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9日星期日
首页/历史文化/咏《梓州工部草堂》诗词

咏《梓州工部草堂》诗词

梓州工部草堂梓州工部草堂,在今绵阳市三台县城内的山冈上。三台县在唐代为梓州治所。杜甫于代宗宝应元年(762)七月,因送严武回京离开成都,后因兵乱留滞川北,到广德二年(764)严武再度镇蜀,才回到成都。其间诗人以梓州为中心,漂泊往返于川北各县,共计一年零八个月,跨三个年头,故诗人有“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的感叹。诗人在梓州期间,多有歌吟,《闻官军收河...

梓州工部草堂

梓州工部草堂,在今绵阳市三台县城内的山冈上。三台县在唐代为梓州治所。杜甫于代宗宝应元年(762)七月,因送严武回京离开成都,后因兵乱留滞川北,到广德二年(764)严武再度镇蜀,才回到成都。其间诗人以梓州为中心,漂泊往返于川北各县,共计一年零八个月,跨三个年头,故诗人有“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的感叹。诗人在梓州期间,多有歌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被人称为“老杜平生第一首快诗”。

相关诗词: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唐·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录一)

老杜平生三草堂,浣花瀼水遥相望。一年梓州暂栖止,携家避难何苍黄。诛茅卜筑向谁所,想象应在牛山傍。绕郭名胜恣游瞩,况有栋宇余齐梁。兜率鹤林暨慧义,金碧为我生荣光。虚空缥缈响清磬,行歌互答声琅琅。是时霜鬓正作客,登楼入望多感伤。留后使君兴不浅,开樽痛饮形骸忘。新诗千首写忠爱,如公自合称诗王。东川何幸得公迹,应与巴蜀相颉颃。朅来驱车访遗址,巍然祠庙尊冠裳。谪仙配享两知己,文章万丈光焰长。春花满面秋菊香,当年对酒神飞扬。只今肸蠁恋兹土,那复乘舟思故乡。

(清·王龙勋《工部草堂》)

乱离自分老殊乡,又向东川筑草堂。

枝上惨红鹃有血,瓮中寒绿蚁留香。

春深官阁云沉壁,雨过郪城柳著行。

只恨收京消息断,孤臣犹有涕沾裳。

(清·曾修五《梓州工部草堂》)

【链接一】李白与梓州

李白青少年时期,曾师从梓州节士赵蕤读书习剑,确立了诗人一生的志向。赵蕤,字大宾,梓州盐亭人。博学多才,长于经术,李白称其为“赵徵君”。唐玄宗屡召之而不就,以隐居著述为乐,后徙居郪县(今三台县)长平山,博考六经诸家注疏异同之旨,尤潜心于《易》,多有阐发。

相关诗词: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唐·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链接二】李商隐与梓州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今属河南)。大和三年(829)为令狐楚辟为幕僚。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三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且入赘王家。后为牛党中人所忌,致使仕途蹭蹬,长期辗转于幕府。大中五年(851)李商隐赴东川(治梓州)幕府,当时河南尹柳仲郢任东川节度使,聘商隐为节度书记,十月改判官,加检校工部郎中。诗人东川所作,最著名的有《筹笔驿》,已引于上文。

相关诗词:

莫叹万重山,君还我未还。

武关犹怅望,何况百牢关。

(唐·李商隐《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

不拣花朝与雪朝,五年从事霍嫖姚。

君缘接座交珠履,我为分行近翠翘。

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

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

(唐·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wenhua/2023053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