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星期六
首页/明朝/黄景仁《都门秋思》原文、注释、赏析

黄景仁《都门秋思》原文、注释、赏析

都门秋思①黄景仁五剧车声隐若雷② 北邙惟见冢千堆③夕阳劝客登楼去④ 山色将秋绕郭来寒甚更无修竹倚⑤ 愁多思买白杨栽⑥全家都在风声里 九月衣裳未剪裁⑦——两当轩集卷13【注释】①都门:京都大门,代指京城。诗当写于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秋,共四首,这是第三首。②五剧:指街道纵横交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五剧三条控三市。”③北邙:山名,一名邙山,在今...

都门秋思①

黄景仁

五剧车声隐若雷② 北邙惟见冢千堆③

夕阳劝客登楼去④ 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⑤ 愁多思买白杨栽⑥

全家都在风声里 九月衣裳未剪裁⑦

——两当轩集卷13

【注释】

①都门:京都大门,代指京城。诗当写于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秋,共四首,这是第三首。②五剧:指街道纵横交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五剧三条控三市。”③北邙:山名,一名邙山,在今洛阳市北。东汉及北魏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后用以泛指墓地。④夕阳句:化用李商隐《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意。⑤寒甚句:化用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诗意。⑥白杨:俗称大叶杨,多生长于我国西北地区。树高数丈,容易摇动,遇微风即萧萧有声。《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煞人。”又,古代墓地多栽白杨,故住房周围忌栽此树。⑦九月:指天气转凉,应备寒衣。《诗经·豳(bīn)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赏析】

这是一组悲愤诗。作者在号称康乾盛世的京城,看到了繁华的另一面,这就是人民的苦难。此诗的首联对贵族的豪宅大院、香车宝马嗤之以鼻,在诗人眼中,只是一座座坟墓。颔联化用唐人名句,指出所谓太平盛世实则是夕阳秋风。颈联转写民众、没有起码的生活保障,甚至想到一死了之。尾联更描写自己八口人的悲惨处境,催人泪下,成为名句。据说连巡抚毕秋帆读到这两句也夜不成寐,大为感叹。全诗比喻贴切,用典自然,描写生动,揭露深刻。四年以后,作者就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了,年仅三十五岁。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