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咏菊花诗词/郑燮《题李鳝红菊册》原文、注释、赏析

郑燮《题李鳝红菊册》原文、注释、赏析

郑 燮题李鳝红菊册①篱菊花开艳,经霜色更红。不畏西风恶,巍然独自雄。【作者简介】郑燮(1693—1765),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绩,口碑甚佳。后因灾为民请赈,触怒上司,告病还乡。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有《郑板...

郑 燮

题李鳝红菊册①

篱菊花开艳,经霜色更红。

不畏西风恶,巍然独自雄。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绩,口碑甚佳。后因灾为民请赈,触怒上司,告病还乡。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有《郑板桥集》。

【注】

①李鳝:即李鱓,清代书画家,江苏兴化人,与郑燮友好,为“扬州八怪”之一。

【评释】

李鱓与郑板桥同为江苏兴化人,又同是著名书画家,关系十分友好。这首诗是郑板桥题写在李鱓所画的红菊册页之上的题画诗。菊花以黄色为贵,其次为白,红菊被诗人吟咏的较少。但这首诗抓住了红菊的特点,写菊花历经秋霜的侵袭之后,色泽亮丽红艳,在视觉上更加鲜妍耀眼,给人一种不畏凛冽秋风、巍然自立的印象。

竹菊图

本为偏篱护菊花,谁知老竹又生芽。

千秋名士原同调,陶令王猷合一家①。

【注】

①陶令:指陶渊明,曾做过彭泽令。王猷:即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子,晋代名士。以爱竹著称,曾经留下“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咏竹名句。

【评释】

郑板桥以善于画竹而著称,这首诗便是题在竹菊图之上。诗人奇思幻想,以亦实亦虚的手法,浑然天成地把竹菊融合在一起,历来为人所推崇。竹子本来是作为篱笆,用来保护菊花的,谁知道插在地上时间长了,居然长出了新芽,竹菊相映成趣,成了一道意想不到的景观。诗人由此发出感慨,竹子和菊花都是文人雅士们常常吟诵的主题,素有名士、隐士之美誉,它们同在一幅画面上,就像爱菊的陶渊明和爱竹的王子猷两位名士千古之下相聚一堂,真是说不出的美妙和谐。这是诗人雅趣之言,但真正志趣相投的知己,未尝不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于精神上是无所阻隔的。梅兰竹菊向来被称作四君子,代表着中国传统文人所崇尚的高洁不俗、坚贞雅致、内敛含蓄等品质,这首咏《竹菊图》的题画诗表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高洁的思想意境。整首诗格调高雅,想象奇幻,极富美感。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