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 005
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关系发生的激烈变动,我国思想史上出现了空前繁盛的局面——百家争鸣。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出现了兼收并蓄、熔各家学说于一炉的趋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运用封建国家的权力,强制推行思想文化的统治政策,焚书坑儒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相互争鸣的学术局面,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这些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史称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的学说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始皇泗水捞鼎汉代画像石刻
一统六国后,秦始皇命千人从泗水中打捞象征王权的周朝九鼎,以期保江山永存。
但是,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后,由于诸子百家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他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秦始皇意识到,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行大一统的措施还不够,最关键最长远的是思想的统一,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于是,他与丞相李斯商议,决定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李斯进言,说愚儒“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李斯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于当年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六国史书和私藏于民间的《诗》《书》;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事件。“焚书”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在此期间,除烧掉六国的史书外,还销毁了大量医药、占卜、种植等方面的书籍,造成文化史上难以弥补的损失。
焚书坑儒
那么,“坑儒”事件的前因后果又是什么?这要从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说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派徐福、侯生、卢生等人寻找、研制仙药。按照秦国的法律,如果寻找或研制的仙药不灵验就会被处死,而事实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仙药,于是侯生和卢生两位术士就想办法欺骗秦始皇。卢生说匈奴会灭亡秦国,如果打不过匈奴,长生不老药就不灵验。于是秦始皇就派蒙恬大将军率兵30万攻打匈奴,没想到蒙恬一举击敌,匈奴人从此不敢南下牧马。眼看招数没有灵验,侯生和卢生又建议秦始皇隐蔽行踪,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远离恶鬼,神仙真人才会降临。秦始皇对两位术士的话深信不疑,就令咸阳200里内的270座宫观都用天桥、甬道相互连接起来;把帷帐、钟鼓和美人都安置在里边,位置全部按照两人设计,而且不能移动。但是仙药呢?当然是不可能研制出来的。用于研制仙药的经费也被侯生和卢生二人挥霍殆尽、所剩无几了,他们再也无计可施,只有逃跑。
秦始皇知道真相后大怒,认为自己多年的信任却换来了欺骗。于是下令,对咸阳所有的术士进行审查讯问,想找出造谣惑众的侯生、卢生以及追随他们的术士。术士们为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得相互告发,秦始皇对这些术士们贪污、非法牟利、诽谤的行为十分痛恨,对他们花费巨资却一无所获十分气恼。于是他将亲自圈定的四百六十余名术士,全部坑杀于咸阳,让天下人都知道,以惩戒后人。
秦始皇焚书坑儒,虽然短期内达到了让民众思想统一的效果,但是,其手段是残暴的,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一次焚毁书籍、坑杀术士、儒士的事件,在这次灾难中,众多先秦的古籍遭到了破坏。
【中国历史知识小词典】
秦朝苛政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依旧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认为只有采用严刑苛律,才能让人民死心塌地地供自己驱使。为了维护法家思想,秦始皇对其他学派思想进行了残酷的打压,焚书坑儒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