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历史故事/《白居易与琵琶女有平等心情》点评历史人物

《白居易与琵琶女有平等心情》点评历史人物

白居易与琵琶女有平等心情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高妙处何在? 毛泽东说,在于他与下层民众有“平等心情”​‍‌‍​‍‌‍‌‍​‍​‍‌‍​‍‌‍​‍​‍‌‍​‍‌​‍​‍​‍‌‍​‍​‍​‍‌‍‌‍‌‍‌‍​‍‌‍​‍​​‍​‍​‍​‍​‍​‍​‍‌‍​‍‌‍​‍‌‍‌‍‌‍​。不但从《琵琶行》中,还可从其他篇什中证实这一点​‍‌‍​‍‌‍‌‍​‍​‍...

白居易与琵琶女有平等心情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高妙处何在? 毛泽东说,在于他与下层民众有“平等心情”​‍‌‍​‍‌‍‌‍​‍​‍‌‍​‍‌‍​‍​‍‌‍​‍‌​‍​‍​‍‌‍​‍​‍​‍‌‍‌‍‌‍‌‍​‍‌‍​‍​​‍​‍​‍​‍​‍​‍​‍‌‍​‍‌‍​‍‌‍‌‍‌‍​。不但从《琵琶行》中,还可从其他篇什中证实这一点​‍‌‍​‍‌‍‌‍​‍​‍‌‍​‍‌‍​‍​‍‌‍​‍‌​‍​‍​‍‌‍​‍​‍​‍‌‍‌‍‌‍‌‍​‍‌‍​‍​​‍​‍​‍​‍​‍​‍​‍‌‍​‍‌‍​‍‌‍‌‍‌‍​。

毛泽东评点原文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其然岂其然乎? [1] ◎什么是模范青年? 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奋斗到什么程度呢? 要奋斗到五年,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甚至到六十年,七十年,总之一句话,要奋斗到死,没有死就还没有达到永久奋斗的目标。从前有一首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这在我们的历史学家那里叫做“盖棺论定”,就是说,人到死的时候,才能断定他是好是坏。假使周公在那个谣言流传的时候就死了,人家一定会加他一个“奸臣”的头衔;又若王莽在那个谦让卑恭的时候死了,那后世人一定会赞扬他的。不过我们现在不是讲历史,那两个人究竟孰好孰坏,我们不论,然而它说明了人只有到死,才可以论定他的功罪是非。我们说:永久奋斗,就是要奋斗到死。[2]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迁居下絡(今陕西省渭南县东北),出生在新郑(今属河南省)。家庭世敦儒业,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少年时,为避北方兵乱,白居易曾寄居越中,经历过一段“时艰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从小“聪慧绝人”,五岁开始学诗,九岁能辨音韵,十五岁后更加刻苦学习,“不遑寝息”,“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与元九书》)。十五六岁时,袖文一编,呈大文人顾况批评,得到顾况的赞赏。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九年(803),与元稹同时中拔萃甲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从此二人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交往。二人同负诗名,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故时人并称“元白”。

元和元年(806),白居易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中第四名。由集贤校理改任周至县尉。

元和三年(808),升任左拾遗。不久,任翰林学士。曾多次上书言事,颇得宪宗采纳。

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死。时为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愤激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却被当朝权贵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为借口,诬他越职,贬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这是他在政治上受到的一次最大打击。

元和十三年,升任忠州刺史。十五年(820),穆宗即位,内召为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长庆二年(822),自请外放,任杭州刺史。

长庆四年,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宝历元年(825),任苏州刺史。文宗大和元年(827),任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大和四年(830),改任河南尹。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闲居洛阳履道里,自称醉吟先生;又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肩舆往来,故自号香山居士。会昌六年逝世。

白居易、元稹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因而后人把他们的诗歌及仿效他们的作品,统称“元和体”(见《新唐书·元稹传》)。白氏于元和十年曾将自己的诗歌,编成15卷,共800首。其后又续编和增补过。穆宗立,改年号为长庆,白、元分别改其诗集为《白氏长庆集》、《元氏长庆集》。故又称他们的诗作为“长庆体”。白氏于逝世前一年,即会昌五年(845),将全部诗文3800多首编为《白氏文集》,后散佚。今所见的最早刊本为南宋绍兴年间所刻的71卷本,收诗近3000首,文600多篇,但其中羼入了几十篇别人的作品。清康熙年间,汪立铭编《白香山诗集》40卷。这是宋元以后对白诗进行校勘整理的第一个本子。

白居易曾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前三类指内容,后一类指形式,这样分类虽不大科学,但基本上可反映他的诗的总体面貌​‍‌‍​‍‌‍‌‍​‍​‍‌‍​‍‌‍​‍​‍‌‍​‍‌​‍​‍​‍‌‍​‍​‍​‍‌‍‌‍‌‍‌‍​‍‌‍​‍​​‍​‍​‍​‍​‍​‍​‍‌‍​‍‌‍​‍‌‍‌‍‌‍​。讽喻诗大多直接取材于现实,以“救济人病”为宗旨,以“惟歌生民病”(《寄唐生诗》)为主题,是白居易诗最具有社会价值的部分。他的“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的感伤诗,以《长恨歌》与《琵琶行》等为代表,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的主张,要求诗歌“直歌其事”(《秦中吟序》)、“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新乐府序》)。

他自己忠实地实践这些主张,不少诗歌的内容均有现实根据,甚至可以与当时其他书籍中所载史料相印证。

白居易的诗歌的最大特点是语言浅切平易,而又意到笔随,运用入化。他把“语浅意深,语近意远”作为诗歌的“最上一乘”,所以刘熙载评论他的诗道:“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试 析从现有的材料看,毛泽东没有对白居易其人其诗作过全面的评论,只批注过他的《琵琶行》,另引用过他的《放言五首之三》。

《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贬于江州司马任上,于元和十一年(816)创作的。诗的开头,诗人设置了“浔阳江头夜送客”的特定时、地,通过对萧瑟秋景的描绘,与对“醉不成欢惨将别”的心情刻画,制造了凄凉孤寂的环境气氛,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江州的处境,也为琵琶女的出现作了成功的铺垫。接着,诗以大量的篇幅与精细的笔触,描绘了琵琶女技艺的美妙。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开始,到“收拨当心画”结束,琵琶曲调,时而雄壮喧响,时而细腻悲切,时而连贯流畅,时而幽咽苦涩,时而似藕断丝连,时而如铁骑奔突,它表达了琵琶女的性格和感情,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共鸣。然后,诗人记录了琵琶女自述的悲苦身世。这是技艺高超而又被损害、被冷落的妇女对命运、对社会的控诉,也是在政治上被损害、被冷落的诗人对命运、对社会的情感共振。这样,诗的最末就很自然地引出诗人自叙“谪迁卧病”的伤感。天涯沦落,同病相怜,情感相通,“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便是毛泽东所说的“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的内涵。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既哭自己的“谪居卧病”,也与“梦啼妆泪红阑干”的琵琶女同声一哭。白居易不但有许多诗篇直接或间接讽议时政,更有不少新乐府关注下层民众。他的吟咏,使我们至今可以看到一千多年前的悲惨情景和社会矛盾,这里有“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农夫(《观刈麦》),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卖炭翁》),有为逃避兵役,“偷将大石槌折臂”、“直到天明睡不眠”的折臂翁(《新丰折臂翁》),有“乱蓬为鬓布为巾,晓踏寒山自负薪”的卖柴女(《代卖薪女赠诸妓》),有被迫与子女生离死别,“白日无光哭声苦”的弃妇(《母别子》),也有“颜色如花命如叶”、“一闭上阳多少春”的宫人(《上阳白发人》)。白居易高呼:“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 他痛心疾首:“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他无情地揭露:“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轻肥》);“朱门车马客,红烛歌舞楼”,“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歌舞》)! 他有力地揭示了社会的病根:“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杜陵叟》)。“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的这一评价,当为千古定论。

毛泽东引用过白居易的《放言五首之三》。诗云: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占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毛泽东喜读这首诗,在一本《白香山集》上,对这首诗画满了红线。他引用这首诗,是在1939年5月30日于延安举行的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的时候。他运用白诗“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的立意,说明革命者“永久奋斗”的重要性;如果中途而废,“没有‘永久奋斗’的精神”,像汪精卫、张国焘一流人一样,“盖棺论定”之日,就只能前功尽弃。1940年1月15日,毛泽东为吴玉章寿辰致祝词道:

如果老就可贵,那末可贵的人太多了。……可贵的是他一辈子总是做好事,不做坏事,做有益于人类的事,不做害人的事。如果开头做点好事,后来又做坏事,这就叫做没有坚持性。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1]这里所说的“一辈子做好事”、“一贯地有益于革命”,正是“永久奋斗”的具体阐发,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统道德的弘扬。“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对于革命者来说,就是要经得起长久的锻炼,对于革命组织来说,就是不要看一时一事,而要善于作长远的考虑,所谓“事久见人心”。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