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星期三
首页/明朝/高启《秋柳》原文、注释、赏析

高启《秋柳》原文、注释、赏析

秋 柳高 启欲挽长条已不堪① 都门无复旧毵毵②此时愁杀桓司马③ 暮雨秋风满汉南④——高太史大全集卷17【注释】①挽长条:即折柳枝的意思。古人送别时,折柳枝相赠,以示情意绵绵。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②都门:指明代京城南京。毵毵(sān):形容枝条细长柔软的样子。唐人孟浩然《高阳池》:“绿岸毵毵杨柳垂。”③桓司马:东...

秋 柳

高 启

欲挽长条已不堪① 都门无复旧毵毵②

此时愁杀桓司马③ 暮雨秋风满汉南④

——高太史大全集卷17

【注释】

①挽长条:即折柳枝的意思。古人送别时,折柳枝相赠,以示情意绵绵。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②都门:指明代京城南京。毵毵(sān):形容枝条细长柔软的样子。唐人孟浩然《高阳池》:“绿岸毵毵杨柳垂。”③桓司马:东晋大司马桓温。《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伐经过金城(今江苏句容县北)时,见到自己青年时所种柳树都已长大,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便“攀折枝条,泫然流涕”。④汉南:汉水之南,此处指江陵(今属湖北)。桓温北伐时,是从江陵出师的。又北朝庾(yǔ)信《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表示情景的变化和年华的消逝。

【赏析】

这是首咏物诗。作者一反吟咏春柳的传统,从秋柳中寄寓自己的情怀。诗的前半惋惜柳树已经凋萎,大地笼罩在一片肃杀的秋色之中。后半借用典故,抒发不祥的预感。后来,诗人终于没有逃脱厄运,因为苏州太守魏观起草《上梁文》而惨遭明太祖杀害,年仅三十九岁。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