,白天敲打战鼓、张扬旗帜,夜间则燃起很多火堆,采用这种方式来迷惑吐蕃。前任光禄寺卿殷仲卿聚集了将近一千人,保卫蓝田县,与长孙全绪互相为表里,率领着两百多名骑兵直接渡过了浐水。吐蕃兵害怕了,老百姓又欺骗他们:“郭令公(即郭子仪)从商州率领着大部队来了,我们不知道确切数字!”吐蕃兵对此信以为真,逐渐率领着军队撤退。长孙全绪又派遣射生将王甫进入长安城中,暗中交结几百名少年,夜间敲打战鼓,在长安城中央的朱雀街大声呼喊。吐蕃军惊慌失措、感到恐惧,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庚寅(二十一日),吐蕃兵全军撤退。高晖听说了这一情况,就率领着手下三百多名骑兵往东逃窜。他们抵达潼关,守卫在此地的军将李日越抓住了他,并将他杀死。
【原文】
壬辰,诏以元载判元帅行军司马,以第五琦为京兆[尹]。癸巳,以郭子仪为西京留守[1]。甲午,子仪发商州。
【注文】
[1]西京留守:唐朝官名。西京指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唐代的京城、陪都皆置留守、副留守,掌管京城、陪都的军政大事。皇帝不在西京长安时,则留守京城的亲王或大臣临时担任留守,称“西京留守”,皇帝回京则罢之。陪都(包括东都洛阳、北都太原)也设留守,系常设官。
【译文】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壬辰(二十三日),代宗下诏,任命元载为判元帅行军司马,任命第五琦为京兆尹。癸巳(二十四日),代宗任命郭子仪为西京留守。甲午(二十五日),郭子仪从商州出发(赶赴京城)。
【原文】
己亥,以鱼朝恩部将皇甫温为陕州刺史,周智光为华州刺史。
【译文】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己亥(三十日),任命鱼朝恩的部将皇甫温为陕州刺史,周智光为华州刺史。
【原文】
吐蕃入寇,骠骑大将军、判元帅行军司马程元振不以时奏,致上狼狈出幸。上发诏征诸道兵,李光弼等皆忌元振居中,莫有至者,中外咸切齿而莫敢发言。太常博士柳伉上疏,以为:“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劫宫闱,焚陵寝,武士无一人力战者,此将帅叛陛下也[1]。陛下疏元功,委近习,日引月长,以成大祸,群臣在廷,无一人犯颜回虑者,此公卿叛陛下也[2]。陛下始出都,百姓填然,夺府库,相杀戮,此三辅叛陛下也[3]。自十月朔召诸道兵,尽四十日,无只输入关,此四方叛陛下也。内外离叛,陛下以今日之势为安邪,危邪?若以为危,岂得高枕,不为天下讨罪人乎[4]!臣闻良医疗疾,当病饮药,药不当病,犹无益也。陛下视今日之病,何繇至此乎[5]?必欲存宗庙社稷,独斩元振首,驰告天下,悉出内使隶诸州,持神策兵付大臣,然后削尊号,下诏引咎,曰:‘天下其许朕自新改过,宜即募士西赴朝廷;若以朕恶未悛,则帝王大器,敢妨圣贤,其听天下所往。’[6]如此,而兵不至,人不感,天下不服。臣请阖门寸斩以谢陛下。”[7]上以元振尝有保护功,十一月辛丑,削元振官爵,放归田里[8]。
【注文】
[1]犬戎:古代族名,亦作昆夷、绲(gǔn)夷等。古代戎人的一支,分布于今山西、陕西、甘肃东南部。相传曾与夏朝争战七年,后受夏爵命。商初,犬戎游牧于泾水、渭水一带,后迁往岐山,对商朝时服时叛,为商朝西部的劲敌。西周时代,犬戎向周朝纳贡,所排位次在西北。周穆王率兵讨伐过犬戎。后穆王又迁犬戎于太原(今宁夏固原北)。西周末年,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周王室东迁。在春秋时期,犬戎被秦国击败,一部分被迫北迁,一部分与邻族融合。在这里,柳伉借用历史上的犬戎来指代吐蕃,隐喻唐代宗目前的处境类似于当时遭受犬戎攻击的周幽王。 关:这里指玉门关。西汉武帝时置。旧时因西域向中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后来,关址东移至今甘肃安西东双塔堡附近。 宫闱(wéi):帝王的后宫,后妃的住所。后妃。 陵:本义大土山,引申为帝王的坟墓。 寝:古代帝王家的宗庙分为两个部分,后面停放牌位和先人遗物的地方叫“寝”,前面祭祀的地方叫“庙”,合称“寝庙”。
[2]犯颜: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 回虑:改变想法。
[3]填然:形容声势大。 杀戮(lù):大量杀害,屠杀。 三辅:西汉京城长安及附近地区(今陕西中部)的三个长官,亦用以指其所管理的京城及附近地区。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年),让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或称主爵都尉)同治长安城。这三名长官所辖皆京城及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左、右内史、主爵都尉为左冯翊、京兆尹、右扶风,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地区。以后政区划分虽有更改,但直至唐代,习惯上仍称这一地区为“三辅”。
[4]高枕:垫高枕头安心睡觉,形容无所忧虑。
[5]繇(yóu):由,从。
[6]内使:又称“内诸司使”。自中晚唐以来,皇宫内的宦官常常带使职,称为“内使”。内使往往把持军政大权,侵夺原有官僚体制的许多职权。 神策兵:即神策军。 引咎:归过失于自己。 大器:珍贵的器物。比喻有很高的才能、能干大事业的人。引申为能担负重任的人。
[7]阖(hé)门:阖,门扇、门板,泛指门。阖门,指全家。
[8]元振尝有保护功:唐宝应元年(762年),肃宗李亨病危,张皇后企图谋害太子李豫,夺取大权。程元振预先得知了张皇后的阴谋,派兵保护李豫,并与大宦官李辅国等带兵诛杀张皇后。李豫在李辅国、程元振等人的保护和扶持下,得以继承皇位,是为唐代宗。具体过程参见《李辅国用事》。
【译文】
吐蕃进攻唐朝,骠骑大将军、判元帅行军司马程元振不及时将这一重要军情上奏给皇帝,导致代宗非常窘迫地逃离京城。代宗颁布诏书,征召各路的士兵,李光弼等将领都疑忌居于皇宫中指手画脚的程元振,因此没有将领率兵赶到京城。朝廷内外的人士对这种情形无不咬牙切齿地痛恨,但是却没有人敢站出来说真话。太常博士柳伉向皇帝上疏,认为:“犬戎(用古代外族名代称吐蕃)进犯玉门关、经过陇右地区,刀剑上都没有溅血(暗示没有遇见什么抵抗),其大军就攻入京城,抢劫后宫,焚烧陵寝,竟然没有一名武士出来力战,这是将帅背叛了陛下。陛下您疏远元老功臣,亲近小人,时间一长,铸成重大的灾祸,大臣们在朝廷上,却没有一个人敢于冒犯君王的威严,站出来劝陛下您改变想法,这是中央的高级官员背叛了陛下。陛下从出了京城开始,百姓声势浩大地抢夺国家的仓库,成群结队地互相杀人,这是三辅地区的人背叛了陛下。陛下您从十月初一日颁发诏书征召各路士兵,已经快四十天了,却没有一兵一卒赶到京城,这是天下各地的人背叛了陛下。朝廷内外的人都疏离陛下、背叛陛下。陛下认为现在的形势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如果您认为现在情况危急,怎么可以无忧无虑,不去为天下而讨伐罪人呢!我听说好医生能够治疗疾病,针对疾病的情况对症下药。如果所开的药方不能治病,就如同没有功效。陛下认为今天所患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发展到这个地步的?陛下要是想保全宗庙社稷,只有砍下程元振的人头,迅速诏告天下,将皇宫内的宦官都释放出来,让他们归各个州管理,将神策军交给大臣掌管(神策军当时由皇宫内的宦官鱼朝恩掌握),然后削去自己的尊号,下诏归过失于自己,称:‘天下之人允许我改过自新,你们应当立即招募士兵,向西边奔赴朝廷的所在地;如果我所犯的错误还没有悔改,那么如果有能够担负重任之人,我不敢妨碍圣贤之人,听凭天下之人归心于他。’如果陛下您这样做了,仍然没有军队前来,人们没有被感动,天下之人仍然不服,我请求将我的一家满门抄斩,以向陛下谢罪。”代宗念及程元振曾经有保护自己的功劳,广德元年(763年)十一月辛丑(初二日),削去程元振的官爵,将他放逐回乡下。
【原文】
吐蕃还至凤翔,节度使孙志直闭城拒守,吐蕃围之数日。镇西节度使马璘闻车驾幸陕,将精骑千余自河西入赴难[1]。转斗至凤翔,值吐蕃围城,璘帅众持满外向,突入城中,不解甲,背城出战,单骑先士卒奋击,俘斩千计而归[2]。明日,虏复逼城请战,璘开悬门以待之[3]。虏引退,曰:“此将军不惜死,宜避之。”遂去,居于原、会、成、渭之地[4]。
【注文】
[1]镇西节度使:唐朝使职。
[2]持满:拉满弓弦。
[3]悬门:古时城门所设的门闸。平时挂起,有紧急情况时放下,以便加固防守。
[4]原:地名。即原州,治平高(今宁夏固原),辖平高、百泉、萧关、平凉县,相当于今宁夏固原及附近地区、同心东南、甘肃平凉。 会:地名。即会州,治会宁(今甘肃靖远),辖会宁、乌兰县,相当于今甘肃靖远及附近地区。
【译文】
吐蕃兵返回凤翔府,凤翔节度使孙志直关闭了城门,抵抗吐蕃军。吐蕃兵包围凤翔府好几天。镇西节度使马璘听说皇帝驾幸陕州,就率领着一千多名骑兵从河西地区奔向京城周边,攻打吐蕃军,营救唐室。马璘转战至凤翔府,恰好碰上吐蕃兵包围凤翔。马璘率领着士兵拉满弓弦,向着城外,突进城中,不脱身上的铠甲,背对着城墙,去攻打吐蕃兵。他独自一人骑着马,冲在军队的最前面,奋力攻击敌人,俘获和斩杀了上千名敌军的士兵,然后回军。第二天,吐蕃兵再次逼近凤翔城,请求开战。马璘打开了悬门以等待敌军。吐蕃兵撤退了,说:“这位将军不怕死,我们应当避开他。”于是,吐蕃军逃走了,停留在原州、会州、成州、渭州一带。
【原文】
十二月丁亥,车驾发陕州。左丞颜真卿请上先谒陵庙,然后还宫,元载不从[1]。真卿怒曰:“朝廷岂堪相公再坏邪!”载由是衔之。甲午,上至长安,郭子仪帅城中百官及诸军迎于浐水东,伏地待罪。上劳之曰:“用卿不早,故及于此。”
【注文】
[1]左丞:即尚书左丞,唐朝职事官。唐初为正四品上,后升至正三品上,又复为正四品上。尚书左丞佐尚书会,总领纲纪;右丞佐仆射,掌钱谷等事。自唐玄宗开元以后,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yè)渐渐成为名誉职务,尚书省的政务实由左丞和右丞主持,实权反而在仆射之上。皇帝的诏书、敕书、制书经过门下省审察后,须经尚书左、右丞复审,左、右丞有权驳回。左、右丞如果加“同平章事”衔,即成为宰相,可以参与国家大政决策。
【译文】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十二月丁亥(十九日),代宗从陕州出发(返回京城长安)。尚书左丞颜真卿请求皇帝先拜谒祖先的陵墓和宗庙,然后再回皇宫,元载不采纳他的建议。颜真卿愤怒地喝道:“怎么容许相公(对宰相的尊称,这里指宰相元载)您再次毁坏朝廷呢!”元载因此对颜真卿怀恨在心。甲午(二十六日),代宗回到长安,郭子仪率领着长安城中的百官及各支军队到浐水的东岸迎接皇帝。他们都俯伏在地上,等待着皇帝降罪。代宗慰劳他们:“我没有早点任用你(指郭子仪),因此才会遭遇这种灾祸。”
【原文】
以鱼朝恩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禁兵,权宠无比。筑城于鄠县及中渭桥,屯兵以备吐蕃[1]。以骆奉仙为鄠县筑城使,遂将其兵[2]。
【注文】
[1]鄠(hù)县:县名。隶属于京兆府,相当于今陕西西安鄠邑区。 中渭桥:唐都长安跨渭水有三座桥,东曰东渭桥,中曰中渭桥,西曰西渭桥。
[2]鄠县筑城使:唐朝使职。临时负责鄠县城池的修建、统领当地军队。
【译文】
代宗任命鱼朝恩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辖禁军,鱼朝恩的权势和所得到的恩宠没有人能与之相比。代宗命人在鄠县及中渭桥修筑城池,并在那里驻军,以防备吐蕃。代宗任命骆奉仙为鄠县筑城使,骆奉仙于是统领那里的士兵。
【原文】
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救,于是剑南西山诸州亦入于吐蕃矣[1]。
【注文】
[1]松:地名。即松州,治嘉诚(今四川松潘),辖嘉诚、交川、平康县,相当于今四川松潘及附近地区、黑水县东北。 维:地名。即维州。 保:地名。即保州,治定廉(今四川理县北),辖定廉、归顺、云山县,相当于今四川理县北。归顺、云山二县今地无考。 云山:县名。即云山县,隶属于保州。今地无考。 西川节度使:唐朝使职,即剑南西川节度使、剑南节度使。 高适(约701—765年):唐中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渤海蓨(tiáo)县(今河北景城)人,字达夫,一字仲武。高适少年时四处游荡,为宋州(今河南商丘南)刺史张九皋荐举,授封丘县(今河南封丘)县尉。他辞官游河西地区,哥舒翰荐举他为左骁卫兵曹,充河西节度使府的掌书记,负责起草节度使的文书。安史之乱时,高适官至左拾遗、谏议大夫,成为谏官。他攻打叛乱的永王李璘有功,历任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左散骑常侍,封渤海侯。高适为官宽简廉洁,擅长诗歌创作,题材广阔,谙熟军旅生活,以边塞诗著称。他著有《高常侍集》,所作的《燕歌行》苍凉悲壮,雄浑厚朴。他作古诗体,常用对偶句,讲求声韵,对诗歌发展有影响。高适与另一名边塞诗人岑参齐名,风格一致,并称“高岑”。 西山:山名。指今四川西部的雪山。
【译文】
吐蕃攻陷了松、维、保三州,以及云山新修筑的两座城,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出手相救,于是剑南西山地区诸州都被吐蕃吞并。
【原文】
二年。仆固怀恩反。八月,泾原奏怀恩引回纥、吐蕃十万众[将]入寇,京师震骇。诏郭子仪帅诸将出镇奉天。辛巳,子仪发赴奉天。九月辛亥,以郭子仪充北道邠宁、泾原、河西以来通和吐蕃使,以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玉充南道通和吐蕃使[1]。郭子仪闻吐蕃逼邠州,甲寅,遣其子朔方兵马使晞将兵万人救之。己未,剑南节度使严武破吐蕃七万众,拔当狗城[2]。
【注文】
[1]陈郑、泽潞节度使:唐朝使职。负责陈州(治今河南淮阳)、郑州(治今河南郑州)、泽州(治今山西晋城)、潞州(治今山西长治)地区的军政、财政、监察等事务。
[2]严武(726—765年):唐玄宗、肃宗、代宗朝大臣。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字季鹰,为唐玄宗朝名臣严挺之的儿子。他八岁时,因父亲宠爱小妾、冷落其生母,用锤子将小妾的脑袋击碎。他读书不究其义,因家庭背景而累迁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上,负责监察)。唐玄宗天宝末年,东北军将安禄山起兵叛乱,玄宗逃奔蜀地。严武跟随玄宗入蜀,被提拔为谏议大夫(谏官,正五品上)。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迁黄门侍郎(门下省副官,正四品上)。他与宰相元载关系密切,请求元载引荐他为同列之官,不成。第二年,复为成都尹,剑南节度使。他在当狗城(今四川理县东南)打败七万人的吐蕃军,收复盐川城(今四川理县东),吐蕃兵不敢进犯。他治理蜀地几年,向百姓征收重税,穷奢极欲,赏赐无度,对故人傲慢无礼。 当狗城:地名。位于今四川理县东南。建于唐代,地处白狗羌(羌人的一支)通往剑南西川的道路,故称当狗城。
【译文】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仆固怀恩起兵造反。八月,泾原地区上奏,称仆固怀恩勾结十多万回纥、吐蕃兵,准备进攻唐朝。京城的人都感到震惊、害怕。代宗下诏,命令郭子仪率领诸位将军出兵,镇守奉天县。辛巳(十六日),郭子仪发兵,奔赴奉天县。九月辛亥(十七日),代宗任命郭子仪充当北道邠宁、泾原、河西以来通和吐蕃使,任命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玉充当南道通和吐蕃使。郭子仪听说吐蕃兵已经逼近邠州,甲寅(二十日),他派遣他的儿子朔方兵马使郭晞率领一万名士兵前去营救。己未(二十五日),剑南节度使严武打败七万人的吐蕃军,攻下了当狗城。
【原文】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败吐蕃于宜禄。冬十月,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至邠州。庚午,严武拔吐蕃盐川城[1]。仆固怀恩与回纥、吐蕃逼奉天,京师戒严。
【注文】
[1]盐川城:地名。位于今四川理县东。
【译文】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在宜禄县击败吐蕃兵。广德二年(764年)冬十月,仆固怀恩带领着回纥、吐蕃军到达邠州。庚午(初六日),严武攻下吐蕃控制的盐川城。仆固怀恩联合回纥、吐蕃军逼近奉天县(离长安非常近),京城实行戒严。
【原文】
永泰元年春三月庚戌,吐蕃遣使请和,诏元载、杜鸿渐与盟于兴唐寺。秋九月,仆固怀恩诱回纥、吐蕃数十余万众俱入寇。事见《仆固怀恩之叛》。
【译文】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春三月庚戌(十九日),吐蕃派遣使者向唐廷请求议和。代宗下诏,命元载、杜鸿渐与吐蕃在兴唐寺缔结盟约。秋九月,仆固怀恩引诱十多万回纥、吐蕃军,与他们共同进攻唐朝。事情的经过见《仆固怀恩之叛》。
【原文】
[闰十月],剑南节度使严武以将军崔旰为汉州刺史,使将兵击吐蕃于西山,连拔其数城,攘地数百里[1]。
【注文】
[1]旰:音gàn。 汉州:地名。治雒(luò)县(今四川广汉),辖雒县、德阳、什邡(fāng)、绵竹、金堂县,相当于今四川广汉、德阳、什邡、绵竹、金堂西。 攘(rǎng):侵夺,夺取,偷窃。
【译文】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闰十月,剑南节度使严武任命将军崔旰为汉州刺史,派他率领军队去西山攻打吐蕃兵。崔旰连续攻下了吐蕃的好几座城,夺取了几百里的土地。
【原文】
大历元年春二月己亥,命大理少卿杨济修好于吐蕃[1]。
【注文】
[1]大理少卿:唐朝职事官,即大理寺少卿。
【译文】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春二月己亥(十三日),代宗命大理寺少卿杨济负责与吐蕃修好。
【原文】
二年夏四月庚子,命宰相、鱼朝恩与吐蕃盟于兴唐寺。
【译文】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夏四月庚子(二十一日),代宗命令宰相和鱼朝恩到兴唐寺去与吐蕃订立盟约。
【原文】
九月,吐蕃众数万围灵州,游骑至潘原、宜禄[1]。诏郭子仪自河中帅甲士三万镇泾阳,京师戒严[2]。甲子,子仪移镇奉天。冬十月戊寅,朔方节度使路嗣恭破吐蕃于灵州城下,斩首二千余级,吐蕃引去。
【注文】
[1]潘原:县名。即潘原县,隶属于泾州,相当于今甘肃平凉东泾水北。
[2]河中:这里指河中节度使,唐朝使职。
【译文】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九月,几万名吐蕃兵包围了灵州,吐蕃的游散骑兵已经到了潘原县、宜禄县(离京城长安非常近)。代宗下诏,命郭子仪从河中地区率领三万名身穿铠甲的士兵去镇守泾阳县,京城实行戒严。甲子(十七日),郭子仪迁移到奉天县镇守。冬十月戊寅(初一日),朔方节度使路嗣恭在灵州城下击败吐蕃军,斩获两千多名吐蕃兵的首级,吐蕃军撤退了。
【原文】
三年八月壬戌,吐蕃十万众寇灵武。丁卯,吐蕃尚赞摩二万众寇邠州,京师戒严。邠宁节度使马璘击破之。九月壬申,命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奉天以备吐蕃。壬午,朔方骑将白元光击吐蕃,破之。壬辰,元光又破吐蕃二万众于灵武。凤翔节度使李抱玉使右军都将临洮李晟将兵五千击吐蕃,晟曰:“以力则五千不足用,以谋则太多。”[1]乃将千人兼行,出大震关,至临洮,屠吐蕃定秦堡,焚其积聚、虏堡帅慕容谷种而还[2]。吐蕃闻之,释灵州之围而去。戊戌,京师解严。
【注文】
[1]临洮:地名。即临洮郡、洮州。在此之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地方上的各郡已经改为州。只是因为习惯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有时还称郡。洮州治临潭(今甘肃临潭),辖临潭县,相当于今甘肃临潭及附近地区。 李晟(shèng)(727—793年):唐朝中期著名将领。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人,字良器。有才略,善骑射。十八岁投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军,在陇、蜀之地屡破吐蕃、党项,立下战功,号称“万人敌”。唐德宗建中初年,李晟统领神策军(唐朝后期主要禁军)赴剑南破吐蕃。建中二年(781年),他率军讨伐叛乱的河北藩镇。建中四年(783年),朱泚反于长安,德宗被迫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李晟率军赴援。他顾全大局,与李怀光合力破敌。第二年,李怀光叛乱,德宗奔梁州(今陕西汉中)。李晟与将士同甘共苦,激励将士,浴血奋战,收复长安。李晟的军队军纪严明,士兵们感动得哭泣。他以功任司徒、兼中书令,带宰相衔。德宗回京,给李晟制纪功碑。不久,迁任凤翔、陇右节度使,防御吐蕃。李晟因为盛名而遭人妒忌。德宗贞元三年(787年),被削去兵权,进中书令。虽然带宰相衔,官品极高,但只是例行上朝、请安而已,并无实权。李晟向来仰慕唐太宗朝名臣魏征的直言敢谏。他在朝中议事,必极言得失。他死后,德宗亲自撰文,表示哀悼。
[2]定秦堡:地名。为吐蕃吞并唐朝的土地之后新建的堡垒,位于洮州(治今甘肃临潭)。因为吐蕃有吞并秦土(指代唐朝)的志向,因此命名为定秦堡。位于今甘肃临潭西。
【译文】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八月壬戌(二十一日),吐蕃的十万大军攻打灵武。丁卯(二十六日),吐蕃将领尚赞摩率领两万名士兵攻打邠州,京城实行戒严。邠宁节度使马璘打败了尚赞摩军。九月壬申(初一日),代宗命令郭子仪率领五万名士兵驻守在奉天县,以防备吐蕃军的进攻。壬午(十一日),朔方节度的骑兵将领白元光攻打吐蕃兵,将他们打败。壬辰(二十一日),白元光又在灵武打败了吐蕃的两万大军。凤翔节度使李抱玉派遣其右军都将临洮人李晟率领五千名士兵去攻打吐蕃兵,李晟说:“如果凭借兵力与吐蕃军交战,那么五千名士兵是不够用的。如果凭借谋略与吐蕃军对抗,那么五千名士兵就太多了。”于是,李晟率领着一千名士兵加倍速度赶路,出了大震关,抵达临洮,屠杀了吐蕃的定秦堡内的军民,焚烧了堡内积累的物资,俘虏了镇守定秦堡的统帅慕容谷种,然后回到军营。吐蕃军一听说这一情况,立即就解除了对灵州的包围,逃走了。戊戌(二十七日),京城解除了戒严。
【原文】
冬十一月,郭子仪还河中。元载以吐蕃连岁入寇,马璘以四镇兵屯邠宁,力不能拒,而郭子仪以朔方重兵镇河中,深居腹中无事之地,乃与子仪及诸将议,徙璘镇泾州,而使子仪以朔方兵镇邠州,曰:“若以边土荒残,军费不给,则以内地租税及运金帛以助之。”诸将皆以为然。十二月己酉,徙马璘为泾原节度使,以邠、宁、庆三州隶朔方[1]。璘先往城泾州,以都虞候段秀实知邠州留后[2]。
【注文】
[1]泾原节度使:唐朝方镇泾原节度的长官。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置泾原节度使,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领泾州、原州(今宁夏固原)。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兼领四镇(指安西四镇)、北庭行军节度使。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增领渭州(今甘肃陇西东南)。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又增领武州(今甘肃武都附近),号彰义军。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所并。 邠:地名。即邠州。 宁:地名。即宁州,治定安(今甘肃宁县),辖定安、彭原、真宁、定平、襄乐、丰义县。 庆:地名。即庆州,治安化(今甘肃庆阳),辖安化、乐蟠、合水、马岭、方渠、同川、延庆、怀安、华池、洛源县。
[2]知邠州留后:暂时负责邠州长官所掌管的事务。
【译文】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冬十一月,郭子仪回到河中节度使的辖地。元载认为吐蕃连年进攻唐朝,马璘依靠着安西四镇的兵力驻守在邠宁地区,凭借这些力量并不能抵抗吐蕃的进攻,可是郭子仪统领着朔方节度的大量士兵,驻守在河中地区,处于没有什么战争的中原腹心之地。于是,元载与郭子仪及各位将领商议,提出将马璘调到泾州去镇守,而让郭子仪率领着朔方兵去守卫邠州。元载说:“如果你们认为边疆地区荒凉、残破,军费不够用,朝廷就用在内地征收来的租税以及运输黄金、丝织品来援助你们。”各位将领听了,都认为这项措施可行。十二月己酉(初九日),朝廷调马璘为泾原节度使,将邠、宁、庆三州(恰好是邠宁节度所领之州)划归朔方节度使管辖。马璘先率兵到泾州城,任命都虞候段秀实知邠州留后。
【原文】
初,四镇、北庭兵远赴中原之难,久羁旅,数迁徙,四镇历汴、虢、凤翔,北庭历怀、绛、鄜然后至邠,颇积劳弊[1]。及徙泾州,众皆怨诽。刀斧兵马使王童之谋作乱,期以辛酉旦警严而发[2]。前夕,有告之者。秀实阳召掌漏者怒之,以其失节,令每更来白,辄延之数刻,遂四更而曙,童之不果发[3]。秀实欲讨之,而辞迹未露,恐军中疑其冤。告者又云“今夕欲焚马坊草,因救火谋作乱”。中夕,火果发。秀实命军中行者皆止,坐者勿起,各整部伍,严守要害。童之白请救火,不许。及旦,捕童之及其党八人,皆斩之。下令曰:“后徙者族,流言者刑。”[4]遂徙于泾。
【注文】
[1]北庭:即北庭都护府,唐朝的军政建制。 羁(jī)旅:长久寄居他乡。 汴:地名。即汴州,治浚(jùn)仪(今河南开封),辖浚仪、开封、尉(yù)氏、陈留、封丘、雍丘县,相当于今河南开封、尉氏、封丘、杞县。 怀:地名。即怀州,治河内(今河南沁阳),辖河内、武德、武陟(zhì)、修武、获嘉县,相当于今河南沁阳及附近地区、武陟南、修武、获嘉。 鄜(fū):地名。即鄜州。
[2]刀斧兵马使:唐代使职,为节度使府的重要武职幕僚。负责掌管手持刀斧的士兵,握有兵权,属于具有专门职能的兵马使。 警严:在天快要亮之时严鼓以警示众人。
[3]掌漏者:古代用漏壶计时,掌漏者为掌管漏壶(即时间)的人。 刻:古代计时单位。一昼夜共一百刻。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曙:天刚亮。
[4]族:古代一种残酷的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
【译文】
起初,安西四镇、北庭兵走远路前来中原拯救唐室,长期寄居他乡,迁移过好几次。安西四镇的士兵曾经迁移到汴州、虢州、凤翔府,北庭节度的士兵曾经迁移到怀州、绛州、鄜州,然后到达邠州。这些士兵因为长途跋涉,感到非常劳累、困顿。等再命令他们迁移到泾州,大家产生怨恨,并对这项举措提出非议。刀斧兵马使王童之密谋作乱,他与其党徒约好了在大历三年(768年)十二月辛酉(二十一日)天一亮就严鼓以警示(作为信号)。在王童之作乱的前一天晚上,有人告发了他的阴谋。段秀实假装召来负责掌管漏壶的人,愤怒地责骂他,责备他不称职,命令他每一更都必须来向自己禀报情况。掌管漏壶的人每次一来,段秀实都拖延他好几刻时间。于是,到了四更,天亮了。王童之果然没有作乱。段秀实想征讨王童之,可是王童之并没有显现出作乱的任何痕迹。段秀实担心就这样处置王童之,军队中的士兵会怀疑他被冤枉了。告密的人又称“今天晚上(王童之)想焚烧马坊内的草料,趁着救火的时机作乱”。夜深之时,果然出现大火。段秀实命令军队中正在走路的士兵停步,坐下的士兵不要站起来,各自整顿好队伍,严格把守要害地区。王童之向段秀实禀明了火灾情况,请求救火,段秀实不允许。等到天亮,段秀实抓获了王童之及其党羽,共八人,将他们全部杀掉。段秀实向军中下令:“落在后面(向泾州)迁移的士兵,灭全家,胆敢散布流言的士兵一律处斩。”这样,大家都迁移到泾州了。
【原文】
癸亥,西川破吐蕃万余众[1]。
【注文】
[1]西川:即剑南西川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唐朝使职。
【译文】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十二月癸亥(二十三日),剑南西川节度使的军队打败了吐蕃上万人的大军。
【原文】
四年秋九月,吐蕃寇灵州,丁丑,朔方留后常谦光击破之[1]。冬十月,常谦光奏“吐蕃寇鸣沙,首尾四十里”。郭子仪遣兵马使浑瑊将锐兵五千救灵州,子仪自将进至庆州,闻吐蕃退,乃还。
【注文】
[1]朔方留后:即朔方节度留后,暂时负责朔方节度使所掌管的事务。
【译文】
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秋九月,吐蕃进攻灵州,丁丑(十二日),朔方节度留后常谦光率兵打败了吐蕃军。冬十月,常谦光向朝廷上奏,称“吐蕃兵进攻鸣沙县,其军队从头到尾有四十里长”。郭子仪派遣兵马使浑瑊率领着五千名精兵去营救灵州。郭子仪自己率领着军队行进至庆州,听说吐蕃兵已经撤退,于是领着军队返回。
【原文】
五年秋九月,吐蕃寇永寿。
【译文】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秋九月,吐蕃进攻永寿县。
【原文】
六年夏四月,吐蕃请和。庚辰,遣兼御史大夫吴损使于吐蕃。秋九月,吐蕃下青石岭,军于那城;郭子仪使人谕之,明日引退[1]。
【注文】
[1]青石岭:地名。位于原州(今宁夏固原)之西。 那城:地名。位于原州(今宁夏固原)花石川。
【译文】
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夏四月,吐蕃请求议和。庚辰(二十四日),唐朝派遣兼御史大夫吴损出使吐蕃。秋九月,吐蕃兵下了青石岭,在那城驻军。郭子仪派人向吐蕃军讲明利害关系,第二天,吐蕃兵撤退了。
【原文】
七年夏四月,吐蕃五千骑至灵州,寻退。
【译文】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夏四月,吐蕃的五千名骑兵到达灵州,不久又退走了。
【原文】
八年冬十月,灵州破吐蕃万余众。吐蕃众十万寇泾、邠,郭子仪遣朔方兵马使浑瑊将步骑五千拒之。庚申,战于宜禄。瑊登黄萯原望虏,命据险布拒马以备其驰突[1]。宿将史抗、温儒雅等意轻瑊,不用其命。瑊召使击虏,则已醉矣。见拒马,曰:“野战乌用此为!”[2]命撤之。叱骑兵冲虏陈,不能入而返。虏蹑而乘之,官军大败,士卒死者什七八,居民为吐蕃所掠千余人[3]。
【注文】
[1]黄萯(fù)原:地名。黄萯,草名。黄萯原位于今陕西长武北。其地多黄萯草,因以名原。 拒马:一种木制的可以移动的障碍物,是一种障碍器材。夏商周三代便有了早期拒马,即将木柱交叉固定成架子,架子上镶嵌刀、刺。当时用以堵门,阻止行人通过。后来用于战斗,以阻止和延迟敌人的行动,并可杀伤敌人。
[2]乌:无,没有。
[3]蹑(niè):踩,踏;追踪,跟随。
【译文】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冬十月,灵州击败了吐蕃的上万人大军。吐蕃十万大军进攻泾州、邠州,郭子仪派遣朔方兵马使浑瑊率领五千名步兵和骑兵去抵御吐蕃的进攻。庚申(十八日),双方在宜禄县交战。浑瑊登上黄萯原,观察敌情,命令依靠险要的地势布置拒马,以防备吐蕃骑兵的突然快速攻击。久经沙场的将领史抗、温儒雅等看不起浑瑊,不听从浑瑊的指挥。浑瑊征召他们,让他们率兵攻打吐蕃军。那时,他们已经喝醉了。这些将领看见了拒马,说:“在田野之中打仗,根本用不着这些东西!”便命令将拒马都撤掉。他们大声呵斥骑兵,命令他们冲向敌军的阵营。唐军无法冲入敌营而返回。吐蕃军跟随着他们,乘机向唐军发起进攻,唐军遭遇惨败,十分之七八的士兵都战死了,被吐蕃掠夺走的居民达一千多人。
【原文】
甲子,马璘与吐蕃战于盐仓,又败[1]。璘为虏所隔,逮暮未还。泾原兵马使焦令谌等与败卒争门而入[2]。或劝行军司马段秀实乘城拒守,秀实曰:“大帅未知所在,当前击虏,岂得苟自全乎!”[3]召令谌等让之曰:“军法,失大将,麾下皆死。诸君忘其死邪!”令谌等惶恐拜请命。秀实乃发城中兵未战者悉出,陈于东原,且收散兵,为将力战状。吐蕃畏之,稍却。既夜,璘乃得还。
【注文】
[1]盐仓:地名。位于今甘肃泾川西。
[2]谌:音shèn。
[3]苟:姑且,暂且。
【译文】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十月甲子(二十二日),马璘在盐仓与吐蕃兵交战,又战败了。马璘的部队被敌军隔断了,等到傍晚都还没有回到军营。泾原兵马使焦令谌等与战败的士兵争先恐后地进入军营之门。有人劝行军司马段秀实依靠着城楼抵抗敌军、守卫,段秀实却说:“还不知道大帅(指马璘)在什么地方,我们当前正需要攻打敌人,怎么可以寻求暂时的自我保全呢!”段秀实召来焦令谌等人,责备道:“按照军法,如果丧失了军中的大将,其部下都得处死。难道你们都忘了这是死罪吗!”焦令谌等人感到惊恐,向段秀实叩拜,请求他下命令,展开行动。段秀实于是征发城中没有打过仗的所有士兵,在城东边的原野上排好了阵营,并且收集起散失的士兵,做出要与吐蕃军力战的样子。吐蕃兵(看到这种阵势)害怕了,稍微向后退却了一些。已经到了夜里,马璘才回到军营。
【原文】
郭子仪召诸将谋曰:“败军之罪在我,不在诸将。然朔方兵精闻天下,今为虏败,何策可以雪耻?”莫对。浑瑊曰:“败军之将,不当复预议,然愿一言今日之事,惟理瑊罪;不则再见任。”子仪赦其罪,使将兵趣朝那[1]。虏既破官军,欲掠汧、陇[2]。盐州刺史李国臣曰:“虏乘胜必犯郊畿,我掎其后,虏必返顾。”[3]乃引兵趣秦原,鸣鼓而西[4]。虏闻之,至百城,返,浑瑊邀之于隘,尽复得其所掠[5]。马璘亦出精兵袭虏辎重于潘原,杀数千人,虏遂遁去[6]。
【注文】
[1]朝(zhū)那(nuó):地名。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
[2]汧(qiān):山名。即汧山,亦称吴山、岳山、吴岳山、镇西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 陇:山名。即陇山,亦称陇坻(dǐ)、陇坂(bǎn)、陇首,即今陕西宝鸡市、陇县与甘肃清水、张家川诸县之间的陇山。为关中西部的险要之处。
[3]盐州:地名。治五原(今陕西定边),辖五原、兴宁县,相当于今陕西定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北大池附近。 李国臣:生卒年不详,唐朝中期军将。河西人,本姓安。因战功迁中郎将。后为朔方节度的将领,积累战功升至云麾大将军,赐姓李。他跟从李光弼守卫河阳城(指河阳三城——北城、中潬(tān)城、南城),累封临川郡王。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为盐州刺史。死后赠扬州大都督。 掎(jǐ):拖住,牵引。
[4]秦原:地名。指秦州(治今甘肃天水)清水县的秦亭、秦谷。
[5]百城:地名。即泾州(治今甘肃泾川北)灵台之百里城。
[6]辎(zī)重:古代军事中的用语,表示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译文】
郭子仪召来各位将领,一同商议对敌策略:“战败应该归罪于我,不该归罪于各位将领。可是朔方节度的军队精锐是闻名于天下的,现在被吐蕃兵打败了,有什么计策可以洗刷耻辱呢?”大家都无法回答。浑瑊说:“我是一名打了败仗的将军,本来不应当再提出什么计策。但是,我愿意谈谈今天的战况。只有治我的罪,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不会再担任这一职务。”郭子仪赦免了浑瑊的罪,派他率军赶赴朝那。吐蕃军既然已经打败了唐军,就想掠夺汧州、陇州。盐州刺史李国臣说:“敌人乘胜,一定会侵犯郊区和附近地区,我拖住敌军的后腿,敌军一定会有所顾忌,率兵返回。”于是,李国臣率兵赶赴秦原,击打战鼓,向着西边行军。敌军看到这种情况,到达百城,又返回了。浑瑊在狭小的关口拦击吐蕃兵,重新夺回吐蕃军抢掠的东西。马璘也派出精兵到潘原县去偷袭吐蕃军的后勤物资,杀了几千名吐蕃兵,吐蕃兵于是逃走了。
【原文】
初,元载尝为西州刺史,知河西、陇右山川形势[1]。是时吐蕃数为寇,载言于上曰:“四镇、北庭既治泾州,无险要可守。陇山高峻,南连秦岭,北抵大河[2]。今国家西境尽潘原,而吐蕃戍摧沙堡[3]。原州居其中间,当陇山之口,其西皆监牧故地,草肥水美,平凉在其东,独耕一县,可给军食[4]。故垒尚存,吐蕃弃而不居。每岁盛夏,吐蕃畜牧青海,去塞甚远,若乘间筑之,二旬可毕。移京西军戍原州,移郭子仪军戍泾州,为之根本。分兵守石门、木峡,渐开陇右,进达安西,据吐蕃腹心,则朝廷可高枕矣。”[5]并图地形献之,密遣人出陇山商度功用[6]。会汴宋节度使田神功入朝,上问之,对曰:“行军料敌,宿将所难,陛下奈何用一书生语,欲举国从之乎?”[7]载寻得罪,事遂寝。
【注文】
[1]西州:地名。治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辖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县,相当于今新疆吐鲁番及附近地区、鄯善及附近地区、托克逊。
[2]秦岭:山脉名。为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主体位于陕西南部与四川北部交界处,呈东西走向,长约一千五百公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还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大河:指黄河。
[3]摧沙堡: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4]平凉:县名。即平凉县,隶属于原州,相当于今甘肃平凉。平凉西南即龙山之重要关口——六盘关。
[5]石门:即石门关。位于原州(治今宁夏固原)境内。 木峡:即木峡关。位于原州(治今宁夏固原)西南。
[6]商度:测量。
[7]汴宋节度使:又称河南节度使,唐朝方镇。
【译文】
起初,元载曾经担任过西州刺史,了解河西、陇右地区的山川形势。当时,吐蕃屡次进攻唐境。元载对皇帝说:“安西四镇、北庭的治所都设在泾州,而泾州并没有险要之地可供防守。陇山高大、陡峭,南边与秦岭相连,北边抵达黄河边。现在,国家西部的边境到了潘原县,而吐蕃兵驻守在摧沙堡。原州居于这两地的中间,正处于陇山的山口。原州的西边都是原来监牧使饲养马匹的地方,草肥沃,水丰沛。平凉县在它的东边,只要在这一个县耕种,就可以供应全军的粮食。原州以前修筑的堡垒还存在,吐蕃兵丢弃了这一地区,不在此地居住。每年盛夏季节,吐蕃人到青海去放牧,离我国的边塞很远。如果我们乘着这一时机修筑原州城,二十天就可以完工。我们将京西军用来守卫原州,调郭子仪军去守卫泾州,作为国家防守的根本。分兵守卫石门关、木峡关,渐渐开启陇右地区,进而将手伸至安西四镇地区,占据吐蕃的腹心地区。这样,朝廷就可以无忧无虑了。”元载还绘制了这一区域的山川形势图,献给皇帝。他秘密派人出陇山,去测量计划修建的原州城地区的地形。正值汴宋节度使田神功到京城拜见皇帝,皇帝向他问起元载所提议的修筑原州城之事,田神功答:“行军打仗、预料敌情,这是久经战场的老将都非常难做的事情,陛下您为什么要采纳一介书生的提议,您想全国的人都听从他的意见吗?”元载不久得罪了皇帝,他的这项提案于是被搁置起来。
【原文】
九年春二月,谏议大夫吴损使吐蕃,留之累年,竟病死虏中。
【译文】
唐代宗大历九年(774年)春二月,谏议大夫吴损出使吐蕃。吴损被吐蕃扣留了几年,竟然病死在吐蕃。
(1) 经查对历法,当年二月无己亥日。《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将此事系于“三月己亥”。“二月己亥”当作“三月己亥”。
(2) 考文献记载,“游弈”多作“游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