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咏菊花诗词/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原文、注释、赏析

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原文、注释、赏析

苏 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无人惊岁晚,唯有暗蛩悲①。花开涧水上,花落涧水湄②。菊衰蛩亦蛰,与汝岁相期。楚客方多感③,秋风咏江篱。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一直外放做地方官,后贬黄州,司马光主政时,召入京任...

苏 轼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

无人惊岁晚,唯有暗蛩悲①。

花开涧水上,花落涧水湄②。

菊衰蛩亦蛰,与汝岁相期。

楚客方多感③,秋风咏江篱。

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一直外放做地方官,后贬黄州,司马光主政时,召入京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礼部尚书等,并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新派再起后,被贬惠州(今属广东)、琼州(今海南岛),徽宗即位后赦还,翌年卒于常州。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之一,散文、诗、词等均有杰出成就。散文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注】

①暗蛩:夜鸣的蟋蟀。

②湄(méi):河岸,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③楚客:楚地所来之人。

【评释】

这是《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组诗的最后一首,以“蟋蟀”的口吻写其与秋菊在萧瑟秋风中的惺惺相惜之情。嘉祐五年(1060)苏辙来到北宋都城汴京,当时苏轼在京城有一所园子,苏辙便住在这里,兄弟二人得以欢聚、唱和。苏辙写了十首吟咏园中景物的诗,苏轼便写了这组和诗,此为最后一首,是吟咏梦见“蟋蟀悲秋菊”一事的。

此诗先写野菊生长在无人注意的秋涧之边,顾影自怜,独自开放,伴随着时光的流逝。草丛中的蟋蟀与野菊一同感受生命流逝的悲楚,心意相通,互为知己。让人不由得想起《楚辞·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然而野菊惨淡而谢,花瓣不满掬,不堪一餐,如何慰勉心中的忧伤之情呢?

小圃五咏·甘菊

越山春始寒①,霜菊晚愈好。

朝来出细粟②,稍觉芳岁老。

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

晨光虽照耀,秋雨半摧倒。

先生卧不出,黄叶纷可扫。

无人送酒壶,空腹嚼珠宝③。

香风入牙颊,楚些发天藻④。

新荑蔚已满⑤,宿根寒不槁。

扬扬弄芳蝶⑥,生死何足道。

颇讶昌黎翁⑦,恨尔生不早。

【注】

①越山:南方的山。

②细粟:形容甘菊花的花苞非常小,如粟米一样。

③“空腹”句:比喻甘菊花为宝贵之物,无酒可饮,只可空腹而食。

④楚些:《楚辞·招魂》系沿用楚国民间招魂词的形式而写成,故句尾皆有“些”字。后因以“楚些”指招魂歌,亦泛指楚地的乐调或《楚辞》。天藻:造化天成的好诗篇。

⑤新荑:草木嫩芽。蔚:茂盛,繁茂。

⑥扬扬:满足、心情愉快的样子。

⑦昌黎翁:指韩愈。因其郡望为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故称韩昌黎。

【评释】

这首诗作于绍圣二年(1095)。作者此时被远贬岭南惠州,正处于人生的磨难时期,但诗人乐观旷达,仍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甘菊花,是菊花的一种,《本草纲目》引范至能《菊谱序》记载,菊花虽然有多种,但惟有甘菊一种可以食用。诗人先是写甘菊在深秋开放,虽然生长环境不好,但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来抗衡。诗人在赞美甘菊花的顽强意志力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生死何足道。”相比起来,诗人对韩愈在诗中表达的对菊花的看法,未免要提出意见了。韩愈在《秋怀》诗中说:“鲜鲜霜中菊,既晚何用好。扬扬弄芳蝶,尔生何不早”,认为晚开的菊花没有赶上春天,没有什么价值。苏轼对韩愈非常尊崇,但对他有些狭隘的心胸和稍显悲观的人生态度,则颇有微词。这首诗就是很好的例子。这首诗语短意长,寄慨颇深,纪昀评价说这一组诗“语质而味腴,东坡用意之作”,这是符合实际的评价。

赠朱逊之诗

元祐六年九月①,与朱逊之会议于颍②。或言洛人善接花,岁出新枝,而菊品尤多。逊之曰:“菊当以黄为正,余可鄙也。”昔叔向闻鬷蔑一言③,知其为人,予于逊之亦云。

黄花候秋节,远自《夏小正》④。

坤裳有正色⑤,鞠衣亦令名⑥。

一从人伪胜,遂与天力争。

易姓寓非族,改颜随所令。

新奇既易售,粹驳宜相倾⑦。

疾恶逢伯厚⑧,识真似渊明。

君言我所印,世论谁敢评。

愿君为霜风,一扫紫与赪⑨。

【注】

①元祐:宋哲宗的年号,公元1086年至1094年。

②朱逊之:名勃,字逊之,苏轼的朋友。颍: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

③“叔向”句:典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叔向适郑,鬷蔑恶,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而往,立于堂下。一言而善。叔向将饮酒,闻之,曰:‘必鬷明也。……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言不可以已也如是。’遂如故知。”

④《夏小正》:《大戴礼记》的篇名。以虫鱼、草木来标识十二个月的节候,是从《夏小正》开始的。

⑤坤裳:《周易·坤》卦:“六五,黄裳元吉。”所以说黄色是正色。

⑥鞠衣:古代王后六服之一,其颜色是象初生的桑叶般的淡黄色。

⑦粹驳:《荀子》:“粹而王,驳而罢。”

⑧伯厚:指汉代朱震,字伯厚。以个性疾恶如仇而著称,事见《后汉书·陈蕃列传》。

⑨赪(chēnɡ):红色。

【评释】

这是一首颇富政治寓意的诗。诗人在元祐六年(1091)与朱逊之在颍州会谈,主要是为了在陈州开八丈沟泄洪的事。苏轼坚持认为八丈沟不能开掘,否则会带来灾难。可能朱逊之也与苏轼持同样的观点,所以苏轼借这首咏菊花的诗对朱逊之表示了热烈的支持,同时也进一步坚定地明确了自己原来的意见。此诗寄寓深刻,典雅和正,与苏诗那种挥洒自如、纵横恣肆、幽默风趣的典型风格有所不同。

跋王进叔所藏画五首·赵昌四季·寒菊①

轻肌弱骨散幽葩②,真是青裙两髻丫③。

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注】

①赵昌:字昌之,宋代著名画家,善画花果草虫。

②幽葩:地处幽僻的美好花朵。

③青裙:青布裙子,代指古代平民妇女的服装。髻丫:盘于头顶左右两边的发髻。

【评释】

这是一首题画诗,吟咏的是画中的寒菊。寒菊的姿态非常优美,惹人怜爱。“轻肌弱骨”是拟人的手法,说明菊花的幽约纤细之美。寒菊这种隐而不露的含蓄自敛的姿态,让诗人自然地想起了妇女头上的两个发髻,意思是菊花最适宜于点缀在发髻上了。说明菊花和平民女子都有一种共同的朴素、纯真的美。菊花历来为人所称赏,诗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她开放于深秋季节,显得高洁不俗、品节坚贞。正如元稹诗中所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此诗切合意境,虽不著一字,而图画之美尽显,此亦正是诗人之高妙处。

浣溪沙

菊节别元素

缥缈危楼紫翠间①。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②,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注】

①缥缈:朦胧模糊的样子。危楼:高楼。紫翠:形容山色的苍翠。

②璧月:月亮圆满,如同白色的玉璧。琼枝:形容月色的洁白。

【评释】

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九月,作者正在杭州。这是作者在重阳节的时候感物伤怀,写给朋友的一首词篇。重阳节之夜,词人抬头眺望远处湖光山色之间的高楼,夜色朦胧之间,显得隐约模糊,难以分辨。时当佳节,面对菊花、新月,与朋友一起宴饮,应当是很快乐的,为什么词人会发愁呢?因为马上离开杭州,时换物移,人生的漂泊难定,让敏感多情的词人感慨自古以来良辰乐事总是难以周全。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而这些谁又能意识到呢?只有词人独自在月下伤感。皎洁银白的月光洒落夜空,月色是永恒的,而菊花却是岁荣岁枯,每年都展现出新的面貌。至于人呢?当然也随时光生命的流逝,一年比一年苍老。花与月,无论变与不变,都是美好事物的代表,自己飘移不定的人生中,下一站又是何处呢?明年又是和谁一起观月赏花呢?

两年之后的熙宁九年(1076),苏轼又在密州写了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中秋词。与这首咏菊词相比,二词多有相似之处,堪称姊妹篇:一写重阳,一写中秋,一别友人,一思兄弟,都是在佳节之际有感于亲友之情和人生无常之念而创作的。那传颂千古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也应是从此词中的“良辰乐事古难全”一句发展而来的。

定风波

重 阳

与客携壶上翠微①。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②。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注】

①翠微:颜色青翠的山峰。

②云峤:即员峤。古代神话传说中海中的仙山。

【评释】

这首词的另一版本在词题中有“括杜牧之诗”几字,是一首隐括词。元丰三年(1080)重阳节作于黄州。当时苏轼与新任黄州太守一起登栖霞楼饮酒,想起唐代杜牧曾在重阳与友人登高之时写过《九日齐山登高》一诗,于是把诗意用词的方式表述出来,为佳节助兴。杜牧原诗为:“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此诗见前文杜牧诗评注。隐括是古代诗词创作中一种常见的手法,把前人作品改换形式,写成一首新的作品,追求谐趣。由于诗词非一体,苏轼的这种括诗为词的行为,也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

浣溪沙

九月九日

珠桧丝杉冷欲霜①。山城歌舞助凄凉。且餐山色饮湖光。

共挽朱幡留半日②,强揉青蕊作重阳③。不知明日为谁黄。

【注】

①珠桧丝杉:桧树,即圆柏。下雪时桧树的叶子承托着雪,远看如同珍珠;叶子纤细如丝,故名。

②朱幡:汉代郡守的车上有朱幡,苏轼时任杭州太守,职位与郡守相当。此处代指太守之职。

③青蕊:尚未完全开放的花朵。

【评释】

这是两首组词中的第一首。应是写于元祐四年(1089)的重阳节,此时苏轼正在杭州任太守。当时苏轼马上要离任而去,心中有凄凉惆怅之意,在此词中,又借重阳赏菊将愁绪转化为洒脱旷放之情。秋日已到,松柏颜色愈加冷翠,词人与朋友一起在杭州城的湖光山色之中共赏歌舞,共度重阳佳节。然而,由于马上要离杭而去,面前的歌舞非但未能助乐,反而增添了几分凄凉。接下来,词人的情感发生了转变。与其忧戚愁闷地为明天担忧,还不如及时把握当前还在杭州的有限时光,尽情地享受这美丽的山水风光呢!诗人巧妙地借用比喻,以“强揉青蕊作重阳”喻为尽情享受眼前之乐,而“不知明日为谁黄”则是指不远将来词人将要离开杭州的现实。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