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止学/止学《贪巧天不佑》原文、注释、赏析

止学《贪巧天不佑》原文、注释、赏析

5.贪巧天不佑【原文】贪巧之功,天不佑也。【译文】贪婪和巧取所得来的功名,上天是不会庇佑的。【解析】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东西,人们会心安理得地享受,有了努力自然就会有收获。相反,拥有贪婪的心而又不懂得勤奋努力地去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自然一事无成,也自然得不到“上天”的庇佑。【主题延伸阅读】务实保长远,贪巧易溃失贪求功名是一种顽疾,贪多贪大往往令人丧失理智,让...

5.贪巧天不佑

【原文】

贪巧之功,天不佑也。

【译文】

贪婪和巧取所得来的功名,上天是不会庇佑的。

【解析】

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东西,人们会心安理得地享受,有了努力自然就会有收获。相反,拥有贪婪的心而又不懂得勤奋努力地去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自然一事无成,也自然得不到“上天”的庇佑。

【主题延伸阅读】

务实保长远,贪巧易溃失

贪求功名是一种顽疾,贪多贪大往往令人丧失理智,让人跌入危机四伏的境地而不可自拔,终将导致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因此,我们真正应当采取的态度是:远离贪婪,适可而止,不求虚名,谋求长远。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在很多企业领导层广泛流传的一句口头禅,它一方面反映了创业者的创业激情和敢于突破创新的勇气,但另一方面似乎也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这些创业者在前进的道路上盲目于把企业做大做强、贪求速度和规模的错误心理。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虽然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引发了中国私营企业百舸争流的局面,然而,私营企业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那些规模不断扩大的私营企业在经历鼎盛的辉煌期后接连陷入了垂死挣扎的危险境地。这些企业为什么会遭受如此之命运呢?这也许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到答案。古书上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这揭示了一个事物经历了鼎盛之后必然会走向其反面。

这就像人们的生理现象一样,饿了就想吃东西,饿得难受了,想吃的东西也就越多,馒头可以止饿,但是吃多了也会撑坏肚皮,同样让人难受。同样,一个企业如果贪求规模、贪求虚名也会招致“大企业病”,这种病症可以要了企业的“命”。正如清华紫光老总李志强指出的企业之“怪现象”,那就是“撑死的企业,远比饿死的企业多”。

他说,做企业如同做人,如果把企业的规模比做一个人的个儿,把企业的利润比做一个人的劲儿,那么健康的人应该是高大而有力的。

但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贪求规模的企业只知道疯狂长个,却忘记了积攒力量,结果导致体态臃肿,盛极而衰。

曾经在我国保健品行业创下奇迹的三株公司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由辉煌到沉寂的发展历程,从反面说明了一个企业不能一味地比拼规模,在规模面前不知“止”,企业领导就会因指挥不灵、力不从心而感到头疼。

1994年8月,随着三株口服液的研制成功,三株公司正式成立,当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25亿元。

到了1996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三株的年销售额已经发展到80亿元,业绩达到了辉煌的顶端。此时的三株企业将销售组织发展到全国,一直深入到广阔的农村市场,在中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绝大多数地级市注册子公司600多个,县级地方办事处达2000多个,乡镇一级的工作站则膨胀到13500个。

为了追求高速度,三株广招人马,直接吸纳的就业人员为15万人以上。从此一个高密度覆盖全国各级城市和乡村的销售网络完全建立起来,其规模之大仅次于中国邮政网络。

就当时的经济状况而言,三株足够大了,水几乎已经满了。但是这时,它的管理层开始失去理智,头脑中完全没有“止”的观念,错误地认为只有更大的规模才会有更大的利润,只有不断地做大才能保持自己独有的强势地位和来之不易的名声。所以,从1997年开始,三株开始向医疗、精细化工、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物理电子和化妆品等行业扩展,一口气吞并了20多家制药厂,投资达5亿多元。

然而三株企业的四处扩张并没有为其自身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利益,反倒是随着三株企业组织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重重危机已经逐渐凸显,公司管理上的紊乱已经到了失控的边缘:销售部门浪费现象严重;销售人员腐败事件频繁发生;大量货款滞留在渠道里没有及时返回总部,造成资金大量流失;种种夸大功效、诋毁对手的事件频频发生。公司的营销能力没有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增强,反而急剧下降,使得三株销量出现大幅度滑坡,仅1997年就比上年锐减10个亿。

吴炳新在年终大会上痛陈“十五大失误”,其中包括大企业的“恐龙病”严重以及财务管理出现严重失控等。到1998年,一个年销售额达80亿元的保健品帝国轰然倒塌!

三株企业迅速灭亡的经历与凶猛强悍的恐龙物种灭绝的原因如出一辙。由于恐龙神经系统非常简陋,大脑发出一个行走的指令,需要两分半钟才能传达到它的足部,而足部的一个感觉反射到大脑,也需要同样的时间,这样的反应速度自然难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这让我们想起了《红楼梦》里的一句经典格言,叫“大有大的难处”。这话本来是说贾府家业大,人口众多,管理难度大。用在企业管理上,这话同样成立。企业发展超过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很容易罹患“大企业病”。

所谓大企业病,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在企业管理机制和管理职能等诸方面,不知不觉地滋生出阻滞企业继续发展的种种危机,使企业逐步走向倒退甚至衰败的一种慢性综合病症。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曾对企业的这种病症有过生动的描述:染上“大企业病”的企业,就像一个穿上了很多层毛衣的人,不但体态臃肿,行为愚钝,而且感受不到市场的温度变化。可是,即便这样,许多大企业还是试图套上更多层的毛衣,为使自己显得更大。

这些企业的领导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几乎丧失理性的行为呢?因为他们在功利心的驱使下只知道“进”,只想着把企业的名声搞得更大,赚取更多的利润。企业在获得迅猛发展之后,领导层往往会居功自傲,认为自己掌握了经营企业的成功宝典,只要依照原来的模式复制下去就可以不断做大做强。结果,没有一个企业能靠着单纯的超大规模健康地存活下去。三株公司将保健品行业的运营模式复制到“人才、技术、资金密集”的行业,只知道“进”,不知道“止”,结果根本无法在这些领域取得竞争优势,自然难逃一劫。

在国外,一味贪大,追求虚名死于大企业“恐龙病”的案例也并非鲜见。最近,成立于1908年享誉全球的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这在全球引起了巨大震动。这个曾经作为美国梦象征的百年企业,曾经创下无数奇迹,它一夜之间从神坛跌落到了凡间,宣告这家美国制造业巨擘的霸主时代终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用的破产并非偶然,金融危机只是起到了助燃剂的作用,其真正原因在于通用过度追求贪巧之功引发的“大企业病”造成的种种弊端。

中外这些大企业由盛而衰的经历,从反面告诉我们,当企业四处扩张、膨胀起来之后,知道适可而止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一个企业是这样,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味追求虚名,不做些扎扎实实的工作,也难以成大气候。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