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星期二
首页/唐朝/杜甫《望岳》原文、赏析

杜甫《望岳》原文、赏析

望岳①杜甫岱宗夫如何② 齐鲁青未了③造化钟神秀④ 阴阳割昏晓⑤荡胸生曾云⑥ 决眦入归鸟⑦会当凌绝顶⑧ 一览众山小⑨——全唐诗卷216【注释】①岳:指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②岱宗:泰山的尊称。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十《五岳》载,岱,始也;宗,长也。泰山为五岳之首,故称岱宗。③齐鲁:春秋时两个诸侯国,都在山东境内,齐在泰山东北,鲁在泰山南部。青未了:泰山青翠...

望岳①

杜甫

岱宗夫如何② 齐鲁青未了③

造化钟神秀④ 阴阳割昏晓⑤

荡胸生曾云⑥ 决眦入归鸟⑦

会当凌绝顶⑧ 一览众山小⑨

——全唐诗卷216

【注释】

①岳:指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②岱宗:泰山的尊称。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十《五岳》载,岱,始也;宗,长也。泰山为五岳之首,故称岱宗。③齐鲁:春秋时两个诸侯国,都在山东境内,齐在泰山东北,鲁在泰山南部。青未了:泰山青翠的峰峦,连绵不断。④造化:天地万物的主宰者。钟:聚集。神秀:神奇秀美。⑤阴阳:山南向日为阳,山北背日为阴。割:划分。昏晓:昏暗与明亮。⑥荡胸:荡涤心胸。曾:同层。⑦决:裂开。眦(zì):眼眶。决眦:尽量睁大眼睛。入归鸟:将飞回丛林的归鸟收入眼底。⑧会当:终将、将要。凌:登上。⑨此句从《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以及《法言·吾子篇》“升东岳而知众山之峛崺(lǐ yǐ)也”引申而来。

【赏析】

这首仄韵景色诗是杜甫早期作品之一,约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游齐鲁时,一说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作者通过歌颂泰山的雄伟展示了自己的博大胸怀。全诗从“望”字着笔,层层展开。首联写远望,总揽泰山的雄伟;颔联写近望,展示泰山的神秀;颈联写细望,突出泰山的云层和归鸟;尾联写登顶的极望,充满豪情和喜悦。全诗层次清楚,形象生动,炼字精妙,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尊崇。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tangchao/20230418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